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计算各种病原菌的构成比及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医院感染80例,其中真菌感染12例,占15%,普通细菌感染68例,占85%.G-杆菌检出率最高.大多数细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单环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磺胺类抗菌药物耐药,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耐药率相对较低,对碳青酶烯类及糖肽类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结论临床真菌感染较为严重;G-杆菌是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较高,尤以β-内酰胺酶产生的耐药菌为著,临床医师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及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柴滨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36):94-95,114
目的了解ICU内细菌分布情况,为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2009年379例患者2954份标本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结果。结果全年医院感染的主要细菌是G-菌,其次是G+菌。在G-菌感染中,鲍曼不动杆菌占首位,其感染率远高于其他G-菌,比排名第二位的铜绿假单胞菌高出近一倍,可能与地区差异、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不同有关。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合理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减少侵袭性操作、缩短各种置管的留置时间等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及其抗菌药物敏感性,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86例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细菌病原学及药物敏感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多为多重耐药菌,其中G-杆菌占79.1%,G+球菌占16.7%,G-杆菌以铜绿假单孢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G+球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粪肠球菌。大多数G-杆菌对亚胺培南有较高的敏感性,其次是β-内酰胺酶抑制剂,G+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100%。结论:依据细菌病原学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资料,选择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并减少新的耐药菌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2006-2007年本院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病原菌种类及药物的敏感性进行监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指导信息。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留取临床标本和进行细菌的接种分离与鉴定及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2006~2007年本院临床送检标本共2286份,分离出病原菌803株,分离率为35·13%(803/2286),其中,G-菌609株(75·84%),G+菌192株(23·91%),真菌2株(0·25%),G+菌或G-菌均有不同程度的多重耐药菌株,并能拮抗多种抗菌药物。结论随着大量广谱抗菌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必然进一步增加多重耐药菌产生,加强细菌药物敏感性监测,严格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监测与管理,已成为医院管理和感染控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本院2016年上半年治疗性使用抗菌药物用药频度(DDDS)及2016年上半年监测耐药率的抗菌药物品种共32个常用品种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DDDs排名前10抗菌药物中除左氧氟沙星、克林霉素和奥硝唑外其余六种均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上半年的检出菌仍然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细菌检出率前五位依次为大肠埃希菌183株(22.0%),肺炎克雷伯菌131株(15.7%),金黄色葡萄球菌95株(11.4%),鲍曼不动杆菌90株(10.8%),表皮葡萄球菌56株(6.7%),这五种菌共555株,占到所有检出菌的66.6%.结论: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与细菌耐药存在一定关系,为延缓细菌耐药医院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管理,开展细菌耐药性监测,调整抗菌药物品种结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的:分析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细菌分布及耐药菌状况.结果:各科室收集的标本中分离出细菌菌株共计523株,其中G+球菌76株,G-杆菌447株.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加强抗生素的监督与管理,减少耐药菌的发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本院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取得的成效.方法:通过本院信息系统(HIS系统)提取5年(2010年~2015年)抗菌药物相关使用数据,统计我院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期间以及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指标的变化,对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效果进行分析及评价.结果:专项整治活动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均达到了专项要求;病原学送检率中全部使用抗菌药物及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经持续改进达专项要求,但是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病原学送检率整治前后一直未达标.结论:经过5年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本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很大的提高,但仍存在需要完善和加强的问题,医院要加大力度对全院临床医师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多方面干预等措施,以促进本院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8.
王玥 《中国病案》2014,(7):73-75
目的 探讨医院泌尿系统感染常见病原菌对16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情况,为临床规范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应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物分析仪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康复科送检尿标本进行细菌检测,并对16种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分析.结果 90例尿标本共分离菌株84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G-菌)66株(78.6%),革兰氏阳性菌(G+菌)17株(20.2%),真菌1株(1.2%).G-菌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G+菌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粪肠球菌、人溶血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结果显示:G-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高,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敏感性低.G+菌对万古霉素敏感性高,对哌拉西林、头孢唑林、头孢他定敏感性低.结论 医院泌尿系统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临床医生应改变经验性使用抗菌药物的模式,根据药敏选择抗菌药物,术前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更有针对性,避免抗菌药物滥用及盲目地联合应用,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细菌分布特点及耐药情况.方法 回顾性总结该院重症监护病房69例医院内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感染细菌谱及耐药性,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69例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细菌118株,以G-杆菌为主(占83.89%),G+球菌比例较低(占16.10%).G-杆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占第1位(22.03%),其次为大肠埃希菌(20.33%)、肺炎克雷伯(16.94%o G+球菌占16.10%.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占70%.结论 ICU患者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的细菌以G-杆菌为主,且多重耐药,对重症感染患者应多种抗菌药物联合使用以减少细菌耐药率的发生,应根据药敏试验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动态监测抗生素耐药情况对患者积极有效的治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王盛安 《中原医刊》2009,(11):90-91
