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了解西宁市学龄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为合理制订儿童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研究不同年龄组儿童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结果被调查小学生第一恒磨牙龋齿患病率和龋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呈明显的上升趋势;7~9岁年龄组儿童中的大部分恒牙龋齿发生在第一恒磨牙,尤其是下颌第一恒磨牙。结论预防和治疗儿童龋齿的重点是第一恒磨牙,针对其好发部位应推广窝沟封闭。  相似文献   

2.
邓炳涛  郭庆平  李业荣 《吉林医学》2013,34(11):2006-2007
目的:了解下颌第二恒磨牙"C"形根管的发生情况,为提高根管治疗的治疗效果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取80例离体下颌第二恒磨牙和130例临床上需进行根管治疗的下颌第二恒磨牙,对根管进行探查并结合X线技术,以确定"C"形根管发生情况。结果:80例离体下颌第二恒磨牙中"C"形根管31例,发生率为38.75%。130例临床上需进行根管治疗的下颌第二恒磨牙中"C"形根管为33例,发现率为25.38%。结论:下颌第二恒磨牙根管形态复杂,"C"形根管发生率高,充分了解其根管解剖对提高根管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CBCT评估下颌恒磨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特征。方法:收集临床影像资料库中的下颌恒磨牙CBCT影像资料863例,记录牙位、牙根和根管数目,采用Vertucci分类法对根管构型进行分类描述。结果:①在558例下颌第一恒磨牙中,独立远舌根和四根管发生率分别为25.8%、51.4%,其中有48.1%第4个根管来自独立远舌根管。在双根牙中,93.9%近中根管是Ⅳ型,62.9%的远中根管是Ⅰ型。在三根牙中,94.4%的近中根管是Ⅳ型,98.6%的远颊根管和100%远舌根管是Ⅰ型。②在305例下颌第二恒磨牙中,融合根和C型根管的发生率分别为47.2%、41.6%。在双根牙中,66.0%近中根管是Ⅳ型,92.3%的远中根管是Ⅰ型。结论:CBCT可评价下颌恒磨牙根管系统解剖形态特征。下颌第一恒磨牙通常有4个根管,独立远舌根管的发生率较高,下颌第二恒磨牙融合根和C型根管的发生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上下颌第一恒磨牙缺失后行固定义齿修复的效果.方法 收集门诊第一恒磨牙缺失、固定义齿修复病例,分成上颌和下颌组.检查记录修复后即刻效果及修复1、3、5年后病例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20例上颌固定桥修复,经1~5年随访失败病例有3例:1例崩瓷,1例牙龈变色,1例松动脱落;55例下颌固定修复,经1~5年随访失败病例有9例:1例牙龈炎,3例崩瓷,4例继发龋,1例松动脱落.结论 上颌第一恒磨牙缺失后采用固定桥修复的效果比下颌好.  相似文献   

5.
胡军怡 《重庆医学》2001,30(1):59-59
儿童替牙期是人类一生中患龋率最高的阶段,其中7岁组患龋率高达86.60 %,第一恒磨牙正是属于该年龄组的新生恒牙。据调查下颌第一恒磨牙的面在恒牙中患龋 率最高,到我院口腔科就诊的患儿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下颌第一恒磨牙牙冠还未完全萌出到 平面就已发生面窝沟龋。传统观念认为预防性窝沟封闭第一恒磨牙的较好时机是牙冠完全 萌出到平面以后,但临床实际表明,此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预防第一恒牙发生龋坏的 需要。作者从1998年起,对下颌第一恒磨牙面萌出口腔后及时实施窝沟封闭术,取得良好 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 选择到我科就诊的本市儿童124例256颗健康的新生下颌第 一恒磨牙,其面窝沟完全暴露出口腔而牙冠高度不足二分之一,年龄5.6~6.5岁,平均 年龄6.1岁,随机分成二组。第一组为实验组,实行双侧下颌第一恒磨牙面窝沟封闭术, 第二组不做任何处理为对照组,两组儿童都教以正确的刷牙方法。  相似文献   

6.
吕国宏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4):117-117
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28例颌面部牙源性皮瘘,男15例,女13例;年龄10~60岁;其中青年人占70%,6例为城市居民,22例为乡镇农村患者。病程2个月~2年。临床表现:皮瘘主要因智齿冠周炎、慢性根尖周炎引起,临床多见智齿阻生萌出不全,常有触痛龈盲袋,有下颌第1磨牙颊龈瘘或咬肌前的面颊瘘、下颌缘皮瘘,下颌角下方颈上部皮瘘少,可通过皮瘘X线造影检查见造影剂从口内智齿周溢出而鉴诊;慢性根尖周病牙多呈青灰色,多为残冠根、深龋、畸形中央尖,  相似文献   

