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脓肿形成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6月20例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均给予脓肿切开引流,病灶清除、病变导管切除等外科治疗.结果 20例患者中18例一次性治愈,2例术后复发再次手术愈合.结论 浆细胞性乳腺炎脓肿形成后,正确选择手术方式以及病灶彻底清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周英  董树枫 《浙江实用医学》2014,(2):119+129-119
目的总结25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肉芽肿性乳腺炎的临床资料。结果 25例行抗感染治疗,其中7例同时予中医治疗,脓肿缩小均不明显,24例无明显大脓肿形成者改行乳房脓肿切除,1例脓肿较大者多次手术切开愈合困难,患者坚决要求行乳房单纯切除术。1例术后复发,再次行脓肿切开引流术,引流换药治疗2个月后治愈。病理报告提示:乳腺肉芽肿性慢性炎症。结论肉芽肿性乳腺炎需要与乳腺癌、乳腺导管扩张症及乳腺脂肪样坏死相鉴别;可行药物、手术或结合激素治疗。  相似文献   

3.
浆乳方联合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浆乳方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83例随机分配入组,其中对照组40例,浆乳方组43例。两组患者均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乳腺小叶切除术、脓肿切开引流或慢性窦道及瘘管切除等手术,浆乳方组在手术基础上全程使用浆乳方,对照组不给予中药。比较评价两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经过28 d的治疗,总有效率均达100%,临床疗效无统计学差异;患者乳头凹陷、乳房肿块、乳房红肿、乳房疼痛、乳房脓肿和乳房瘘管各项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比较都有明显改善(P<0.01),且浆乳方组症状积分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浆乳方能够有效缓解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乳腺炎并乳房脓肿的手术治疗时机及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分析2010-12 ~2013-12间在某院手术治疗的急性乳腺炎并乳房脓肿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分别采用手术切开引流治疗,治愈15例,1例转上级医院治疗.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选择合适手术时机切开引流,是手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廖海波 《基层医学论坛》2016,(25):3480-3482
目的:总结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为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例患者有局部感染,经引流换药治疗7 d后得到有效控制,2周后痊愈出院;其余患者术切口均Ⅰ期甲级愈合。病例随访6个月~6年,除1例术后5年对侧乳腺因浆细胞乳腺炎再次手术治疗外,其余患者没有病灶复发或恶性变,绝大多数患者对乳房的外形感到满意。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需与乳腺乳头状瘤或导管癌相鉴别,应考虑手术治疗,根据病灶情况选择不同术式,并尽可能保留乳房外形,术后有效引流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浆细胞性乳腺炎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均获临床治愈,其中13例因合并急性感染形成脓肿,施行局部切开引流术,6例形成瘘管施行手术切除瘘管及周围部分组织,2例行乳房部分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86例患者中复发4例,均施行再次手术切除而痊愈.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存临床上较为常见,但症状不典型容易造成误诊,手术治疗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法,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48例患者根据不同病期采用抗炎、切开引流及病灶清除手术等治疗,术中常规冰冻切片.结果:5例切口感染.2例形成瘘管再次手术后愈合,其余伤口一期愈合.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误诊.手术时机的选择及病灶彻底切除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9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诊断及治疗经过.结果:19例患者中17例乳腺局部出现肿块,2例表现为乳房急性红肿痛,其中7例伴有乳头内陷,3例伴有乳头溢液,1例有腋窝淋巴结肿大;行乳晕下导管+乳腺肿块切除4例,乳腺区段切除13例,经切开引流,二期切除病变导管2例;随访17例,复发1例.结论:浆细胞性乳腺炎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乳腺局部出现肿块,其术前较难明确诊断,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方法。方法:参考中医治疗肛瘘挂线、托线以及多种挂线方法,改良浆细胞性乳腺炎挂线疗法,于瘘管及病变乳管中置入一次性腰麻管,初期作为引流用,后期作为手术中指引,结合美兰染色完整切除病变乳管及瘘管。结果:经治32例患者无一复发。结论:改良挂线疗法明显缩短了浆细胞性乳腺炎的治疗疗程,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陈祥  陈勇武 《当代医学》2013,(35):38-39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切除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3年9月经手术治疗的6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本院同期采用乳管镜介入治疗的65例浆细胞性乳腺炎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100%,切口愈合良好,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46%(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6~12个月,观察组1例(1.54%)复发,对照组5例(7.69%),均经再次手术后治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效果满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1.
评刊之感     
欣逢《中国医院》创刊6周年、公开发行两周年之际,谈点评刊之感,以兹庆贺、纪念。 从2001年7月起,我有幸担任本刊评刊员,真诚感谢给我这一“老有所学”机会,期期通读,收获甚丰。24期,千篇文章(含动态、短讯),颇有走进没设课桌的动态医院管理大学之感。《中国医院》杂志突出特点,一是政策性强,紧跟党中央、国务院、卫生部对医院改革发展,乃至整个卫生改革发展的部署,传递信息,答疑释惑;二是科学性强,理论阐述,经验介绍,感悟体会,都遵循经济社会规律和医学科学规律;三是权威性高,政府官员,学会领导,院士、博士专家,优秀院长、主任,国内国际名士,均为本刊撰稿。本刊对医院管理者和卫生管理者及时而良好的指导作用,已为业内人士所公认和赞许。  相似文献   

