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震灾后短期疾病谱的变迁及医疗预防应对措施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地震灾后医疗救治、应急、预防水平及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利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四川省青川县人民医院地震后2周收治的门诊患者的疾病种类的构成变化情况、以及当时医院与医务人员的状况及灾后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 在地震后的第1周以外科就诊病人占绝大多数,均为地震所致外伤,1周后外科患者明显减少,而内科、儿科就诊患者逐渐增多,皮肤病及心理障碍患者较多见;地震后医院处于极端情况,缺乏基本的救治条件,难以做到无菌操作以至开放性伤口感染率极高;震后环境卫生差,具备传染病流行的条件。【结论】 地震灾后短期内来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的疾病种类存在明显变化规律,就医环境也发生明显改变,因此震后医疗资源也应做出相应调整,以满足应对灾后突发性医疗事件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国国际救援队在巴基斯坦执行洪水灾害救援任务中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救援经验及临床特点,为今后国际洪水灾害救援提供合理对策及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8月28日至2010年9月13日在巴基斯坦流动医院就诊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患者625人,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情特点、诊断、治疗及随访资料等,并作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疾病种类、可能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效果,总结救援经验及不足之处。【结果】625例患者中,男性280人,女性345人,年龄6月至70岁,平均年龄18.64岁,以儿童及妇女多见。耳科疾病400人(64.0%),鼻科疾病85人(13.6%),咽喉疾病82人(13.1%),头颈外科疾病58人(9.3%)。其中中耳炎、慢性鼻炎、急性咽喉炎、头颈部感染性疾病常见。采用综合治疗措施,取得良好效果,有效率达78%。【结论】巴基斯坦洪水灾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病的发病率高,主要是感染性疾病增多。由于灾区缺医少药,卫生状况较差,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医疗援助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5.12汶川地震伤员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伤员收容和医疗救治特点。方法通过病案查阅及调查问卷等方法,回顾成都军区总医院2008年5月12日-28日救治的1 070例地震伤员临床流行病学特点、震后伤员就诊时间分布特点以及入院后救治措施和患者预后等。结果震后48h内入院人数达692例,占入院总数的64.7%。骨科伤员710例,占总伤员数的66.4%,其中最常见的为四肢骨折(371,34.7%)、软组织伤(191,17.9%)、脊柱骨折(122,11.4%)、骨盆骨折(49,4.6%)及挤压综合征(CS)(17,1.6%)。1 070例中死亡5例(0.5%),其中挤压综合征3例,腹部损伤伴失血性休克1例,地震相关非创伤性疾病(心肌梗死)1例。结论地震伤员中骨科伤为最主要伤型;地震后24-48h运送至医院就诊的伤员最多。挤压综合征患者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汶川地震后,大量伤员由灾区转运至后方医院进行治疗,通过接收地震后转伤员的紧急救治,总结医院救治地震伤员的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经验. 方法 回顾分析在"5*12"汶川地震后麻醉科参与救治的地震后转伤员临床资料. 结果 全身麻醉20例,联合腰麻16例,臂丛麻醉4例,局部麻醉9例.所有手术治疗患者均平稳度过围手术期,无一例麻醉死亡及麻醉并发症发生. 结论 医院在接收地震后转伤员后,可充分应用有利医疗条件,及时完善辅助检查和术前准备,麻醉方法 选择以采取个体化麻醉,减轻心理应激及减少麻醉并发症为原则.  相似文献   

5.
