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粉防己碱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观察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观察粉防己碱对体外培养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粉防己碱能抑制成纤维细胞生长,抑制作用与浓度、时间呈正相关。据此结果,作者认为粉防己碱在增生性瘢痕的防治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粉防己碱抑制瘢痕成纤维细胞诱导胶原基质的收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成纤维细胞三维培养方法观察了粉防己碱对人瘢痕成纤维细胞诱导胶原基质收缩的影响,结果表明粉防己碱1μg/ml、4μg/ml能有效地抑制体外瘢痕成纤维细胞与胶原基质网的收缩,呈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3.
魏婷  梁喆  金彦  张丽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239-244
目的:利用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定性、定量地检测不同浓度的小檗碱、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对稳定转染在HEK-293细胞中HERG钾通道表达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对大鼠心肌组织Ikr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小檗碱、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的抗心律失常机制.方法:Western blot法检测HERG-HEK细胞上HERG通道蛋白的表达;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法并利用共聚焦显微镜定性测定不同浓度的小檗碱、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对HERG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法定量检测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对大鼠心肌组织Ikr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以及小檗碱、莲心碱和甲基莲心碱对稳定转染在HEK-293细胞中HERG钾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Western blot法检测稳定转染有HERG基因的HEK293细胞能高水平的表达HERG通道蛋白.10,30μmol· L-1的小檗碱明显抑制HERG-HEK细胞中HERG通道蛋白的表达(P<0.0l).10,20 mg·kg-1的小檗碱抑制大鼠心肌组织Ikr通道蛋白的表达(P<0.05).3,10,30μmol·L-1的莲心碱促进HERG-HEK细胞中HERG通道蛋白的表达(P<0.05).甲基莲心碱不影响HERG-HEK细胞中HERG通道蛋白的表达.结论:稳定转染的HERG-HEK细胞能高水平的表达HERG通道蛋白;小檗碱对体外HERG-HEK细胞和大鼠心肌组织Ikr通道的蛋白表达均有抑制作用;莲心碱促进HERG-HEK细胞中HERG通道蛋白的表达;甲基莲心碱对HERG通道蛋白表达无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产地莲子心药材中3种生物碱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Polaris C18-A色谱柱(250mm×4.6mm,5μm),甲醇-0.1%三乙胺水溶液(62∶3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82nm,体积流量为1.0mL/min。结果 3种生物碱平均回收率为莲心碱96.99%,异莲心碱104.26%,甲基莲心碱100.71%;RSD值分别为0.47%、0.21%、0.1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莲子心中3种生物碱的测定。  相似文献   

5.
甲基莲心碱在兔体内药物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学民  张先洲 《中草药》1991,22(10):476-476,449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增生性瘢痕(hyperplastic scar)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 FB)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影响,以寻找治疗人增生性瘢痕的有效药物。方法 应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瘢痕和正常真皮组织的FB,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应用细胞计数方法绘制细胞生长曲线,测定细胞生长速度;采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0、12.5、25、50和100 μmol/L)刺激瘢痕FB,采用四氮甲基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姜黄素对FB生长的抑制效应,采用RT PCR检测姜黄素对FBα1(Ⅰ)前胶原基因的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 细胞生长曲线显示:增生性瘢痕FB倍增时间约为5天,正常皮肤FB后细胞倍增时间为4天,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T检测结果显示:12.5 μmol/L姜黄素作用于增生性瘢痕FB,表现为增殖倾向,其光吸收值(A值)显著地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在25~100 μmol/L 的浓度范围内,随着姜黄素药物浓度的增加,其抑制作用逐渐增强,50 μmol/L和100 μmol/L姜黄素能显著抑制瘢痕FB增殖(P<0.05);此外,50 μmol/L和100 μmol/L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瘢痕FBⅠ型胶原合成(P<0.01)。结论 较高浓度的姜黄素能有效抑制增生性瘢痕FB增殖和Ⅰ型胶原合成,对增生性瘢痕可能具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万鲲  王瑾  王世岭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3):986-987
 目的观察瑞香狼毒提取物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为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烧伤后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瑞香狼毒提取物,24h后观察细胞形态学,以乳酸脱氢酶(LDH)为指标观察细胞毒性,用MTT法检测其增殖活性。结果不同浓度的瑞香狼毒提取物均能改变成纤维细胞形态,抑制细胞增殖,浓度在500μg·mL-1以下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结论瑞香狼毒提取物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具有防治增生性瘢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甲基莲心碱心血管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兵 《中草药》2000,31(2):148-150
甲基莲心碱是一种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抗心律失常、降血压、保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抗血小板聚集等广泛的心血管药理作用。概述了甲基莲心碱对心血管系统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4,(4):120-123,510
目的:研究甲基莲心碱对体外培养的HSC-T6增殖、活化的作用,并探讨有效剂量。方法:用5、7.5、10、12.5、15、17.5、20、22.5和25μmol/L的甲基莲心碱分别处理HSC-T624、48、72、96h后,MTT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并以倒置纤维镜观察48h处理后的形态变化。结论:甲基莲心碱具有抑制HSC-T6增殖、活化的作用,药物作用48h后的IC50为22.53μmol/L。  相似文献   

10.
