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应用矫形支具治疗各种儿童脊柱畸形的临床效果及意义.方法:对本院1998年1月~2001年5月采用热塑支具治疗或辅助治疗的138例脊柱畸形患儿进行分组观察分析,包括特发性脊柱侧凸94例、先天性脊柱侧凸29例、脊柱后凸6例、脊柱结核7例、外伤性脊柱侧弯2例.结果:全部病儿均经过2~4年的随访,绝大多数有不同程度的畸形矫正,基本上达到矫治的预期目的.结论:由于儿童的病理及生理特点,支具对各种脊柱畸形均有不同程度的矫正作用,可有效地控制早期脊柱侧凸的发展,甚至可以避免手术或减轻手术患者侧凸的严重程度以及手术难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Hai Y  Zou DW  Ma HS  Chen XM  Peng J  Chen ZM  Zhou XF  Shao SL  Bai KW  Tan R  Zhou LY  Gao Y 《中华外科杂志》2004,42(21):1289-1292
目的探讨和评价不同部位和程度的特发性脊柱侧凸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175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接受了矫正融合手术。按照畸形的程度和部位分为4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各组患者的失血量、手术时间、矫正率、随访矫正丢失率及并发症均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没有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侧凸矫正率分别为:第1组:81%;第2组:86%;第3组:68%;第4组:72%。所有患者随访时间2年以上,平均为38个月(24~52个月)。结论根据脊柱侧凸畸形的程度和部位,正确选择适当的矫正方式,特发性脊柱侧凸可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低龄儿童的脊柱侧凸具有发生早、畸形进行性加重等特点,治疗困难,是脊柱外科的难题之一。通过支具治疗推迟手术年龄的方法对其矫正作用有限,患儿也很难坚持佩戴支具。 严重脊柱侧凸的青春期患者,可以行矫形融合手术,手术对其脊柱发育和心肺功能影响较小。但是对于脊柱侧凸低龄患儿,矫形融合手术明显影响儿童脊柱和胸廓的发育,导致躯干和下肢比例失凋,很难让人接受。  相似文献   

4.
目的设计新型组合可调式Halo-骨盆固定支具并观察该装置联合截骨术治疗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2月—2017年6月采用Halo-骨盆固定支具术前牵引联合截骨术治疗的8例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特发性侧凸7例,结核性后凸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并观测患者治疗前后脊柱侧凸/后凸Cobb角、躯干偏移距离、躯干高度(T_1~S_1)及身高的改善程度。结果 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7例特发性侧凸患者牵引后及术后Cobb角、躯干高度(T_1~S_1)、躯干偏移距离及身高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牵引后及术后Cobb角矫正率分别为29.3%、46.8%。1例结核性后凸患者,牵引后及术后后凸Cobb角及身高均较术前显著改善,牵引后及术后后凸Cobb角矫正率分别为4.9%、34.0%。牵引过程中2例发生盆针皮肤切割伴感染,1例发生颅钉松动脱落,均经对症治疗后痊愈。结论组合可调式Halo-骨盆固定支具可满足重度僵硬型脊柱畸形患者术前脊柱固定和牵引的治疗需求,通过术前缓慢牵引可逐步矫正重度脊柱畸形,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对脊柱侧凸三维畸形的深入理解和脊柱内固定技术的发展,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手术矫正效果有了明显的进步.而对于仍有较大生长发育潜力的早发性脊柱侧凸的治疗仍然是脊柱外科领域的一个难题[1].对于这部分患者,不仅需要有效矫正脊柱畸形,还需要保持脊柱的生长能力.大部分患者早期都会尝试支具治疗,然而由于支具治疗的种种弊端及大多数患儿年龄较小难以配合,导致支具治疗常难以奏效,一旦支具治疗失败,手术就成了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支具治疗结束后短期内侧凸的矫正丢失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02年10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完成规范化支具治疗后短期随访的AIS患者84例,其中男4例,女80例。初诊时年龄10~15岁,平均12.8岁;Risser征0~3级,平均1.6级;主弯Cobb角20°~43°,平均29.5°。胸腰双主弯36例,单胸弯22例,单胸腰弯或腰弯26例。所有患者在初诊、复查时均摄佩带支具前后站立位全脊柱正位X线片。分别测定不同时期侧凸Cobb角,记录侧凸类型、Risser征、患者的生理年龄及月经初潮时间,分析去除支具后侧凸的矫正丢失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AIS患者支具治疗后主弯Cobb角的平均矫正率为12.4%,其中14例(16.7%)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脊柱侧凸进展,不同弯型脊柱侧凸的侧凸矫正率、进展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支具治疗结束时主弯Cobb角10°~37°,平均25.5°,明显小于初诊时的29.5°(P0.05),停用支具后6~18个月主弯Cobb角为27.2°,与支具治疗结束时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停用支具后,有15例(17.6%)患者出现脊柱侧凸进展,不同弯型脊柱侧凸进展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侧凸进展的患者在支具治疗时主弯Cobb角的平均矫正率为23.3%,明显高于未出现侧凸进展患者的10.6%,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用支具时不同Cobb角组后期出现侧凸进展的概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支具治疗能够有效控制AIS患者侧凸的进展。在结束支具治疗后短期内随访侧凸矫正基本稳定,但仍有一小部分患者会出现侧凸进展,这种进展与弯型、侧凸的严重程度无关,可能与支具治疗期间侧凸的矫正率较大有关。  相似文献   

7.
