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24小时动态脑电图对小儿癫痫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动态脑电图对小儿癫痫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英国牛津公司生产的OxfordMedilogMR95型AEEG监测系统,对164例临床诊断癫痫及可疑癫痫患儿进行24小时动态脑电图检查。结果癫痫组AEEG异常率为75%,其中痫性波检出率为688%,可疑癫痫组异常率为103%,痫性波检出率为44%,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痫样放电时间以睡眠期为主。结论动态脑电图监测对小儿癫痫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动态脑电图在癫痫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动态脑电图对癫痫诊断的意义。方法采用上海诺诚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NATION 8128型监测系统。对48例临床诊断为癫痫病患者和40例非癫痫性发作性疾病患者进行24小时动态脑电图检查。结果癫痫组EFFG异常率为70.8%,其中痫性波检出率为39.6%,可疑癫痫组异常率为12.5%,痫性波检出率为5%,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痫样放电时间以睡眠期为主。结论动态脑电图监测对癫痫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24h动态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 2 4h动态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上海诺诚公司生产的 8导动态脑电图仪 ,按国际 10 -2 0系统放置电极 ,记录 12 8例临床拟诊癫痫患者的 2 4h脑电活动 ,与常规脑电图检查进行对比。结果 动态脑电图痫样放电率 (2 9.69% )及总异常率 (69.5 3 % )与常规脑电图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1)。睡眠期痫样放电率明显高于清醒期 ;≤ 14岁组痫样放电率明显高于 >14岁组。结论  2 4h动态脑电图对癫痫诊断 ,分型分类、鉴别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长程视频脑电监测在癫痫规范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经常规脑电图监测拟诊为癫痫的10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长程视频脑电监测,观察脑电图异常率、可疑脑电图异常率、脑电图大致正常率、不同监测时相的痫样放电发生率、确定癫痫样发作,不同监测时程与临床发作、异常痫样放电发生率的关系等。结果:106例患者脑电图异常的占67.9%,可疑脑电图异常的占11.3%,脑电图大致正常的占20.8%;单纯睡眠期痫样放电率明显高于睡眠期+清醒期以及单纯清醒期(P<0.05)。监测时程2 h的临床发作率最高,明显高于监测6 h、12h以及24 h(P<0.05);监测12 h的临床发作率明显高于6 h和24 h(P<0.05);不同监测时程的异常痫样放电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视频脑电图可提高癫痫样异常放电检出率和临床发作检出率,有助于癫痫的诊断、分型,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4h动态脑电图对癫痫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46例临床诊断为癫痫及可疑阗痫患者进行24h监测后作离线回放分析,并与普通EEG相比较。结果:动态脑电图总异常率(60.9%)明显高于常规EEG(30.4%),动态脑电图痫样放电率在癫痫组为65.6%,可疑癫痫组为21.4%。睡眠期出现痫样放电占95.8%。结论:动态脑电图对癫痫诊断、鉴别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24小时动态脑电图监测对小儿癫痫诊断的临床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丽  孙玉香 《中国医刊》2003,38(3):37-38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对小儿癫痫与发作性疾病鉴别价值。方法:采用MB8000型8号AEEG仪,按10-20系统头皮电极放置法常规操作记录24小时脑电活动,回放分析。对164例临床诊断癫痫及发作性疾病患儿分两组监测,其中癫痫组96例,发作性疾病组68例。结果:癫痫组AEEG异常率为75%,其中痫性波检出率为68.8%,发作性疾病组异常率为10.3%,痫性波检出率为4.4%,两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动态脑电图对小儿癫痫诊断及与发作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杨德本  余巨明  黄敏 《四川医学》2007,28(9):993-995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在癫痫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230例癫痫患者及85例可疑癫痫患者进行视频脑电监测,并进行分析。结果癫痫组V-EEG痫性放电173例(75.2%),监测到临床发作26例,其中癫痫发作21例,非癫痫发作5例;可疑癫痫组V-EEG痫性放电18例(21.2%),监测到临床发作11例,其中癫痫发作2例,非癫痫发作9例。191例痫性放电的患者中159例(83.2%)明确了癫痫发作的类型,25例的发作类型为重新确认,58例(30.4%)明确了癫痫综合征的诊断。结论视频脑电图监测在鉴别癫痫性发作、确定癫痫发作类型、评价脑电-临床关系方面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毛樱  王芳 《中国现代医生》2011,(26):154-156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mbulatory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在小儿癫痫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09年1月~2011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156例癫痫患儿和96例非癫痫发作性疾病患儿进行常规脑电图(REEG)和AEEG进行对比研究。结果AEEG出现痫样放电几率明显高于REEG(AEEG为65.4%,REEG为16.7%);癫痫组与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组AEEG的总异常率及痫样放电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癫痫组,AEEG证明有痫样放电102例患儿中,清醒期出现痫样放电47例(46.1%),睡眠期共出现91例(89.2%),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期痫样放电多于清醒期。结论与REEG相比,AEEG在小儿癫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视频脑电监测与脑电图在癫痫诊断中的使用价值。方法 采用国内SW系统智能化脑电图仪,对375例临床确诊为癫痫(293例)和可颖癫痫(82例)患者进行了尖脑电监测,并同时进行常规脑电图检测。结果 视频脑电监测异常者307例(81.9%),其中有痫样放电者227例(73.9%),于清醒时出现者42例(18.5%),于睡眠期出现者115例(50.6%),主要出现在NREMⅠ-Ⅱ期,另有70例于清醒及睡眠期均出现痫样放电。监测期间出现临床发作120例(32%)。375例同时行常规脑电图检查,异常者157例(41.8%),其中有痫样放电者73例(46.4%),出现临床发作8例(2.1%0。异常率和痫样放电检出率视频脑电监测均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检查(P<0.005)。结论 视频脑电监测对癫痫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提高了临床诊断、分型以及鉴别诊断价值,而且对癫痫术前评价提供了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0.
