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田琳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0):1726-1727
咳嗽之湿热证为该病的常见证型之一,但观现代中医教材,对此证的辨证施治多有忽略.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此证并非少见,且具有其病程长、症状难以缓解之特点.湿为阴邪,其性重着黏滞,与热相蒸,壅滞上焦,阻遏肺气,则形成湿热咳嗽,现总结该病的用药宜忌如下. 1 选药宜轻平 湿热证的治疗以燥湿、化湿及淡渗为常法、定法,常用方如三仁汤、藿朴夏苓汤、泻心汤类及平胃散等.但此治法对病位在上焦的湿热咳嗽证疗效不佳.笔者阅读文献发现是因药过病所,或化湿、淡渗药过多所致.盖陈皮、半夏、苍术、厚朴、藿香等祛湿药皆味辛而散,多归中焦,上焦肺病用之,药过病所,反伤正气,正伤则湿邪难化,故选药宜平正、轻灵,具宣透之性者为佳,如大豆黄卷、淡豆豉、紫苏叶、荷叶、芦根、栀子等,取"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义,否则病轻药重,药过病所,反致无效,前贤用药皆以"平正、轻灵"著称.  相似文献   

2.
吴大礼 《四川中医》2009,27(4):88-90
针对临床中部分慢性妇科疾病传统中西医治疗疗效欠佳的特点,自拟几首基本方,通过中药保留灌肠法治该类疾病(不孕证、卵巢囊肿、小腹痛),终取良效。  相似文献   

3.
正"湿"与"热"是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常见的致病因素,其产生途径不外两种:外感和内生。四川盆地终年温湿,多云多雾,冬暖夏热,多秋雨夜雨。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之下,女性易为湿热之邪侵袭~([1])。并且,当地居民嗜食辛辣油腻,长此以往,饮食失  相似文献   

4.
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属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案尚不完全明确,现有研究显示联合中医药治疗能够延缓本病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基于“三焦”其生理特性与本病的相关性及现代人体质的改变,本文认为IgA肾病的发病与湿热瘀毒蕴结三焦,肺脾肾三脏功能失常有关,为本虚标实之症,是先有脾肾两虚、气血津液亏损,复受外风侵袭而诱发。三焦作为气水运行之通道,以通为用,不通则湿浊、瘀血内生,久而化为邪毒阻滞三焦为本病进展的继发性因素,亦为标实之候。故由此得出中医治疗本病应标本兼顾,以调脾气、滋肾阴为基,固护先后天之本,在辨证基础上加入清内热、化湿浊、通脉络之品,通利三焦,运气化水,共奏清热益气,祛湿化浊,活血通络之效。  相似文献   

5.
从湿热毒邪角度出发探析湿热、毒邪与早期帕金森病的关系.早期帕金森病湿热毒邪为患,会出现特有的临床表现,如头屑垢积、面尘脱色,甚则面微有尘,且此类患者往往易患多种慢性疾病.在论治思路上应固本祛邪兼顾,即培本固元、补益肝肾与清热解毒、利湿泄浊并施,方药以土茯苓、土大黄、土贝母、土牛膝组成四土汤,根据病情加减化裁.  相似文献   

6.
7.
痤疮是一种易反复的毛囊皮脂腺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肖定远教授认为,治疗痤疮应当抓住“湿热毒邪胶结”这一核心病机,按叶天士三焦辨证为法则分期论治,湿热初起当轻宣湿热为主,搏结阳明当调畅中焦、健脾祛湿为主,湿热毒盛当清热解毒燥湿为主,湿邪留阴经当健脾补肾、化痰散结为主,同时治疗过程中始终兼顾脾胃,注重后天之本,攻药中病即止的治疗原则,因地制宜,整体调护,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守邪之神     
守邪之神即命门,见于<难经·八难>:"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将命门称为"守邪之神",实际是对肾保护机体、御邪防病的主外机理的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9.
支勇 《国医论坛》2005,20(6):21-22
医学是实践的科学,历史悠久的中医药学理论产生于临床实践中,并逐渐丰富和完善。其中治法中的消法理论便是由此过程所孕育的理论体系,历代医家非常注重消法的理论发展与其所治病证的特点及与致病邪气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湿热之邪在慢性肾炎进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慢性肾小球疾病(简称慢性肾炎)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疾病,肾脏局部的炎症是其病变进展的中心环节,而肾脏固有细胞的功能异化或消失.肾脏纤维化是慢性肾小球疾病发展的结局。我们研究认为肾虚湿(热)瘀反映了上述的病理过程.是慢性肾炎的基本病机.湿瘀互结是慢性肾炎病变进展的中心环节。吴崐在《医方考》中说:“下焦之病,责于湿热。”肾居下焦,在肾脏疾病中湿热极为普遍。我们既往的研究显示,肾病综合征合并湿热证的比例高达85.3%。在氮质血症期为72.2%.尿毒症期占84.4%.湿热之邪与慢性肾炎进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中药炮制是我国医药遗产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的一项传统制药技术,古称"炮炙",又称"修事"或"修治"等.它是根据中医中药的基本理论,按照医疗、调配、制荆的不同需要,以及药材自身的性质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适当而科学地掌握中药炮制方法,对保证充分发挥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炎性脱髓鞘病变为主要特征的免疫介导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白质[1],首发症状包括一个或多个肢体局部无力麻木、刺痛感或单肢不稳、平衡障碍等,具有时间多发和空间多发的特点,是青年人最常见的致残性神经系统疾病。目前西医治疗MS主要以免疫调节和对症处理为主要措施,但因其复发率高,且激素、免疫抑制剂所致不良反应等问题,给患者带来了身心负担。笔者于2015年  相似文献   

