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8 毫秒
1.
刘鹏  谷海鹰 《四川中医》2010,(7):112-113
目的:观察温针配合耳穴贴压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将单纯性肥胖症脾虚湿阻型患者6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温针配合耳压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15次为1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为77.4%,两组疗效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温针配耳穴贴压是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温针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温针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加饮食控制,对照组单纯采用饮食控制。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对其疗效和体重指标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1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相比较,体重下降及腰围、臀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下降明显(P〈0.01)。结论温针灸加饮食控制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疗效优于单纯饮食控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对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100例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和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穴位埋线疗法)各50例。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高于对照组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临床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的疗效。方法将102例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患者采用耳针体针结合施治,观察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痛经症状积分的变化和疗效。结果针灸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为95.1%。肝郁脾虚型患者治疗后临床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疗法对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具有减肥和镇痛的作用,且镇痛作用优于减肥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健脾调肝饮联合易医脐针治疗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中药组23例、脐针组22例、针药组22例,3组患者均给予健康生活指导,中药组给予中药健脾调肝饮治疗;脐针组以脐蕊为中心,每周3 d选取震、巽、离、坤位顺序进针,2 d选取坤、兑、坎方位顺序进针,2 d休息的方法治疗;针药组给予中药健脾调肝饮结合脐针联合治疗。治疗7 d为1个疗程,共治疗8个疗程。治疗8周后,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及腰臀比(WHR)的变化情况,以及血脂4项的情况。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3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后,3组患者的体质量、BMI、腰围及WHR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脐针组与针药组在改善腰围与WHR方面更为明显,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中药组TG、TC、LDL-C有明显改善(P< 0.05),脐针组LDL-C有明显改善(P<0.05),针药组TC、TG、LDL-C、HDL-C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但治疗后3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3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针药组在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明显优于中药组和脐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中药组与脐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3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调肝饮联合易医脐针治疗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能明显降低患者体质量等相关指标,并改善血脂代谢水平,改善患者肝郁脾虚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肥胖并发高血压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治疗肝郁脾虚型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5年来在南京中医药大学门诊部就诊的肝郁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病及肝郁脾虚型肥胖病并发高血压患者229例,分为单纯肥胖组113例和并发高血压组116例。依据中医辨证施治基本理论,两组均采用耳针、体针结合施治。观察针灸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血压的变化和疗效。结果:针灸治疗3个月后,肥胖病并发高血压组总有效率94.83%。单纯肥胖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并发高血压组[96.46%,94.83%(χ2=14.53,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临床病证指标比较:单纯肥胖组及并发高血压组患者治疗后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针灸疗法对肝郁脾虚型单纯肥胖病及肝郁脾虚型肥胖病并发高血压患者均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具有减肥和降压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针灸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平台期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平台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俞募配穴疗法,即采用天枢、中脘、章门配合大肠俞、胃俞、脾俞的方法;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方法,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共3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体质指数(BMI)、腰围(WC)及腰/臀比(WHR)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降低BMI有效率为56.67%,减少WC有效率为75%,降低体重有效率为60.00%,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俞募配穴法在治疗脾虚痰湿型单纯性肥胖症平台期优于一般普通针刺方法,具有更显著的疗效。结论:俞募配穴针灸法治疗脾虚痰湿型单纯性肥胖症平台期疗效明显,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疗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疏肝健脾推拿手法对肝郁脾虚型肥胖症的调治作用。方法:将100例肝郁脾虚型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疏肝健脾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予奥利司他胶囊口服。通过症状积分指标观察两组的疗效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各有48例列入疗效统计。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健脾推拿手法治疗肝郁脾虚型肥胖症优于奥利司他胶囊。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电热针加穴位贴敷与口服西药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差异。方法:121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针刺穴贴组(80例)和西布曲明组(41例)。针刺穴贴组采用电热针和穴位贴敷治疗,选择带脉、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刺;选取神阙、中脘、关元等穴位进行药物贴敷。西布曲明组采用口服西药盐酸西布曲明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结果:针刺穴贴组总有效率为97.5%(78/80),西布曲明组总有效率为70.7%(29/41),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热针加穴位贴敷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疗效优于盐酸西布曲明。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加味逍遥散对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的干预。