7.
下颌第一恒磨牙是最早萌出的恒牙,患龋率高,进展快,许多儿童就诊时,该牙已龋坏严重.作者自1996年起,选择拔除龋坏严重的下颌第一恒磨牙,利用下颌第二恒磨牙向近中移位,替代早失的第一恒磨牙,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桂林市小学生第一恒磨牙患龋情况,为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桂林市6所小学8~11岁的1428名小学生,对其进行第一恒磨牙龋病患病率的调查.结果:桂林市小学生1428人,龋患率23.74%,龋患率男生女生无差异,年龄间的比较也无差异.龋病好发牙位,下颌磨牙明显高于上颌磨牙(P<0.01).结论:桂林市8~11岁小学生六龄牙龋患状况严峻,患龋率较高,应加强对第一恒磨牙龋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维吾尔族人下颌第一恒磨牙的解剖特点。方法采集维吾尔族人离体下颌第一恒磨牙105颗,锥形束 CT(cone-beam,CT)法观测牙根变异及根管分类(Weine 分类);挑选出牙体完整的离体牙标本63颗,游标卡尺法测量8项牙体形态参数。结果维吾尔族人下颌第一恒磨牙牙齿总长度均值为18.9 mm,近中根长度均值为13.9 mm,远中根长度均值为12.8 mm;以双根型最多见(94.3%),三根型发生率较少(5.7%),未检出单根型;近中根根管多为2-2型(83.8%),远中根多为1-1型(84.8%)。结论维吾尔族人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及根管形态的变异度较低。  相似文献   

10.
向学熔  林居红  范小平 《重庆医学》2002,31(12):1167-1168
目的:探讨第一恒磨牙近中根纵裂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对73例上、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根纵裂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牙均有不同程度的松动、深牙周袋形成和牙槽骨吸收 ;绝大多数患牙为活髓牙(96%),牙体完整无龋;咬合创伤是较常见的诱因,占66%。结论:临床上如发现第一恒磨牙疼痛明显、牙体完整无龋,有牙齿松动、深牙周袋及咬合创伤史,应高度怀疑近中根纵裂的可能,拍X-ray牙片可明确诊断;为了避免近中根纵裂的发生,对于松动的第一恒磨牙,应以预防性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11.
下颌第一恒磨牙是最早萌出的恒牙,起确定正中[牙合]关系、承担最大咬[牙合]力的作用。由于萌出早,它的发病率最高,由于根尖病灶较大及伴有久治不愈的瘘孔而拔除。1999年-2001年收治62例71颗根尖周炎有瘘型患牙行完善的根管治疗,从而保存患牙并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恒磨牙慢性牙髓炎伴髓底穿通的保存治疗吴学军(广西桂林市人民医院口腔科桂林市541001)关键词恒磨牙;慢性牙髓炎;髓底穿通恒磨牙慢性牙髓炎,多由龋齿所致,同时常引起恒磨牙髓底病理性穿通。特别是,因萌出较早,幼儿时牙齿清洁差,治疗不及时,更易发生慢性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窝沟封闭术用于儿童第一恒磨牙龋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名儿童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共有376颗第一恒磨牙,把全部儿童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名,每组儿童第一恒磨牙各有188颗。对照组儿童第一恒磨牙未采用任何处理只给予口腔卫生宣教;观察组儿童第一恒磨牙实施窝沟封闭术处理,比较治疗后半年、1年、2年以及3年,两组儿童第一恒磨牙龋病发生情况和窝沟封闭剂的保留情况。结果:治疗后半年、1年、2年以及3年后,观察组儿童第一恒磨牙龋病发生率分别是0.0%、0.53%、2.19%、3.85%;对照组儿童第一恒磨牙的发生率分别是5.32%、9.14%、20.77%、29.67%,观察组儿童第一恒磨牙防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童第一恒磨牙窝沟封闭剂半年、1年、2年以及3年彻底脱落率分别是1.60%、2.15%、3.28%、3.85%,窝沟封闭剂保留率会逐年递减。结论:窝沟封闭术对预防儿童第一磨牙龋病具有显著临床效果,能够明显减少儿童第一磨牙龋病的发生,且窝沟封闭剂在窝沟内的保留时间较长,远期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年轻恒磨牙牙髓炎应用活髓切断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用活髓切断术治疗53例患急慢性牙髓炎的年轻恒磨牙,术后追踪观察1~2年。结果:急性浆液性牙髓炎成功率96.7%。慢性溃疡性牙髓炎成功率60.8%。结论:年轻恒磨牙急性浆液性牙髓炎采用活髓切断术疗效较好,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适应症的选择和无菌操作。  相似文献   