陈思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7):51-51,53
目的 了解汶川特大地震后灾区民众对医疗救援速度措施及效果满意程度,为制定医疗急救速度及措施政策提供依据和建议.方法 自行设计汶川地震灾后医疗救援措施及防疫防病调查问卷,采用被调查者自己匿名填写,对300名特重灾区、重灾区受灾民众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300位受灾民众,77%的民众在主震后24h内看到了医疗队救治伤员,救治速度满意程度为68%;78%的民众对当地医疗救助措施表示满意,救治效果满意率为80%.结论 受灾民众对地震后医疗救援速度措施和救治效果满意率较高,但急救知识的宣传力度不到位、医疗救援设备落后,因此,应加强急救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医疗救援设备应未雨绸缪,只有这样灾情发生后才能积极有效地采取救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汶川创伤患者震后救治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汶川地震创伤患者震后救治情况.方法 随机抽样84例湖北省收治的汶川地震创伤患者并进行临床分析,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和Glasgow昏迷评分(GCS)、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手术、并发症、疾病结局等临床救治资料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地震创伤患者受伤部位以体表、四肢和骨盆、头颈部为主.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平均值为10.32分;ISS评分以轻度组和极重组为主;择期手术以肢体骨折开放复位内固定术为主;早期并发症以失血性休克为主,中晚期并发症以创伤后应激障碍为主.结论 地震创伤患者需要合理分配医疗资源,注重一般资料和救治情况的统计,能为群伤后早期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国国际救援队赴巴基斯坦洪灾救援流动医院眼科疾病临床特点和收治经验,为严重洪灾医学救援提供合理对策及科学依据。【方法】采用2010年9月15日至2010年10月3日在流动医院就诊的眼科患者1 071人,记录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情特点、诊断、治疗及随访资料等,并作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洪灾后眼科患者的疾病种类、病种分布情况、可能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并总结救援经验及不足之处。【结果】1 071例患者中,男性421人,女性650人;年龄1个月~85岁,平均年龄31.56岁,以儿童及中青年妇女多见。其中有66.7%的病人是常见眼科疾病,如普通感染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白内障,屈光不正,老年性眼底病变等;20.1%的病人是眼部急性感染性疾病,如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红眼病),角膜炎,麦粒肿,急性泪囊炎等。【结论】巴基斯坦洪灾后救援不同于中国国际救援队历次的地震灾害救援,本次以常见病、多发病的救治为主。眼科疾病特点以感染性眼表疾病为主,救援前的药物及检查设备准备符合洪灾救援特点。  相似文献   

8.
刘纪宁  杨雍  王才宏  黄彬 《西部医学》2017,29(12):1691-1693
【摘要】目的 探讨有效及时的检伤和后送转运对地震伤员救治的意义。 方法 对绵阳市中心医院医疗救援队在九寨沟“88”地震发生后8月9日 8月11日对地震伤员的检伤、救治、后送转运、进一步住院诊治的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绵阳市中心医院医疗救援队在地震现场协同震区医院检伤、转运伤员17人,检伤巡诊伤员122人,手术5人;组织协同后送转运伤员到绵阳市中心医院四批次共48人,共收治入院伤员47人,手术24人,未发生任何医疗差错,截止8月20日已有6人经治疗后康复出院,另外42人经手术及相关救治后病情稳定恢复中。后送转运及转运后的救治中做到了零死亡。结论 在地震等大型灾害的救援中,有效及时的检伤和后送转运对伤员救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汶川地震后亚急期灾区前沿综合性医院疾病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汶川地震灾区亚急期疾病发生的变化规律,为准确配置救灾医疗资源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调查汶川地震灾区的中德红十字会野战医院2008年5月25日至6月13日就诊病人的病史资料,分析灾后疾病谱的构成及其变化。结果 从2008年5月25日起,共收集6 708例病人就诊资料。病种以呼吸道感染、胃肠道感染、外伤为主,有相当部分的慢性病患者。外伤在后期有所减少。结论 汶川地震后第3周起灾区地震相关性外伤疾病减少,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感染性疾病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灾民安置点医疗救治和护理模式,分析其成效,为灾后应急医疗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以深圳市光明新区发生灾害事故后灾民安置点医疗护理工作模式为依据,统计和分析医疗护理点的就诊人群一般情况、2周患病率、2周就诊率、上转率、就诊灾民单病种前10位情况、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人次情况等。结果11个灾民安置区的医疗护理点总就诊609人次,2周患病率为44.42%,2周就诊率为43.76%,转诊率为13.63%;单病种前10位分别为上呼吸道感染、焦虑、高血压、皮炎(皮疹或接触性或毒性皮炎)、急性胃肠炎、口腔溃疡、外伤、关节不适、胃痛、牙痛或牙周病(牙龈肿痛);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763人次。结论灾后医疗救治和护理工作是重要环节,必须完善机制,并从人、财、物方面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11.
