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超敏肌钙蛋白T(cTnT)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中的水平.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根据病历资料及治疗结果分为康复组和死亡组,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入院第1天时血浆NT-proBNP和cTnT水平,同时观察康复组患者入院后第7天和第14天时血浆NT-proBNP和cTnT水平.结果:与康复组比较,入院第1天时死亡组患者NT-proBNP和cTnT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组患者脑出血第7天时,NT-proBNP和cTnT显著高于第1天和第1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预后与发病时患者血浆NT-proBNP和cTnT水平有关,NT-proBNP和cTnT水平在发病后第7天最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 N 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及和肽素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脑出血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6月期间诊断为急性脑出血患者109例(脑出血组)和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2例(对照组),对脑出血组患者和对照组健康者血浆 NT-proBNP、和肽素水平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进行比较。结果脑出血组血浆NT-proBNP 及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随病情严重程度及出血量增加呈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浆 NT-proBNP、和肽素水平与脑出血量呈正相关(r=0.63,r=0.58,P <0.01),与 GCS 呈负相关(r=-0.52,r=-0.46,P <0.01)。结论血浆 NT-proBNP、和肽素水平和急性脑出血关系密切,能反映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脂联素(APN)和N末端B型脑利钠肽原(NT-proBNP)的变化.方法 将234例研究对象分为4组 :窦性心律组70例、阵发性房颤组52例、永久性房颤组62例和对照组50例(健康体检者)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脂联素水平 ,并检测NT-proBNP水平.结果 阵发性房颤组、永久性房颤组患者 NT-proBNP显著升高 ,与对照组和窦性心律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对照组与窦性心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与阵发性房颤组比较 ,永久性房颤组NT-proBNP明显升高(P<0 .05).与对照组比较 ,窦性心律组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0 .05) ,与对照组和窦性心律组比较 ,阵发性房颤组和永久性房颤组患者脂联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 .05) ,与阵发性房颤组比 ,永久性房颤组脂联素水平明显升高(P<0 .05).结论 脂联素的水平可能与永久性房颤的反复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浆脂联素(APN)和N末端B型脑利钠肽原(NT-proBNP)的变化.方法 选择234例研究对象分为4组,窦性心律组(n=70)、阵发性房颤组(n=52)、永久性房颤组(n=62)和对照组(n=50)(健康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浆脂联素水平,并检测NT-proBNP水平.结果 阵发性房颤组、永久性房颤组患者NT-proBNP显著升高,与对照组和窦性心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窦性心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阵发性房颤组比较,永久性房颤组NT-proBNP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窦性心律组脂联素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和窦性心律组比较,阵发性房颤组和永久性房颤组患者脂联素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阵发性房颤组比,永久性房颤组脂联素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 脂联素的水平可能与永久性房颤的反复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1月~2012年6月住院治疗,并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206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UAP)组、稳定性心绞痛(SAP)组和正常组.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和零支病变组.测定血浆NT-proBNP、CK-MB和cTnI水平,采用Gensini积分法评价冠状动脉病变的狭窄严重程度.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和正常组(P<0.05).冠脉病变组(单支、双支和多支病变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冠脉正常组(P<0.05).血浆NT-proBNP水平与Gensini积分、CK-MB和cTnI水平呈正相关.结论:NT-proBNP浓度可作为预测急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冠心病(CHD)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清尿酸(UA)水平差异,探讨NT-proBNP、HCY、UA水平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性.方法:选取临床上诊断为CHD的150例患者,其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50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50例、心绞痛(AP)组(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及稳定型心绞痛)50例,同时选取冠脉造影正常者50例设为对照组.测定血浆NT-proBNP、HCY及UA水平,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值,并计算冠心病患者血浆NT-proBNP、HCY及UA水平、LVEF值与冠状动脉病变血管支数的相关性.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浆NT-proBNP、HCY及U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AP组(P<0.05).HCY、UA水平在对照组、AP组、NSTEMI组、STEMI组中呈递增趋势,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LVEF值显著低于AP组及对照组(P<0.05).多支病变较单支病变组NT-proBNP、HCY、UA水平及LVEF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的血NT-proBNP、HCY、UA水平与病变血管支数呈正相关(rNT-proBNP=0.753,rHCY=0.792,rSUA=0.633,P<0.01),LVEF与病变血管支数呈负相关关系(r= -0.436,P<0.01).结论:NT-proBNP、HCY及UA可以作为反映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浆标志物水平在急性脑梗死和正常人群中的差异,并评估其与急性脑梗死的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118例首发急性脑梗死患者和112名正常对照者,检测其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D-二-聚体(D-D)、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浓度.病例组临床神经功能损害程度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同时进行随访,观察各组的死亡、病残和复发性卒中事件.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D-D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HCY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有11例(9.32%)死亡,15例(12.71%)病残,18例(15.25%)发生复发性卒中事件.血浆NT-proBNP、D-D、HCY与NIHSS评分之间明显正相关.多变量逻辑回归分析显示高龄、NIHSS评分、NT-proBNP、HCY均为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早期进行检测血浆标志物,如NT-proBNP、D-D、HCY,可以帮助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其中NT-proBNP和HCY是预后不良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冻干重组人脑利蚋肽在急诊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96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新活素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标准的抗心力衰竭治疗.