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总结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AMVO)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对1989年5月-2005年5月收治的11例AMVO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肠系膜上动脉栓塞(MAE)5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MAT)3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VT)2例,非阻塞性肠系膜血管供血不全(NOMI)1例。10例手术,其中坏死肠管切除一期吻合6例,二期吻合3例,1例保守治疗。所有病例均经抗凝、祛聚、扩血管治疗。结果 11例患者最终治愈6例,死亡5例,其中2例死于中毒性休克及多器官功能衰竭,2例死于再发梗死,1例死于短肠综合征,病死率为45.5%。结论 AMVO发病急,进展快,早期易误诊,后期病情凶险,早发现、早治疗及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AMVO)性急腹症的早期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对42例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性急腹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中老年病人多见,常合并心脏、血管病变,42例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MAE)21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MVT)18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MAT)3例。手术治疗32例,保守治疗10例,治愈28例,死亡14例。结论肠系膜血管造影及腹部CTA是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覃程  黄世锋  王炜 《现代保健》2011,(25):134-135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栓塞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0年8月~2010年9月收治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经肠系膜上动脉造影和(或)手术病理检查确诊,其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9例,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3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2例。介入治疗3例,痊愈2例,1例中转手术,手术11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14.3%。结论对本病的发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应有深刻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9年~1993年收治急性肠系膜血栓形成6例,其中包括急性肠系膜上静脉(SMV)血栓形成4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栓形成2例.本组病例无1例术前诊断是该病.6例均发生小肠广泛坏死,其中1例除小肠尚有盲肠、升结肠坏死.本组病例治愈3例,术后复发2例,死亡1例.SMA血栓形成的病因常见动脉硬化血液高凝状态.本组1例病人有动脉硬化以及近一周脑血栓形成病史,另一例为恶性胸腺瘤术后心源性休克发生SMA血栓形成.SMV血栓形成一般为SMV血流滞缓,缓慢的血流有利于血小板在血管壁内膜粘附形成血栓.本组4例中,其中1例做过脾切除,1例伴有双下肢深静脉炎,1例有腹部挤压外伤史,另1例为无明确诱因.肠切除是治疗急性肠系膜血管血栓形成肠坏死定型手术,应恰当切除坏死肠管,术后及时用抗凝和溶栓疗法,用药一周后改用祛聚法以防血栓复发,本组有2例术后未及时用抗凝和溶栓疗法以致术后复发的教训.  相似文献   

5.
肠系膜动脉阻塞临床少见 ,该病特点 ,发病突然病情进展快 ,缺乏特异性症状及体征 ,一般检查难以确诊 ,早期往往延误诊断 ,影响治疗 ,危机病人的生命[1] 。我院 1992年 5月~ 2 0 0 2年 5月收治 18例肠系膜动脉阻塞 ,本文为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 ,特探讨如何早期诊断。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情况 本组 18例均经超声、肠系膜动脉造影或手术证实 ,其中男 11例占 6 1 6 % ,女 7例占38 8%。男女之比 1 5 7∶1,年龄 2 6~ 6 3岁 ,平均年龄5 1 6岁 ,病程 3~ 10h ,平均 4 5h ,病人来源均为本地区。1·2 临床表现 本病主要临床表现 ,突发持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下肢动脉硬化继发血栓形成的外科治疗.方法 27例下肢动脉硬化继发血栓形成患者中4例行股、腘动脉人工血管搭桥术;5例行股动脉取栓术;6例行膝上腘动脉取栓术;2例行膝下腘动脉取栓术;4例行股、腘动脉联合取栓术;其中9例取栓术中联合腔内血管成形;5例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其中2例股浅动脉支架置入;1例行内膜下血管成形术.结果 随访3~6 个月,按Cooly标准:优秀5例,良好17例,失败2例,死亡3例.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继发血栓形成应积极、尽早手术探查,根据病变程度、范围,制订相应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对诊断急性肠缺血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6月至2011年12月经介入或手术治疗证实10例患者的双源CTA,评价缺血性肠管出现的异常征象,对照介入或手术中所见判断DSCTA的临床价值.结果 10例患者DSCT腹部动静脉血管成像诊断肠系膜上动脉栓塞7例,动脉期DSCT横断面MIP及VRT重组图像表现为肠系膜上动脉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管腔狭窄肠系膜上静脉血栓3例,其中伴有门静脉血栓2例,DSCT显示肠系膜上静脉充盈缺损,血管壁环行强化.DSCT表现为不同程度肠梗阻8例,表现为肠腔扩张、积气及气液平面,其中6例肠壁增厚,腹腔内不同程度积液.结论 DSCT在急性肠缺血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并明确病因,是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理想的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血管缺血(AMI)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后营养支持的方法和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9例AMI病人的临床资料.分别诊断为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例,肠系膜上静脉血栓6例,非闭塞性肠系膜缺血2例.9例病人均急诊手术,并于术后早期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其中7例联合溶栓治疗.结果:9例病人均顺利完成早期确定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急性肠系膜静脉血栓形成(AMVT)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5例经影像学确诊的AMVT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其中经肠系膜上动脉途径溶栓治疗8例,经皮经肝穿刺门静脉途径机械性取栓5例,经颈静脉经肝穿刺门静脉途径机械性取栓2例。结果15例患者均获成功,介入治疗后腹痛消失,血管造影可见肠系膜上静脉内血流通畅。本组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10~22个月,均未复发。结论对于早期AMVT病例,介入治疗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ASMVT)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本院1995年至2009年14例患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例早期明确诊断,另3例术中明确诊断;手术7例,保守治疗7例;死亡2例,均为手术病例,其中1例入院术中明确诊断,1例为早期诊断过度保守治疗中并发腹膜炎休克而手术.结论 早期的诊断及正确的治疗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