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提高对回盲部充盈缺损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的认识。材料与方法 :本文报道 5 8例回盲部充盈缺损性病变 ,主要讨论其影像学表现 ,诊断与鉴别诊断。结果 :5 8例中慢性炎症 16例 ,肿瘤 4 2例 ;影像表现 :盲肠充盈缺损 ,粘膜破坏 ,肠管狭窄 ,压迫移位或粘连等。结论 :影像学检查对回盲部病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大量小肠切除后,保留回肠末端回盲瓣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1995年以来13例大量小肠切除后,仅能保留10 cm以内回肠末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均未出现明显短肠综合征表现。结论对于肠绞窄、外伤、肿瘤等原因导致切除大量病变肠管后,保留回盲瓣对于预防短肠综合征有重要临床意义,保留回盲瓣对于营养物质在小肠内的吸收、防止结肠内细菌向小肠迁移寄生有其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3.
龙平荣  刘健  赵兴友 《西部医学》2009,21(6):887-887
病例 男,71岁,因右下腹疼痛1月余入院。查体:腹部膨隆,右下腹可见异常隆起,肝脾未触及,全腹肌紧张,右下腹部压痛,轻反跳痛,可扪及包块,大小约4.3cm×3.5cm×3.0cm。血常规检查:自细胞计数有不同程度升高,血红蛋白〈100g/L,大便潜血阳性,大便镜检脓细胞少许。超声检查:使用百胜DU8彩色超声诊断仪,C3540型凸阵探头,探头频率3.5MHz。超声检查发现腹腔内及腹膜后区可见多个实质性低回声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清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肠道损害的超声诊断价值,提高对儿童过敏性紫癜肠道损害的超声诊断水平。方法:用高频超声对40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过敏性紫癜患儿的肠道损害部位及特点进行观察。结果:(1)儿童过敏性紫癜急性期肠道损害的超声表现:病变部位的肠管单发节段性扩张,肠壁水肿呈对称或不对称增厚,回声均匀减低,黏膜及浆膜层呈晕环状低回声,肠管管腔狭窄;(2)增厚肠壁的血流情况:血流丰富者75%,较丰富者17.5%,呈点状血流者7.5%;(3)过敏性紫癜急性期肠道损害的部位以小肠受损为主。结论:高频超声检测儿童过敏性紫癜急性期肠道损害具有一定特异性,对儿童急腹症的早期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李凌  徐庆中 《医学争鸣》2009,(18):1752-1752
1临床资料收集1998—10/2008—10住院并经超声检查和手术的患者34(男23,女性11)例,平均年龄48(30~75)岁.术后均经病理检查.方法:使用GE—Lg7Pro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7.5MHz.患者平卧位,注意右下腹回盲部位,发现肿块后同时采用以下3种附加方法(饮水500~1000mL;应用高频探头;利用彩色多普勒成像及能量多普勒技术).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结果:34例术前超声诊断误诊3例,占9%,诊断正确31例,占91%(图1,2).回盲部恶性肿瘤24例呈“假肾”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肠道蛔虫症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7例腹痛患儿的临床及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27例患儿肠腔内均可见一至数条蛔虫图像,经驱虫治疗后排出蛔虫或复查超声肠腔内未见蛔虫图像。结论高频超声在诊断小儿肠道蛔虫症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该病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利用回盲部回盲瓣特有的超声声学特征,明确肠套叠套头所在位置,准确诊断各型肠套叠,为临床进一步处理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空气灌肠或是手术证实的肠套叠患儿216例,先用低频凸阵探头全腹扫查,发现可疑包块换高频探头仔细观察包块结构,并沿升结肠寻找回盲部、回盲瓣,明确包块所在的肠管位置,观察肠管套入的深度、肠壁水肿程度,系膜血运情况,是否伴有腹腔积液。结果本组216例肠套叠中套头位于结肠肝区176例,横结肠12例,降结肠2例,乙状结肠1例,小肠套叠25例,并发肠梗阻6例,腹腔积液8例。所有小肠套叠病例中,回盲部均显示形态良好,回盲瓣清晰可见。23例小肠套叠在动态观察过程中自行整复,其中2例继发肠梗阻行手术治疗,均为回回型肠套叠。2例回结型肠套叠病史超过72 h,解血便,直接行手术治疗。肠套叠包块横切面呈偏心的"同心圆"征,这点有别于其他肠道疾病的"同心圆"征;纵切面呈"套筒征",可见多层肠壁结构呈平行管样排列。