新活素组加用冻干重组人脑利蚋肽,首次负荷剂量为1.5μg/kg,静脉注射,然后按0.01μg/(kg·min)剂量持续静脉泵入,连续用药48小时,观察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8小时的临床症状、心率、血压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情况,测定血浆中N-末端脑利纳肽前体(NT-proBNP)的浓度.结果 新活素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48小时心率、血压及左室射血分数、血浆NT-proBNP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新活素组治疗后48小时各项指标的变化较对照组改善得更加显著(P<0.05),特别是NT-proBNP浓度的改变.结论 冻干重组人脑利蚋肽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降低血浆中NT-proBNP浓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血浆脑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对危重患者心功能衰竭诊断的意义.方法 收集伴有血浆BNP前体N-末端片段(NT-proBNP)水平升高的危重患者50例,分为两组,一组有心衰发生(n=27),其中心衰初发作15例,有心衰既往史12例;另一组未发生心功能衰竭(n=23).比较两组患者的NT-proBNP水平及NT-pro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间的相关性.结果 心衰组血浆NT-proBNP水平高于非心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衰组中有心衰发作史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高于心衰初次发作患者(P<0.05).心衰组中心衰初次发作和有心衰既往史患者NT-proBNP水平与LVEF均呈负相关(r=-0.8632,P<0.001;r=-0.7742,P=0.0031);未发生心衰组患者间无统计学相关性(r=-0.4033,P=0.0563).结论 血浆NT-proBNP水平可以反映患者心功能状态,但它用于病情复杂的危重患者心功能衰竭的诊断时应更多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46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健康体检者46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并分析脑出血不同时期、不同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不同出血量及不同预后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观察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脑出血患者入院时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入院7d时(P<0.01);GCS评分≤8分较GCS评分>8分的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增高(P<0.01);血浆NT-proBNP水平随着脑出血量的增加而增高(P<0.01);好转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低于死亡患者(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增高,且急性期增加较为明显,同时血NT-proBNP与脑出血量、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及患者预后均具有密切关系,该指标的检测有助于评估脑出血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脑利钠肽(BNP)与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荧光法检测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入院后1~3d及2周后的血浆BNP,并随访6个月,根据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出现情况而分成不良心血管事件组(24例)和无不良心血管事件组(38例),并比较两组入院1~3d BNP及2周后BNP水平.结果 两组入院1~3d及2周后BNP变化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BNP是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53,95%的可信区间0.992~1.582,P<0.01).结论 血浆BNP可作为评估AMI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髓过氧化物酶(MPO)与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联合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危险性判断及预后评估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外周血MPO水平,电化学发光法检测NT-proBNP水平,比较ACS组与稳定型心绞痛(SAP)组及正常对照组的差异;随访90天、180天ACS患者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ACS组外周血MPO水平高于SAP组(P<0.05),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S组外周血NT-proBNP 水平高于SAP组(P<0.05),SAP组高于对照组(P<0.05).MPO与NT-proBNP单独检测时,ACS患者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随着MPO或NT-proBNP浓度的增高而增高;MPO与NT-proBNP联合检测时,高MPO高 NT-proBNP组90天、180天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低MPO低 NT-proBNP组(P<0.05).结论:外周血MPO与NT-proBNP 水平的升高均可提示ACS患者近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联合检测外周血MPO与NT-proBNP 水平对ACS患者的预后评估可能更具有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6):7-12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NT-pro BNP、和肽素与病情严重程度及脑出血量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12月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42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2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血浆NT-pro BNP及和肽素水平,分析其与脑出血量的关系。结果研究组血浆NT-pro BNP水平、和肽素水平以及出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轻型、中型以及重型患者比较,NT-pro BNP水平及和肽素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浆NT-pro BNP水平、和肽素水平与脑出血量呈正相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组间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与少量出血患者及中量出血患者相比,大量出血患者的NT-pro BNP浓度指数显著上升(P0.05),表明NT-pro BNP水平同出血量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浆NT-pro BNP及和肽素水平显著上升,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及脑出血量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与血清甲状腺激素、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的变化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2组,分别测定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血清三碘甲状腺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比较2组间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NT-proBNP的变化.结果:心功能Ⅳ级患者与心功能Ⅱ级、Ⅲ级患者比较,T3和FT3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随着心功能不全加重而升高,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4、FT4、TSH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激素、NT-proBNP 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严重程度有关,影响预后.  相似文献   

15.
