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公开医疗差错,让所有护士吸取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在急诊科从事护理工作已经20余年了,在此期间我花费了相当的时间训诫新护士。我发现许多新护士所犯的错误与我工作经验匮乏时所犯的错误一模一样。我清楚地记得造成医疗过错后感觉到自己的知识是多么匮乏,多么难为情。因而,在我早年的职业生涯中,我就成了护理杂志医疗过错栏目的忠实读者,在这个栏目中,许多护士以匿名的方式报告医疗过错。我始终认为,他人可能出差错,我也同样会出差错。通过经常性地浏览医疗过错栏目并摘录下急诊科护士常出的差错,我注意到了一个模式。对患者造成严重潜在危害的医疗过错往往与同一种药物有关。一个常见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科ICU病房新护士容易出现的问题,制定一系列具体训练、学习措施从而提高新护士的自身素质和工作能力.使新护士很快成为一支适应ICU病房护理工作,训练有数的合格护士。  相似文献   

3.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护士,尤其是新护士的业务培训是护理管理者关心的问题。我科自2007—09开始,对工作0.5a以上的护士开展小讲课活动,取得了满意大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新护士工作满意度问题,采用自编工作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从安徽省合肥市2所三甲医院和2所二甲医院中选取了91名工作年限3年以内的护士,进行了工作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了新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并根据各相关因素分析,提出了提高新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新护士的培训模式,尽快提高其专业能力.方法:选拔护师职称以上的护士,对45名新护士实行为期1年的导师制培训.结果:护士执业考试一次通过43人(96%),患者对新护士的满意度为94%.结论:导师制培训可以使新护士尽快适应新环境,提高工作能力,工作责任心加强,从而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入科护士综合工作能力培养的方法.方法:科室成立培训小组对新入科护士进行行为习惯、沟通能力、护理操作能力、抢救应变能力等培训.结果:经过培训增强了新入科护士综合工作能力,住院患者和医生满意度均提高.结论:科室培训小组能使新入科护士尽快适应临床环境,成为患者需要的护士,持续提高科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新护士从学校走向工作岗位,面临环境的改变和自身角色的转变,给新护士心理上带来很大的压力。近年来,护士严重短缺,新护士流动性大,造成护理工作脱节,影响护理质量,增加了护理管理难度。2010年1月—2012年1月我科新聘护理人员16名。帮助新护士顺利完成角色转变,可避免和减少新护士频繁离职带来的损失,加强了护士队伍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年护理模式的转变及护理内涵的延伸,致使护理人员缺乏,刚毕业的护生不断地充实到目前人员不足的护理队伍中,导致护理人员的年轻化.低年资护士(工作年限<3 a)发生给药错误的事例在医院护理差错中占有较高的比例,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低年资护士的职业风险越来越大,为了降低风险,保护低年资护士及患者的权益,提高护理质量,我们对低年资护士发生给药错误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采取了一定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齐向秀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11):2728-2728
护理管理的对象是护士,核心是护士,如何进行人本管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发挥护士最大的潜能,在完成护理工作的同时提高护士工作的总体满意度是护理管理者应该深思的问题.在工作中护士最为关注的是排班表,合理人性化的排班能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士工作的总体满意度,使护士能够愉快的接受一天的护理工作,并将这种愉快的情绪传递给患者,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和疾病康复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护士工作满意度是指护士对自身所从事工作的一般态度或个体从工作中获得满足感的程度,它是评判护士排班成效最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1].我科自2010年实行护士认领班次后,护士工作满意度大大提升,工作积极性高涨,带动了患者满意度的提高,下面我介绍关于排班的一点创新经验.  相似文献   

10.
新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琼  樊嘉禄  王艾萍 《现代护理》2007,13(8):2091-2093
本文针对新护士工作满意度问题,采用自编工作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从安徽省合肥市2所三甲医院和2所二甲医院中选取了91名工作年限3年以内的护士,进行了工作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了新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并根据各相关因素分析,提出了提高新护士工作满意度的  相似文献   

