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葛小宁 《中外医疗》2008,27(29):128-128
目的 探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发病机理.方法 经食道心房调搏,程序刺激心房(S1S2 法),S1S2比例为8:1,采用反扫,每次缩短10ms,观察S2R间期的变化结果 对28例病人进行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27例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均可被程序刺激终止,其中17例(6例常规心电图为显性预激)为房室旁道,余 10例检测到房室结双径路,不应期平均为295ms.  相似文献   

2.
党静玲 《黑龙江医学》2001,25(4):254-254
目的 证明食道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8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食道心房调搏与 2 0例施普罗帕酮药物治疗。结果 食道心房调搏组与普罗帕酮组治疗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复发率食道心房调搏组高于普罗帕酮组。结论 食道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普罗帕酮与食管心房调搏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的,经心电图诊断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89例随机分成二组:(1)食管心房调搏46例,刺激方式均用S1S1非程控刺激法超速抑制及S1S2程控刺激法期前刺激终止PSVT;(2)普罗帕酮组43例用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70-210mg/次;均观察并记录心电图、血压情况,了解对患者血压、心率等的影响。结果食管心房调搏终止PSVT有效率为89.1%,普罗帕酮组终止PSVT有效率为87.6%,两组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治疗PSVT患者安全、可靠、简便,不良反应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96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在食道心房调搏检查时用各种不同方式的电刺激进行诱发和终止试验。共诱发室上速358次,诱发成功率97.7%。终止室上速217次,终止成功率98.6%。本文对可能影响电刺激诱发和终止成功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认为用食道心房调搏法诱发和终止折返机制的室上速是一种十分安全和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 node re-entrant tachycardia,AVNRT)为最常见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约占全部PSVT病例的60~70%[1、2]。AVNRT的发生与房室结内存在有双径道有关。我们用食道心房调搏检查18例PSVT患者,共查出房室结内双径道12例,其中8例诱发出室上性心动过速。因其他原因做食道心房调搏检查者32例,查出双径道2例。提  相似文献   

6.
赵亚樵 《海南医学院学报》2006,12(6):522-522,524
目的:探讨经食道心房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适用性.方法:经食道心房调搏与单纯药物治疗PSVT后的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经食道心房调搏治疗PSVT与单纯药物治疗相比,PSVT再发率明显降低(P<0.01).结论:经食道心房调搏治疗PSVT是一种安全、简便、见效快、再发率低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经食道心房调搏(TEAP)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9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TEAP进行诊断,对诊断的结果与心腔内电生理检查(IEPS)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与IEPS结果相比,TEAP诊断的诱发窗口、诱发频率、房室结不应期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项指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确诊率达到100.00%,高于IEPS的82.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9例患者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终止成功率达到93.10%。结论: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诊断中,经食道心房调搏诊断确诊率高,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正> 经食道心房调搏是目前国内心脏电生理研究和控制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常用的手段之一.我院自1987年起开展这项工作.现将我们应用国产FDIA 型多功能心脏程序刺激仪及四极导管经食道心房起搏抢救两例垂危病人获得成功的资料报告如  相似文献   

9.
经食道心房调搏和心内电生理检查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食道心房调搏 (TEAP)对室上性心动过速 (SVT)诊断价值。方法 :分析 6 1例行射频消融术 (RFCA)患者术前TEAP诱发或终止SVT的心电图情况。起搏方式为S1 S1 分级递增刺激和S1 S2 程序早搏刺激。个别患者加发S3或S4 刺激。记录诱发窗口、诱发频率、房室结不应期、诊断 ,并与RFCA时心内电生理检查 (EPS)相应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TEAP诱发SVT窗口、诱发频率、房室结不应期与心内EPS结果的相应指标均呈正相关 (P <0 0 1) ,其对SVT的诊断符合率达 95 1%。患者发生的SVT均能经TEAP终止。结论 :TEAP对SVT的确认 ,旁道的定位 ,旁道与双径路的鉴别都有一定的价值 ,是RFCA必要的术前准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17例进行经食道心房调搏电生理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行窦房结功能检查中81.5%患者(22例)为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导致的窦性心动过缓,18.5%(5例)患者为窦房结功能低下。1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经食道调搏超速抑制法治疗均终止发作。结论:经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具有无创、安全、简便、有效的特点,适合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食管心房调搏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复制及与药物终止的安全性、可靠性观察。方法:对有室上性心动过速病史的168例患者,按宁佩萸《食道心房调搏术临床实用手册,1986》,刺激方式均用S1—S1非程控刺激法及S1—22程控刺激法。结果:在被检的168例中,调搏诱发出室上速152例,占90.4%,其中预激36例,潜在预激4例,占室上速的26.9%,房室结多径路112例,占室上速的73%,16例未诱发出室上速,占被检患者9.5%。结论:对药物治疗不易控制的和电生理类型不清而选择药物困难的室上速、洋地黄中毒伴室上速,特别是病态窦房结综合症合并预激综合症或房室结多径路的室上速,食管心房调搏安全、迅速、有效。  相似文献   

