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0 引言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SERMs) [1 ] 系新型骨质疏松症防治药物 ,优于雌激素替代疗法 .苯并杂环是 SERMs的基本母环 ,据此作者合成了 3个氧杂非甾体雌激素类似物 :7-甲氧基 -苯并二氢 -γ-吡喃酮 (M178)、7-甲氧基 - 4-苯亚胺基 -苯并二氢吡喃 (XZ990 1)、7-甲氧基 - 4,4-二苯胺基 -苯并二氢吡喃 (XZ990 2 ) ,并观察了 M178对去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的影响 ,旨在筛选优良的抗妇女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药物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 试剂除 β-间甲氧基苯氧基 -丙酸 [2 ] 和多聚磷酸(PPA)自制外均为市售 .雌性 SD大鼠由第四军医…  相似文献   

2.
以无水A lC l3为催化剂合成了聚苯乙炔(PPA)、用浓H2SO4进行磺化改性,并通过共混制得了PPA/碳纳米管(CNT)及磺化PPA/CNT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及电导率与CNT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磺化PPA/CNT导电阈值比PPA/CNT的降低了1%,前者达到极限电导率所需CNT的量是后者的10%;X-射线衍射(XRD)测试表明,在CNT界面上的磺化PPA有新的晶型产生。  相似文献   

3.
从单体4,4′-对苯二甲酸酯基二苯甲酰氯制备开始,合成了三种可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中溶解且特性粘数较高的溶致液晶芳香聚酯酰胺。其中酰氯单体与4,4′-二氨基二苯甲烷反应生成的聚酯酰胺粘度较高,其NMP溶液25℃下的特性粘数可达1.7dl/g。这种聚酯酰胺具有交替的酯、酰胺基结构,其NMP溶液浓度为15%时在偏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明显的液晶双折射,并且可以刮板成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合成环苯扎林的简捷有效的方法.方法:首先以二苯并环庚烯酮为反应物进行溴化反应可产生溴代二苯并环庚烯酮,可再经三乙基胺直接得到5H-二苯并[a,d]环庚三烯-5-酮.以1,3-二溴丙烷为起始物制得溴磷化合物(3-溴-三苯基磷丙烷)后,再以双甲基胺处理可得3-N,N-二甲基-三苯基磷丙胺随后以胺基钠作用所产生的红色的魏悌希试剂再与5H-二苯并[a,d]环庚三烯-5-酮进行双键合成反应,即可得到产物环苯扎林.结果:通过魏悌希反应进行会聚式合成可得到纯度95%,产率76%的环苯扎林.结论:本方法原料易得,总收率高,是理想的工业化生产路线.  相似文献   

5.
利用Stille 耦合反应合成了新型单体5,8-二呋喃基萘基喹喔啉,溴化后与不同长链烷氧基侧链的对苯撑乙炔共聚,合成了聚[2,5-二(辛氧基)1,4-苯撑乙炔撑-5,8-二(呋喃基)萘基喹喔啉(PⅠ)和聚[2,5-二(十二烷氧基)-1,4-苯撑乙炔撑-5,8-二(呋喃基)萘基喹喔啉(PⅡ)。通过FT-IR、1H-NMR等手段对单体和共聚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循环伏安法对聚合物的光、电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单体和共聚物PⅠ、PⅡ在长波处的紫外-可见吸收峰分别为435、418、423 nm,相应的荧光发射峰分别为551、589、579 nm。2种共聚物均在1.54 V处出现氧化峰,无相应的还原峰。  相似文献   

6.
以4,6-二氨基间苯二酚磷酸盐(DAR.2HP3O4)和对苯二甲酸(TA)为原料经非均相逐步缩聚反应制得聚亚苯基苯并二噁唑(PBO)。该反应可分为溶解控制(齐聚合)、反应动力学控制(预聚合)以及高分子链段扩散控制(后聚合)3个阶段。探讨了各阶段的反应过程,并对PBO预聚合反应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其动力学符合不可逆二级反应机理,反应活化能为51.9 kJ/mol。  相似文献   

7.
以苯和对苯醌为初始原料,经多步反应合成了下列结构的化合物改变了中间体4-正丙氧基-2,3-二氰基苯酚(Ⅱ)的合成方法,以2,3-二氰基对苯二酚为原料,通过PTC-Williamson反应合成了新的化合物4-烯丙氧基-2,3-二氰基苯酚(Ⅲ)(产率66%)。对Ⅲ进行选择性催化氢化,得到Ⅱ(产率95%以上)。两步总产率62%以上,较一般的Williamson合成法产率高20%以上。测定了Ⅰ的相变温度和介电各向异性等,结果表明,这是一类适于配制室温负性液晶材料的单体液晶。  相似文献   

8.
从4-溴-l,2-二甲苯出发,经过三步反应合成了双-(3,4-苯二甲酸酐)二甲基硅烷单体,总产率为24.7%;由该单体与4,4′-二氨基二苯醚共聚合,经环化脱水反应得含硅聚酰亚胺,并对该共聚物进行了初步表征。  相似文献   

