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性晚期原发性尿道癌的治疗 ,通常是在全尿道切除同时 ,需行全膀胱切除 尿流改道术。但晚期未侵犯膀胱的尿道癌 ,我们主张保留膀胱。 1990年 -1997年我们收治 5例女性晚期原发性尿道癌。现总结报告如下 ,并结合文献加以讨论。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 5例 ,年龄 45岁~ 76岁 ,平均6 2 .5岁。5例患者均可触及尿道肿块 ,其收稿日期 :1999-12 -0 7作者单位 :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 ,安徽 六安  2 3 70 0 5中伴尿道出血、尿频、尿急、尿痛 4例 ;排尿困难 1例。触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1例。IVP示双肾积水 1例。尿道造影、膀胱 CT及膀…  相似文献   

2.
我院 1997年 7月~ 1999年 12月对 2例膀胱癌患者行全膀胱切除术并应用改良脐部造口阑尾输出道 ,盲升结肠可控性膀胱术 ,手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2例患者均为男性 ,5 2岁 ,48岁各 1例。病程 2~ 15个月。膀胱镜检查 :1例病变位于膀胱颈 6~ 12点 ,三角区及左侧壁 ,约 6× 6× 6cm ,菜花状 ,广基。另 1例病变位于膀胱底部偏右及三角区 ,约 7× 6× 5cm ,菜花状 ,广基。病理均为移行细胞癌。手术方法 :根治性全膀胱切除 ,盆腔淋巴结清扫。取盲升结肠 30cm并附末段回肠 10cm。近段回肠与横结肠吻合恢复肠道连续性。 0 .0 …  相似文献   

3.
外阴癌是女性外阴最常见的恶性肿瘤,长期以来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是否彻底,直接影响疗效。外阴癌常累及尿道,故手术要彻底,必须将尿道及周围的组织一并切除。为使病人正常排尿,我们设计了膀胱褶叠成形代尿道的术式。自1987年4月以来治疗9例,其中8例保留膀胱括约肌,均获成功,1例行膀胱括约肌连同部分膀胱切除,手术失败。临床资料患者年龄51岁~82岁,平均年龄64岁。菜花型、溃疡型各2例,结节型5型。尿道口癌3例,前庭部癌4例,阴道前壁和双侧大阴唇癌各1例。按FIGO分期法,Ⅲ期1例,Ⅳ期1例。主要症状是尿病、尿频、排尿困难。9例均为鳞状上皮癌。  相似文献   

4.
由于尿道癌的发病率低,我院近6年来收治600余例泌尿系肿瘤,尿道癌仅2例,现作如下报告。临床资料例1患者男,45岁。以“进行性排尿困难1年余”人院。查体:双肾区无叩痛,双输尿管行径及膀胱区无压痛,尿道球部们及3cm×3cm大小肿块,质硬、活动差、压痛。B超示:膀胱粘膜有小梁形成,前列腺不大。尿道造影:尿道球部充盈缺损,约3cm×3cm,球部狭窄。穿刺细胞学检查为:鳞状细胞癌。行阴茎及尿道全切,尿路改道。术后病理报告同前。例2患者女,56岁。因“排尿不畅伴血尿3月”人院。查体:距尿道外口约1cm处见2.5cm×2.5cm大小肿物,呈…  相似文献   

5.
本文收集自1980年1月至1990年8月我科收治的女性尿道癌11例的治疗情况作一分析。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年龄:35岁~63岁。中位年龄54.5岁。病程:1个月~1年。平均7.6个月。病灶部位:全部为前尿道癌。其中累及阴道口及阴道下1/3者6例,累及前庭2例,腹股沟淋巴结转移2例。  相似文献   

6.
尿道肿瘤比较少见,我院1960~1980年共收治11例。现报道于下: 临床资料 男2例、女9例。年龄45~68岁,平均56.5岁。病程10天~9年,平均20个月。症状:血尿2例、尿道口滴血5例、尿道疼痛3例、排尿困难1例。6例触及肿块。手术:肿瘤切除1例、尿道部份切除1例、全尿道切除加膀胱造瘘8例及全膀胱全尿道切除1例。部位:位于前尿道8例、中段1例、后尿道1例、  相似文献   

