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膀胱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膀胱癌组织端粒酶活性的临床意义。 方法 应用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检测 42例膀胱癌及其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 结果  3例正常膀胱组织端粒酶表达均阴性 ;42例膀胱癌组织中端粒酶表达阳性 35例 (83 .3 % ) ,癌旁组织端粒酶表达阳性 7例 (16 .7% ) ;浸润癌或有淋巴结或远处转移者端粒酶表达阳性率高于非浸润癌或无转移者 ,但差别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结论 端粒酶是膀胱癌较理想的肿瘤标记物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B)组织中端粒酶活性和增殖细胞抗原(PCNA)的表达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TRAP-ELISA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测定58例TCCB组织的端粒酶活性和PCNA表达情况。结果 TCCB的端粒酶阳性率为86.2%(50/58),不同病理分级或临床分期之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PCNA表达强度与分级或分期呈正相关(P<0.05);不同PC-NA表达强度的TCCB样品之间,端粒酶活性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二者呈正相关。结论 TCCB组织中端粒酶活性与PCNA表达有较好的协同性,二者联合检测对TCCB的诊断治疗和估计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端粒酶活性在人膀胱肿瘤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临床病理类型的膀胱肿瘤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改良TRAP法测定91例膀胱肿瘤组织标本端粒酶活性表达。结果:83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78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94%,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也有14%的检出率,8例膀胱乳头状瘤组织中4例检测到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50%,其对应的癌旁组织检出率为12%,端粒酶活性在不同临床病理类型的膀胱肿瘤及癌旁组织中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膀胱肿瘤及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对肿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膀胱肿瘤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Qin Z  Mei H  Dai Y  Wang X  Chen X  Chen Q 《中华外科杂志》2000,38(9):697-699
目的 探讨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与膀胱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分别采用端粒酶活性试剂盒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缺口末端标记 (TUNEL)法对 5 6例膀胱癌标本进行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凋亡的检测 ,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5 6例膀胱癌标本端粒酶活性阳性率为 89 3 % (5 0 / 5 6 ) ,细胞凋亡指数为 (4 5 2± 14 4) % ;端粒酶活性强度及细胞凋亡指数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数目等无关 (P >0 0 5 ) ;与肿瘤分级、分期及预后有关 (P <0 0 1) ,即端粒酶活性越高或 (和 )细胞凋亡越少 ,则肿瘤“瘤级”、“瘤期”高者预后较差。端粒酶活性强度与细胞凋亡指数呈明显的负相关 (r=- 0 6 9,P <0 0 1)。 结论 膀胱癌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与肿瘤分级、分期及预后有关 ,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检测有助于膀胱癌的临床分析及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肾癌组织的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端粒酶活性与肾细胞癌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改良TRAP法对32例肾细胞癌组织及正常肾组织和可疑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进行检测,同时了解其与临床生物学特征的关系。结果32例肾细胞癌组织中端粒酶强阳性17例,阳性12例,阴性3例,阳性率91%;32例正常肾组织中端粒酶弱阳性者仅2例,阳性率6%;可疑癌旁组织阳性者6例,阳性率19%。三组端粒酶活性比较,阳性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肾细胞癌组织中端粒酶活性检出率高,特异性强,无假阳性和假阴性。提示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判断肾肿瘤恶性程度的标记物,并可能成为判断肾肿瘤预后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6.
在真核细胞梁色体的末端存在着一种能稳定染色体结构和功能的特残结构,即端粒(Telomere).端粒的不断短或丢失可阻止细胞的增残^[1],而端粒酶(Telomerase)的活化可在细胞染色全末端不断合成端粒的DNA序列,维持端粒的长度,使细胞成为不死化细胞或癌细胞。^[2],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发展,端粒与端粒酶日渐引起重视,而且发现大部分恶性肿瘤细胞中存在有端粒酶,端粒知性与恶性肿瘤的关系成为癌症研究的新热点,国内外有一些关于端粒酶与膀胱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在早期诊断膀胱肿瘤中应用的研究,现对此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7.
卡介苗膀胱灌注前后膀胱组织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机制,对20例膀胱癌术后患者膀胱灌注卡介苗治疗,灌注前后对膀胱壁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做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对比观察,发现灌注后膀胱粘膜上皮细胞有明显变化,固有膜结缔组织中有大量免疫细胞聚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膀胱灌注对膀胱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132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前膀胱灌注BCG—PSN20mg,隔天1次,共3次。对术前术后的标本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PCR—EI.ISA)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I。)分别检测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及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膀胱灌注前后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分别为(12.78±3.67)和(3.89±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注前后肿瘤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31.6±11.3)%和(69.1±1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CG—PSN膀胱灌注能抑制膀胱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PCR-ELISA法检测膀胱肿瘤患者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变化在膀胱肿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应用PCR-ELISA法检测53例膀胱肿瘤患者尿液脱落细胞端粒酶的活性。结果:非膀胱肿瘤和膀胱肿瘤患者尿液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阳性率分别为64.15%(34.53)和7.69%(2/26),健康对照者7例均为阴性,膀胱肿瘤患者与正常人及非膀胱肿瘤患者的端粒酶活性分别相比,差别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但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无相关性。结论: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以作为诊断膀胱肿瘤的无创性检测方法,但不能预测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期分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羟喜树碱膀胱灌注后膀胱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变化,探讨其作用机理,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 5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术前膀胱灌注羟喜树碱20mg,隔天1次,共3次。对术前术后标本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TRAP-PCR-EIISA)检测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并将其与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膀胱灌注前后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分别为12.69±3.71和3.92±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膀胱灌注前后端粒酶活性降低程度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数量、病理分级、发作次数无关(P0.05),与肿瘤直径、临床分期及预后情况有关(P0.05)。结论羟喜树碱膀胱灌注能抑制膀胱癌细胞端粒酶活性,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但其对浸润性癌及肿瘤体积大者效果差,且灌注后端粒酶活性变化小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1.
膀胱癌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检测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改良的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银染方法,分别对膀胱癌组织、正常膀胱组织,以及膀胱癌患者和非尿路上皮肿瘤患者的尿脱落细胞、膀胱冲洗液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结果12例正常膀胱组织均无端粒酶活性,48例膀胱癌组织中44例(91.7%)端粒酶阳性。膀胱癌患者尿液及膀胱冲洗液中脱落细胞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83.3%(40/48)和87.5%(42/48)。12例分化良好(G1级)膀胱癌患者中,尿液和膀胱冲洗液中脱落细胞端粒酶阳性率分别为75.0%(9/12)和83.3%(10/12)。结论尿脱落细胞端粒酶活性检测敏感性高,可用于膀胱癌的早期诊断和术后随访。  相似文献   