目前抗菌药物不合理应用较为突出,细菌耐药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规范、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我们随机抽查本院2008年1月至2008年11月住院病历3212例患者,对抗菌药物应用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 抽取2003年6月-2004年4月的门诊处方16000张,出院病历140例。以抗菌药物(包括抗细菌、真菌、病毒)应用为依据,调查本院抗菌药物的使用率,抗菌药物类别及使用频率,抗菌药物联用情况和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抽查门诊处方16000张中,抗菌药物处方总数为7440张,占47%,调查140例病历中使用抗菌药物118例,使用率85%。抗菌药物以单联为主,不合理用药为重复用药、联合用药和给药次数不当。结论 本院抗菌药物使用率基本合理,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本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本院抗菌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9年出院患者病历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使用抗菌药物病历占73.65%,单用抗菌药物为57.21%,联合使用抗菌药物为42.79%,每份病历平均使用抗菌药物数为1.46种.结论:应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重点加强I类切口手术的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ICU临床分离病原菌种类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方法:收集2014年1月8日至2015年1月7日ICU临床分离的283株病原菌,并对分析其药敏结果。结果:临床分离的常见致病菌有G-菌(革兰阴性菌)、真菌、G+菌(革兰阳性菌)。其中G-菌主要有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G+菌主要有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G+菌对利奈唑胺及万古霉素的敏感率为100%,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G-菌中的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敏感率为100%,其他细菌耐药程度各不一样。真菌感染超过G+球菌,对各类抗真菌药的耐药率均不高。结论:需高度重视ICU细菌耐药状况,真菌感染比例较高,且耐药率较低。应针对细菌分布及特点,科学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减少细菌感染的同时减少耐药细菌的产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特点,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选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计算各种病原菌的构成比及各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结果:医院感染80例,其中真菌感染12例,占15%,普通细菌感染68例,占85%。G-杆菌检出率最高。大多数细菌对青霉素、头孢菌素、单环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氨基糖甙类、磺胺类抗菌药物耐药,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及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耐药率相对较低,对碳青酶烯类及糖肽类抗菌药物敏感性较高。结论:临床真菌感染较为严重;G-杆菌是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较高,尤以β-内酰胺酶产生的耐药菌为著,临床医师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医院感染及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住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与细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我院住院抗菌药物使用频度与细菌耐药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 统计我院2006年~2008年住院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和细菌室分离细菌监测的药敏结果 ,并对用药频度和细菌耐药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结果 2006年~2008年我院住院7类抗菌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平均年增幅为47.5%,11种常用抗菌药物总体也呈上升,4种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对11种常用抗菌药物中有64.5%的耐药率高于40%,抗菌药物的DDDs与细菌耐药性呈正相关. 结论 医院应该多方面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减缓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2005~2006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及细菌耐药性的变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从我院药库管理系统中提出2005~2006年主要抗菌药物的消耗量作为数据,计算主要抗菌药物的DDD数及对5种临床常见细菌耐药性。结果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细菌耐药性基本稳定。结论我院抗菌药物管理较为严格,从而减少了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回顾分析本院痰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以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患者痰液标本进行细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前6位的细菌依次为以大肠埃稀氏菌(17.4%)、铜绿假单胞菌(16.1%)、肺炎克雷伯氏菌(9.8%)、肺炎链球菌(8.7%)、β-溶血性链球菌(5.9%)、鲍曼不动杆菌(4.5%);G-杆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有较低的耐药率,G+菌对美罗培南、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但是G-性杆菌对喹诺酮类、β内酰胺类、复方新诺明等药物的耐药率较高。结论:G-菌为为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临床应结合药敏试验的报告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静海县医院2006~2008年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特征。方法对从2006~2008年临床送检的标本中分离的菌株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2006年分离菌株659株,其中G-杆菌623株(94.5%),G+球菌36株(5.5%);2007年分离菌株1521株,其中G-杆菌1381株(90.7%),G+球菌140株(9.3%);2008年分离菌株1865株,其中G-杆菌1746株(93.7%),G+球菌119株(6.3%)。分离率居前5位的G-细菌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弗氏柠檬酸杆菌。对G-杆菌耐药率最低的是美洛配能,耐药率最高的是氨苄西林。对G+球菌耐药率最低的是万古霉素,最高的是氨苄西林。结论我院致病菌以G-杆菌为主,其对抗菌药物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性,应该加强监测,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本院主要病原菌的流行病分布和耐药模式,指导临床医务人员合理性使用抗菌药物.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元月至2012年12月临床分离的1793株病原菌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出1793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细菌642株,占35.81%,革兰氏阴性细菌1151株,占64.19%.结论分离出的病原菌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耐药现象,医务人员应当严格掌握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指征,根据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0.
白静  庄海舟  翁以炳  李昂  段美丽 《医学综述》2012,18(23):4059-4061
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内细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情况,为指导抗菌药物的使用、减少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11年9~12月重症监护病房采集的89例感染患者阳性标本155份,包括痰液(81份)、尿液(29份)、血液(24份)、导管(13份)及引流液(8份),采用WalkAway 96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K-B)法对细菌进行常规药敏检测,根据NCCLS2005版标准判断结果。结果重症医学科患者感染的主要细菌为G-菌。在G-菌感染中,鲍曼不动杆菌占首位,排名第2位的是铜绿假单胞菌。结论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减少侵袭性操作、缩短各种置管的留置时间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