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合成三氮烯类新试剂。方法:通过重氮盐的氮偶联反应。结果与结论:元素分析和红红外光谱数据证实产物为三氮烯化合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 :合成三氮烯类新试剂。方法 :通过重氮盐的氮偶联反应。结果 :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数据证实产物为三氮烯类化合物。结论 :分光光度测定Cd(Ⅱ )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合成三氮烯类新试剂。方法 :通过重氮盐的氮偶联反应。结果与结论 :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数据证实产物为三氮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合成三氮烯类新试剂。方法:通过重氮盐的氮偶联反应。结果: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数据产物为三氮烯类化合物。结论:分光光度测定Cd(Ⅱ)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合成三氮烯类新试剂。方法:通过重氮盐的氮偶联反应。结果与结论: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数据证实产物为三氮烯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6.
三氮唑醇苄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抗真菌活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三氮唑醇类和烯丙胺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合成高效、低毒,广谱的新型抗真菌化合物。方法:设计合成方法并对所合成的化合物用沙氏液法测定其体外最低抑菌浓度。结果:合成了8个新的三氮唑醇苄胺类化合物,8个目标化合物对选用7种病真菌都显示不同程度的抗 力活性,抗深部真菌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改进4-[(1H-1,2,4-三氮唑基)甲基]-苯腈的合成方法。方法:以4-氨基-1,2,4-三氮唑代替1H-1,2,4-三氮唑与4-溴甲基苯甲腈经N-烃基化反应合成4-[(1H-1,2,4-三氮唑基)甲基]-苯腈。结果:目标化合物的收率为79%。结论:。该工艺反应条件温和,收率较高,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8.
氮质血症的心电图改变(附7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724例氮质血症病人的临床分析,认为氮质血症本身可引起心电图异常,如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这可能是由于氮质血症本身对心肌的影响,造成心肌的严重损害,增加疾病的死亡率。临床上许多疾病均可引起氮质血症,如能设法降低血中尿素氮的浓度,可减少因合并心脏损害的死亡率,延长病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9.
目的:设计并合成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氮杂甾体衍生物.方法:对文献合成方法进行了适当改进,以去氢表雄酮为起始原料,经过酰化、肟化、重排三步得到17a氮杂雄甾衍生物,将其用本实验室自筛的菌种Mucor circinelloides lusitanicus进行生物转化.结果与结论:以78%的收率得到17a氮杂雄甾衍生物,转化结果表明菌种Mucor circinelloides lusitanicus能够水解17a氮杂雄甾3位的酯键,同时产生其7α羟基化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经IR(红外光谱)、NMR(核磁共振光谱)及MS(质谱)等方法确证.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设计并合成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氮杂甾体衍生物。方法:对文献合成方法进行了适当改进,以去氢表雄酮为起始原料,经过酰化、肟化、重排三步得到17a氮杂雄甾衍生物,将其用本实验室自筛的菌种Mucor circinelloides lusitanicus进行生物转化。结果与结论:以78%的收率得到17a氮杂雄甾衍生物,转化结果表明菌种Mucor circinelloides lusitanicus能够水解17a氮杂雄甾3位的酯键,同时产生其7α羟基化衍生物。化合物的结构经IR(红外光谱)、NMR(核磁共振光谱)及MS(质谱)等方法确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具有正丁基和取代苄基侧链结构的三唑醇类化合物的抗真菌活性。方法:设计并合成了14个1-(1H-1,2,4-三唑-1-基)-2-(2,4二氟苯基)-3-(N-正丁基-N-取代苄基氨基)-2-丙醇化合物,其结构都经过 1H NMR、IR和LC-MS确证。选择8种临床常见的真菌为实验菌株,进行体外抑菌活性测试。结果:体外抑菌测试结果表明,所有化合物对除熏烟曲霉菌外的所有菌株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活性,对深部真菌的抑制活性明显优于浅部真菌。其中化合物6a、6d 和 6j 对石膏样小孢子菌的抑制活性(MIC80 0.015 6 μg/ml)是氟康唑的16倍;化合物6m和6n对白念珠菌的抑制活性(MIC80 0.003 9 μg/ml)是氟康唑的128倍,比其他对照药活性都高。结论:引入正丁基和取代苄基侧链的目标化合物都具有一定的抗真菌活性。  相似文献   

12.
