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形态学研究认为在埃及仅有温带型的尖音库蚊,而无热带型的致倦库蚊。在尼罗河的峡谷地带可采集到自殖和非自殖的尖音库蚊。作者选择埃及南北4个地区10个点多次采集污水中孳生的尖音库蚊幼虫或蛹,带至实验室羽化至成蚊,-70℃冰冻保存以备电泳分析。采用淀粉胶电泳方法,分析该种蚊虫群体内、群体间的遗传差异程度。共进行10种酶位点的研究,包括α-磷酸甘油脱氢酶(α-GPD)、腺苷酸激酶(AK-1,AK-2)、酯酶、苹果酸脱氢酶(MDH-1,MDH-2)、  相似文献   

2.
1977年首次在埃及发现裂谷热(Riftvalley fever)病毒,它导致了大量动物和人的死亡。该病毒的流行很大程度上受蚊选择宿主吸血的影响。本文作者研究了与裂谷热流行有关的蚊对吸血宿主的选择行为。 在距开罗西北约70公里的Abu Heif村,从94户村民中随机选10户,每户都有一个卧室和畜厩,或有夜间圈养家畜的庭院。从1983年8月到1984年7月,在这10户居民  相似文献   

3.
尖音库蚊淡色亚种细胞系的建立和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尖音库蚊淡色亚种(Culer pipiens pallens)新孵Ⅰ龄幼虫建成蚊细胞系Cpp512.取蚊卵消毒,孵出幼虫,剪成碎片,接种于含15%FBS的改良TC199培养基中,2周左右由幼虫组织长出的细胞形成单层。现已传至53代。细胞形态以梭形为主。细胞对数期群体倍增时间(PDT)为21h。BrdU掺入法测得细胞周期时间为18h。透射电镜检查未见病毒或支原体污染。染色体检查以二倍体核型为主,多倍体亦存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选用苏云金杆菌血清型H-14 (Bacillusthuringiensis serotyte H-14)毒杀蚊幼虫已取得明显效果。B.t.H-14不仅专一性强,毒杀率高,而且对人、畜安全,不污染环境。为此,我们于1985年7~8月,在镇江市区应用B.t.H-14菌液毒杀尖音库蚊复组(Culex pipiens complex)幼虫,并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法国自1969年起用有机磷杀虫剂毒死蜱(chlorpyrifos)处理尖音库蚊(Cx.pipiens)孳生地,1980年后又用杀螟松(fenitrothion)和双硫磷(temephos)。1972年在Montpellier发现低度(5—10倍)的毒死蜱抗性,1974—  相似文献   

6.
方叶栉眼蚤的实验养殖及生活史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温度18±0.5℃,相对湿度80±5%的条件下,方叶栉眼蚤生活周期为50.47天(41 ̄67天),其中卵期为6.52天(2 ̄11天),幼虫期为19.91天(13 ̄32天),蛹期为18 ̄39天)。结果表明,本实验室养殖方叶栉眼蚤的方法可靠,实用。  相似文献   

7.
曲棘新蚤生活史的实验室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曲棘新蚤在实验室的生活史.方法 2001年6月下旬,作者在和田县昆仑山山地捕获的灰仓鼠(Cricetulus migratorius)体上采得曲棘新蚤(Neopsylla teratura Rothschild,1913),带回实验室以小白鼠为供血动物进行人工饲养,7~9月在室温18~25℃,RH 72%~88%条件下,采用在基础中饲养和幼期全平皿培养法观察了曲棘新蚤的生活史.结果卵期3~5d,幼虫期17~21d(1龄5~6d,2龄4~5d,3龄8~10d),蛹期11~13d,子代成虫自羽出置宿主体至产卵需经9~12d.结论曲棘新蚤亲代从卵的产出到子代成虫产卵,完成一个生活周期共历经40~51d.  相似文献   