12.
朱俊 《实用医技杂志》2005,12(19):2783-2783
目的:研究食管心房调搏法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方法和技巧问题。方法:收集200例食管调搏法终止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病例,采用高于发作频率5次~10次的S1S1刺激、Burst法,总结下食管调搏电极方法和观察PSVT终止时出现的心律失常。总结其中经验教训。结论:S1S1终止120例(占60%)Burst法终止76例(38%)4例用药物或电复律。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法终止PSVT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终止特殊人群室上性心动过速,对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对25例特殊人群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这一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及价值。结果: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终止特殊人群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有效率为96%。结论:经食管心房调搏超速抑制治疗特殊人群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有效,适合在基层医院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
食管心房调搏在室上性心动过速的应用价值(附52例分析)刘安锋孟庆恒武警河南总队医院(450052)经食道心房调搏(TEAT)方法的应用,使人们开始注意到除用药物和电复律以及手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外,还有电刺激治疗这一新方法。与药物及电复律比较,电刺激...  相似文献   

15.
程立军  袁修登 《农垦医学》1998,20(4):205-207
心律平属于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临床应用证明对各种快速心律失常均有一定疗效和电生理作用。本文采用无创性食道心房调搏技术诱发室上性心动过速(SVT)后静注心律平观察心律平对SVT的疗效。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35例,男14例,女ZI例;年龄15~65岁;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动脉导管未闻及室间隔缺损各1例,高血压病和冠心病各1例,显性A型预激2例,其余29例无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证据,所有病人中有5例以SVT发作来就诊(为自发组),30例经食道调搏而诱发SVT(为诱发组),在食道心房调搏检查前1周内停用血管活性药物。2.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评价食管心房调搏(TEAP)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价值及各类型在食管心房调博上的特征。方法:对107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用腔内电生理检查(IEPS)和射频消融术(RF)。结果:发现食管心房调搏的诱发率为79.4%,食管心房调搏能鉴别房室结内折返性心动过速慢-快型(AVNRT S-F)与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AVRT),能鉴别左、右侧房室旁道所致AVRT顺向型,但不能进一步鉴别侧壁、后侧壁、后间隔等。结论:食管心房调搏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与电极在食管中与左房的位置有关。故食管心房调搏可能有助于临床治疗和术前判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类型。  相似文献   

17.
食道调搏是经食道送入电极导管,用一定强度的电流通过导管电极,在食道中靠近左心房施行电刺激以引起心电冲动,从而调节心律的改变。 近两年来,我科用食道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病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自1994—1996年护理了用食道调搏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0例之22次发作的病人。转复成功率为95%。现将  相似文献   

18.
田燕平 《中国医药导刊》2012,14(9):1499+1501
目的:探讨和研究食道调搏术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中的最佳方式和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术进行治疗,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分级递增法;对照组患者则采用亚速刺激法,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控制效果以及刺激时间等情况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分析递增法相较亚速刺激法而言,具有不易再次诱发PSVT且刺激时间较短的优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速刺激法与猝发刺激法相较于前两种方法更容易诱发心绞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食道心房调搏术进行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时,选用分级递增法的效果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9.
食管心房调搏和普罗帕酮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食管心房调搏和普罗帕酮在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食管心房调搏组44例,用S1S1刺激超速抑制或S1S2程序期前刺激终止PSVT.普罗帕酮组46例,用普罗帕酮70mg溶于20ml液体中静注,如无效则间隔20~40分钟后重复注入70mg,最大剂量用至210mg.结果食管心房调搏终止PSVT有效率为81.8%,普罗帕酮组终止PSVT有效率为82.6%,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食管心房调搏治疗PSVT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采用经食道心房调搏方法检查1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患者,发现隐性WPW二例,并成功的多次诱发了SVT。其中房室结前传型与房室结逆传型折返性心动过速各一例。本文从心电生理的观点讨论了隐性WPW形成的原因及经食道心房调搏能对其诊断的机理。对两例患者存在隐性WPW及电生理检查使其呈现WPW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本文认为:本技术安全、简便、重复性好,是发现隐性WPW的一种有价值的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