7.
膀胱癌肉瘤罕见,我院近年来遇见一例,现报道如下; 患者,男性、52岁、因:“尿痛、尿频、尿急、排尿困难4个月,终末血尿3个月而于1983年10月24日入院。体检全身情况无特殊。双合诊时耻骨上可扪到5×5cm肿块,中等硬度,活动度小,无触痛。膀胱镜检查见左侧壁及三角区有一8×5cm肿瘤,表面有白色坏死组织附着。B超检查为膀胱肿瘤致膀胱腔明显缩小。心电图示室内传导阻滞。胸片右上肺有陈旧性结核灶。诊断为膀胱癌。于1983年11月6日在硬膜外麻醉下行膀胱全切及迥肠代膀胱术。切除膀胱大小为12×10×10cm,癌肿来自左侧壁占据整个膀胱腔。病理诊断为:膀胱癌肉瘤侵及肌层。术后1个月因感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女性尿道癌7例,年龄在46~60岁间,病理上以鳞状上皮癌为多见(4例)。病因尚不清楚,但慢性刺激、尿道肉阜、尿道憩室、尿道狭窄与尿道癌发生有一定关系。7例中手术治疗4例,其中3例行前盆腔脏器切除,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2例并行淋巴结清扫术,但疗效均不满意。另1例行全尿道连同膀胱颈以及小阴唇切除后做膀胱肌瓣尿道成形术,随访2年,排尿正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道切除和膀胱肌瓣尿道成形术在外阴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1970年8月至1998年8月手术治疗外阴癌侵犯尿道者70例。肿瘤侵犯尿道外口或侵犯尿道<1 0cm行2 0cm尿道切除31例 ;肿瘤侵犯尿道下1/2段行全尿道切除39例 ;全尿道切除后用膀胱颈与膀胱不分离膀胱肌瓣尿道重建14例 ,膀胱颈与膀胱分离尿道重建25例。[结果]手术并发症 :部分尿道切除者尿失禁4例(12 9 %) ,尿道残端癌复发4例(12 9 %) ;全尿道切除者膀胱阴道瘘4例 ,4例均发生在膀胱颈与膀胱不分离尿道重建法中 ,占28 6 %(4/14)。全尿道切除病例无癌复发。本组总的5年生存率为79%。其中部分尿道切除者为73 1 % ,全尿道切除者为83 3 %。[结论]部分尿道切除仅适用于肿瘤侵犯尿道外口或侵犯尿道<1 0cm者 ;全尿道切除适用于肿瘤侵犯尿道下1/2段 ,并能大大减少癌复发和提高生存率。应用膀胱颈与膀胱分离膀胱肌瓣尿道重建 ,还可避免发生膀胱阴道瘘 ,大大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女性原发性尿道癌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报告女性原发性尿道癌8例,年龄在41-63岁,平均年龄(?)3岁,与文献报告的基本一致。前尿道癌7例,后尿道癌1例。腺癌5例,鳞癌2例,移行细胞癌1例。行单纯放疗3例,其中2例分别生存18、11个月,1例失访;肿瘤加部份尿道切除,术后放疗1例,现已15个月健在;全尿道切除加膀胱壁瓣尿道重建术3例,均获满意近期疗效;1例未治。笔者认为,本病以手术治疗为主,全尿道切除加膀胱壁瓣尿道重建术是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63岁,因尿频,尿疼8个月,尿流变细以至排尿困难3个月于1988年7月15日住院。体检:会阴部明显肿胀,阴茎水肿增粗,近阴囊处触及一肿块,约5cm×4cm×3cm,质较硬,尿道口有脓性分泌物,左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其它部位未见异常。血常规检查正常。尿液检查:红细胞 、白细胞 。X线胸部检查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为尿道癌。于硬膜外麻醉下作阴茎全切除手术。手术所见:肿物位于尿道球部与膜部之间,4cm×3cm×3cm大,瘤组织部分坏死;左腹股沟有一肿大的淋巴结,约2cm×1cm×1cm,作阴茎全切除及肿大淋巴结活检。病理诊断:原发性尿道鳞状细胞癌,左腹股沟淋巴结炎性反应性增生。术后行放疗,~(60)Co局部照射5次,每次2Gy。1991年7月患者下腹部出现一肿块,3cm×2cm×2cm大,行  相似文献   