影响莲心总碱中甲基莲心碱稳定性因素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莲心总碱是从中药莲子心中提取的总生物碱,主要为莲心碱(liensinine)、异莲心碱(isoliensinine)及甲基连心碱(neferine),其中甲基莲心碱含量最高[1],它们的主要药理作用有降血压、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抗血小板聚集等[2-4]。近年来许多研究证实,甲基莲心碱具有逆转肿瘤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5-8],这使得对莲子心的研究成为热点。对莲子心有效成分的提取工艺、化学成分、含量测定、药理作用和结构测定与修饰等已有研究报道[9-10],但未见有对甲基莲心碱稳定性的研究报道,本实验对可能影响甲基莲心碱稳定性的多种因素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研究心叶淫羊藿、箭叶淫羊藿、朝鲜淫羊藿、巫山淫羊藿和川西淫羊藿对软骨生长和软骨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以鸡胚股骨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配对试验设计,把同一鸡胚的两个股骨组织分别分入对照组或实验组,每组共10个股骨组织。对照组股骨组织在不含中药的培养液中培养,实验组股骨组织在含3%淫羊藿提取物的培养液中培养。以软骨长度、软骨重量、软骨细胞增殖(MTT法)为指标观察5个品种淫羊藿的软骨生物活性。结果:心叶淫羊藿和箭叶淫羊藿实验组的股骨长度、股骨湿重、股骨干重及细胞增殖量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朝鲜淫羊藿、巫山淫羊藿和川西淫羊藿实验组的股骨长度、股骨湿重、股骨干重及细胞增殖指标与对照组结果相近,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心叶淫羊藿和箭叶淫羊藿具有明确的促进体外软骨生长和软骨细胞增殖的作用,而朝鲜淫羊藿、巫山淫羊藿和川西淫羊藿品种没有表现出这种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小半夏加茯苓汤含药血清对体外培养的小鼠胚胎干细胞(ES)增殖及分化的影响.[方法]噻唑蓝比色法(MTT)检测小半夏加茯苓汤含药血清作用下24、48、72、96 h后的ES细胞活性.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 RT-PCR)检测小半夏加茯苓汤含药血清作用下ES分化为心肌细胞的能力,判断受试物的胚胎发育毒性.[结果]在促细胞增殖方面:小半夏加茯苓汤含药血清作用下的ES细胞,在连续培养24、48、72、96 h时,其活性水平均呈显著上升趋势,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促细胞分化方面:小半夏加茯苓汤含药血清对ES分化心肌细胞的肌球蛋白重链基因β-MHC的表达能力,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半夏加茯苓汤含药血清能够促进ES细胞增殖,并能促进ES细胞向心肌细胞分化,提示在该实验剂量下,小半夏加茯苓汤无明显胚胎毒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补骨脂单体成分异补骨脂素、异补骨脂查尔酮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及成熟破骨细胞形成数目、体外培养成骨细胞增殖与分化的影响。[方法]体外采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诱导培养破骨细胞前体细胞,考察异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查尔酮对破骨细胞前体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其标志性酶TRACP的活性和成熟破骨细胞产生数目的影响。对硝基苯磷酸盐法(PNPP法)测定破骨细胞TRACP活性,TRACP细胞染色法鉴定并检测成数破骨细胞数目。酶消化法体外培养新生小鼠成骨细胞,(CCK-8)(cell counting kit-8)法检测两成分对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磷酸苯二钠法测定两成分对成骨细胞标志性酶碱性磷酸酶(ALP)的影响。