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普恩复对冠心病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恩复对冠心病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福州350003)陈炳旺游景成汪培清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福州350003)倪村林金忠严萍普恩复(蚓激酶)是从人工养殖蚯蚓中提取的一组蛋白水解酶,用以治疗冠心病(CHD)的新药。近年来我们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桂哌齐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9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进行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8%和76.6%,两者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在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和P<0.01).结论 桂哌齐特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好,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曹弘 《中国全科医学》2000,3(2):158-158
1 资料和方法1 1 临床资料 :按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栓诊断标准[1] ,共治疗脑梗死 40例 ,病程 1天~ 5月 ,平均 48 5天。男性 2 6例 ,女性 14例 ,年龄 5 6~ 80岁 ,平均年龄 6 7 4岁。经头颅CT或MRI确诊 ,其中 2 0例多发性脑梗死 ,13例腔隙性脑梗死 ,7例大面积脑梗死。1 2 治疗方法 :取穴 :选用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 (健侧 )为主 ,配合百会、通天、曲鬓、悬厘等穴。操作方法 :取 30号 5cm不锈钢针沿头皮向下直刺 3 5cm~ 4cm ,行快速持续捻转 ,以局部有麻胀、热感为度 ,间歇 15分钟再行针 1次 ,然后留针 1…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在郏县人民医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聚集率、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患者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压黏度,增加血液流动性,且安全性好,临床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6.
观察30例血液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增高的病人,在口服抵克力得250mg每日1次,10-14d后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液流变学变化,并与口服阿司匹林40mg每日1次随机对照。结果表明,该药能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较用药前1、5min聚集率分别下降29.0%及44.7%,并能有效地降低低变率血粘度和高切时血粘度,红细胞压积也较治疗前降低。以后可根据血小板聚集下降的程度以半量维持较为安全,用药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模拟推拉动作对大鼠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模拟推拉动作后 ,大鼠血小板计数(PLT)、粘附 (PAdT)、聚集功能 (PAgT)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方法 :将大鼠分为对照组、单纯加速度组和推拉动作组 .利用动物离心机和体位翻转控制装置 ,推拉动作组暴露 + 5Gz 3 0s后 ,- 5Gz暴露 3s,+ 10Gz暴露 2 0s.单纯加速度组进行 + 5Gz暴露 3 5s后 ,+ 10Gz暴露 2 0s.共作用 4次 ,两次之间间歇5min .对照组只进行同样时间、同样方法的固定 ,但不受±Gz作用 .观察模拟推拉动作后 ,PLT ,PAdT ,PAgT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 .结果 :推拉动作组与单纯加速度组相比 ,PAdT和PAgT都明显增加 (P <0 0 5 ,P <0 0 1) ;全血粘度 (ηb)、全血还原粘度 (ηrd)和红细胞聚集指数 (EAI)亦增加 (P <0 0 5 ) .单纯加速度组与对照组相比 ,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 :推拉动作 4次后 ,可引起PLT ,PAdT和PAgT显著性增加 ,ηb,ηrd和EAI亦增加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究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9月‐2016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拜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加服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及血液流变学。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44/52),低于观察组患者的96.15%(50/52)(P0.05);对照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85%(2/52),略低于观察组患者的7.69%(4/52)(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可有效提高急性脑梗死治疗效果,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小板聚集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观察 30例血液粘度及血小板聚集率增高的病人,在口服抵克力得(Ticlopidine)250 mg每日 1次,10~14 d后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液流变学变化,并与口服阿司匹林 40 mg每日 1次随机对照。结果表明,该药能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较用药前 1、5 min 聚集率分别下降 29.0%及44.7%(P 均<0.01),并能有效地降低低切变率血粘度(P<0.01)和高切时血粘度(P<0.05),红细胞压积也较治疗前降低(P<0.01)。以后可根据血小板聚集下降的程度以半量维持较为安全。用药后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明显药物副作用发生。  相似文献   

