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研究了用γ-射线引发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超强吸水凝胶的工艺条件。讨论了辐射剂量,剂量率,单体浓度,单体中和度,交联剂等不同反应条件对聚合物吸水性能的影响;通过对辐射交联溶胶分数和辐射剂量之间的关联,计算了辐射凝胶剂量与辐射产额。研究结果表明,辐射交联网络的精细结构及其固定电荷的浓度是吸水剂凝胶吸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在高单体浓度丙烯酸钾下制备自交联型超强吸水剂的可行性,通过加料方式及配方的改进,使反相悬浮聚合得稳定进行,并得到了性能优于低单体浓度下制得的吸水剂。其吸水(去离子水)倍数达到1200-1400g/g吸0.9%生理盐于120-150g/g。  相似文献   

3.
探讨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盐超强吸水剂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反应液中和废、单体浓度反应引发温度及交联剂种类及用量,对聚合反应的稳定进行有着很大的影响。采用本法制成的超强吸水剂,其吸去离子水能力达1200-1400g/g。制成的吸水剂凝胶粒子有一定的粒径分布。  相似文献   

4.
以部分中和的丙烯酸为原料,分别以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EGDMA)、二甲基丙烯酸甘油酯(GDA)与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TEGDMA)为交联剂,通过紫外引发合成了聚丙烯酸钠缩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PAANa-E)、聚丙烯酸钠缩二甲基丙烯酸甘油酯(PAANa-GDA)、聚丙烯酸钠缩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PAANa-TE)3种丙烯酸钠高吸水树脂。考察了交联剂用量、单体体积分数、丙烯酸中和度、辐照时间对树脂吸液率的影响,研究了3种不同链长的酯类交联剂制备的树脂吸液率与温度、pH、盐溶液浓度的关系。采用红外、热失重分  相似文献   

5.
以过硫酸铵-亚酸钠为引发剂,用反相悬浮法合成丙烯酸/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共聚型吸水树脂,最佳工艺条件为:N,N-亚基双丙烯酰胺浓度=1.082mmol.L^-1,丙烯酸中和度为80%,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烷磺酸的质量分数w=0.30,OP4-PEG的质量分数w=0.003,双组分引发剂浓度=22.64mmol.L^-1,反应温度50摄氏度,共聚物吸液率(水及生理盐水)A为:AH2O=1070mL.g^-1,Anormal aaline=220mL.g^-1,抗电解质能力高于聚丙烯酸钠或丙烯酸钠与丙烯酰胺的共聚物(反相悬浮法合成),140℃以上热稳定性低于聚丙烯酸钠,保水性与其相当。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酸烯丙酯为交联剂合成了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共聚类吸水树脂,并对该吸水树脂的综合稳定性(耐热性、耐寒性、耐光性)进行了研究.对树脂凝胶溶胶含量、土壤保水性、树脂对去离子水、生理盐水、人工血、人工尿的吸收能力及树脂的膨胀动力学和热分解动力学作了较为全面的研究.确定了膨胀动力学参数及热分解反应动力学参数, 结果表明:所合成树脂吸水膨胀过程中膨胀指数0.5〈n〈1,属于non-Fikian扩散,吸水树脂的热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都属于一级反应,以丙烯酸烯丙酯作为交联剂合成的丙烯酸和丙烯酰胺共聚类吸水树脂具有良好的综合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7.
在凹凸棒存在的情况下,以丙烯酸为单体,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聚丙烯酸(钾)/凹凸棒吸水剂。用TGA和S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IR分析证实了凹凸棒与丙烯酸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研究了引发剂的用量、交联剂的用量和粘土的用量等反应条件对复合吸水剂吸水性的影响。当凹凸棒w=0.10时,复合吸水材料在蒸馏水和生理盐水中的吸水倍数分别大于1200和100。  相似文献   

8.
以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丙烯酸羟乙酯(HEMA)为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引发剂、Span80/Tween80为复合悬浮分散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AA-AM-HEMA三元共聚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单体用量、分散剂用量、油水比和粒径等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用TGA和DSC对树脂的保水性和脱水动力学进行了研究,IR分析证实所合成的树脂为丙烯酸-丙烯酰胺-丙烯酸羟乙酯三元共聚物。  相似文献   