[结果]体外成功培养小鼠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两细胞强表达各自的标志性酶TRACP和ALP。异补骨脂查尔酮在0.05μmol/L浓度下对成熟破骨细胞的形成有显著抑制作用。异补骨脂素在0.1μmol/L浓度下对成骨细胞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结论]补骨脂单体成分异补骨脂素对成骨细胞有促进作用、异补骨脂查尔酮对破骨细胞有抑制作用,提示补骨脂可能作为抗骨质疏松或骨吸收的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藤黄各制剂单次大剂量ig给药后大鼠消化系统病变情况,并比较藤黄炮制前后对大鼠肠上皮细胞株IEC-6毒性差异,探讨藤黄炮制减毒机制.方法:单次ig给予藤黄生品(200 mg· kg-1)、清水制藤黄(200 mg· kg-1)和藤黄酸(50 mg· kg-1),观察给药后大鼠的活动情况,于24 h后处死并采集大鼠心、肝、肾、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等主要脏器,观察大鼠口服给药后消化系统病变情况.以大鼠肠上皮细胞株IEC-6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法检测藤黄炮制前后对IEC-6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结果:病理切片结果显示,给药后大鼠的肝脏、肾脏、心脏、胃和食道均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但十二指肠、空肠有轻度至重度的毒性作用,表现为肠绒毛水肿.3种藤黄制剂均会引起给药大鼠肠道的毒性作用,生品藤黄所致的十二指肠和空肠水肿程度最严重,其次是清水制藤黄和藤黄酸.细胞的毒性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藤黄生品及炮制品均可明显降低IEC-6细胞的活性(P<0.01)与形态,且呈一定的剂量相关性;与藤黄生品组相比,藤黄3种炮制品组对IEC-6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0.01)和形态变差的趋势均显著性降低.结论:藤黄单次大剂量ig给药后大鼠的病理变化及IEC-6细胞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藤黄经炮制后毒性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5.
薯蓣皂苷元体内、外的抗肿瘤作用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目的 :观察薯蓣皂苷元 (diosgenin ,Dio)的体内和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体内试验采用 4种小鼠移植性肿瘤 (S 180 ,HepA ,U14和EAC)腋部皮下接种 ,于接种后次日开始给药 ,10日内每天给药 1次 ,计算各给药组瘤肿抑制率。体外试验采用 4种肿瘤细胞株 (MCF ,L92 9,A375 S2 ,HeLa) ,分别与不同浓度的药物共同培养 ,染色后计算其抑瘤率。结果 :①两种给药途径 (ig ,ip)下 ,Dio对S-180 ,HepA ,U14小鼠移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 ,抑制率在30 %~50% ,而对EAC没有抑制作用 ;②体外Dio对L929,HeLa,MCF肿瘤细胞株具有抑瘤作用 ,IC50 分别为 1.2 ,18.2 ,19.8μg·mL-1,而对A375-S2细胞则效果不明显。结论 :Dio对S180 ,HepA ,U14等小鼠移植肿瘤和L929,HeLa ,MCF肿瘤细胞株具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天麻素离子敏感鼻用原位凝胶体外释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天麻素离子敏感鼻用原位凝胶的体外释药特性与机制。方法:采用扩散池法考察天麻素鼻用原位凝胶的释药规律,并用无膜溶出法研究其释放机制。根据鼻腔释药环境的特点,设计了动态扩散池法,考察该原位凝胶的黏附性对释药的影响。结果:天麻素鼻用原位凝胶的释药符合一级释放模型,其溶蚀度较小且与释放度无明显相关性。与天麻素溶液剂相比,其鼻用原位凝胶能延长释药时间,增加释药量。结论:天麻素离子敏感鼻用原位凝胶主要通过扩散而非溶蚀方式释药,在鼻腔内的释药量可因其黏附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7.