官明  陈跃  张春银  李定君  顾应江  刘亮 《广东医学》2007,28(11):1853-1855
目的 观察依速拉奉对外伤性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E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探讨依迭拉奉对外伤性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依远拉奉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另取30例健康患者查血浆ET及CGRP作正常对照.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创伤性脑损伤患者血浆ET-1,CGRP的含量变化.结果 ①和正常组比较,外伤后血浆ET-1(1,3,5 d)明显升高(P<0.01),CGRP明显下降(P<0.01).②和常规组比较,依达拉奉治疗后血浆ET-1含量下降显著(P<0.01),CGRP升高明显(P<0.01).结论 依达拉奉可以显著降低ET-1血浆含量,提高CGRP水平,对外伤性脑出血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N末端前体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分析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患者以及冠脉介入治疗前后血浆中的脑钠肽(BNP)N末端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评价血浆NT-proBNP水平与不同冠心病类型的关系,以及心肌缺血改善后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择住院冠心病患者345例,其中NSTEM组29例,UAP组151例,SAP组165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140例.采用电化学发光双抗体夹心免疫法检测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对18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的上述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NSTEMI组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UAP组高于SAP组(P<0.05),SAP组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其中180例ACS患者在经皮冠脉介入术后12~24 h内,血浆NT-proBNP水平UAP组从术前的(1720.53±610.77)ng/L降为(1020.52±510.70)ng/L(P<0.05),NSTEMI组从术前的(5660.23±1290.53)ng/L降为(2640.20±890.50) ng/L(P<0.05);术后1周NT-proBNP水平,UAP组降为(359.05±230.33) ng/L;NSTEMI组降为(360.30±210.26)ng/L;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浆NT-proBNP值与心肌TIMI血流评分相关(r=-0.402,P<0.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NT-proBNP浓度增高;NT-proBNP水平增高可以预测冠心病的严重程度;ACS患者冠脉介入治疗后血浆NT-proBNP含量明显降低,可作为观察疗效的指标,对临床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和肽素与急性脑梗死病情评估及近期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138例及同期健康对照60例,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入院时和肽素水平,依据入院时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中、重3个亚组,比较各亚组间和肽素水平。随访3个月,以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作为预后评价指标,mRS评分大于2分为预后不良。分析血浆和肽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3个月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脑梗死组和肽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重度亚组高于轻、中度亚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和肽素是急性脑梗死后3个月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4.403,95%CI:1.120~8.328,P<0.05)。结论和肽素水平可作为急性脑梗死病情评估和近期预后判断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AMI患者内皮损伤标记物循环内皮细胞数量(CECs)与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远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入选195例AMI患者,对其中57例患者应用免疫磁珠分离法检测CECs数量,同时进行血浆NT-proBNP检测.对照组为与AMI组年龄匹配的42例健康查体者,经查体及各项生化检验排除心血管疾病.观察两组心血管事件的相关因素.随访的中位数时间为523天.结果:AMI患青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NT-proBNP与AMI远期预后相关,即NT-proBNP水平高的AMI患者预后较差.剔出糖尿病患者后,分析结果显示AMI组的CECs数量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剔除了混杂因素后,CECs高于中位数水平者远期预后差,死亡率高(OR=0.889,P=0.0145).AMI组的CECs数景与NT-proBNP水平显著相关(r=0.420,P<0.05).结论:AMI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和CECs数量与患者预后相关;AMI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CECs数量相关,联合检测可能有助于早期诊断、明确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许振培 《海南医学》2013,24(6):851-852
目的探讨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近期预后及心功能的预测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5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发病26~48h测定血浆NT-proBNP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根据LVEF将患者分为心功能正常组24例(LVEF≥0.50)和心功能不全组28例(LVEF<0.50);所有患者随诊3个月,死亡5例作为死亡组,存活47例作为存活组,比较各组患者NT-proBNP水平。结果①心功能不全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心功能正常组患者NT-proBNP水平(P<0.05)。②死亡组患者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NT-proBNP水平(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及近期预后有关,血浆NT-proBNP对患者心功能和近期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呼吸机辅助通气对急性肺损伤(ALI)患儿血浆D-二聚体(D-dimer)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ALI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分别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前、治疗7d时血浆-dimer和NT-proBNP水平,以及血氧饱和度(SpO2)和氧合指数(OI),分析血浆D-dimer、NT-proBNP水平与OI的相关性;并于治疗7d时评价疗效.结果:治疗7d时,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OI、Sp02明显高于治疗前,D-dimer、NT-proBNP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ALI患儿血浆D-dimer、NT-proBNP水平与OI呈负相关关系(r=-0.796、-0.651,P<0.05).结论:血浆NT-proBNP、D-dimer水平与ALI患儿病情密切相关;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小儿ALI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可能与降低血浆D-dimer、NT-proBN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