结论熟练掌握回盲部回盲瓣的解剖声学特征,可明确肠套叠的类型,为临床进一步处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儿童结肠息肉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结肠镜及病理证实的34例结肠息肉患儿的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34例患儿中,病理显示幼年性息肉33例,腺瘤性息肉1例。共42枚息肉,其中单发息肉31例,多发息肉3例共11枚;超声诊断结肠息肉31例,漏诊3例。结肠息肉声像图表现为肠腔内中等回声或稍低回声肿块,34个肿块内可探及散在的小囊腔,33个肿块通过蒂与肠壁相连,CDFI示息肉内血流信号丰富,表现为以蒂部条束状血流信号为主干进入肿块,肿块内部血流分布由中心向外部辐射。4例患儿超声检出合并继发肠套叠。结论儿童结肠息肉超声声像图具有特异性;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安全、方便及检出率高等特点,对儿童结肠息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作为儿童结肠息肉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陈力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3):172-172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对腕管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7例经临床确诊腕管综合征的患者腕部进行超声检查,并对其图象特征进行归纳总结。结果:17例患者的腕管均发生特征性的超声改变。结论:超声检查对腕管综合征有较大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能够引起多种神经系统并发症,导致自主神经、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等病变,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DM患者出现腕管综合征(carpal tunnel syndrome,CTS)的概率高达40%,早期确诊率较低,极易漏诊或误诊.笔者就高频超声诊断糖尿病性腕管综合征的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1.
连娟 《基层医学论坛》2016,(10):1388-1389
目的:研究高频超声在诊断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36例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病儿童作为A组,选择另外来同期医院体检的36例健康儿童作为B组,使用高频超声诊断的方式对2组研究对象的肠系膜淋巴结声像图特点进行比较。结果超声诊断表明,A组患者中淋巴结肿大的个数在3个以上,顺着淋巴门存在血流信号分布,长横径比超过1.5,与分流血流有关的阻力指数(RI)大多超过0.65;对B组儿童实施检查之后发现,1到2个淋巴结的有7例,长径都在0.7 cm以下,边界没有模糊的情况,内部回声呈现出比均匀的状态,淋巴结内部的血流信号分布较少。结论高频超声对儿童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诊断准确率高,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实时高频超声显像对诊断小儿肠道蛔虫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实时高频超声诊断仪检出肠道蛔虫67例并与药物驱虫及手术结果对照。结果:本组均可见双、三线状平行光带,实时观察可见蛔虫带状回声蠕动。结论:实时高频超声显像对小儿肠道蛔虫诊断准确率较高,具有较典型的声像图特征,可作为临床诊断肠道蛔虫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8,(2):180-182
目的:分析对比高频超声与肌电图在腕管综合征(CTS)诊断中的优缺点,减少漏诊,为临床诊断CTS提供更加准确的诊断依据。方法:对临床怀疑有CTS的48例病人(95只手),采用高频超声对腕管处(选取3点,即:腕横纹上方4 cm处、腕横纹中点处、腕管出口处,必要时加测病变神经)正中神经进行扫查,测量截面积,以>9 mm2为阳性,并与常规肌电图结果进行对比,找出高频超声与肌电图在诊断CTS中的优缺点。结果:高频超声对CTS的诊断基本与肌电图相符合,但高频超声对CTS急性期的诊断较常规肌电图敏感,在明确CTS的具体卡压部位时较肌电图有明显优势。结论:高频超声诊断CTS方便、有效、可以明确卡压部位,而且与常规肌电图相互验证、互为补充,可减少CTS的漏诊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儿童浅表软组织肿块的高频超声特征,并提出诊断思路.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的99例儿童浅表软组织肿块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儿童浅表软组织肿块绝大多数是良性的,良性浅表肿块大致可分为囊性肿块和实性肿块,囊性肿块以表皮样囊、血肿多见,实性肿块与脂肪瘤、血管瘤多见.恶性浅表软组织肿块浸润性生长,其形态不规则,境界不清,无完整包膜,内部不均匀性,瘤体内测及血流信号,呈高阻改变.