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原地区由于特殊的低氧分压环境 ,尚难以常规开展体外循环 (CPB)心内直视手术。我院 (地处西藏高原 ,平均海拔370 0m)进行CPB心内直视手术的结果显示 ,高原地区CPB术后心、肺功能损伤明显重于平原地区 ,肺动脉高压是高原地区开展CPB心内直视手术的主要高危因素之一。现回顾性分析我院于 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1年 1 1月在围术期放置漂浮导管进行CPB心内直视手术的 2 3例病人 ,将有关漂浮导管应用情况与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2 3例中 ,男 9例 ,女 1 4例 ;年龄 1 .8~ 38岁 ,平均 1 2 .6岁 ;汉族 1 0例 ,藏族 1 3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围术期胰岛素、血糖变化规律,为围术期监护提供恰当指导。方法 对30例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别于手术前(麻醉前)、麻醉诱导后切皮前、体外循环转机30min、复温后停机前和手术后次日晨五个时点取桡动脉血测定胰岛素、血糖。结果 胰岛素除在CPB 30min时与术前水平相近外(P>0.05),随着CPB的进行呈现增高趋势(P<0.01)。麻醉后切皮前血糖明显升高(P<o.01),转机30mim时仍保持在切皮前的水平(P>0.05),随着CPB时间的延长,至停机前逐步上升达最高峰,与其他各时点相比,P<0.01),手术结束后开始下降,但至术后次日晨仍保持在高于术前的水平(P<0.01)。结论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时,胰岛素、血糖发生了明显变化,应加强围术期血糖监护。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手术病人的围术期心理护理对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我科于2005年1月~2009年1月在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直视术2145例,术后即入住ICU,我们针对性地对每一个病人予以术前术后的心理护理。结果 心理护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无一例因心理紧张而影响病情康复。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促进了病情的康复,缩短了围术期住ICU的时间,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提高了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田新  杨向亚  贾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2):8053-8054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围术期呼吸系统护理,减少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方法对527例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患者加强围手术期规范化的呼吸系统护理,术前戒烟、锻炼呼吸功能、加强排痰训练,术后注意气道湿化、加强体疗、协助排痰等。结果 527例全部获得满意效果,未发生肺部感染。结论通过加强并规范呼吸系统护理能有效减少全麻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6例妊娠期行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术后1例出现低心排综合征、肺出血导致死亡;1例因低心排综合征于第3天羊膜早破致胎死宫内,紧急行剖腹取胎术;4例均顺利拔除气管插管,母婴存活。结论:通过周密精心的围术期专科监护有助于提高孕妇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安全性,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6.
唐宁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1):2624-2626
因为顾虑心内直视术后严重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术后抗生素的预防性使用存在过长时间滥用现象。体外循环(CPB)围术期抗菌生素的使用需要更好的感染监测指标作指导。本文对心内直视术围术期感染预测指标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强调以降钙素原(PCT)作为感染监测指标指导CPB心内直视术后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接受体外循环 (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和接受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的患者手术前后脑电图 (EEG)的变化 ,探讨心内直视手术对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5 1例 ,分为 2组 ,A组 (n =2 6 )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患者 ,B组 (n =2 5 )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患者。A、B两组患者均在浅低温CPB心脏不停跳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 ;同时选择接受先天性动脉导管结扎术的患者 8例为C组 (n =8)。全部患者术前和术后 7d进行EEG检查。结果 接受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术后 7dEEG较术前明显变差 (P <0 0 1) ,与接受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的患者相比也明显变差 (P <0 0 1) ,但A、B两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CPB下心内直视手术会造成患者EEG的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乌司他丁对S100β蛋白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30例择期心内直视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乌司他丁组(U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C组),每组15例。U组于麻醉诱导后,体外循环前用微量泵输注溶于50 ml生理盐水的乌司他丁(1万U/kg),体外循环(CPB)开始时再将乌司他丁(1万U/kg)加入体外循环机预充液中。C组用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分别于CPB开始后15 min(T_1)、CPB结束时(T_2)、CPB结束后2h(T_3)、24h(T_4)时点从颈内静脉采血,分别测定S100β蛋白和TNF-α的水平。结果与C组比较,T_1和T_4时点无统计学意义(P<0.05),U组S100β和TNF-α含量T_2时点明显降低(P<0.01);T_3时点也降低(P<0.05)。两组T_2、T_3、T_4时S100β水平均高于T_1点(P<0.01)。C组T_2、T_3时TNF-α水平明显高于T_1时点(P<0.01);U组各时点TNF-α浓度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乌司他丁可减少TNF-α炎性因子的产生,并降低血浆中脑损伤的生化标志物S100β蛋白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重症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围术期呼吸道规范化管理程序。方法:在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术前后有效的呼吸道管理。结果:108例重症心脏手术患者,无1例发生严重肺部感染。结论:加强围术期规范化呼吸道管理,可以有效的预防围术期呼吸系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术后出血是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常见并发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体外循环术后出血原因复杂 ,其中体外循环对血小板的机械性破坏以及血小板被激活后所发生的粘附和聚集导致术后血小板数量减少和功能的减退是主要原因之一[1 ] 。本实验在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 (CPB)中 ,采用术前分离部分自体血小板并在体外循环结束后回输的方法 ,以减少体外循环血小板破坏、血小板功能变异和术后出血 ,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 研究对象 选择 1 997年 7月~ 2 0 0 1年 5月间先天性非紫绀型心脏病患者共 1 6例 ,随机分为自体血小板回输组和对照组。年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分析侧卧位术式术中压疮与手术时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89例手术患者,均行侧卧位手术体位,观察是否发生术中压疮并记录手术时间.结果 89例手术进行顺利,手术时间1~8 h;其中手术时间>4h为42例,出现术中压疮15例,阳性率35.7%,手术时间<4h为47例,出现术中压疮6例,阳性率12.8%;2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手术时间较长,特别是手术时间>4h的侧卧位术式患者,应采取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发生术中压疮.  相似文献   

12.
P Fischer 《Nursing mirror》1983,157(2):suppl iv-supplvii
  相似文献   

13.
14.
手术导航近年来是微创外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是世界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国外已有产品及相关应用, 国内仍处于研发阶段。文章简要介绍了手术导航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应用。针对股骨干骨折手术中交锁髓内钉定位的难点, 论述了应用骨折手术导航系统的必要性; 并针对股骨干骨折手术导航应用的可行性分析和相关研究进行了相应的讨论; 对所研制的系统进行了试验验证和总结分析,结果证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手术患者交接标准作业程序的建立和实施.标准作业程序规范了手术交接各个环节的内容和步骤,使交接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提高了手术患者交接的安全性和效率,实现了手术患者交接的过程质控.在实施期间无手术交接不良事件发生,患者满意度从94.99%提高到97.6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规范手术与非规范手术在散发性甲状腺髓样癌(MTC)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散发性MTC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42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采取非规范化手术治疗,观察组采取规范化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后临床效果及预后。结果两组治疗后降钙素、癌胚抗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67%vs 7.14%,χ2=0.113,P>0.05)。对照组术后5年生化治愈率显著低于观察组(69.05%vs 97.78%,χ2=13.280,P<0.01),5年复发率显著高于观察组(30.95%vs 2.22%,χ2=13.280,P<0.01)。结论规范化手术治疗散发性MTC患者,可改善血清降钙素、癌胚抗原水平,提升5年生化治愈率,降低复发率,且不会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加。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