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健康教育在小儿留置针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该院2012年9月—12月收治的500例留置针静脉输液的患儿进行临床资料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儿的静脉穿刺成功率,不同部位留置针的留置时间、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穿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背、头静脉、前臂之间的留置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中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的留置针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延长留置时间,减低了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率,且有效的缓解了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了家长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采血一体化技术在小儿外科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急诊患儿6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静脉采血与留置针静脉输液分开操作;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采血一体化技术.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提高了急诊患儿采血、输液两项操作的一次性成功率,缩短了总操作时间,同时家长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输液、采血一体化技术避免了对急诊患儿的反复穿刺,减轻了患儿痛苦,减少了护士工作量,提高了家长满意度,增进了护患关系,为急诊诊断和治疗的快速、有效、顺利进行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对留置针的影响。方法:100例ACS患者按是否使用替罗非班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堵管率、针管内回血及额外冲管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堵管率较对照组低,针管内回血及额外冲管率较对照组高。  相似文献   

4.
心脑血管病人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封管液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病人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封管的效果.方法:10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54例,每天输液结束时封管1次,先用10ml生理盐水缓慢推注,再用1ml肝素液(每ml含肝素250u)封管,次日输液时,先从留置针内抽出肝素液(约0.3ml),直至抽出回血,再接液体.对照组52例,用5ml肝素液(每ml含肝素25u)封管,每隔8小时封管一次,次日消毒后接上液体.结果:两组堵管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平均留置天数观察组多于对照组(P<0.05);平均每天封管次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脑血管病人浅静脉留置针输液封管采用高浓度肝素液较低浓度肝素液其堵管发生率低,留置天数长,且每天只需封管1次.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防堵管安全正压型留置针在临床中的使用效果。方法按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在江西医专高等专科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选取300例患者,随机分为防堵管组和普通组各150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组使用防堵管安全正压型留置针,对照组使用普通留置针。比较两组患者留置过程中留置时间、静脉炎等并发症及堵管、渗出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使用防堵管安全正压型留置针留置时间及第二天输液流速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留置期间静脉炎的发生率、堵管率、渗出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护士封管操作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新型防堵管安全正压型留置针应用于临床输液治疗中,减少了渗出、堵管等并发症的发生,有效地延长留置时间,缩短了冲封管时间,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输液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接受静脉输液140例患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输液方法,观察组则采用静脉留置针静脉输液,观察两组患儿的静脉输液效果。结果:观察组经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的口腔疼痛缓解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以及恢复饮食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在儿科静脉输液中具有很多优点,不仅使用方便,且能有效减轻患儿痛苦,减少液体渗漏和导管脱出的效果较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腋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在极低出生体重儿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9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腋静脉留置针穿刺,对照组采用头皮静脉或四肢静脉留置针穿刺。结果观察组留置时间长,堵管、渗漏、局部感染发生少,无抓脱现象。结论腋静脉管径粗大,行走直,腋静脉穿刺保留时间长,发生并发症少,减少了静脉穿刺次数,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对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的影响,旨在降低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医院感染的发生率。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40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肺炎患儿,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BD福徕喜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进行封管,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生理盐水进行封管,分析静脉留置针输液发生医院感染的影响因素和病原菌分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堵管率和感染率均为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和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20例感染患儿共分离出28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6株占57.1%,革兰阳性菌10株占35.7%,真菌2株占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5d和传统冲、封管方法是患儿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可以有效预防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住院患儿的医院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的封管方法对留置针留置效果的影响.方法:将医院肿瘤科使用静脉留置针常规输液的4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0例和观察组21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在脉冲式冲管后行正压封管,对照组封管后撤出头皮针再夹闭关闭夹;观察组在封管的基础上,采取先夹闭关闭夹,然后再次推注注射器,使留置针延长管充分充盈后撤出头皮针,达到终末正压效果.比较两组患者留置针堵管、静脉炎的发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针堵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留置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静脉炎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终末正压封管可有效降低留置针堵管的发生率,延长留置时间.  相似文献   

