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为了解居民恶性肿瘤死亡状况及变化趋势 ,借以为恶性肿瘤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对招远市 1985~1999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1 资料与方法恶性肿瘤死亡资料来源于招远市各乡镇卫生院常规居民死亡报告 ;人口资料来源于公安部门。死因分类采用国际疾病分类 (ICD 9)编码 ,资料采用计算机汇总 ,全部数据应用华西医科大学编制的PEMS统计软件包处理。2 结果与分析2 1 恶性肿瘤死亡率及变化趋势  1985~ 1999年全市合计死亡 5 82 2 7人 ,年死亡率 6 17‰~ 8 32‰ ,平均死亡率为 7 11‰。其中死于恶性肿瘤者 1175 6人 …  相似文献   

2.
[目的]收集黄浦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寿命指标,探索黄浦区居民期望寿命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通过上海市死亡数据登记系统软件和手工报表资料,分析近50年黄浦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期望寿命指标。[结果]1951年黄浦区居民死亡率南片为13.55‰,北片为9.44‰;出生率南片为44.00‰,北片为29.20‰;1976年黄浦区居民死亡率南片为6.89‰,北片为6.66‰;出生率南片为7.10‰,北片为6.56‰;2006年黄浦区居民全死因(南北片合并)为8.50‰,出生率(南北片合并)为5.08‰。1951年黄浦区居民期望寿命为47.56岁(南片),1976年期望寿命为71.18岁(南片),2006年黄浦区居民期望寿命为81.98岁(南北片合并)。[结论]半个世纪以来,黄浦区居民死亡率、出生率大幅下降;居民期望寿命不断上升,2006年黄浦区居民期望寿命较1951年上升72.37%,较1976年上升15.17%,比上海市同年居民期望寿命80.97岁高1.01岁,与世界发达国家居民期望寿命相近。  相似文献   

3.
男性居民寿命状况与死因特征的研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2001—2004年男性居民的寿命状况与死因特征,为制订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以促进男性居民健康长寿。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研究的方法,对2001—2004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居民死因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专题分析了男性居民的寿命状况及死亡原因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2001—2004年武进区男性居民的平均死亡年龄分别为66.98、67.43、68.00和68.63岁,与女性居民相比,年平均死亡年龄每年均短5岁多,超过平均死亡率的年龄组也较女性提前1个年龄组。2001—2004年,武进区居民的年平均死亡率分别为6.72‰、6.47‰、6.84‰和6.14‰,调整死亡率分别为6.77‰、6.51‰、6.89‰和6.18‰。而男性居民的年平均死亡率分别为7.25‰、6.90‰、7.28‰和6.64‰。与女性的年平均死亡率相比,男性居民的年平均死亡率显著高于女性,两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死因特征显示,导致男性居民死亡的前3位死因依次是循环系统疾病(含肺心病),占全死因的38.86%;恶性肿瘤,占全死因的38.57%;损伤与中毒,占全死因的11.06%;三者平均死亡年龄分别为75.45、64.05和48.19岁。其中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几乎是女性的2倍,损伤与中毒是女性的1.5倍,是人均损失寿命最多的病种。结论改变男性居民的生活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降低恶性肿瘤发病率和干预意外伤害的发生是促进男性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死因调查了解五峰县居民死亡率。方法按照全国第三次死因调查实施方案,将收集到的2551份死因调查资料(2004~2005年)进行分析。结果全县居民死亡2551例,死亡率为6.18‰,(其中男性死亡率为6.58‰,女性死亡率为5.71‰)。死亡率排在前五位的依次为损伤中毒(1.6‰)、呼吸系统疾病(1.3‰)、恶性肿瘤(1.2‰)、循环系统疾病(1.2‰)、消化系统疾病(0.3‰)。结论五峰县居民死因:青年期以损伤和中毒占首位,中、老年期以恶性肿瘤为主要死因(肝癌死亡率在恶性肿瘤中占第一位、宫颈癌占第二位、肺癌占第三位;宫颈癌为该县妇女的主要死因),其次呼吸系统疾病是老年期的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5.
2003~2005年玉溪市不同民族居民预期寿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不同民族居民死亡率及预期寿命,为提高不同民族居民的平均寿命提供依据.[方法]在玉溪市抽取20个乡(镇),对2003~2005年死亡的人员进行入户调查.[结果]调查乡镇2003~2005年平均人口为591 190人,累计死亡9 086例,平均死亡率为15.37‰,平均期望寿命为73.47岁.平均死亡率,男性为16.17‰,女性为14.53‰;平均预期寿命,男性为71.71岁,女性为75.19岁.汉族、彝族、回族居民平均死亡率分别为15.13‰、16.04‰、15.40‰,傣族、哈尼族、白族、蒙古族、苗族居民分别为16.10‰、15.44‰、17.33‰、21.11‰、12.73‰;平均预期寿命汉族、彝族、回族居民分别为74.92岁、73.84岁、75.08岁,傣族、哈尼族、白族、蒙古族、苗族居民分别为73.50岁、73.95岁、73.65岁、72.72岁、76.71岁.[结论]玉溪市各个民族平均预期寿命高于2004年全国平均水平和1990年云南省同民族平均水平;苗族和回族最高,蒙古族最低.  相似文献   

6.