13.
2019年末在武汉发现了我国首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其中滥食野生动物因可能是导致疫情暴发的诱因,饮食安全问题再一次引发国民热议,“馨饪之邪”是不合理饮食的古称,“食伤脾胃”是“馨饪之邪”致病的原因,任何与脾胃相关的疾病都离不开“馨饪之邪”的影响,而重视脾胃功能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的重点,因此笔者希望通过对“馨饪之邪”的探讨来对现今流行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诊疗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4.
15.
云南白药是驰名中外的中成药,具有化瘀止血、活血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以往多用于外伤出血、疼痛等症,近年来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入,其在妇科中的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现将近5年以云南白药治疗妇科疾病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17.
浅谈七情对妇科疾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情是指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人有五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适当的七情能舒发情感,有益健康。而当七情太过,超过人体本身的自我调节范围,就会导致脏腑、气血、经络功能失常,称之为七情内伤。《素问·举痛论》指出:“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也。”由于七情内伤可使人致病,或使病情反复甚至恶化,尤其是妇人“善怀而多郁,又性喜褊隘”,易为情所伤,故《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妇人之病不易治也……此其情之使然也。”此外女性特殊的生…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火针疗法在外阴白斑、慢性盆腔炎、痛经、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乳腺增生、急性乳腺炎等妇科疾病临床中的应用,并针对目前火针治疗存在的相关问题初步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谢知慧 《新中医》2016,48(1):202-20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方法对清代名医沈金鳌运用中医药治疗妇科疾病的用药特色进行研究。方法:将清代名医沈金鳌所撰《妇科玉尺》治疗妇科疾病的中药方剂录入计算机,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配伍特色。结果:整理中药方剂440首,涉及中药299味,总用药次数3562次。所用核心单味药为当归、甘草、白芍、川芎、人参、白术、熟地黄、茯苓等,占总用药率的33.45%;药类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解表药、理气药为主,占总用药率的71.39%;药味以甘、辛、苦为主,累计频率达88.39%;药性以温、平、寒为主,累计频率达94.71%;归经以脾、胃、肺、肝、心、肾为主,累计频率达87.41%。结论:临床治疗妇科疾病可选用:1核心单味药以当归、甘草、白芍药、川芎、人参、白术、熟地、茯苓等为主。2药类主要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解表药、理气药为主。3核心药恰组成两个经典方:四君子汤和四物汤。4核心药物中突现出四个药对:活血化瘀止痛:当归-川芎;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白芍-甘草;健脾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下气平喘:熟地-当归。  相似文献   

20.
中医认为,痰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是指肺部渗出物和呼吸道的分泌物;广义的内涵则是脏腑气血失和,水湿津液凝聚变化而成的致病因素。一般认为,妇女经、孕、产、乳均以血为本,以血为用,故妇科疾病多血证。然而临床中发现,妇科疾病属痰证者也为数不少。正如《医学入门》所谓:“人知气血为病者多也,而不知痰为病尤多。”故有“百病兼痰”之说,这是前贤对痰是广泛的致病因素的概括。在妇科领域中,可涉及到经、带、胎、产四大类疾病中的诸多证候,因而研究与探讨由痰所致的妇科疾病,对于指导妇科临床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痰凝胞宫 1.1 痰阻经迟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