麝香糖蛋白成分对中性白细胞趋化反应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麝香糖蛋白成分 (麝香 1)对中性白细胞趋化反应的影响。方法 :体内采用羧甲基纤维素诱导大鼠腹腔内中性白细胞趋化反应模型。体外采用Boyden隔室法测定兔中性白细胞趋化反应。以Fura 2标记荧光法测定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结果 :皮下注射麝香水提物 5 ,2 0 ,80mg·kg-1,显著抑制羧甲基纤维素诱导的大鼠腹腔中性白细胞趋化反应 ,抑制率分别为 5 8.6 % ,6 5 .1%和 73 .0 % ;终浓度为 1,10 ,10 0 μg·mL-1麝香 1,显著抑制fMLPP诱导的兔中性白细胞的趋化反应 ,抑制率分别为 5 7.9% ,6 4.7%和 77.8% ;终浓度为 1,10 ,10 0 μg·mL-1的麝香 1,明显抑制刺激剂引起的中性白细胞胞内游离钙水平的升高 ,抑制率分别为 16 .3% ,2 4.7%和 37.8%。结论 :麝香糖蛋白成分对中性白细胞趋化反应有显著抑制作用 ,是其抗炎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8.
川陈皮素体外对微管蛋白聚合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义  吴科锋  李延平 《中国中药杂志》2008,33(18):2113-2116
目的:研究川陈皮素对微管蛋白聚合的抑制作用,探讨其抗肿瘤的可能机制。方法:在离体条件下,将受试化合物加入到微管蛋白聚合-解聚反应体系中,于37 ℃,350 nm下检测反应体系吸光度的变化。结果:川陈皮素处理后反应体系的吸光度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在不同终浓度川陈皮素(5.0,7.5,10.0,12.5 μmol·L-1)的反应体系中,其对应的最高吸光度分别为:0.130,0.109,0.086,0.071;对微管蛋白聚合的抑制率分别为16.7%,30.1%,44.9%,54.5%。提示它对微管蛋白聚合具有抑制作用。结论:川陈皮素能抑制体外微管蛋白聚合,这可能是其发挥抗癌作用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19.
腰痛宁胶囊药材活性部位不同组合对大鼠软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评价腰痛宁胶囊中各活性部位对白介素1β(IL-1β)诱导大鼠软骨细胞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方法:根据腰痛宁组方原则,将腰痛宁组方药材中的黄酮、皂苷、挥发油(含水提液)、多糖等活性部位依次加入马钱子与麻黄生物碱中,得到6个腰痛宁拆方及全方样品。取7日龄SD大鼠6只,采用Ⅱ型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大鼠软骨细胞,接种24 h后随机分空白对照组(含5%小牛血清(FBS)及0.02%吐温-80的DMEM培养基)、模型组(含5%FBS,0.02%吐温-80及10μg·L-1IL-1β的DMEM培养基)及受试药物组(含5%FBS,0.02%吐温-80,10μg·L-1IL-1β及9.77~0.08 mg·L-1受试药物的DMEM培养基),给药48 h后用CCK8及亚甲基蓝染色法测定各样品对大鼠软骨细胞增殖及葡萄糖胺聚糖蛋白(GAG)合成的影响。同时采用最小二乘优化方法,计算各样品的半数有效浓度(EC50)叠加值,将其与EC50实验值进行比较,以分析各活性部位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较腰痛宁拆方样品,腰痛宁组方及全方在考察浓度范围内均对IL-1β诱导的软骨细胞具有较显著的促增殖及促进GAG合成的作用。各拆方样品中可观察到不同程度的协同、拮抗和叠加作用,其中腰痛宁全方样品中各活性部位间的协同及叠加作用更为显著。结论:药引黄酒可显著提高腰痛宁药材组方对大鼠骨关节炎的治疗作用,显示了腰痛宁处方的合理性及其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及GAG合成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