11.
对1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HD)患者进行了血小板聚集试验和其它部分血液流变学测定。结果显示,HD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表明HD患者存在血小板功能缺陷。血液透析后血小板聚集率显著增高(P<0.05),提示血透过程中血小板被激活。血液流变学结果显示HD组全血比粘度明显低于正常人(P<0.01),透析后得到改善。作者初步探讨了这些变化对止血、凝血功能的影响。充分透析能够有效防治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13.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马来酸桂哌齐特(克林澳)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发病7d内脑梗死患者180例,随即分为治疗组90例,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对照组90例,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两组疗效比较、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58;89%)(P<0.05):治疗组血黏度亦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显著疗效;并通过降低血黏度而预防脑梗死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缺血性中风时血液流变学和血小板聚集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90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做了多项血液流变学及血小板聚集性实验室研究,发现与对照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认为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是导致脑血栓的重要因素,并认为血小板功能亢进应视为发病原因,而非结果。本文采用公式推算法认为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元两个指标,有利于推算脑血流及血液的变应力,故这种推算有利于中风预报。  相似文献   

15.
脑血管疾病是我国常见高发疾病之一,脑血管病中脑梗死占了3/4。脑血管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日趋增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脑梗死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相似文献   

16.
益母草对心肌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益母草注射液对心肌缺血大鼠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血小板聚集率及体外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室支复制心肌缺血的动物模型.心肌缺血1小时后从尾静脉注入益母草注射液,缺血2小时后取血栓测各项指标.结果益母草注射液能明显降低大鼠心肌缺血过程中升高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血沉及血浆纤维蛋白原(P<0.01~0.001),并可降低二磷酸腺苷(ADP)及胶原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P<0.05~0.01);显著抑制体外血栓的形成,其主要表现为使血栓长度明显缩短(P<0.01),血检湿重和干重显著减轻(P<0.05~0.01).结论益母草注射液可减轻心肌缺血过程中血液粘度的升高,抑制血小板聚集及血栓形成,因而具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介入性灌注DUD治疗急性脑梗塞前后的血液流变学进行观察。方法介入性灌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尿激酶、复方丹参注射液(DUD)治疗急性脑梗塞33例,介入性灌注前后,对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进行检测观察。结果有效率96.8%,显效率87.1%。介入性灌注前后,全血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电泳均有明显改变。P值〈0.01有显著差异。结论阐述了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及高凝状态与脑梗塞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提供了介入治疗脑梗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采用血小板单采去除术对各种血小板异常增多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血液黏滞度变化。方法使用德国费森尤斯血细胞分离机对各种原因引起血小板患者进行血小板单采去除,观察采后患者血小板计数变化,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血液黏滞度变化。结果采集后患者血小板明显下降后黏滞度降低,临床症状缓解,统计学有显著意义。结论采用费森尤斯血细胞分离机,应用血小板单采去除能安全有效治疗异常血小板增多,不良反应较轻微。  相似文献   

19.
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均可用血液流变学指标来监测 ,尤其在疾病的早期更有其重要意义[1 ] 。对于老年糖尿病并发症前后平均血小板体积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国内外尚乏研究 ,为此从 1 997年 1 1月开始对老年糖尿病进行了平均血小板体积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对象 观察病例系我科 1 997年 1 1月 - 1 999年 8月收治的糖尿病病人 ,均为 2型糖尿病 ,符合 1 985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对象为男性 ,年龄 60~ 88岁 ,平均 ( 75 4± 4 5 )岁。体重指数 (kg- 1 ·m- 2 )为 2 2 68。观察分为A ,…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各证型的血小板聚集、血液流变各项指标的变化,探讨这些指标与中医分型联系.方法 :对40例肿瘤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痰凝组、血瘀组、热毒组、正虚组4组.检测其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并与正常组进行对比.结果 :正虚组患者MA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血液流变学中全血粘度(ηb)包括全血高切粘度(ηh)、全血低切粘度(ηl)、血浆粘度(η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红细胞聚集指数(EAI)明显降低,血沉(ESR)明显增快(P均<0.01).血瘀组患者MAR增高,血液流变学部分指标有改变.痰凝组与热毒组指标改变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的MAR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可在部分程度上反映中医证型病理实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