方法:将诊断为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的人群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加味逍遥散干预和常规干预。结果:治疗组证候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加味逍遥散可有效干预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四逆散加减穴位贴敷治疗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体内白细胞介素-2及干扰素-λ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中药穴位贴敷合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30例,对照组(口服盐酸氟西汀胶囊合安慰剂穴位贴敷)30例,分别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均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者体内白细胞介素-2及干扰素-λ明显升高。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两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逆散加减穴位贴敷能够有效地改善肝郁脾虚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焦虑状态、抑郁状态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丰隆配合局部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将34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通过针刺丰隆穴并针刺身体局部穴位通过电针刺激加强针感,加强胃肠的蠕动,促进脂肪的代谢.结果:34例患者1个疗程治疗后,总有效率58.8%;2个疗程后,总有效率91.2%.结论:针刺丰隆配合局部电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病人痛苦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疗法与穴位假埋线疗法对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3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5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疗法,对照组采用穴位假埋线疗法,两组患者均每周治疗1次,8次为1个疗程。经1个疗程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对体重和脂肪百分率(F%)的影响以及不良的反应现象。结果:经1个疗程治疗,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极其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前后的体重、脂肪百分率(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的体重、脂肪百分率(F%)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穴位埋线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疗效肯定、安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包括脾虚湿阻、肺脾气虚、脾肾阳虚3型)随机分成治疗组36例,对照纽32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对其疗效及体重指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体重下降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且治疗组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温针灸治疗脾虚型单纯性肥胖症疗效确切且持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在肝郁脾虚型亚健康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140例肝郁脾虚型亚健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2例)和治疗组(6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穴位埋线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数据进行盲法评价,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有2例埋线后出现穴位埋线部位皮下青紫,经热敷后消失,未产生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穴位埋线干预亚健康疗效好,不良反应少,且操作简单,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祭以腹针为主结合俸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腹针为主结合体针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体针治疗。两组治疗均采用相同的疗程,即每天一次,治疗6天休息1天,25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患者坚持完成Ⅰ、Ⅱ疗程人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自愿接受腹针组与体针组人数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针为主与普通体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均有良效,但腹针针刺的无痛性治疗更容易被患者接受和长期坚持,在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中发挥了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7.
刘鹏  谷海鹰 《四川中医》2010,(6):107-109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法配合耳压治疗阳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将单纯性肥胖症阳虚湿阻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俞募配穴针刺,配合耳压治疗,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治疗,30天为1疗程,均治疗2个疗程。结果: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两组疗效比较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俞募配穴法是治疗阳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俞募配穴法埋线结合脐周拔罐治疗女性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女性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9例采用俞募配穴法埋线结合脐周拔罐疗法,对照组28例采用常规穴位埋线法,2组均每周治疗1次,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及腰围,并统计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体质量、BMI及腰围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体质量、BMI及腰围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71.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俞募配穴法埋线结合脐周拔罐疗法是一种有效、快速治疗女性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综合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PGA线体穴位埋线联合中药代茶饮治疗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将90例脾虚湿盛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1组、对照2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PGA穴位埋线联合代茶饮治疗,对照1组采用PGA穴位埋线治疗,对照2组采用代茶饮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记录患者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中医症候评分的变化并据此统计疗效;同时检测患者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S)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1组为76.67%,对照2组为73.3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体重、BMI、腰围、TG、TC、HDL-C、LDL-C均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P<0.01);观察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1组为66.67%,对照2组为76.67%,观察组中医症候总有效率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老年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治疗组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0.0%,对照组总有效率53.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肥胖指标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体重、体重指数(BMI)、腰围、臀围差异均有显著性(P〈O.05),组间比较差异也均有显著性(P〈O.05);腰臀比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穴位埋线治疗老年单纯性肥胖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