1-(3-氟苯基)-5-甲基-2-(1H)吡啶酮对鼠肾成纤维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1- (3-氟苯基)-5-甲基-2-(1H)吡啶酮对鼠肾纤维化的治疗作用。 方法:采用MTT法和ELISA法分别检测1-(3-氟苯基)-5-甲基-2-(1H)吡啶酮和pirfenidone对鼠肾成纤维细胞(BHK-21)增殖和分泌纤维结合蛋白(Fn)表达的影响。 结果:1-(3-氟苯基)-5-甲基-2-(1H)吡啶酮作用于鼠肾成纤维细胞48 h后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及分泌Fn,1 000 μg/ml的1-(3-氟苯基)-5-甲基-2-(1H)吡啶酮作用于BHK-21后24 h即可明显抑制BHK-21细胞增殖。 结论:1-(3-氟苯基)-5-甲基-2-(1H)吡啶酮可明显抑制鼠肾成纤维细胞增殖,在肾间质纤维化防治药物研制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观察2-(E)-取代苯亚甲基-5-二甲氨甲基环戊酮(MB4)的抗炎镇痛及对胃黏膜的刺激作用.方法:对小鼠分别局部涂搽二甲苯致鼠耳肿胀,腹腔注射醋酸致扭体反应,灌胃给药致胃黏膜的刺激作用.结果:MB4 20 mg/kg、40 mg/kg对鼠耳肿胀度均有抑制作用(P<0.05和P<0.01),明显提高小鼠痛阈(P<0.01),但未见明显的胃刺激作用.结论:MB4具有较好的抗炎镇痛作用,且对胃黏膜刺激性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立体选择性地合成(S)-2,4,6-三甲基苯丙氨酸?方法:2,4,6-三甲基苯甲酸还原生成2,4,6-三甲基苯甲醇(1),再溴化生成2,4,6-三甲基溴苄(2),所得溴苄和(S)-BPB-Ni-Gly络合物(3)缩合,经分离立体选择性地得到(S)-Tmp-BPB-Ni 络合物(4),(4)经酸解得到(S)-2,4,6-三甲基苯丙氨酸(5)?结果:以52.8%的总收率立体选择性地合成得到(S)-2,4,6-三甲基苯丙氨酸?结论:本合成方法原料廉价易得?操作简单?反应收率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延胡索乙素(tetrahydropalmatine,THP)对映体对小鼠肝脏主要CYP450酶的体外抑制及体内诱导作用,从而预测其在临床上可能发生的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探针底物法,考察左旋延胡索乙素[(-)-tetrahydropalmatine,(-)-THP]和右旋延胡索乙素[(+)-tetrahydropalmatine,(+)-THP]体外对小鼠肝微粒体主要Ⅰ相代谢酶CYP1A2、CYP2C、CYP2D22、CYP2E1、CYP3A11活性的影响;采用微粒体体外孵育鸡尾酒法(cocktail法),考察小鼠经高、低剂量(-)-THP和(+)-THP(240 mg/kg和60 mg/kg)连续灌胃7 d后,其肝微粒体中主要I相代谢酶活性的变化,以评价(-)-THP和(+)-THP对小鼠肝微粒体主要CYP450酶是否具诱导作用。结果:(-)-THP和(+)-THP体外对小鼠肝微粒体主要的CYP 450 I相代谢酶的抑制作用均不强,(+)-THP对CYP2C抑制的IC50为43.89μmol/L,两者对本研究考察的其它CYP亚型的IC50均大于100μmol/L;...  相似文献   

17.
Xin SJ  Li X  Molly DS  Wei D 《中华医学杂志》2008,88(3):185-188
目的构建CycD(-/-)/Ptc(+/-)双基因敲除鼠以验证Hh传导系统与Rb系统的关系。方法应用已有的杂合子CycD基因敲除鼠CycD(+/-)与杂合子Ptc基因敲除鼠Ptc(+/-)进行交配繁殖,得到双基因杂合子敲除鼠CycD(+/-)/Ptc(+/-),再利用该双基因杂合子敲除鼠进行二次交配繁殖,得到实验组CycD(-/-)/Ptc(+/-)双基因敲除鼠。结果实验得到了双基因敲除鼠CycD(-/-)/Ptc(+/-)、双基因杂合子基因敲除鼠CycD(+/-)/Ptc(+/-)、CycD单基因敲除鼠CycD(-/-)/Ptc(+/+)。结论通过本实验方法得到CycD(-/-)/Ptc(+/-)双基因敲除鼠,可用于进一步揭示Ptc基因与CycD基因相互影响调控的作用及Hedgehog与Rb信号传导通路在哺乳动物中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3R,4R,5S)-4,5-环氧基-3-(1-乙基丙氧基)-1-环己烯-1-甲酸乙酯是合成抗流感病毒新药奥塞米韦的关键中间体,本文对其不对称合成方法进行研究和改进。方法:以(-)莽草酸为起始物,经酯化、转酮化、还原开环、环氧化等6步反应生成立体专一的目标产物。结果:产物的化学结构经FT-IR,^1HNMR和^13CNMR得以确证。结论:本方法较文献方法反应条件温和,产率提高且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及表达具有huGM-CSF和huIL-6双重生物学活性的huGM-CSF(9-127)-IL-6(29-184)融合蛋白分子.方法应用PCR技术对huGM-CSF和huIL-6的基因分别加以改造,同时在二者之间加上连接肽序列(G-G-S-G-S)3,克隆PCR产物,并构建成pBV220-GM-CSF(9-127)-IL-6(29-184)表达质粒,表达质粒导入E.coli DH5α中诱导表达.通过Q Sepharose H.P.离子交换柱和Sephacryl S-200分子筛柱二步柱纯化以获取目的蛋白.使用huGM-CSF依赖细胞株TF1和huIL-6依赖细胞株B9通过MTT法测量融合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结果 pUC18-GM-CSF(9-127)-IL-6(29-184)的测序结果表明,其序列与理论设计完全一致,表达质粒在E.coli DH5α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的融合蛋白占总蛋白含量的25%以上,表达产物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通过Q Sepharose H.P.离子交换柱和Sephacryl S-200分子筛柱二步柱纯化及复性后获得目的蛋白,其纯度达到95%以上.融合蛋白具有huGM-CSF和huIL-6的双重生物学活性,其促进huGM-CSF依赖细胞株TF-1和huIL-6依赖细胞株B9增殖的比活性分别为1.08×108U/mg和1.95×107 U/mg.结论获得了具有较高纯度和双重生物学活性的GM-CSF(9-127)-IL-6(29-184)融合蛋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