9.
以2,5-二甲基对苯二胺和对苯二胺为原料,在次氯酸钠溶液中氧化合成了2,5-二甲基-N,N′-二氯对苯醌二亚胺和N,N′-二氯对苯醌二亚胺后,采用金属催化法合成了前述单体与2,1,3-苯并硒二唑的交替共聚物,其产率分别为45.0%,49.4%。利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循环伏安等对共聚物进行了表征及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两种共聚物都分别在338,462 nm和338,392 nm处出现了吸收峰,都具有一定的电化学活性;对这两种聚合物进行了碘掺杂,并对其掺杂后的电化学活性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头孢唑肟钠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头孢唑肟钠的合成工艺条件进行研究. 方法 以廉价的乙酰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经亚硝化、溴化、环合、甲基化一锅反应,水解后得氨噻肟酸,与N-羟基邻苯二甲酰亚胺反应合成邻苯二甲酰亚胺氨噻肟活性酯,然后与7-氨基-3-去甲基-3-头孢烷酸(7-ANCA)缩合制得头孢唑肟酸,再与成盐剂反应得头孢唑肟. 结果 该合成工艺切实可行,其产率达到93.5%. 结论 该合成工艺操作简单,原料易得,总收率高,副反应少,同时降低了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利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纳米钛酸钡(BT)负载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纳米粒子(RGO-BT)。透射电子显微镜照片显示BT纳米粒子直径为20~30 nm。采用叔丁基二甲基氯硅烷(TBS)预处理保护4,6-二氨基间苯二酚盐酸盐(DAR)后再与对苯二甲酰氯冷凝聚合制备聚亚苯基苯并二噁唑(PBO)前驱体(TBS/prePBO),并通过溶液浇注法及逐步升温关环热处理两步法制备了RGO-BT/PBO三元复合材料薄膜。当RGO-BT质量分数达到10%时,复合材料膜的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较纯PBO薄膜的相应值分别提高84%和200%。高介电BT纳米粒子和RGO纳米薄层界面极化的协同作用可大幅提高复合材料的介电性能。当RGO-BT的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材料介电常数为纯PBO介电常数的近15倍,未来此种高介电材料有望作为耐高温高储能密度材料用于极端环境下的紧凑储能元器件中。  相似文献   

12.
对介孔二氧化硅SBA 15进行氨基官能团化,制得NH2-SBA-15,通过溶液缩聚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SBA-15质量分数的聚亚苯基苯并二噁唑/SBA-15(PBO/SBA- 15)复合材料。利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TG)和矢量网络分析仪(VNA)分别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微观形貌、热性能和电磁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研究了SBA-15对PBO/SBA-15复合材料介电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经过氨基官能团化之后,SBA-15能够均匀地分散在PBO基体中;当复合材料中SBA-15的质量分数小于8%时,PBO/SBA-15复合材料仍然保持着PBO优异的热稳定性;介孔二氧化硅SBA-15能够有效地降低PBO/SBA-15复合材料的复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角正切,减弱PBO/SBA-15复合材料对电磁波的介电存储和损耗能力,使PBO/SBA-15复合材料表现出低介电损耗的性能。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聚对亚苯基苯并二噁唑(PBO)在强质子酸多聚磷酸(PPA)和甲基磺酸(MSA)溶液中的稳定性,包括溶液温度、超声波对PBO溶液稳定性的影响以及环境气氛对PBO溶液光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避光条件下长期放置时,PBO-MSA溶液对于温度比较敏感,而PBO-PPA溶液即使在高温下也很稳定;PBO在MSA溶液中的化学降解可分为两部分:首先是PBO本身的酰胺弱键断链,其次是噁唑环开环形成酰胺键并断链;PBO-MSA溶液在超声波作用下的降解属于应力诱导降解,符合超声波降解断链的一般规律;PBO溶液在氮气气氛中对紫外光相对稳定,而在氧气中光降解速率很快。  相似文献   

14.
以双季戊四醇、三季戊四醇、多聚磷酸、五氧化二磷和三聚氰胺为原料,合成了膨胀型环状类磷酸酯蜜胺盐阻燃剂,并与聚丙烯共混制成阻燃聚丙烯.红外分析表明该阻燃剂具有环状结构.通过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阻燃聚丙烯进行了结构分析和表面纹理的表征.实验结果表明:该阻燃剂阻燃性能良好,但在聚丙烯中的分散性较差;用甲基纤维素对该阻燃剂进行表面化学修饰以后,该阻燃剂在聚丙烯中的分散性及阻燃材料的机械性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分别以钛酸正丁酯(C16H36O4Ti)、醋酸(CH3COOH)、盐酸(HCl)、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苯基三甲氧基硅烷(Ph-TMS)、甲醇(CH3OH)和去离子水为原料,氨水(NH3·H2O)为催化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和复合溶胶-凝胶法分别涂覆制备防老化聚亚苯基苯并二噁唑(PBO)纤维。通过粒度分析验证了纳米溶胶的成功制备,通过EDS能谱、SEM扫描电镜、接触角测定等手段分析测试PBO纤维表面的化学组成与物理性能,验证防老化PBO纤维的制备。以拉伸强度测试、SEM扫描电镜和表面接触角表征PBO纤维的防老化性能。结果表明:在氙灯耐气候试验箱经历130 h的老化后,与未经过涂覆的PBO原纤相比,采用纳米TiO2水溶胶-凝胶法涂覆的PBO纤维拉伸强度保持率只提高了5%,利用纳米有机硅溶胶-凝胶法涂覆的PBO纤维拉伸强度保持率可提高10%,而经过纳米TiO2和有机硅复合溶胶-凝胶法涂覆的PBO纤维,拉伸强度保持率提高了27%,且老化后的纤维表面保持得非常完整。  相似文献   