儿童癫痫与非癫痫性发作的动态脑电图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判动态脑电图对儿童癫痫与非癫痫性发作疾病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193例癫痫与非癫痫性发作儿童进行24小时动态脑电图观察分析。结果:在初步诊断为癫痫的143例患儿中,痫样放电101例(70.6%);非癫痫性发作的50例中,痫样放电2例(4%)。结论:动态脑电图对儿童癫痫与非癫痫性发作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在癫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例临床明确诊断的癫痫患者及84例非癫痫患者分别行常规脑电图(EEG)和AEEG检查。分析其中癫痫样波出现的几率及出现的时相。结果癫痫组癫痫样波的检出率AEEG为68.5%,常规EEG为31.0%;非癫痫组癫痫样波检出率AEEG为10.5%,常规EEG为0。癫痫样波出现在睡眠期占97.1%,比清醒期增加33.6%。结论AEEG对癫痫样波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常规EEG,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张蓉  雷秋霞  田志宏 《西部医学》2013,25(3):410-411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在癫痫诊断及与其它疾病诊断鉴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5例癫痫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78例非癫痫发作性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做常规脑电图(REEG)和AEEO检查,对所得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的REEG总异常31例(36.47%),而AEEG的总异常62例(79.49%);观察组AEEO的总异常62例(79.49%),而对照组AEEG的总异常16例(20.51%);痫样放电发生率清醒期(72.5%)明显低于睡眠期(95.0%),组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EEG对癫痫的诊断及与其它疾病诊断鉴别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动态脑电图监测在诊断癫痫和某些发作性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MB8000/MB8500(8道/16道)动态脑电图监测系统对812例发作性疾病患者行24h AEEG监测的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812例发作性疾病患者中,AEEG异常者496例(61.08%),其中有痫样放电344例(69.35%),睡眠期痫样放电率84.88%(292例);496例AEEG异常者中在确诊癫痫及怀疑癫痫组为458例(92.34%),其它组异常者为38例(7.66%)。结论AEEG可提高痫样放电的检出率,对发作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动态脑电图在儿童癫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 115例儿童癫痫与疑似病例的动态脑电图资料,与同期1 115例常规脑电图资料对照。结果动态脑电图组:39%检出癫痫样放电,4.2%捕捉到发作期的脑电图波形变化;常规脑电图组:14%检出癫痫样放电,0.8%捕捉到发作期的脑电图波形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动态脑电图组的癫痫样放电检出率和发作期波形出现率明显高于常规脑电图组(χ2=179.5,P<0.01;χ2=26.45,P<0.01)。结论与常规脑电图比较,动态脑电图在儿童癫痫的诊断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4h脑电磁带记录在癫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英国生产的OxfordMedilogPMD—12型4导脑电监测系统,时77例可疑癫痛患者进行了研究.同时时对24h磁带记录脑电活动结果与常规脑电图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详细记录24h脑电磁带记录时的临床情况.结果36例(46.7%)发现有痛样放电,其中重度异常3例,中度异常8例,轻度异常14例,局限性异常22例,比常规脑电图痫样放电的检出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24h磁带带已录脑电监测系统,在癫痛的临床诊断中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尤其是可疑癫痛而长规脑电图没有记录到异常波形者有较大的临术意义。目的而选择合适电极部位。用CIZ。磁带记录,速度Zmm·s-’,时间24h,取回磁带,以实时速度20、60倍在12英寸荧光屏上重放,时间常数0.3s,滤波15Hi,分析各时态脑电活动,睡眠期按国际分期法分为NREMI、U、I、W期和REM期。诊断标准按照冯庆现编著《临床脑电图学》并参照黄远桂等编著《临床脑电图学》的诊断标准将结果分为正常、边缘状态、轻、中、重度异常及局限性异常。2结果2.l监测结果77例中,正常(包括边缘状态)30例,轻度异常14例(18.18%)?