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心肌损害2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艳英 《中原医刊》2005,32(12):39-39
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常引起呼吸道感染症状,可从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咽、气管、支气管、肺及胸水中分离出来。也可导致呼吸道以外的器官损伤。自2000年10月-2004年10月,我院收治MP感染患儿146例,其中22合并心血管系统损害。现将临床诊治体会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李雪 《实用医技杂志》2007,14(6):777-778
肺炎支原体感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因。经呼吸道飞沫传播,无明显的流行周期,四季均有感染并且MP感染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MP不仅能引起肺炎,损害呼吸系统,还能损害多种脏器,引起多种肺外表现。本文对我院2004年1月至2006年8月收治的12例MP感染引起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小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以过敏性紫癜为首发疾病的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2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MP)感染除引起呼吸道症状外还可引起广泛的肺外损伤。近年来MP感染有明显增多趋势,且临床表现多样。当以肺外表现为首发症状时,容易造成误诊。为增强鉴别诊断意识,降低误诊率,现将我院及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儿科病房2001年6月至2006年6月收治的以过敏性紫癜为首发症状的MP感染患儿2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林爱琳 《浙江医学》2009,31(4):532-533
肺炎支原体(MP)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其临床表现多样化,可引起全身各脏器损害,但以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且仅依据临床表现常难与病毒、细菌和结核感染鉴别。临床上,通常将血清特异性MP—IgM抗体阳性作为本病早期诊断的依据。近年来笔者对呼吸道感染患儿进行了血清MP—IgM抗体的检测,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肺炎支原体(MP)感染是小儿尤其是年长儿呼吸道感染主要病源之一[1]。发病后首先引起呼吸道感染,以肺炎为主,在此基础上可并发肺外多系统器官损害,包括消化道、血液、心血管、神经、皮肤等[2]。本院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共收治MP肺外感染81例,现对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小儿神经系统损害4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魏亚新  袁琛 《浙江实用医学》2007,12(1):27-27,7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MP感染引起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本院儿科病房MP感染致神经系统损害4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P感染可导致神经系统损害占MP呼吸道感染的8.5%,血和脑脊液MP-IgM对本病诊断有重要意义。阿奇霉素和激素、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确切。结论MP感染可致神经系统损害、儿科医师对神经系统损害的患儿应想到MP感染的可能,及时确诊并正确治疗。  相似文献   

7.
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以呼吸道感染为主,近年来有关MP感染肺外并发症报道日益增多,但引起坏死性淋巴结炎未见报道。现将我科白2001年8月~2003年11月住院并确诊MP感染患儿共396例,其中MP感染伴坏死性淋巴结炎6例患儿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转归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方彩文  徐红 《浙江医学》2007,29(11):1186-1187
近年来,小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率呈逐年上升趋势,MP不仅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而且还可引起全身多系统、多脏器的损害。为了解小儿MP感染所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现将我院近3年来收治的由MP感染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肺炎支原体(MP)作为非典型病原体,其感染发病率在哮喘患儿中有逐年增高的趋势。MP感染直接损伤上皮细胞,影响细胞因子、炎性介质及IgE的释放,调节黏液分泌,引起呼吸道慢性变应性炎性反应,同时可引起呼吸道平滑肌收缩过强,腺体分泌增加,导致呼吸道高反应。此外,MP能引起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缺陷,导致免疫功能失调。  相似文献   

10.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之一[1],MP感染可引起肺外多系统、多脏器的并发症[2].现对我院儿科2003年10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MP感染导致肺外并发症的66例患儿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th,MP)感染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最常累及呼吸道,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及肺炎。还可合并心肌炎、肾炎、脑炎、血液系统及皮肤改变等,但引起的过敏性紫癜尚少见报道,我科近3年共诊治MP感染273例,其中16例表现为过敏性紫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人类呼吸道疾病的一种常见病原体。除引起呼吸道疾病外,MP感染尚可造成其他系统严重的并发症^[1],如脑炎、心肌炎、肝炎、肾炎等。近年来关于MP感染的报道日益增多,年龄范围扩大,症状加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日趋严重的耐药性。为加深对MP感染的认识,现就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肺炎支原体(MP)是人类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并可引起多系统疾病,危害性严重。献报道支原体肺炎占所有肺炎总数的10%—33%。我院儿科住院及门诊于2001年11月—2003年6月共收治MP肺炎92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肺炎支原体(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同时也可引起呼吸道以外的多个系统受损.我院2007年8月~2009年12月共收治MP肺炎150例,其中40例合并有肺外表现,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肺炎支原体感染和多系统损害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肺炎支原体 (myoplasmapneumonae ,MP)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已知的能独立生活的最小病原微生物。主要是通过呼吸道传染 ,引起呼吸系统的疾病 ,是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近年来报道MP感染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而且还可引起全身多系统损害 ,尤其在儿童 ,因此提醒临床医生应特别予以重视。1 MP与呼吸系统疾病据统计 10 %~ 2 0 %的肺炎是由MP引起 ,在流行年份可高达 30 %,MP已成为小儿非细菌性肺炎中最常见的病原体。MP的感染不仅可以引起支原体肺炎 ,也可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 ,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而且其上呼吸道的感染率高于下呼…  相似文献   

16.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1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人类疾病的一种常见病原体,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不但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并可通过血行到达肺外器官或通过免疫机制引起肺外并发症。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明确诊断的126例支原体感染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小儿支原体肺炎62例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宇军 《中外医疗》2010,29(20):112-112
支原体肺炎(MP)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之一,它除可导致呼吸道本身疾病外,还可累及多个器官和系统,目前小儿MP感染逐渐增多,现对我科2005年1月至2008年10月收治入院的62例小儿MP感染的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8.
肺炎支原体感染致皮肤损害3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MP)是引起人类疾病的一种常见病原体,目前认为是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之一。随着近年来MP感染发病率不断上升,MP引起的肺外损害报道逐年增多。现对我科2003年2月-2007年3月收治的36例MP感染致皮肤损害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随着肺炎病原学的变迁,肺炎支原体(MP)感染在我国小儿呼吸道疾病中流行并已成为小儿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之一,而MP也是呼吸道以外多个器官与系统损害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日益严重.自1998年1月至2005年1月,我院儿科收治MP感染病儿681例,引起神经系统病变的患儿56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35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MP)是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的一类病原微生物,是小儿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感染除可引起呼吸道损害外,还常累及全身多种脏器与组织。近年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儿科临床医生较为关注的问题。我们对近4年来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356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