Cheneau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探讨Cheneau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临床效果.方法我们分析了1998年5月~2000年12月共38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均给予了Cheneau支具治疗.结果经平均15个月随访(5~30个月),除1例因中止治疗使角度加大而改行手术外,其余患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平均矫正12°(-6~24°),无明显并发症.结论我们认为对于Risser征为0,侧凸角度>20°的特发性侧凸患者应尽早行支具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密尔沃基(Milwaukee)支具、改良色努(Cheneau)支具及波士顿(Boston)支具在先天性脊柱侧凸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评价影响支具治疗先天性脊柱侧凸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对本院自2004年1月~2011年12月使用支具治疗并得到随访的先天性脊柱侧凸(单侧弯)患儿63例进行研究,其中男19例,女44例,年龄2~15岁,平均8.7岁,平均随访2年.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治疗后1年、治疗后2年的Cobb角、顶椎旋转度(AVR)、躯干位移(TS)等指标,分析并评价适合支具治疗的先天性脊柱侧凸的类型.[结果]治疗前脊柱侧凸的Cobb角平均34.18° (34.18°±14.89°),随访2年后的Cobb角28.13°(28.13°±13.10°),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每个患儿的AVR无进展(P>0.05).治疗前患儿的TS为33.35 mm[ (33.35±12.82) mm],治疗过程中逐渐减小,治疗后为25.18mm[ (25.18±13.96) mm],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经支具治疗后无代偿性弯曲.[结论]支具在先天性脊柱侧凸治疗中是有疗效的,可在一定程度内控制畸形的发展,帮助选择手术时间,使脊柱在矫正术前得到尽可能多的生长和发育,并降低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9.
僵硬性脊柱侧凸前、后路松解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比较前、后路松解在僵硬性脊柱侧凸分期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前、后路松解的手术适应证。方法:79例僵硬性脊柱侧凸患者(均为先天性或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分别一期行脊柱前路或后路松解,头颅骨盆环牵引2~5周,平均18d,二期行矫形内固定术。前路松解组40例,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凸18例,特发性脊柱侧凸22例。后路松解组39例,其中先天性脊柱侧凸19例,特发性脊柱侧凸20例。对两组患者松解术前、术后Cobb角及脊柱畸形改善率、手术时间和手术并发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前路松解组先天性脊柱侧凸患者的Cobb角由101°矫正至61°,特发性脊柱侧凸由96°矫正至53°;后路组先天性脊柱侧凸由106°矫正至78°,特发性脊柱侧凸由89°矫正至63°,脊柱畸形改善率前路松解优于后路松解(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手术并发症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前路松解的脊柱畸形改善率明显优于后路松解,前路松解更适合于僵硬性脊柱侧凸的一期松解,不适合行前路松解的患者可选择后路松解。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支具治疗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支具治疗的适应证,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77例骨骼发育未成熟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接受Milwaukee支具或Boston支具矫正,男15例,女62例;年龄10~15岁,平均12.7岁。胸腰双主弯26例、单胸弯37例、单胸腰弯或腰弯14例。原发弯Cobb角22°~62°,平均35.9°;20°~35°者37例,>35°者40例。Risser征0度38例、Ⅰ度19例、Ⅱ度13例、Ⅲ度7例。每3~6个月定期复查,复查时均摄佩带支具前、后的站立位全脊柱正位X线片,测量初次就诊及末次随访时的Cobb角、顶椎旋转度及Risser征。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4~60个月,平均30个月。29.9%的病例出现脊柱侧凸进展,不同类型脊柱侧凸中胸腰双主弯进展率最低,但与其他类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Risser征越小,初诊支具矫正率越大、侧凸进展率越高,且Risser征Ⅰ度组(包括0度)与Ⅱ度组之间、Ⅰ度组与Ⅲ度组之间初诊支具矫正率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原发弯Cobb角20°~35°组的初诊支具矫正率大于Cobb角>35°组(P<0.05);而侧凸进展率低于Cobb角>35°组,但差异无显著性。21例因出现侧凸进展而采用手术矫形,支具治疗使其中13例的手术时间推迟了12~20个月。结论Risser征可作为预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支具矫正成功率的一个指标。不同类型脊柱侧凸中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