10.
韩晓芳 《疾病监测与控制》2014,(10):F0003-F0004
目的对使用肝素盐水封管前是否用生理盐水先冲管达到的封管效果的比较。方法将180例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观察组先用生理盐水冲管后用的肝素生理盐水封管。对照组用肝素生理盐水封管。对静脉留置时间、堵管、红肿、外渗及静脉炎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堵管、红肿、外渗及静脉炎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用肝素盐水封管前先用适量生理盐水冲管比单纯用肝素盐水封管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封管与常规注射器脉冲式正压封管对肺炎患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以及封管后留置针堵管率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医院从2015年3月-2016年1月收治的86例肺炎患儿为本次研究对象,依照随机分配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患儿应用常规注射器脉冲式正压封管,研究组患儿采取预冲式导管冲洗器封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感染因素。结果革兰阳性菌类为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且万古霉素对该类病菌敏感性极高;研究组患儿的堵管率以及各类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组间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封管方法在操作时间、导管留置时间以及治疗时间方面有一定影响,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0.05);置管次数以及静脉留置针时间是导致患儿发生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肺炎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应用预冲式导管冲洗封管能够显著降低患儿的感染率,同时封管后留置针堵管率大大降低,患儿的不良反应相应减少,提高了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妇幼保健院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妇幼保健院中收治的80例需要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入院治疗的时间段为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单号为观察组(n=40),采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双号为对照组(n=40),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分别观察两组中患儿的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留置针脱出率以及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患儿的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要明显更高,而留置针脱出率要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各指标比较的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中患儿出现不良反应的有3例,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1例,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显著(X2=5.5411;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妇幼保健院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效提升了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安全性和可行性,降低患者留置针脱落和不良反应的情况,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孙尧尧 《工企医刊》2013,(5):396-397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病房的应用和护理.方法 根据患儿的病情需要,使用一次性密闭式小儿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结论 静脉留置针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它不仅减少了因反复穿刺造成的患儿痛苦和对静脉造成的损伤,还可以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缓解护士工作压力,减少护士工作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Q—syte)与预充式导管冲洗器(Posinush)在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冲管、封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324例行PICC置管术需要化疗的肿瘤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2例,对照组采用肝素帽连接PICC导管,采用肝素液封管护理,观察组采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连接PICC导管,采用预充式导管冲洗器封管护理,比较两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导管堵管发生率、操作时间、针刺伤次数。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导管堵管发生率、操作时间、针刺伤次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分隔膜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和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联用对PICC进行冲封管效果好,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率、堵管率,减少PICC导管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输液前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对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的作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输液前用生理盐水冲管)、B(输液后用生理盐水冲管)、C(输液前后均使用生理盐水冲管)三组,比较三组患者的留置针留置时间、堵管发生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C组患者的留置针留置时间比A组和B组更长,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A组和B组更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输液前后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冲管,能够有效延长留置针使用时间提高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干预在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门诊输液厅输液的20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配合整体护理),对照组100例(配合常规输液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平均穿刺次数、一次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穿刺次数为(1.05±0.13)次,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49±0.23)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用于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过程,可有效提高满意度及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穿刺次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减少小儿患者静脉留置针的针头滑出、液体渗出、意外拔针的概率,延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时间.方法:将150例静脉留置针输液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50例.A组留置针穿刺成功后用3M透明敷料固定和胶布外固定,B组外用弹力绷带包扎固定,C组外用小儿自己的棉袜包扎固定.比较3组外周静脉留置针的针头滑出、液体渗出、意外拔针情况和留置时间.结果:B、C组针头滑出、液体渗出、意外拔针比A组明显下降,留置时间明显长于A组.结论:外用小儿自己的棉袜包扎固定,延长了患儿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时间,减轻了患儿的痛苦,同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减少了患儿的经济费用,医护、患者及其家属均易接受.  相似文献   

18.
侯小芬 《中国卫生产业》2013,(36):15+17-15,17
目的 研究分析在门诊小儿输液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措施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科收治的1000例<3岁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输液治疗,按照患儿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儿500例,采用钢针穿刺输液,观察组患儿500例,采用留置针穿刺输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穿刺时间、接管时间等指标.结果 经研究分析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的第二天穿刺或接瓶时间、输液后处置时间以及发生外渗和重复穿刺的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门诊输液患儿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能够有效的节约穿刺时间,减少重复穿刺和外渗的次数,对患儿血管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增加患儿耐受性,值得临床重视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在降低儿科静脉留置针堵管发生率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在平凉市崆峒区妇幼保健院及平凉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输液治疗并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儿164例,以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未实施PDCA循环管理之前的82例为对照组,以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接受治疗的82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外周静脉留置时间,堵管及并发症发生率,患儿家属满意度。结果实施PDCA循环管理的研究组静脉留置时间较对照组相比明显延长(P0.05),同时研究组非计划撤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静脉留置堵管、外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未出现穿刺点皮肤感染及静脉炎。研究组患儿家属满意度为73.17%,明显高于对照组(40.24%,P0.05)。研究组静脉留置规范操作考核通过率为92.56%,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χ~2=0.017,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管理通过强化静脉留置操作技能;加强冲管封管的培训,优化对患儿家属的健康宣教等干预措施,可有效降低患儿静脉留置堵管及外渗发生率,改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风险护理管理在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收治的100例输液患儿纳入该次试验,所有病例均选自2018年6-12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风险护理管理,就其护理风险事件、护理质量、家长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14.0%)较之对照组(42.0%)更低,各项护理质量评分较之对照组更高,家长护理满意度(96.0%)较之对照组(78.0%)更高,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患儿实施风险护理管理可有效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并提升护理工作质量和家长护理满意度,此护理管理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