1999年赣榆县开展了 1996~ 1998年居民恶性肿瘤死亡回顾性调查 ,结果分析如下。1 材料与方法死因按ICD -9编码归类。用简略寿命表法计算期望寿命 ,PYLL统计方法计算寿命损失年 ,使用年龄 1~ 6 9岁。累积死亡率使用年龄为 0~ 74岁。2 结果2 1 死亡水平及癌谱特征 居民恶性肿瘤 3年年均死亡率为1 0 9‰ ,居全死因之首 (2 0 5 6 % ) ,标化死亡率为 0 85‰。食道癌、肝癌、胃癌、肺癌、结直肠癌、白血病是居民前 6位肿瘤杀手 ,死亡率分别为 0 30‰、 0 18‰、 0 17‰、 0 15‰、0 0 4‰和 0 0 3‰。现时居民从出生活到 7…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2011年南昌市西湖区居民主要死因,为合理地制定疾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从死因登记报告信息系统及专项漏报调查获得数据,应用SPSS17.0和Excel2003分析死因构成、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期望寿命及去死因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年(PYLL)和潜在寿命损失率(PYLL‰)及顺位。结果 2011年西湖区居民粗死亡率为6.02‰,标化死亡率为4.68‰,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总死因的90.61%,死亡率为545.74/10万,成为死亡的首要原因。各死因的PYLL‰顺位前五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循环系统疾病、伤害、围生期疾病、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全死因合计的PYLL为15 806.5人年,PYLL‰为38.33‰。结论 2011年南昌市西湖区居民首要死亡原因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采取综合性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措施、关注男性健康等有利于居民期望寿命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了解1985-2011年金山区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率及潜在寿命损失的变化趋势,为开展慢性阻塞性肺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对1985-2011年金山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年报资料进行汇总,并计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年龄别死亡率、潜在寿命损失年、潜在寿命损失率和标化寿命损失率等指标.结果 1985-2011年,金山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率为174.12/10万,占总死亡率的25.48%.27年间,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率从198.27/10万下降至122.39/10万,而标化死亡率则从219.43/10万下降至45.66/10万,标化死亡率下降幅度较粗死亡率更为明显.在各个时期,男性慢性阻塞性肺病粗死亡率和标化死亡率均要高于女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年龄组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率均呈下降趋势,除80岁及以上组外,其余年龄组慢性阻塞性肺病死亡构成也呈下降趋势.27年间,慢性阻塞性肺病潜在寿命损失率从15.23‰下降至3.00‰,而标化寿命损失率则从15.43‰下降至1.40‰,标化寿命损失率的下降幅度亦大于潜在寿命损失率.结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仍是对金山居民健康威胁最大的慢性病之一,宜采取以社区为基础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居民死亡水平,分析导致居民死亡的原因,为预防和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青岛市城阳区居民2007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城阳区居民总死亡率为6.13‰,其中男性为6.99‰,女性为5.30‰;婴儿死亡率为2.69‰,新生儿死亡率为1.45‰,1~4岁为0.50‰,5~9岁为0.17‰,10~19岁为0.35‰,20~39岁为0.74‰,40~59岁为3.88‰,60岁及以上为34.36‰。全部居民、男性、女性的前4位死因均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平均减寿年数的前4位死因是起源于围生期的情况、先天畸形、损伤和中毒、神经系统疾病;减寿年数居前4位的是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心脏病、脑血管病。[结论]2007年城阳区居民死亡率处于青岛市一般水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主要死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位于伏牛山东段南麓的南召县1984~1985年居民主要死亡原因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结果:两年平均死亡率为7.06‰,男女死亡率之比为1:0.86,男性显著高于女性(x~2=41.13 P<0.005)。死因分布以循环系居首位,死亡率为262.68/10万;肿瘤居第二位,死亡率为131.67/10万;意外事故及外伤居第三位;死亡率为48.15/10万;第四位是消化系病,死亡率为38.78/10万;传染病由建国初期的第一位降至第五位;第六位为呼吸系病,死亡率为32.45/10万。并对死因的人、时、地三间分布做了统计分析,为研究伏牛山区居民健康、生活状况、初级卫生保健及大卫生综合治理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蓟县1993~1998年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我县1993~1998年居民死因进行分析,结果如下:一、资料来源于1993~1998年全县各乡镇医院、县直医院上报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并与县公安局核准,漏报率小于2%。各年人口资料来源于县公安局人口资料年报。二、结果分析:①人口自然变动情况:我县1993年共有人口739636万人,1996年增加到786134万人,平均年自然增长率为1011‰;居民平均死亡率为639%,呈逐年下降趋势。婴儿死亡率和新生儿死亡率分别由1993年的1314‰和1087‰下降至1998年的1116‰和693‰。②主要疾病死亡率变化:我县6年来,脑血管病、意外损伤、内分泌、营养与代谢及免疫…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居民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变化情况,以便制订相应对策。[方法]2006年初,对2003~2005年青岛市李沧区居民死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李沧区2003-2005年平均死亡率为6.12‰。死亡率0岁为10.25‰,此后降至1‰以下,40岁以后超过2‰,60~69岁和70岁以上分别高达14.97‰、49.07‰;男性为6.81‰,女性为5.41‰(P〈0.01)。居民前10位死因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损伤和中毒、呼吸系疾病、其他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消化系疾病、泌尿生殖系疾病和诊断不明,恶性肿瘤死亡以肺癌、肝癌、胃癌居多。[结论]2003~2005年李沧区居民死亡率不高,但恶性肿瘤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连平县1989年人群死亡原因调查和分析,首次获得多项死亡资料,其中调查点人群死亡率为5.20‰,标化死亡率为4.68‰;农村死亡率明显高于城镇;婴儿死亡率为12.18‰;死因顺位前三位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损伤中毒及意外事故;人均期望寿命为74.15岁,略高于世界发达国家1985年期望寿命;男性期望寿命69.68岁;女性77.62岁,与英国1983~1985年平均寿命接近。  相似文献   

14.