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电图在成人失神癫痫的临床诊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间30例成人失神癫痫患者为研究组和同期的30例非成人失神癫痫发作性疾病患者为对照组,并对两组患者进行脑电图的检查。结果通过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脑电图结果比较,研究组痫样放电率为66.6%,非特异性异常率为16.7%,总异常率为83.3%;对照组痫样放电率为6.7%,非特异性异常率为13.3%,总异常率为20.0%;研究组痫样放电率、总异常率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痫样放电率、总异常率,两组数据比较有明显的差异(χ2=7.22、7.13、7.47,P〈0.05)。研究组中12例患者观察有25次癫痫发作,并且脑电图清晰的显示有多棘波、多棘慢波和慢波群夹杂棘慢波以及爆发慢波群以及慢波放电后继发广泛放电情况。而对照组中有10例患者观察有20次癫痫发作,但是脑电图监测并未观察到上述的症状。研究组中20例痫样放电患者出现痫样放电的时相主要出现在清醒期、睡眠期和清醒期合并睡眠期,所占比例分别为10.0%、50.0%、40.0%。结论临床中对于成人失神癫痫患者采取脑电图诊断具有较好的诊断效果,能够准确的观察癫痫患者的脑电异常放电情况,并准确的判断出发生痫样放电的时相,在临床诊断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电图中出现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bilateral synchronous rhythmic slow wave)在幕上肿瘤患者继发癫痫中的易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0年7月255例幕上肿瘤患者的动态脑电图(active elec-troencephalogram,AEEG)结果,根据术前是否伴有癫痫发作,将病例分为A组(有癫痫发作),B组(无癫痫发作)。将脑电图中仅有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定义为变量a,以痫样放电为参照,对仅出现痫样放电定义为变量b,同时具有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和痫样放电定义为变量a+b。分析三变量在2组间的差异,探讨变量a与幕上肿瘤继发癫痫的易感性。结果①术前变量a在幕上肿瘤患者中的出现率为56.86%。②术前变量a在A组中的出现率高于B组(66.23%vs 52.81%,P<0.05);A、B两组变量b和a+b出现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29.87%vs 9.55%,66.23%vs 7.30%,P<0.05)。进一步分析两变量之间癫痫发生率的差异显示:A组中出现变量a+b略高于变量b(P<0.05)。③术后45例出现早期癫痫,其中35例(77.78%)AEEG中描记到变量a或变量a+b,将术后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的出现率与术后癫痫发作率进行一致性分析得知两者有高度一致性(k=0.600 2)。结论双侧同步节律性慢波可能增加幕上肿瘤患者癫痫发作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18.
提高诊断动态脑电图临床发作时阳性准确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孔峰 《河南医学研究》2004,13(4):322-324
目的 :探讨癫痫临床发作前、中、后的AEEG演变过程及变化规律 ,寻找鉴别癫痫临床发作时痫样波真假的方法 ,提高癫痫阳性的准确率。方法 :总结采用AEEG监测的临床发作患者 75 0例的分析报告体会。结果 :AEEG临床发作捕获率为 2 5 9% ,REEG为 0 11% AEEG癫痫组痫样波发放率 96 6% ,可疑癫痫组2 1 1% ,非癫痫组 5 0 %。本文有 181例 (2 4 13 % )临床发作者为非癫痫性发作。结论 :脑电图在癫痫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是不可缺少的手段 ,比任何其它方法都优越 ,特别是临床发作时的脑电图痫样波发放为癫痫诊断的最基本要素。利用分析临床发作前后脑电活动变化规律的方法 ,不但大大提高了癫痫阳性的准确率 ,而且减少了癫痫诊断的扩大化。  相似文献   

19.
视频脑电图在癫痫及其他发作性疾病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江明  刘向  马仁飞 《安徽医学》2010,31(10):1154-1156
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在癫痫及其他非癫痫发作性疾病中的诊断、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意大利EBNeuro智能化脑电图仪,对150例临床确诊为癫痫和疑为癫痫或其他发作性疾病患者进行1-4hVEEG监测,并对其脑电波形及临床发作情况进行分析。并同时对比进行常规脑电图(EEG)检测。结果 150例中,VEEG异常者124例(82.7%),痫样放电101例(67.3%);150例中109例行常规EEG检测,异常者30例(27.5%),痫样放电10例(9.2%)。异常率和痫样放电检出率VEEG监测均明显高于常规EEG检查(P〈0.005)。150例VEEG监测后明确诊断癫痫117例,其他发作性疾病33例。49例癫痫(41.9%)确定了癫痫综合征的诊断;43例(36.8%)明确其发作类型。结论 VEEG对癫痫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不仅提高了癫痫的临床诊断及分型,而且对非癫痫发作性疾病的鉴别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