16.
用自制的3-氨基-4-羟基苯甲酸盐酸盐(ABBAH)在多聚磷酸(PPA)中合成聚(2,5-苯并噁唑)(ABPBO),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IR)表征了其化学结构。分别用平板流变仪和毛细管流变仪对合成的ABPBO PPA溶液进行动态和稳态流变测试。结果表明: ABPBO-PPA溶液的储能模量(G′)和损耗模量(G″)均随频率升高而增大,且储能模量比损耗模量上升得更快;ABPBO-PPA溶液随温度升高趋于牛顿流体,随浓度升高非牛顿性更显著,ABPBO-PPA溶液表现出强烈的假塑性,并且不同温度下溶液的剪切黏度差值随剪切应力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17.
<正> 德国蜚蠊(Blattella germanica)和家蝇(Musca domestica)是重要的两大卫生害虫。使用杀虫剂是防治这两种害虫的主要手段,然而害虫抗药性的发展使得杀虫剂的杀虫活性逐渐丧失,发展安全、新型杀虫剂来控制这些害虫变得非常必要。 吡虫啉作为极有前途的新型杀虫剂,值得用于防治德国蜚蠊和家蝇,其作用靶标是昆虫的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AchR)。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一种以取代苯乙酮和取代苯甲醛为原料,采用多聚磷酸/浓硫酸体系催化合成查耳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并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优反应条件为多聚磷酸5 equiv.、浓硫酸20 equiv.,1,4-二氧六环作溶剂,90 ℃氮气保护下反应2 h。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以较好的得率合成了12个查耳酮类化合物。所有化合物结构通过IR、HRMS、1H NMR和13C NMR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脊液蛋白定性最适用的石炭酸浓度。方法配制5%、8%和过饱和浓度的石炭酸溶液,与71例病人脑脊液标本进行潘氏试验,配制不同浓度的总蛋白和球蛋白标准液,与不同浓度的石炭酸进行蛋白定性试验。比较不同浓度的石炭酸对脑脊液蛋白定性的影响。结果同一级别的潘氏试验结果,5%浓度的石炭酸对应脑脊液总蛋白含量高于8%和过饱和浓度的石炭酸;5%和6%浓度的石炭酸与各种浓度的总蛋白标准液定性均为阴性(-),8%、饱和和过饱和浓度的石炭酸与各种浓度的总蛋白标准液均出现极弱阳性(±)以上结果,过饱和浓度石炭酸结果阳性值较前两者强;5%浓度石炭酸与低浓度(≤1200mg/L)球蛋白标准液定性结果均为阴性(-),7%、8%和10%浓度的石炭酸与球蛋白标准液蛋白定性较一致,均在1200mg/L时出现阳性(+)结果,过饱和浓度的石炭酸在150mg/L时出现极弱阳性(±)结果。结论不同浓度的石炭酸潘氏试验有显著差异,8%以上浓度的石炭酸潘氏试验较灵敏,以过饱和浓度的石炭酸灵敏度最高,最适合脑脊液潘氏试验。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制备稳定的脂质体C3F8气体微泡,为深入研究sulfatide导向的靶向声学造影剂准备必要材料.方法:通过改变卵磷脂、胆固醇和硬脂酸的比例及水化液成分,采用薄膜水化法,分多组实验,探索制备脂质体C3F8气体微泡的条件,观察和记录其物理特性参数.结果:质量比为3/1/(0.2-0.4)的卵磷脂/胆固醇/硬脂酸混合物的乙醚溶液,在压力-0.030MPa至-0.035MPa、转速130 r/min、37℃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旋蒸35 min左右制膜,然后用20%葡萄糖PBS进行水化,充入C3F8气体,50℃水浴70 min和超声30 s的条件下,所制备的微泡大小在2-4μm,平均半衰期为119 min,表面带有更多的负电荷(平均电势-7.12).结论:在该条件下制备的脂质体C3F8气体微泡造影剂的形态相对规则、粒径均一、稳定性好,符合通过肺循环的条件要求,下一步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导向分子的偶联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