“4·20”芦山地震虽已过去,但震后快速的医疗救助反应,给我们留下很多思考。面对自然灾害时,基层医院应如何应对,怎样将有限的医疗优势发挥最大的效能,笔者谈几点灾后救治工作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赵承曹  王大模 《当代医学》2009,15(21):99-100
目的 总结地震前沿医院对地震伤员的应急医疗救治管理模式。方法地震发生后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统一指挥,打破建制,集中场地,集中资源,外科专业分片负责,全院协调。结果短期内有序地对1941名地震伤员进行了分诊、治疗、转运,降低了伤残率、死亡率,有效避免了院感的发生。结论严格的管理和严密的组织架构以及完善的各种应急预案对医院的应急医疗救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08年北京残奥会期间残奥村综合诊所接诊患者的患病情况,提高大型残疾人运动会医疗服务水平。【方法】通过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08年8月28日-2008年9月20日北京残奥村综合诊所的建档病例,对5 197例患者患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残奥会期间残奥村综合诊所接诊病人的常见病依次为急慢性损伤、呼吸系统、口腔科、眼科及耳鼻喉科疾病,分别占总就诊量的40.35%、14.34%、10.68%、8.5%和8.14%。【结论】在第13届残奥会北京残奥村综合诊所就诊病人中,以运动损伤患病率最高,治疗用药要注意兴奋剂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使部队患者及各级卫勤机构掌握部队患者到医院就诊所产生的信息以及各项结果。【方法】通过需求分析,设计并实现B/S结构基于武警部队三级网的官兵就诊信息综合查询系统。【结果】解决了官兵到医院就诊后不了解医生所做诊断的内容、无留存医生所开纸质用药处方、长时间在医院等待领取纸质检验结果、对电子版检查结果及报告的需求等问题。【结论】利用信息化手段解决了官兵来院就诊时存在的实际问题,拓宽了为部队服务思路,提高了平时卫勤信息化保障水平。  相似文献   

15.
帖敏  王春蓉 《中外医疗》2009,28(34):183-183
2008年5月12日14:28特大地震发生后,医院立即开始疏散病员,搭建临时医疗救治棚,形成流动医院,对原有病员及新入院的地震伤员进行救治。流动医院工作环境的变化为医院感染创造了条件,本文就流动医院的情况,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及对策进行分析,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分析跨国洪灾医学救援流动医院组织建设,研究流动医院模式在国际灾害救援中的作用。【方法】对中国国际救援队2010年9月15日-10月3日在巴基斯坦特达市救援期间,流动医院相关的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流动医院功能定位是医疗救治、卫生防疫和巡诊宣教。人员由1名首席医疗官、21名医师、2名药师、12名护(师)士、6名技师,共42人组成。医药技类所有人员均取得中级以上资格,涉及20个临床专业。携带28大类286种医疗设备和器材,以及13类278种药品。期间共诊治患者14 422例,其中内科组收治9 350人次,危重患者、疑难病会诊18例;外科组接诊病人4 072人次,开展各类手术75台,外科处置693人次。同时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对34例疑似、确诊传染病病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对近1 000人进行心理学干预和公共卫生宣教。【结论】流动医院模式组织科学、功能齐备、流程顺畅、效果良好,最大地满足了救援任务的需要,是大规模国际灾害救援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陈万凤 《四川医学》2014,(3):401-402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对四川省德阳市农村医疗急救体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125个乡镇卫生院、997个村卫生站受损。基本医疗、急症急救房屋、设备受损严重,两个极重灾县乡村救治体系处于瘫痪状态。震后3个月,  相似文献   

18.
地震医疗队护理队员应具备的救护能力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汶川地震后,本院在震后6~48h先后组建5批医疗队赶赴灾区抗震救灾.在组建医疗队时,对医疗队员应具备的救护能力、医疗队员职称层次比例配置、震后伤员伤情状况等问题,存在盲目性,给快速、有效救灾带来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5批医疗队员和147例地震伤员的调查分析,结合国内外相关地震救治资料,试图探讨地震医疗队护理队员应具备的救护能力,为今后护理人才培养和建立防灾医疗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李慧  饶莉  曾智  孙荣国 《西部医学》2010,22(10):1981-1982
结合以往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经验及青川县地震后卫生医疗现状,本文从技术应用模式、技术筛选、评价体系建立、推广机制及技术推广中遇到的困难及对策等方面探讨震后四川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机制,为深入开展震后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及建立灾后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模式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情况,为医院疾病的防治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医院病案室信息中心2008-2012年的全部住院患者病例,分析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及变化趋势.结果 五年来前10位疾病占住院疾病的94.78%,其中呼吸系统疾病、妊娠分娩和产褥期、损伤与中毒类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疾病始终居于前五位,是重点防治的疾病种类.结论 及时准确掌握住院患者疾病构成及顺位变化,有利于医院合理地配备床位和技术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新技术、新项目,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医疗救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