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腹腔内脏器破裂大出血均伴有不同程度的休克,病情危急,在积极补充血容量的同时应边抗休克,边手术止血.因此,手术室护士应熟悉抢救措施,有条不紊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与麻醉师、手术医师密切配合,确保抢救手术顺利进行,提高病人的存活率.我院2003年1月自2006年7共抢救80例腹腔内脏器破裂大出血病人,现将手术室人员配合手术的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在临床上,许多急重症(如肝脾破裂、宫外孕、多发性脏器破裂等)病人因失血过多而无加压输血输液装置的情况下,血容量得不到及时补充,生命处于垂危阶段,有的甚至危及生命。我院手术室自2001年10月至今利用三通阀快速补充血容量抢救危重病人98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王元芝  吴洪霞  范玉红  刘宁 《护理研究》2005,19(18):1624-1624
在临床上,许多急重症(如肝脾破裂、宫外孕、多发性脏器破裂等)病人因失血过多而无加压输血输液装置的情况下,血容量得不到及时补充,生命处于垂危阶段,有的甚至危及生命.我院手术室自2001年10月至今利用三通阀快速补充血容量抢救危重病人98例,收到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汪翔  吕梅 《当代护士》1995,(12):20-21
骨盆骨折因受损的暴力较大,常伴有盆腔脏器、大血管、或腹腔脏器的损伤,病人常有出血性休克,由于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引起循环血容量急剧下降,护士应尽快判断创伤的性质,采取急救措施抢救休克,迅速建立静脉通路改善有效循环。 我院从1980—1993年收治严重复合伤,其中21例合并尿道损伤。男性19例,女性2例,本组病  相似文献   

5.
加压输血袋在手术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压输血袋在手术抢救中的应用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116034)崔文孙冬青范宏伟早期、快速定量扩容是手术抢救成功的关键。尤其是创伤、大量出血、休克等血容量不足时,急需在短时间内快速补充血容量,挽救病人的生命。1993年来,我院从美国引进加压输血袋,抢救...  相似文献   

6.
意外重度创伤 ,病情危重凶险 ,严重危及病人生命。为降低严重创伤病人的死亡率 ,提高抢救成功率 ,我院 1998年2月~ 2 0 0 0年 2月急诊收治的 30例重度创伤病人 ,经手术抢救 ,治疗效果满意。现将其急症护理措施 ,总结如下。1 急症护理抢救重危病人时间就是生命 ,病人到急诊科 ,医护人员首先了解创伤史和有关的既往病史 ,并对病人进行初步评估。根据病人的创伤部位、精神状态、呼吸、脉率及肢体活动情况 ,初步判定病人的创伤部位和程度 ,明确处理重点。应首先迅速控制活动性出血和开放性的伤口 ,止血是早期护理的重要手段。在处理止血的同时…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11例产科休克病人的抢救护理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补充血容量、保持呼吸道通畅等.认为护士认真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迅速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自体输血在外伤性脾破裂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外伤性脾破裂手术中治疗的关键是准确判断病情轻重和迅速止血,有效地补充血容量。在抢救中无污染的腹腔自体血是质量最好的血源。本组资料表明自体血回输安全、方便,可节约血源,减少输血不良反应,提高病人耐受手术能力,使之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9.
创伤造成严重下肢多发性骨折,需及时救治并发症,护士必须准确评估病人全身状况,做出正确分析,迅速协助医生止血,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保持呼吸道通畅,暂时固定骨折部位,待全身情况好转再行确定性处理,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全器官第二"的原则,积极配合处理危及生命的损伤,救治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准确处理纠正并发症,以减少残疾率.2006年1月-2008年6月我科救治51例,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低血容量性休克包括失血性休克和创伤性休克,是外科最常见的休克,是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病情十分凶险、危急,需果断采取急救措施进行治疗。治疗主要是迅速补充血容量,迅速查明病因并制止继续出血或失液,根据病情决定是否使用升压药。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与抢救,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及时给予处理,对抢救患者的生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杨仁林 《新医学》1998,29(12):623-624
失血性休克属低血容量性休克,是外科常见的严重威胁病人生命的临床综合征。它常常发生于各类创伤、脏器本身病变所致血管破裂或内脏病变侵蚀血管所致出血,还见于一些病理产科等情况。诊断重型失血性休克的主要依据是:1有诱发大出血的病史或导致大出血的病因;2有严重失血的临床症状和体征;3血压下降至低于正常值或测不到;血红蛋白低于30g/L。它的症状特点是来势急、失血多、过程短、病情重。抢救成功的关键在于尽快而彻底地止血和实施有效的抗休克综合措施。从1986年以来笔者先后抢救41例重型失血性休克患者,成功率90%,现结合几例典型病例谈…  相似文献   

