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产后出血1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对本院2003年1月~2005年6月住院分娩的11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病因及防治措施.结果:116例产后出血原因:宫缩乏力73例(62.93%);胎盘因素23例(19.83%);子宫因素10例(8.62%);软产道损伤因素6例(5.17%);凝血障碍4例(3.45%).101例产后出血经保守治疗,其中2例因合并DIC而行次全子宫切除外均治疗成功.10例行宫腔插水囊,5例行髂内动脉介入术,亦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水囊宫腔填塞是治疗产后出血、保留子宫的有效措施.对经保守治疗措施无效者,子宫切除术仍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剖宫产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0年5月剖宫产产后出血1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产后出血发生率5.60%(108/1928),观察组分娩前诊断为病理妊娠88例,占所有剖宫产产后出血病例的81.48%(88/108);对照组诊断病理妊娠19例,占17.60%(19/10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19.53,p<0.01);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66.67%),其次为胎盘因素(28.70%)。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中,在孕期有不同程度的高危因素存在;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包括子痫前期及子痫)、胎盘因素、巨大儿或双胎妊娠、羊水过多及全身因素等。结论:病理妊娠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产后出血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并采用综合干预及预防措施,提高产科质量及救治水平,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8年11月~2009年11月收治的90例产后出血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资料中,产后出血发生率经产妇明显高于初产妇(P<0.05);有剖宫产术、妊娠并发症、流产史及产程延长者均高于无上述高危因素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原因位于前3位的为:宫缩乏力60例(66.67%);产程延长26例(28.29%);胎盘因素17例(18.89%)。出血量500~1000mL者67例(74.44%);1000~2000mL者16例(17.78%),出血量>2000mL发生失血性休克者7例(7.78%)。出血时间均发生在产后2h内。结论:剖宫产术、妊娠并发症、流产史及分娩史、产程延长与产后出血有相关性,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对高危因素提高警惕,可以有效防治产后出血。  相似文献   

4.
刘秀茹  王延琴 《吉林医学》2010,31(21):3449-3449
目的:探讨重度产后出血相关病因及防治措施,为今后妇产科重度产后出血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重度产后出血患者的相关病因及防治措施。结果:58例重度产后出血中,45例患者发生在产后2h内,且剖宫产组和自然分娩组重度产后出血的发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产后出血的病因中有子宫收缩乏力34例(58.62%),胎盘因素12例(20.69%),子宫破裂5例(8.62%),子宫下段切口4例(6.90%),软产道损伤2例(3.45%),妊娠合并子宫肌瘤1例(1.72%)。结论:子宫收缩乏力和胎盘因素是引起重度产后出血的主要病因,加强孕前生殖健康教育、强化保健措施,及时诊断和处理产后出血,正确掌握剖宫产指征和把握手术时机,对降低重度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江苏射阳中医院产科10年产后出血153例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1,17(2):250-252,256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01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5 47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4 h内出血量大于500 mL定为产后出血。采用面积法和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 476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153例,发生率为2.79%。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产妇高于初产妇(P<0.05);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P<0.05);多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P<0.05);有产前高危因素的占产后出血的79.08%。产后出血原因排位为:宫缩乏力占71.24%,胎盘因素占11.11%,软产道损伤占16.34%。结论:病理产科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以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5166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定为产后出血.观察产妇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程、分娩方式、心理因素等.采用容积法 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运用PEMS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5166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154例,发生率2.98%,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产妇高于初产妇(P<0.01);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P<0.01);多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P<0.01);有产前高危因素的占产后出血的83.17%.产后出血原因排位为:宫缩乏力占66.23%,胎盘因素占24.03%,软产道损伤占9.74%.结论:病理产科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相关影响因素及其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妇产科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60例,另取同期正常分娩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统计、分析,并作出针对性策略,通过比较,对产后出血与孕产史、人工流产史、产前检查及分娩方式的联系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存在孕产史例数、人工流产史例数及剖宫产例数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存在产前检查例数要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出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宫缩乏力35例(58.33%),胎盘因素9例(15.00%),会阴裂伤4例(6.67%),凝血功能障碍2例(3。33%),其他1例(1.67%)。结论:产后出血是妇产科手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为保证产妇顺利分娩,需结合产后出血因素采取一定措施预防产后出血,使产妇生命安全得以保证。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2006~2009年收治分娩的产妇366例,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出血≥500ml,观察产妇一般情况、产程、分娩方式、心理因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采用容积法+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运用PEMS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366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24例,发生率6.56%,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产妇高于初产妇(P<0.01);多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P<0.01);有产前高危因素的占产后出血的83.17%.产后出血原因排位为宫缩乏力占66.23%,胎盘因素占24.03%,软产道损伤占9.74%.结论:病理产科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9.