8.
近来,引起了重新研究尖音库蚊复合体(C.pipiens complex)的兴趣。Knight(1978)曾将C.pipiens L.和C.quinquefasciatusSay列为二个蚊种。但在美国,复合体的状况仍然是个复杂的问题,仅已知道利用雄蚊生殖器的DV/D的比率,是区分淡色库蚊和致乏库蚊的可靠方法(DV/D:V为雄蚊生殖器腹臂翼形顶端之间的距离;D为背臂顶端之间的距离;DV为背臂外侧至腹臂顶端之间的距离)。本文作者将从孟菲斯地区捕集的越冬雌  相似文献   

9.
从70年代后期以来,应用气相色谱法分析医学昆虫表皮烃类碳的波形,能有效地鉴别复组成员(Si-bling species of complex),包括蚊、蚋、采采蝇等重要传病媒介,已成为昆虫的化学分类法(Chemicaltaxonomy)。本文试用气相色谱法鉴别尖音库蚊复组(Culex pipiens complex)的淡色库蚊(Culex-pipiens pallens)北京株,致倦库蚊(Culex quin-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已考虑到虫媒病毒可能持续存在于越冬蚊中,但由于对病毒生态学和蚊媒生态学的现有知识,不足以证实或排除这种可能性。自1976~1977年冬季,从越冬尖音库蚊分离到2株圣路易脑炎后,促使作者摸拟了秋季可短暂出现的25℃温暖时期,导致越  相似文献   

11.
蚊虫血食行为资料对了解蚊媒疾病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作者在以色列不同地区,用Magoon诱蚊笼以仔牛、羊、鸡(或火鸡)等三种动物单独或不同组合置于笼内作诱饵,观察它们对尖音库蚊(Culex pipiens)和黑海伊蚊(Aedes caspius)的诱引力。诱蚊笼置于离牲畜群50米的空旷地,每天早上从笼的上角吸出饱血和未饱血蚊虫。作者还加用CO_2干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察有机氯和有机磷杀虫剂对本地区蚊虫的杀灭效果。1985年7~10月巴库地区卫生防疫站在巴库市尼札明斯基、纳西明斯基和26委区测定了尖音库蚊对马拉硫磷、杀螟松和DDT的敏感性。试验用蚊虫系采自上述居民区的雌性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实验室构建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进一步了解其生长变化及其致病性,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的防治提供基础资料。方法福建省采集的广州管圆线虫L3经口、腹腔注射、皮下注射和皮肤接触等途径感染SD大白鼠,观察感染效果。从SD大白鼠粪便中获得广州管圆线虫L1,感染人工繁殖的福建子代福寿螺,25.5~26.5℃条件下,分别置于无水环境和水族环境饲养,观察广州管圆线虫在宿主体内的生长规律、发育进程、分布状况、不同发育期幼虫形态特征及诱导的病理变化等。结果L3经口感染的感染率较其他感染途径为好;无水环境中的福寿螺在休眠状态不影响广州管圆线虫发育;实验室完成一个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最短为50d;休眠状态螺体L3出现前期为16.5d,水族环境螺L3出现前期为18.5d,鼠粪L1开放前期为33.5d。L3主要分布于感染螺的肺、肌肉及肝脏等处,螺肺囊可出现明显的L2、L3结节病理表现。折光颗粒、头部特征、鞘膜变化是各期幼虫形态特征的主要鉴别指标。观察期感染鼠多数死亡,虫卵诱导的肺纤维化和肺动脉虫栓是主要死因。结论经口感染大白鼠及感染性螺置休眠状态是维持实验室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较好的方式。广州管圆线虫生活史长短取决于中间宿主及环境温度。螺肺的特殊结构和幼虫结节病理表现为创立新的检测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深入研究蜱媒疾病提供充足,有效的试验材料,建立一套规范的实验室人工饲养繁殖蜱类的技术和方法,将布旗法在新疆博乐林区采集到的超冬后未吸血的全沟硬蜱((xodes persulcatus)成虫带回实验室,以家兔,小白鼠和灰仓鼠为该蜱的供血动物,将受精后的饱血雌性蜱分别放进50个试管中(φ20mm),每管一只,编号,将装有饱血雌性蜱的试管放进温度为22-24℃,相对湿度为75%-85%的温箱内,观察产卵情况以及由卵→幼虫→若虫→成虫等各期发育蜕变过程,全沟硬蜱生活史各期经历的平均时间为:成蜱吸血期平均为7(6-9)d,孕卵期为6(4-7)d,产卵期为27(25-43)d,卵孵化期为28(26-31)d,幼虫吸血期为2(1-2)d,幼虫蜕变期为32(20-43)d,若虫吸血期为4(3-5)d,若虫蜕变期为107(50-164)d,即在实验室条件下,全沟硬蜱完成其整个生活史约需213d,提示该蜱在一年内即可完成整个生活周期,远短于自然条件下该蜱3-4年的生活史;另外,用灰仓鼠和小白鼠作为成蜱的供血动物获得成功,这使实验室大鼠生产该蜱作为蜱媒疾病的研究材料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价马拉硫磷超低容量喷洒对尖音库蚊和 C.restuans 自然种群的作用,在库蚊侵扰严重的伊利诺斯州的迪凯特市进行了该试验。试验区地势平坦,分为处理区(1、 2) 和对照区(1a、2a),处理区1和对照区1a 面积各约400米×900米;处理区2和对照区2a 面积约1,000米×600米,彼此间距为1,500米~3,000米,以防止药物飘移干扰。试验在1977年夏季3个傍晚最适合于施用药物的时间进行。用安装在卡车上的LECO HD~(TM)型超低容量喷雾器,以130毫升/分流量喷洒91%马拉硫磷,卡车按预定路线,以每小时8公里速度行驶。2个处理区的处理时间分别为40分钟和55分钟。在处理区和对照区各选对蚊产卵最有吸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实验室饲养、驯化三带喙库蚊的方法和经验。在恒温27~28℃,相对湿度73~85%,在每日  相似文献   