12.
膀胱鳞癌少见,我们收治4例,报告如下。4例中,男女各2例。年龄分别为37、59、55和59岁。均有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病史(13~35年)。其中1例多次排出结石伴肉眼血尿半年,因结石嵌顿在尿道膜部4小时入院,作膀胱切开取石时见膀胱壁增厚达1.5cm,质硬脆,粘膜粗糙易出血。取活检病理诊断为鳞状细胞癌。2周后拟行膀胱全切除,因膀胱与骨盆粘连且固定而无法切除。2例因间断性血尿,排出烂肉样组织3~4个月入院。另1例因间断肉眼血尿1年就诊。这3例均行膀胱镜检查,在前壁及在前壁分别见到3、5和4.5cm向膀胱腔突出的广基肿瘤,2例瘤体表面附有脓苔。3例均作了膀胱部分切除,病理诊断鳞状细胞癌2例,腺癌、移行细胞和鳞状细胞混合癌1例。肿瘤均侵及深肌层和膀胱周围。其中2例在术后4个月和8个月复发,1例拟行膀胱全切除,因与周围粘连严重而无法切除,另1例拒绝再次手术。4例分别在确诊  相似文献   

13.
阴囊Paget病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囊Paget病又称阴囊湿疹样癌 ,临床罕见。我院自 1993年 8月至 2 0 0 0年 3月共收治 4例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 4例患者 ,年龄 62~ 83岁 ,平均 71岁。病程 6个月~3年 ,平均 2 3个月。患者最初临床表现为阴囊皮肤瘙痒、刺痛、斑疹 ,进而出现阴囊皮肤损伤、糜烂、结痂、渗液 ,随后皮肤损伤范围逐渐增宽 ,病灶大小为 2cm× 3cm~ 8cm× 12cm ,面积最大 1例累及阴茎皮肤 ,且皮肤呈菜花样增生 ,高出皮肤约 0 .8cm。 2例伴有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经活检证实其中 1例为腹股沟淋巴结癌转移 ,1例为炎性反应。 4例术前均经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输尿管口袖状电切联合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段切除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的优势和技术要点.方法:13例上尿路移行细胞癌患者采用后腹腔镜行肾、输尿管全段切除联合膀胱榆尿管口袖状电切.男4例,女9例,年龄52~78岁,平均62.3岁,肾孟癌7例,左侧3例,右侧4例,输尿管癌6例,左侧5例,右侧1例.同时伴发膀胱癌2例.手术气管插管全麻下经尿道距输尿管口约1cm环形切透膀胱,电凝止血,不做膀胱冲洗.应用腹腔镜(0°或30°),建立后腹腔间隙,行根治性肾切除及完全游离输尿管.结果:13例手术均获一次成功,术后无并发症,手术总时间150~330min,平均216min,经尿道输尿管口袖状电切时间20~50min,平均30min,出血约:50~600ml,平均135ml.术后常规行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病理诊断均为上尿路移行细胞癌Ⅱ~Ⅲ级,病理分期为T1N0M0或T2N0M0;随访2~30个月,平均15个月.1例术后出现原发部位以外的膀胱癌复发,余患者无穿刺点、切口及后腹膜腔种植、复发.结论:经尿道膀胱输尿管口袖状电切联合后腹腔镜肾输尿管全切治疗上尿路移行细胞癌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切除完整等优势,不增加肿瘤种植的风险,取得满意的无瘤生存率和肿瘤特异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病例报告 例1,女,51岁。右乳腺癌根治术后3年。咳嗽、血痰1个月。x线胸片显示右肺下叶有3×3.5cm块影。行右肺下叶切除术。病理诊断为乳腺癌肺转移,支气管旁淋巴结转移癌。术后化疗8个疗程,随诊4年8个月无复发。 例2,男,14岁。右肾透明细胞癌术后3年。X线胸片见右肺下叶1.5×1.5cm块影。行右肺下叶肿块  相似文献   

16.
经尿道电切膀胱肿瘤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首选方法 ,但术后复发率为 60 %~ 70 %。卡介苗、丝裂霉素膀胱灌注可使复发率降至 10 %~ 2 0 % ,是目前最有效的膀胱灌注制剂。我院1999-2 0 0 1年用卡介苗 ,丝裂霉素膀胱灌注 2 6例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6例中男 18例 ,女 8例 ;年龄 3 6~ 73岁 ,平均 60岁。2 6例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 ,病理分级Ⅰ~Ⅱ级2 2例 ,Ⅲ级 4例。 2 6例均在肿瘤切除 2周后开始膀胱灌注。灌注期间 ,每 3个月复查 1次膀胱镜 ,2年后改为半年 1次 ,2 6例随访 6~ 3 6个月 ,2 2例未复发 ( …  相似文献   