根据1985及1987年在上海、北京、辽宁、山东、河北、陕西、甘肃及贵州进行深入的生育力调查中的婴幼儿死亡资料,对中国八省市30年来婴幼儿死亡率作了统计分析。100645名活产婴儿的死亡资料的统计结果表明,30年来婴幼儿死亡率显著下降,从60年代中期到1980~1984年,婴幼儿死亡率降低了62%,婴儿死亡率降低了56%,1~4岁幼儿死亡率降低了76%。1980~1984年八省市平均的婴幼儿死亡率为48‰,婴儿死亡率39‰,幼儿死亡率9‰,新生儿死亡率26‰。据此推算我国婴儿死亡率1975~1979年在50‰左右,1980~1984年在40‰左右。中国婴幼儿死亡率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贵州省与上海市相比,婴幼儿死亡率高3倍,婴儿死亡率高2.4倍,幼儿死亡率高5.1倍。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危害居民平均寿命的主要死因,为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做好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死因监测网络系统,收集2010年晋城市城区居民人口与死亡病例资料,采用SAS9.2进行婴儿死亡率、性别年龄别死亡率、死因构成及期望寿命的计算,不同性别死亡率的比较采用Poisson分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晋城市城区居民2010年粗死亡率为3.74‰(1 782/475 952),男4.89‰(1 173/239 821),女2.58‰(609/236 131)。晋城市城区居民平均寿命为76.05岁,其中男73.08岁,女79.71岁。影响晋城市城区居民的前3位死因主要是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损伤和中毒,占到全死因人口的85.35%(1 521/1 782),死亡率分别为:1.57‰、1.04‰、0.59‰。结论循环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和伤害已成为危害晋城市城区居民健康状况的主要原因,加强居民健康素质教育,切实落实健康管理与监测措施,是提高居民期望寿命和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为拆了海门市1990~1995年居民健康状况。结果:该市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明显高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1990~1995年平均出生率11.45‰,年死亡率约为7.02‰,婴儿死亡率23.25‰,1~4岁儿童死亡率2.06‰,居民平均期望寿命73.61岁。主要死因为呼吸系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安化县居民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飞跃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8):1444-1445
目的了解2009年安化县居民死亡原因,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资料。方法收集安化县2009年居民死亡原因资料,按ICD-10死因分类法进行分类统计。结果 2009年安化县居民死亡率为5.81‰,首位死因是循环系统疾病(2.32‰),第二位是恶性肿瘤(1.52‰),损伤中毒死亡居第三位(0.44‰),第四位、第五位分别为呼吸系统(0.36‰)与消化系统疾病(0.23‰)。恶性肿瘤死亡率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1),男女恶性肿瘤死亡均以肺癌为最高。结论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是影响安化县居民最重要的死因。建议开展循环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监测,建立医院门诊病例登记制度,以便及时分析发病趋势,有针对性地开展慢性病、伤害预防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18.
苏州市1985~2000年围生儿死亡率变化及死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苏州市1985-2000年围生儿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的动态变化,对进一步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提出干预措施。 方法 对苏州市16年来围生儿死亡监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苏州市围生儿死亡率从1985年的14.17‰(108/7 622)下降到2000年的6.64‰(41/6 176),围生儿死亡主要原因为脐带因素、先天畸形、母体因素、窒息、早产。 结论 降低围生期高危因素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螺阳乡位于我县中部,毗邻县城,交通方便,人均收入近300元,1981年起建立居民死因报告制度,本文就该乡1981~1986年居民死因资料分析于下: 螺阳乡1981~1986年六年年平均人口69886人,性比值1∶1.09,六年共出生10260人,死亡2257人,出生率为24.47‰,粗死亡率为5.38‰(男5.86‰,女4.95‰);婴儿死亡率为21.49‰,新生儿死亡率为9.16‰,各年龄组死亡率以老年组最高达29.69‰。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北京市户籍居民的主要死因,为制定疾病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对北京市2009-2018年死因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包括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构成比、人均期望寿命、死因顺位等指标.结果 2009-2018年北京市户籍居民粗死亡率从5.91‰上升到7.05‰,标化死亡率从4.78‰下降到3.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