12.
膀胱肿瘤端粒酶活性及其对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瑞粒酶活性与膀胱癌临床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TRAP法46例膀胱癌组织端粒酶提取液以及10倍、100倍稀释液分别进行端粒酶活性检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6例膀胱癌组织有38例(82.6%)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端粒酶活性强度与病人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数目无关(P均>0.05);而G3肿瘤端粒酶活性强度较G2和G1肿瘤明显增高,P<0.01;浸润性肿瘤(T2-4)较浅  相似文献   

13.
序联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顺序联合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自1991年6月~1997年2月,用噻替哌60mg、卡铂400mg、阿霉素40mg加异博定10mg顺序联合膀胱灌注膀胱癌患者68例,每周一种药物共6周,以后每个月一种药物持续至术后2年,随访10个月~5年5个月,平均3年5个月。结果T1和T2肿瘤者无1例复发,副作用轻。结果表明,多药序联膀胱灌注疗效优于单药灌注。  相似文献   

14.
膀胱移行细胞癌微血管分型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肿瘤微血管不同类型与浸润和转移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在61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对第Ⅷ因子相关抗原进行表达并计数,根据肿瘤组织中微血管(MV)的分布特点及其与肿瘤组织的关系,将MV分为两型:Ⅰ型为肿瘤组织内MV,位于癌组织内,血管迂曲,扩张,变形;Ⅱ型为肿瘤旁MV,位于肿瘤边缘,血管分布不均。结果显示浸润性癌组的Ⅱ型MV数显著高于Ⅰ型MV数(P<005),在浅表性癌组中Ⅰ,Ⅱ型MV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伴淋巴结转移的癌组织Ⅱ型MV数显著高于Ⅰ型MV数(P<005)。认为肿瘤血管的生长有很大的异质性,肿瘤边缘的微血管与肿瘤的浸润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5.
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微卫星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膀胱移行细胞癌(TCC)组织中微卫星不稳定(MSI)的情况及其与膀胱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选择4个阳性率较高的微卫星位点,应用PCRMIA分析23例TCC病人的MSI及其与临床分期和病理分级的关系。结果MSI在TCC患者中以扩增表达为主,23例TCC病人中有9例出现MSI,占39%,其中3例同时有2个位点出现MSI。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较高者,MSI的阳性率明显增高(P<0025及P<0005)。结论TCC患者的肿瘤组织中存在MSI,且MSI预示着TCC的恶性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膀胱癌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膀胱癌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的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 (TRAP)法 ,检测 2 4例膀胱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 结果  2 4例癌旁组织中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 10例 (42 % ) ,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表达与原发灶癌病理分级分期相关 ,并与癌复发相关。 结论 膀胱癌癌旁组织端粒酶活性检测可作为判断膀胱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7.
钙粘素E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钙粘素E(E-cadheri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5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钙粘素E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59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34例出现钙粘素E表达异常(5763%),其异常表达率在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钙粘素E的表达异常与膀胱肿瘤的恶性进展有关,可作为判断肿瘤复发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的微血管计数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与肿瘤转移及复发的关系,应用LSAB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28例原发性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微血管密度及临床意义。结果发现,呈乳头状生长的肿瘤组织微血管分布于乳头中心髓质部分,而浸润生长者则为弥散分布。组织学分级G1和G2间的微血管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但二者与G3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有局部淋巴结转移组的微血管密度明显高于无局部淋巴结转移组(P<0.001);微血管计数与肿瘤的生长方式、单发与多发无关。提示微血管计数对判断膀胱移行细胞癌的恶性程度及对盆腔局部淋巴结转移的危险性是一种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