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原位肝移植术后临床监测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原位肝移植术后患者的临床观察与处理,提高医护人员对肝移植术后患者的监护能力。方法 参照原位肝移植术后常用观察指标,对4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进行严密监护、对比、分析。结果 1例术后6天出血,1例拔除气管插管后,肺不张,24天后出现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感染;1例术后二次插管、随后气管切开,并发ARDS;1例术后出现精神症状。结论 肝移植术后呼吸功能、循环功能、出血、感染、移植肝功能、排斥反应及精神心理反应是监护重点,对于患者安全度过术后危险期,提高近远期效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背驮式肝移植技术在同种原位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启发  陈实 《中华医学杂志》1997,77(11):871-872
背驮式肝移植技术在同种原位肝移植中的应用叶启发陈实周平陈知水夏穗生薛德麟裘法祖我院于1995年10月为一例Wilson病终末期患者成功地施行了同种原位肝移植,迄今已成活1年9个月,其肝功能正常,生活质量良好。手术采用背驮式原位肝移植(Piggybac...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手术复杂、时间长、创伤大,术后又常规大剂量使用免疫抑制剂,术后并发症多,这些特点对病人在移植ICU术后监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对我院8例原位肝移植病人术后监护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也更大地提高了病人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5.
原位肝移植术后临床监测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 :通过原位肝移植术后的临床观察与处理 ,提高护士对肝移植术后病人的监护能力。方法 :参照原位肝移植术后常用观察指标 ,对 3例背驮式原位肝移植患者术后 3周康复情况进行严密监护、对比、分析。结果 :1例术后出现大出血 ,肺部曲霉菌感染死亡。 2例术后康复顺利 ,生活自理 ;其中 1例术后出现精神心理反应和非典型急性排斥反应 ;另 1例口腔发生多发性溃疡。结论 :肝移植术后出血、移植肝功能、排斥反应、感染及精神心理反应是术后监护重点 ;及时发现 ,正确处理这些术后并发症 ,能有效提高患者近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6.
用~(113m)In和γ-心功能仪测定13例正常人右室射血分数为52±7.5%,7例肺心病心功能代偿期右室射血分数为57±3.5%,24例肺心病心功能不全 I°右室射血分数为43±4.3%,12例肺心病心功能不全Ⅱ°右室射血分数为33±7.2%,8例肺心病心功能不全Ⅲ°右室射血分数为28±5.5%,7例肺心病心功能不全极重型右室射血分数为14±2.7%。除代偿期外,其它各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ρ< 0.05或<0.01。本文提示:γ-心功能仪可以用来估价肺心病患者各期心功能损害情况,对临床肺心病心功能分度有实用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移植麻醉的术中处理。方法 对4例终末期肝病患者在全麻下实施肝移植手术过程中的麻醉处理,术中有创动脉压、上下腔静脉压、尿量、脉搏氧饱和度(SpO2)、血气、电解质、血常规和凝血功能监测及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病人生命体征平稳,新肝开放过程顺利,提示麻醉、监测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得当。结论 肝移植麻醉中,维持麻醉和循环稳定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功能监测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64例糖尿病患者右心功能进行检测,且排除胸肺疾病,同时取正常人作对照.结果显示:1.右心室射血前间期指数及右心指数等均显著高于正常(P<0.05),右心功能指数与正常人对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糖尿病患病时间越长右心功能异常越明显.2.右心室射血间期指数及心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糖尿病对右心功能是有损害的.  相似文献   

9.
心脏手术围术期血流动力学易发生较大波动,若不及时发现及迅速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将导致灾难性地后果,因此,心功能监测在心脏手术围术期极为重要.关于心功能监测的方法一直都是研究的重点,以期应用最安全、最快速地技术获取最准确地监测以指导血流动力学治疗,改善患者预后.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为达最优化的心功能监测,在传统监测方法(肺...  相似文献   

10.
肝移植作为治疗终末期肝病惟一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我院自2000年1月至2004年10月共开展了10例肝移植手术,现将其手术配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12.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topic liver transplantation may develop significant haemodynamic instability, especially during anhepatic phase and immediately after reperfusion of the graft. The haemodynamic instability may be caused directly by myocardial depression due to pathogenic substances released from the liver, or by acute blood loss.^1 Creatine kinase(CK) and its MB fraction (CK-MB) are sensitive and specific indicators to reflect myocardial damage.^2 Cardiac troponin I (cTnl) is a specific and sensitive marker of myocardial necrosis.^3 This study assessed perioperative cardiac function using three indicators (CK,CK-MB,and CTnl) to evaluate perioperative myocardial damage.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体原位肝移植术中Narcotrend麻醉深度监测指数变化与早期肝功能恢复的关系。方法选择DCD供体原位肝移植术患者40例,在Narcotrend监测下实时调整异丙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TCI)参数,维持深度在D2~E1阶段。门静脉开放后,维持靶控参数不变,观察Narcotrend指数(NI)变化,当NI值比基础值升高超过20时,加深麻醉并记录所需时间(S)。分别于术前(T1),手术开始后1 h(T2),门静脉开放后2 h(T3)、24 h(T4)、48 h(T5)、72 h(T6)抽取静脉血检测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S值取其中位数,将高于和低于这个中位数的病例分为H、L两组进行比较。结果手术后24 h两组AST、D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48 h两组ALT、AST和TBI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72 h大部分指标均有所回落,H组和L组比较只有TBI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值变化趋势监测可以指导麻醉深度的调控,还能帮助我们从侧面了解DCD供肝早期恢复状况。  相似文献   