结论 超声医师在诊断儿童浅表软组织肿块时,根据超声声像图特征,结合临床资料,能够对绝大多数病变做出正确诊断,或者排除一些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超声对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5~10 MHz高频探头,对因腹痛就诊的135例患儿进行超声检查,常规进行全腹检查后,重点扫查腹主动脉周围、脐周及右下腹的淋巴结,并观察其大小、形态、回声及数量.结果 因反复腹痛而就诊的135例患儿,腹腔内探及肿大淋巴结102例,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阳性率为75.56%;且其分布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肿大淋巴结位于右上腹17例,右下腹45例,脐周34例,左上腹5例.肿大淋巴结最大20 mm,最小5mm,肿大淋巴结数1~10个,多数为4~6个,部分患儿合并有少量盆腔积液.结论 用高频超声诊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准确性较高,并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检查在儿童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6例疑诊急性阑尾炎患儿进行腹部高频超声检查,通过测量阑尾外径,观察阑尾形态及阑尾腔内容物,阑尾壁有无充血,以及阑尾周围情况等来判断是否存在阑尾炎。结果 76例急性腹痛患儿中,63例超声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其中54例经急诊手术及病理证实,9例阑尾脓肿予非手术治疗,经随访证实阑尾炎;4例高频超声检查阴性,临床高度疑诊经剖腹探查证实阑尾炎;5例超声诊断为肠系膜淋巴结炎,3例为肠套叠,1例为嵌顿疝。结论超声诊断操作简便、价廉、可重复、可床边。小儿腹壁较薄,高频超声检查为各型急性阑尾炎及阑尾脓肿提供客观的影像学依据,还可了解病变位置、范围及并发症,为外科诊疗提供较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儿童异位胸腺的高频超声表现,评价高频超声诊断儿童异位胸腺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儿童异位胸腺的超声表现,患儿年龄3~13岁,临床均以局部肿物就诊。结果所有肿块均呈中等偏低回声团块,边界清晰,包膜完整,形态多为中央厚、周边逐渐变薄,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散在点状、线状高回声,患儿年龄越大,点状、线状高回声则越密集,CDFI示肿块内可见稀疏的点、线状血流信号,探头加压时肿块变形明显。所有肿块病理诊断与超声诊断结果相一致。结论儿童异位胸腺具有较特征的超声表现,可指导临床对其的诊断及治疗。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析高频超声对儿童迷走甲状腺的诊断价值。方法将入选患儿的高频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或同位素扫描结果相对比,观察高频超声的在儿童迷走甲状腺的诊断价值。结果迷走甲状腺采用高频超声的诊出率与同位素扫描或病理组织结果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对于儿童迷走甲状腺有较高的诊断价值,配合核素扫描能够较准确对迷走甲状腺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儿童急性阑尾炎应用高频超声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接收并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儿103例,患儿均接受高频超声诊断,统计高频超声诊断的正确率,观察高频超声诊断声像图特征。结果:103例患儿经高频超声检查后,确诊98例,诊断准确率为95.1%。高频超声声像图特征分为直接征象、间接征象两种。结论:儿童急性阑尾炎诊断中,高频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可将患儿阑尾的炎性病变良好的显示出来,具有比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李涛  冯泽平  梁珍玲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3):85-86,F0003
目的评价高频超声检查对CT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就诊的CTS确诊患者40例(59只手腕)为观察组,另取40例59只无CTS症状的手腕为正常对照组,分别采用日本ALOKA3500、美国GE—V73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探头频率为8-13MHz,检查条件设为小器官。结果CTS患者正中神经在豌豆骨水平截面积(CSA)明显大于正常对照组;观察组的扁平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高频超声检查的诊断敏感度为80.4%,不及常规的电生理诊断敏感度;超声可以动态成像,无痛无创,费用较低。结论高频超声应该结合电生理诊断CTS,并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