尹庆财 《吉林医学》2013,(25):5284-5285
目的:分析容易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并制定一定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和总结220例产妇生产后发生大出血的原因。结果:引起这220例产妇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产后子宫无力收缩(63.2%),胎盘剥离不净等原因(15.0%),软产道损伤(11.8%),凝血功能受限(2.3%),另外原因(7.7%)。经过抢救全部脱离生命危险。结论:在生产前做好产妇心理指导和生产知识普及,在生产后做好检测、对产后出血及时处理,可以减少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产后出血的产妇临床资料。结果:产后出血率为2.36%。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剖宫产组引起的产后出血发生率高于自然分娩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诸多,降低剖宫产率,是预防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相关高危因素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统计分析产后的高危因素。结果:本组6120例妊娠病例中发生产后出血80例,占1.31%,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有:年龄、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产次、胎儿体重、流产次数,其中子宫收缩乏力是造成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占80.0%。结论:临床中引起产后出血的因素有较多种,实践中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胎盘早剥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于该院分娩的60例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胎盘早剥患者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并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经统计,60例胎盘早剥患者发生产后出血21例,发生率为35.00%(21/60);发生产后出血患者的年龄、孕周、产次、甲状腺功能减退、胎膜早破情况等与未发生产后出血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产后出血患者的胎盘早剥分级、胎盘位置、子痫前期、绒毛膜羊膜炎、早产等与未发生产后出血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胎盘早剥分级Ⅱ级、胎盘位置在后壁、合并子痫前期、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早产均为胎盘早剥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胎盘早剥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较高,且胎盘早剥分级Ⅱ级、胎盘位置在后壁、合并子痫前期、合并绒毛膜羊膜炎、早产是其发生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产妇阴道分娩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相应的护理措施实施效果进行探究.方法:2016年3月-2017年3月随机选取了16例分娩产后出血病例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产后出血患者实施护理、治疗措施.结果:16例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为:胎盘因素4例(25.00%)、子宫收缩乏力9例(56.25%)、软产道损伤2例(12.50%)、其它1例(6.25%);产妇产后阴道出血的发生率较高,产后2h内是产后高发期,12例产妇在2h内出血.结论:导致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降低出血问题发生率,在后期护理与治疗中应配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以保证孕妇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的各种影响因素,进行早期预防,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方法:对2007~2009年我科所发生的产后出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产妇4520例中发生产后出血32例,其发生率0.7%.导致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居首位25例(78.13%),其次胎盘因素4例(12.5%).结论:严密观察产程,分析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并加以预防,是降低产后出血及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孕产妇7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产后出血患者的出血原因做分析,并采取早期检测和相应的护理措施为其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有22例患者由于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55%),有10例患者由于胎盘因素导致产后出血(25%),有6例患者由于软产道损伤导致产后出血(15%),有2例患者由于凝血因素导致产后出血(5%)。通过治疗,有1例患者因治疗无效,为其进行次全子宫切除处理,其余39例患者均被治愈,其治疗总有效率为98.75%。结论:产妇产后出血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产后并发症,因此,做好早期预防,并依据产妇的个体情况,为其选择适当的护理方法是降低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发生产后出血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分析。方法笔者随机选取本院于2018年2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分娩时出血的孕妇60例,分析其产后出血的原因并针对其原因进行护理的对策研究。结果在分娩时出血的60例患者中,包括宫缩乏力48例(80.00%);胎盘因素2例(3.33%);软产道裂伤5例(8.33%);凝血功能障碍5例(8.33%)。结论宫缩乏力为产后出血的最主要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可以减少出血的发生率,降低孕妇分娩时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提出合理的防治措施.方法 以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在本院住院分娩的产妇3002例作为观察对象,将胎儿娩出后24h内出血量≥500ml定为产后出血.观察产妇一般情况、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产程、分娩方式、心理因素等.采用称重法测量产后出血量,运用PEMS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002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30例,发生率1%,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经产妇高于初产妇(P<0.01);剖宫产高于阴道分娩(P<0.01);多胎妊娠高于单胎妊娠(P<0.01);有产前高危因素的占产后出血的86.7%.产后出血原因排位为:宫缩乏力占66.67%,胎盘因素占20%,软产道损伤占3%.结论 病理产科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加强孕前宣教及孕期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提高医务人员助产技术是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例在本院分娩的产妇进行研究,资料收集的时间范围为2016年5月~2017年5月。按照产后出血情况分为两组。建立logistic模型,分析产后出血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组200例产妇中,出现产后出血的产妇有20例(10.0%);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与产后出血相关的危险因素有:宫缩乏力、产道损伤、血小板减少、多胎妊娠以及前置胎盘。结论:宫缩乏力、产道损伤、血小板减少、多胎妊娠以及前置胎盘是导致产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万雪超 《大家健康》2013,(16):148-149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及相关因素,提高医护工作者对产后出血的正确认识,做出正确的处理,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保障母婴健康。方法:对2011-2012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发生产后出血的9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到产后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临床资料对于产后出血提出正确的处理方案。结果:产后出血主要出现在分娩后2小时内,影响产妇发生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依次为宫缩乏力63例,占70%,胎盘因素18例,占20%,软产道裂伤6例,占6.7%,凝血功能障碍3例,占3.3%;另外,剖宫产比自然分娩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要高。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是由多种原因和相关因素引起的,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并针对不同原因导致的产后出血采取及时准确的治疗方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挽救产后出血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0.
金玉姬  梁广霞 《吉林医学》2010,(27):4763-4764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患者的原因,进一步总结临床经验,为临床处理产后出血提供依据。方法:选取100例非剖宫产发生产后出血并发症的患者,分析其产后出血的原因,并对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在入选的100例患者中按原因分类结果为宫缩乏力患者58例(58.00%),胎盘因素患者21例(21.00%),软产道患者16例(16.00%),凝血功能障碍患者5例(5.00%)。结论:目前产后出血仍以宫缩乏力为主,为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