17.
在实验室不同温度下每2毫升水内放150条索科的奈氏线虫(Reesimermis nielseni)感染期幼虫,半数致死时间在15℃时为5.33天,25℃时为1.79天。但对蚊类幼虫的寄生率,25℃时高于15℃。如果线虫感染期幼虫和库蚊二龄幼虫的比例超过3:1,可以得到100%的感染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构建华支睾吸虫生活史的室内生态系统。 方法 解剖自然感染华支睾吸虫的家猫,收集华支睾吸虫虫卵,放入养殖缸内自然感染纹沼螺和长角涵螺,待尾蚴发育成熟,分离阳性螺,放入养殖缸内与各种鱼类同缸饲养,使阳性螺释放的尾蚴自然感染缸内的各种鱼类。螺类释放尾蚴后的第30天开始,定时检查鱼类的感染情况,分别采用鱼肉压片法和消化法检查各种鱼体内的感染率和感染度。分离、收集鱼肉中囊蚴感染家猫和SD大鼠。 结果 水温在24.3~37.2 ℃时,尾蚴发育成熟逸出螺体的时间需95 d。纹沼螺的感染率为12.5%(25/200),长角涵螺为18%(9/50)。水温在20 ℃以下时,螺体内尾蚴停止逸出。鱼类感染尾蚴后形成囊蚴的时间为30 d,至囊蚴完全成熟需45 d。麦穗鱼、草鱼、鳑鮍鱼、鳙鱼、鲮鱼、鲫鱼、鲤鱼和罗非鱼体内囊蚴的感染度不尽相同,每克鱼肉含囊蚴数分别为1 792、16、8、6、5、4、4和2个。将鱼体内分离的囊蚴分别感染大鼠和家猫均获得成虫。 结论 华支睾吸虫生活史室内生态系统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19.
20.
艾氏同杆线虫营自由生活,偶可寄生于人体。本虫经常出现于污水中,误饮污水或接触污水可能获得本虫的感染。以往文献对艾氏同杆线虫形态作过描述,但缺少生活史记述。作者于1987年6月和1988年5月在湖南安化县黄沙坪镇和小淹乡作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时,发现4例儿童患者,均经粪检查见小线虫,经鉴定为艾氏同杆线虫,并进行了形态和生活史的一些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