11.
白秀丽  贺燕  刘阳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2):3680-3682
目的调查新护士在规范化培训中职业认同、工作投入及胜任力水平.方法采用护士职业认同量表、工作投入量表、中国护士工作胜任力调查量表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对2017年新入职医院的80名参加规范化培训护士进行阶段性调查.结果新护士在规范化培训1年职业认同、工作投入、工作胜任力得分高于培训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27、0.000、0.000),培训1年胜任能力的得分硕士学历高于本科、大专学历的新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职业认同得分与工作投入、胜任能力呈正相关.结论新护士规范化培训可以不断提高护士对护理职业的认同感,提升新护士工作投入状态,充分表达工作的活力、奉献及专注,增强工作胜任能力,进而提升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整体护理病房责任护士的工作效应,探讨影响责任护士工作效应的因素,以便合理选拔胜任新护理工作方式的责任护士.方法对1997年3月~2000年10月外科四个整体病房聘任式选拔的50名责任护士,从护士行为和病人的护理效果分好、较好、一般、差四个等级进行评价,从护士的性格特点、学历与等级评价结果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责任护士的工作效应外向型性格组优于内向型性格组,P<0.001,有显著性差异,大专学历组优于中专学历组,P0.01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笔者认为内向型性格护士不能胜任新护理工作方式的责任护士;中专学历护士需要加强在职教育.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新护士工作满意度问题,采用自编工作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从安徽省合肥市2所三甲医院和2所二甲医院中选取了91名工作年限3年以内的护士,进行了工作满意度调查;通过问卷调查,对比分析了新护士工作满意度现状,并根据各相关因素分析,提出了提高新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护士一到临床后就开始进入了专科护士角色,且很快就需要独立承担护理工作,面临的不仅是角色的转变,还面临实际工作能力的考验.在新的工作岗位会遭遇许多困难,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就会影响本人的进步和整个科室的护理质量.因此,新护士如何快速适应由新护士到专科护士这一角色的转变,不仅是新护士本人的事,也是每一位护士长所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我科在引导新护士如何快速适应角色转变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结合我院几年来重症监护室护理工作运转情况,我们制定了ICU新入科护士规范化培训.2009年至2010年通过ICU新入科护士规范化培训共15名,合格率为100%.将我科ICU新入科护士规范化培训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基层医院新毕业护士多为中等专业护士学校毕业生,他们在法律意识、基础理论知识、沟通能力等方面均较薄弱[1].当今医学的飞速发展和人们法制观念维权意识的日益增强给护士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新毕业护士怎样尽快适应工作环境,独立胜任临床护理工作,保证护理安全,是值得护理管理工作者研究的问题.为此我院对2004年-2006年新分配或调入的护士在岗前培训方法和内容上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并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源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构建科学的护理管理模式,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科学合理地安排护理工作,激发护理人员的潜能,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管理水平,已成为护理管理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1].我院外科监护室承担各专业重症抢救监护治疗与手术病人麻醉后复苏监护两方面工作任务,病人入室的时间和数量不确定,工作量分配极不均衡,随机性强,可控性小,管理范围宽,任务繁重.由于骨干护士调离,部分聘用护士辞职,新招聘护士数量增加,工作经验不足,使护理管理难度加大.为确保工作质量与安全,较快地提高新招聘护士业务技术能力,适当降低在岗护士的工作压力,较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我科从2004年9月6日开始实行了护士长领导下的临时组长负责与护士分层级使用管理模式.经过5年多的临床运行,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入职护士工作环境感知对其角色转型冲击的影响,并验证自我职业生涯管理及组织社会化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5—7月河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498名新入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工作环境感知量表、自我职业生涯管理问卷、组织社会化情况调查问卷及新护士转型冲击量表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工作环境感知对新...  相似文献   

19.
配置晨晚间护士提高基础护理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基础护理质量是做好优质护理的重要环节.以前,我院临床护理工作以责任护士管理模式为主,责任护士在完成本班常规工作基础上,履行晨晚间护理,并对基础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把关.由于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很难做好基础护理.自2010年8月,我科配置了晨晚间护士负责患者的基础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临床上患者的饮食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常规护理工作。我科以往常使用一根橡皮筋将同类饮食卡束在一起,将不同的饮食卡应用不同橡皮筋束住,以便于与其他饮食种类区分开。因患者病情各不相同,所需要的饮食种类多种多样,且在病程中常常需要根据病情变化而调整,虽经过这样初步分类,仍会导致护士在更换饮食卡或新患者入院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寻找所需的饮食卡,影响护士的临床工作效率,增加发生错误的机率,给护理工作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我科于2018年通过运用九宫格规范饮食卡的分类,使各类饮食卡标签清晰,一目了然,极大方便临床护理工作,提高了饮食卡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