14.
原位活体肝部分移植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辅助性原位活性肝部分移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HLD)的可行性。方法 受体女性,20岁,O型血,,因肝豆状核变性而接受辅助性原位活体肝部分移植。供体男性,21岁,A型血。手术切除受体原病肝左外叶260g,取供体左外叶肝脏295g原位移植于受体。术前行血浆交换,术后以FK506、激素、环磷酰胺联合免疫抑制,手术前后辅以排铜药物治疗。结果 患者已生存半年余,基本恢复正常生活,移植肝脏体积明显增大,肝功能正常,临床症状及生化指标均缓解。结论 辅助性原位活体肝部分移植是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肝动脉重建对大鼠部分肝移植后移植肝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阐明肝动脉重建在大鼠部分肝移植中的意义.方法 SD大鼠96只,POLT组行二袖套法切除左外叶和乳头叶的原位部分肝移植n=24,APOLT组行二袖套法切除左外叶和乳头叶的原位部分肝移植,联合肝动脉重建n=24,分别于术后第1,2,4和7天处死后查肝功能、组织学检查及流式细胞仪检测移植肝增殖活性.结果肝功能ALT、TB第一天即开始明显增高,以后逐渐降低,第四天ALT和TB均高于APOLT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组织学检查术后可见APOLT组可见更多的二倍体和多倍体肝细胞(P<0.05);第2天和第4天APOLT组增殖指数分别为(33.81±3.45)%和(35.33±2.52)%较POLT组(23.08±4.66)%和(29.79±1.81)%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该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肝动脉吻合可明显改善大鼠部分肝移植移植肝的功能,减轻移植肝的组织学改变,促进部分移植肝的再生.  相似文献   

16.
肝移植早期,并发原发性移植肝无功能(PNF)的发生率为2%~23%,是肝移植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其影响因素复杂,但与急性免疫排斥反应所导致的移植肝异常病理改变密切相关。如何降低移植肝的病理损害,改善移植肝功能,提高肝移植的成功率是目前肝移植实验研究的焦点之一,现就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猪同种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术的麻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剑  陶国才  易斌  鲁开智  毕敏 《重庆医学》2002,31(10):921-923
目的 观察猪同种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术和麻醉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及内环境变化,探讨猪的原位肝移植术的麻醉处理方法。方法 氯胺酮+氟哌啶啶麻醉诱导,采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氯胺酮+琥珀胆碱(或泮库溴铵)维持麻醉,辅以小剂量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支持循环、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施行同种异体原位背驮式肝移植术。结果 在肝移植麻醉及手术过程中,中心静脉压(CVP)、血压(BP)、心率(HR)、碱剩余(BE)、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均有较大的波动,其中在无肝期至新肝期后0.5h是变化最剧烈的时段(P<0.05),由于实行机械通气,动脉血氧分压(PaO2)在各时段无显著差别(P>0.1)。结论 运用氯胺酮+肌松剂为主的麻醉、配合适当的血管活性药物及呼吸支持,能很好地满足猪的同种原位肝移植的实验手术,合理应对无肝期至新肝期后0.5h之间的循环系统和机体内环境的剧烈变化是麻醉是否成功的关键。但是尚有很多关于猪的麻醉手术时的生理参数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8.
肝移植受者生存质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对终末期肝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消化系统疾病生存质量指数为肝移植受者生存质量评价指标,调查2000年5月至2002年12月间完成的43例术前意识清楚、具有中学以上文化程度且对调查问卷表理解无困难、术后无并发症的良性肝病患者.测定时间为术前、出院时、出院后3月.结果出院时,肝移植受者生存质量较术前提高,其中病人生理功能、精神、心理状态、症状学表现较术前有较大的改善(P<0.01),而生活、社会活动能力与术前改变不大(P>0.05).出院3个月时,生存质量明显好于在院期间(P<0.01),尤其是其生活、社会活动能力有较大提高(P<0.01).结论肝移植能够明显改善终末期肝病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 3个月内环孢菌素A(CsA)免疫抑制剂引起肝损害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19例肾移植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的病例进行分析 ,测定肝功能异常时CsA谷值浓度 ;及时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 ,配合保肝利胆治疗。结果 治疗 2~ 4周后 ,17例患者肝功能恢复正常 ;2例无效者 ,将CsA改为他克莫司 (FK5 0 6 )治疗 1个月后 ,肝功能指标逐渐恢复正常。结论 低剂量CsA、霉酚酸酯 (MMF)、泼尼松 (Pred)三联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免疫抑制剂治疗方案 ,结合保肝利胆治疗 ,对减少术后早期CsA肝毒性的发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20.
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8月至2008年11月施行的15例原位肝移植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病人术后共发生胆道并发症4例(26.7%)。其中迟发性弥漫性肝内胆管损伤2例,单纯胆瘘1例,胆道狭窄合并胆泥形成1例。结论对供者动脉充分灌注、胆道充分冲洗,尽量减少对供者胆管血供的损害是预防胆道并发症的关键,而术后胆道并发症大多可经非手术治疗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