17.
女性生殖系统同期双原发癌少见。我院从1987年到1996年共收治5例,均经病理确诊。现报告如下。例1患者,63岁,因下腹包块并腹痛3个月而入院。查体:宫颈约2.5×2.5cm大小,糜烂型。双附件区可直径10×8×7cm、20×18×15cm大小的肿物。宫颈活检病理示鳞状细胞癌Ⅱ级。行宫颈癌根治术时卵巢肿瘤快速病理为浆液性囊腺癌,加以大网膜、阑尾切除术。术后化疗2周期,方案为VCR2mg静注,第1天,DDP20mg静滴第1~5天,VP-160.1静滴,第1~5天。20天后全盆体外照射DT4500cGy。出院后定期复查、化疗,随访至42个月病人病情无进展。例2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膀胱肿瘤根治术加回肠原位膀胱术的经验.方法:15例患者中男11例,女4例,年龄46~72岁,平均61.8岁,采用5点穿刺法,腹腔镜由脐部下缘导管进入,手术者经左侧2个套管操作,助手经右侧2个套管操作.从右到左分别游离输尿管中下段并进行盆腔淋巴结清扫,输尿管暂不离断.男性患者先游离并离断输精管、精囊,前列腺后壁及前壁,紧贴前列腺尖部离断尿道,再行膀胱前列腺全切;女性患者在行膀胱全切除的同时作子宫及附件切除.在下腹正中线上作长4~5 cm切口,取出标本,回肠拉出切口外,取回盲部交界15 cm近侧隔离50 cm回肠段纵行剖开该肠后M形折叠形成贮尿囊,将输尿管末段1 cm插入贮尿囊后顶部作吻合.贮尿囊最低位开口与尿道断端行6针吻合.结果:手术耗时5~8 h,平均6.3 h,出血量400~800 mL,平均447 mL,术后所有患者3~4 d肠道功能开始恢复,1个月行B超、IVU及新膀胱造影检查示:双肾显影良好,无输尿管返流及梗阻,新膀胱充盈良好,容量约300 mL,15例患者均于术后4~6周内均恢复控尿能力,无排尿困难及尿失禁症状.结论:腹腔镜下行膀胱全切除视野清楚,有助于精确地处理盆底深部的重要结构,术中出血少,尿道括约肌损伤概率较小,有助于减少术后肠粘连,保护身体的免疫机制,减少术后感染,小切口取出标本,体外构建贮尿囊,吻合输尿管,可缩减手术时间,减少腹腔内污染.  相似文献   

19.
患儿,女性,8岁,因尿频2个月、下腹部肿块增大3个月于1987年8月13日入院。体检:下腹部膀胱区偏左可触及16×14cm大小,质地中等,高低不平,无压痛的肿决,肿块上部活动度小,近耻骨处较固定,腹股沟区淋巴结不肿大,尿常规、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均在正常范围内,B超提示:下腹部实质性肿块,来源于膀胱,于1987年8月18日行腹部探查术,术中见肿块位于膀胱左侧顶部及膀胱前壁,约17×15×10cm大小,表  相似文献   

20.
 1 病例报告例 1:男 ,5 2岁。于 1992年 5月因剧烈腹痛伴腹泻 1天。在外院行小肠部分切除术 ,术后病理诊断为小肠平滑肌肉瘤。术后 3个月 ,发现右上腹包块。经 B超、CT检查诊断为肝占位性病变。于1992年 9月剖腹检查 ,术中见右半肝有19× 2 0× 14cm肿物 ,并累及 段 ,冰冻切片为平滑肌肉瘤肝转移。仅作肿瘤微波固化、肝动脉置泵化疗配合免疫治疗 ,4年 1个月后死于肺转移。例 2 :男 ,6 0岁。 1996年 6月因腹部肿块伴腹痛剖腹探查作了小肠部分切除术 ,病理诊断小肠平滑肌肉瘤。术后 6个月因右上腹部隐痛 ,B超、CT示肝内占位性病变。于 1997年 1月剖腹见肿瘤位于肝 段 ,3× 4× 4cm大小 ,作肝段次全切除 ,术后病理诊断平滑肌肉瘤肝转移。术后补充化疗和免疫治疗 ,至今仍存活。例 2 :男 ,5 0岁。因腹部胀痛不适 2个月 ,伴柏油样便于 1996年 2月行剖腹手术。术中见回肠末端 6× 4× 3cm大小肿块 ,行回肠部分切除 ,病理诊断回肠平滑肌肉瘤。术后 4个月查体发现肝占位性病变 ,于 1996年 6月剖腹见右半肝有5个大小不等的肿物。行 、 段切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