9.
蒲草表面光洁,质地柔软。通气组织蓬松,呈海绵状,约占据整个横切面的4/5.1g蒲草24L吸水4.08±0.08g,高于刨花(吸水量2.95±0.64g,P<0.05)和玉米棒芯(吸水量2.76±0.21g,P<0.01)。贮放一年后蒲草吸水(吸水量4.35±0.25,P>0.05)性能不受影响。小鼠饲养实验结果,换笼后第4天及第7天蒲草垫料笼内氨浓度分别为7.38±0.72,14.10±0.67mg/m3,略低于刨花组(氨浓度分别为7.65±2.26,14.45±0.93mg/m3,P>0.05),显著低于玉米棒芯组(氨浓度分别为10.08±0.68,18.99±1.41mg/m3,P<0.01)。在室温14.4±2.1℃下,小鼠离巢5,10,15min后巢内余温分别为17.8±0.7,16.7±1.3,15.3±2.6℃,均略高于刨花组和玉米棒芯组。  相似文献   

10.
以四氯化锆、三氯乙烯及苯乙炔为原料,通过有机锂法合成锆炔杂化树脂(PZA),通过FT-IR、1H-NMR表征了其结构,利用FT-IR、DSC及TGA研究了PZA树脂的固化反应及耐热性能;采用XRD研究了PZA树脂固化物的烧结性能。结果表明:PZA树脂可以发生固化交联反应;其固化物具有一定的耐热性能,在氮气气氛中,失重10%的温度(Td10)达到500 °C,1 000 °C下的质量保留率达到80%;在空气气氛中,1 000 °C下烧结可形成四方氧化锆陶瓷。  相似文献   

11.
以环己烷为连续相、水为分散相、氨水部分中和的丙烯酸为单体、K2S2O8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了功能高分子材料-聚丙烯酸铵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乳化剂、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pH值、反应湿度等对吸水率的影响,得到的高吸水性树脂最大吸水率为1237mL/gR,其最大吸生理盐水率为114mL/gR。利用SEM,IR对其进行了表征。SEM分析表明,如果采取适当的工艺可以得到粒状产品。  相似文献   

12.
以乙烯基吡咯烷酮(NVP)为单体,二乙烯基苯为交联剂,AIBN为引发剂,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性能稳定的交联聚乙烯基吡咯烷酮(PVPP),研究了聚合温度,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和反应气氛等因素对产率,溶胀性能和吸附性能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等对产物的结构、性能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以丙烯酸、淀粉和硅藻土为原料,使用自制的紫外光聚合装置合成了复合耐盐性高吸水树脂。研究了丙烯酸中和度、硅藻土和淀粉用量、辐照时间等因素对树脂的吸液性能的影响,及pH、盐溶液浓度对树脂吸水率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在最佳试验条件下合成的高吸水树脂的吸去离子水率为3 665 g/g,吸生理盐水率(w=0.9%的NaCl水溶液)为280 g/g。  相似文献   

14.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SMAA),得率为92%左右。由Kelen-Tudos法求得苯乙烯(St)与甲基丙烯酸(MAA)在80℃进行共聚反应的竞聚率为γ_(St)=0.305,γ_(MAA)=0.600。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配方。经FT-IR、DSC、元素分析、化学滴定、GPC等表征,证实了所合成的产物为透明的苯乙烯-甲基丙烯酸无规共聚物。研究表明,SMAA的耐热性比PS好得多,其玻璃化温度随共聚物中MAA含量增加而增大,活化能为166.3kJ/mol。共聚物的加工性能良好,力学性能比PS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亚硫酸钠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耐盐性高吸水树脂-聚(丙烯酸钠-co-丙烯酰胺).研究了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引发剂及交联剂用量以及反应温度对常压及加压(1.96×103Pa)下吸盐水(wNaCl=0.009)率的影响.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该耐盐性高吸水树脂常压和加压下吸盐水率分别为50g·g-1和18 g·g-1,且凝胶强度好.  相似文献   

16.
宁武  施静香  缪玉山 《现代医学》2000,28(5):306-307
目的建立测定司帕沙星片中的司帕沙星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方法采用C18(46×250mm,5μ)色谱柱,流动相枸橼酸缓冲液-乙腈(6535),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98nm。结果司帕沙星对照品的线性范围为5.0~25μg·ml-1,r=0.9999,回收率为100.2%,相对标准差为0.33%(n=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  相似文献   

17.
以含L-脯氨酸铜(L-Pro-Cu(Ⅱ)配位络合物的溶液作手性流动相,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成功地拆分了非衍生苯丙氨酸对映体(D,L-Phe),并研究了手性流动相的pH值、甲醇含量以及L-Pro与Cu(Ⅱ)的配比等因素对苯现氨酸对映体保留特性和分离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以含L-脯氨酸铜(L-Pro-Cu(Ⅱ)配位络合物的溶液作手性流动相,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成功地拆分了非衍生苯丙氨酸对映体(D,L-Phe),并研究了手性流动相的pH值、甲醇含量以及L-Pro与Cu(Ⅱ)的配比等因素对苯现氨酸对映体保留特性和分离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