12.
杨素芳 《全科护理》2014,12(9):858-859
正多脏器损伤病人的病情危重、出血多,大部分病人已处于休克中,而最好的治疗措施就是及时补充血容量,剖腹探查、止血、修补,积极抢救病人,做好相应的护理。1病例介绍病人,男,20岁,2013年11月6日18:00左右不慎从高处坠落,当时腹部着地,随即病人感腹痛,伴恶心呕吐,于11月7日06:50就诊,门诊以"弥漫性腹膜炎"收住肝胆外科。入院时病人表情淡漠,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血压80/40mmHg(1mmHg=0.133kPa),脉搏124/min,呼吸25/min,尿少,烦躁不安,立即给予输液、扩充血容量,同时做好术前准备。07:00入手术室后在全身麻醉插管下行剖腹探查,发现脾破裂,胃十二指肠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严重肝创伤手术治疗的体会,以改进措施。方法 实行清创、结扎、止血;带蒂大网膜或大网膜包裹纱布条填塞裂口;肝内、肝周引流;对较大的血管、胆管或结扎,或修复。结果 18例病人成活,1例死亡。死亡率5.6%。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对严重肝创伤的创口、血肿实行彻底清创、止血、结扎断裂的血管、胆管;裂口内用带蒂大网膜或大网膜包裹折叠成团的纱布条填塞压迫止血是肝创伤手术的根本;肝内或肝周配合引流是预防肝囊肿、脓肿等并发症的有效措施;对严重肝创伤病人挽救生命是第一重要,就治手术的目的是将活动出血及危及生命的脏器组织修复。  相似文献   

14.
杨萍 《护理研究》2011,25(33):3084-3085
多发性创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引起的两处或两处以上的解剖部位或脏器的创伤,且至少有一处损伤是危及生命的。因此在急诊科早期采取迅速、准确、有效的急救措施是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降低致残率,抢救严重多发伤病人生命的关键,而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抢救工作至关重要。现将我院在2006  相似文献   

15.
上消化道大出血是指在短期内失血量超过1000mL或循环血容量的20%,是肝硬化病人的主要并发症之一,病死率高。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是抢救病人生命的第一步。现介绍血压计袖带加压输注红细胞悬液的方法。1方法出血病人补充血容量首选是输入红细胞悬液,然而血制品黏稠度较高,仅靠输血器输注,最快的滴速也远达不到抢救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及护理。方法: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有效血容量,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妥善固定骨折位置,防止再损伤。结果:18例骨盆骨折患者,17例治愈出院,1例病人来院时处于濒死状态,经抢救2h,无效死亡。结论:快速扩容,防止心、脑、肾等器官衰竭,同时有效止血,阻断休克进展是抢救成功的关健。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外伤均是在外力作用下机体不同部位,受到两处以上的创伤.而多发性腹内伤,如果抢救不及时,多因出血、感染、休克死亡.本文就50例腹部脏器多发伤进行护理分析和讨论.1 一般资料1993~1994年之间共收治62例以腹部脏器损伤为主的病人,其中以腹腔内脏二处以上损伤者50冽,男性41例,并发四肢骨骨折21例,肋骨骨折3例,颅脑损伤13例,女性9例,并发四肢骨骨折2冽,颅内血肿3例,其中失血性休克24例,(气管插管7例,气管切开3例),年龄均为21~38岁之间,多以车辆肇事为主,经抢救治疗痊愈43例,死亡7例.2 抢救及护理多发性内脏伤,发病急,危及生命率高,抢救护理是关键环节,在首先明确致命伤的部位,然后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2.1 止血,扩容 提高有效的血容量,迅速建立二条以上的静泳通路,及时快速的配血输血补液,增加血容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失血性休克,对肺及肾脏功能良好的病人,2个时可输入800~1200毫升液体,对并发颅脑损伤及脑水肿的病人,应用脱水剂,如20 %甘露醇.2.2 加强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血块分泌物,预防呼吸道阻塞及感染,尽快恢复有效的气体交换,纠正缺氧症状,吸氧浓度35~40%为宜,流量3~5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介入术引起的迷走神经反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并总结我院2007年2月~2010年12月收治的经心脑血管介入治疗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103例患者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03例患者均给予阿托品、多巴胺、肾上腺素及补充血容量等抢救治疗,其中102例患者均于积极抢救后0.5~1.0 h内心率、血压恢复正常,患者胸闷、出冷汗等症状均消失。另有1例患者发生室颤,进行电除颤、阿托品、肾上腺素等抢救后复苏失败死亡。结论:减少疼痛、压迫、牵拉刺激,减少空腔脏器刺激,及时迅速补充血容量,密切观察病情并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对预防和抢救血管性迷走神经反射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迅速加强宫缩,以上血及补充血容量,改善微循环,保证重要脏器血液灌注,防止并发症是急救处理产后大出血的基本原则。而止血则是首要措施,刺激和加强子宫收缩是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急救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严重创伤的急救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了88例严重创伤病人的急救与护理经验。体会到严重创伤病人多同时合并两个以上脏器损伤,因此病情监测应注意更隐匿、更严重创伤的存在,避免漏、误诊;在选择静脉穿刺部位时,应避开损伤部位,防止造成补充的液体进入损伤区,造成流失;加强重要脏器功能监测,早期识别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表现,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