12.
依从性差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疾病得不到有效控制的重要因素,其对临床效果及疾病康复有重要的影响; 早期预测患者依从性状况并找出重要的影响因素,将有助于医护人员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改善预后。对依从性的定义和测量工具、依从性预测模型及评分系统等系列问题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特定疾病的依从 性预测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研究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测量方法,使病变诊断定量计算更为简便。方法本文拟在T2测量方面借助Matlab进行测算,依据T2的数学表达式特征,采用单双指数曲线拟合法、最小二乘法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对三种处理方法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通过Origin9.0软件评估,数值波动双指数拟合最小、最稳定;最小二乘法较大;单指数拟合最大。但最小二乘法和单指数拟合地更快。结论三种方法均可以测出横向弛豫时间T2的值。  相似文献   

15.
概述近年来有关蛇床子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中使用双腔球囊导管置管和注药过程中影响诊断的相关因素,并分析预防措施。方法:搜集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在本院行HSG的患者2 308例,均使用双腔球囊导管。比较不同球囊大小、导管顶端插入深度和不同通液速度对HSG的影响。结果:不同球囊大小造影剂外溢、导管脱出、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征和宫腔显影不全的比例有明显差异,部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管顶端位于输卵管开口处者82.69%(640/774)同侧输卵管、宫角不显影,经调整后71.45%(553/774)同侧宫角显影,55.17%(427/774)同侧输卵管显影;导管顶端位于宫腔内、宫颈管内者有37例和7例宫腔部分显影或不显影,经调整后宫腔均正常显影;不同通液速度疼痛和输卵管再通的比例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而淋巴静脉返流的比例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子宫输卵管造影中,根据宫腔大小和位置选用适当的球囊大小、导管位置和通液速度,获得最好的显影效果同时预防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国外医院患者入院过程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秀明  陈洁 《中国医院》2012,16(2):77-78
合理有效的做好患者人院安排是医院面临的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笔者简单介绍了国外医院的入院过程,并提出改进患者人院过程应准确的记录患者信息、有效的使用各种技术、以及最优化医院的资源等策略,以期为中国医院患者入院以及挂号过程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8.
19.
《伤寒论》太阴病篇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伤寒论》太阴病篇有关问题进行了评述,指出太阴病篇所论之太阴病仅是脾的病变,不包括肺的病变;太阴病篇所论之太阴病的证治很不完整,太阴病的证治散见于其他各篇,学习时当结合其他病篇,方能全面;治疗太阴病的代表方剂当为理中汤(丸);桂枝加芍药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的病机是脾络瘀滞,并无表证;太阴病的转归除转愈者外,更有虚实之辨。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