15.
1.1 一般资料 2003年4月至2004年6月口腔科门诊乳磨牙根尖周病患者中随机选择38例患者,共46颗牙。其中男21例,女17例;年龄4-11岁,平均7.62岁。46颗牙中,上颌第二乳磨牙12颗;下颌第二乳磨牙14颗;上颌第一乳磨牙8颗:下颌第一乳磨牙12颗。急性尖周炎6颗牙,慢性类周炎40颗牙,其中慢性有瘘型尖周炎31颗牙。  相似文献   

16.
不同类型下颌第二磨牙残根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下颌第二磨牙残根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科于2003年9月~2005年9月间对43例不同类型的下颌第二磨牙残根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后,用铸造金属核桩、冠桥修复.结果 经过1~3年的观察,43例患者中40例下颌第二磨牙残根经完善根管治疗冠桥修复,取得良好的固位和咀嚼功能.失败3例,成功率93%.结论 下颌第二磨牙残根保留有重要的修复学意义,完善的根管治疗、精确的牙备、精细的印模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恒牙He早期正畸治疗中第二恒磨牙正锁He的病因及矫治方法进行初步探讨,为临床矫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总结矫治的恒牙列早期病例56例,对其中第二恒磨牙建He中出现正锁He的病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矫治方法。结果:56例患中出现第二恒磨牙正锁He11例,占19.64%。第二恒磨牙形成成锁He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其中以第一恒磨牙带环影响第二恒磨牙萌出道,使其错位萌出最多见。矫治中除传统方法外,在第二恒磨牙粘贴颊面管,采用固定矫治技术矫治是一种简捷有效的方法,一般3个月左右即可解除锁结。结论:对于恒牙列早期,第二恒磨牙尚未萌出的病例,我们要特别注意防止其锁He的发生,一旦出现锁He,早期矫治是非常重要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分析华东地区下颌第一恒磨牙不同根管形态及其发生率,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放射科行CBCT检查的患者图像资料,参照Vertucci分类法统计分析健康?未经治疗?发育完全的下颌第一恒磨牙的根管形态?结果:共获取766例患者(137例患者单侧下颌第一恒磨牙缺失)的1 395颗下颌第一恒磨牙的CBCT图像数据?下颌第一恒磨牙双根的发生率大约为68.5%,3根的发生率为31.4%;3根管的发生率为57.9%,4根管的发生率为38.5%?近中根大多拥有2个根管?大部分的远中根均为Vertucci I型,近中牙根的根管形态比较复杂,下颌第一磨牙拥有6种不同的根管形态?下颌第一恒磨牙远中舌根的个体发生率为35.3%?男女性别间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 > 0.05)?下颌第一恒磨牙远舌根双侧对称性的发生率为60%,且右侧大于左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下颌第一恒磨牙根管形态及数目具有多样性,CBCT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来辨别分析下颌磨牙的根管形态,为根管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 (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 CBCT) 观察分析云南地区人群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和根管数目及其变异情况, 为牙髓治疗提供解剖学实验依据.方法 随机调取云南省口腔医院影像科300例患者共600颗下颌第一恒磨牙的CBCT影像资料, 统计分析下颌第一恒磨牙牙根和根管数目、远中舌根发生情况及根管形态.根管形态的分类依据Vertucci根管分类法.结果 在获得的600颗下颌第一恒磨牙中, 2根的发生率为71.2% (427/600) , 3根的发生率为28.8% (173/600) .2根管发生率为2.1% (13/600) , 3根管发生率为60.7% (364/600) , 4根管的发生率为36.8% (221/600) .近中根根管形态大多为Vertucci IV型, 远中根根管形态大多为Vertucci I型, 100%的远中舌根为VertucciⅠ型.远中舌根的人群发生率为33.7% (101/300) , 男性与女性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远中舌根的双侧对称发生率为71.3% (72/101) , 右侧发生率明显高于左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云南地区人群下颌第一恒磨牙远舌根发生率较高, 右侧发生率明显高于左侧;CBCT易于根管形态的研究, 可以辅助牙髓治疗, 提高根管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评价同一牙龄组不同矢状骨面型患者第二恒磨牙的发育及萌出状态特征,探讨其与不同矢状骨面型关系。方法选取近3年口腔科门诊错牙合畸形患者74例,其中男32例、女42例,牙龄11岁(根据Becker牙龄评价标准确定)。将患者分为骨性Ⅰ类(28例)、下颌骨骨性Ⅱ类(23例)和上颌骨骨性Ⅲ类(23例)3组。观测、描记、测量数字化X线曲面断层片和数字化头颅侧位片,确定第二恒磨牙发育状况(Nolla评价)及萌出位置。采用SPSS12.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并分析。结果 11岁牙龄不同矢状骨面型组别上下第二恒磨牙发育阶段(Nolla评价)及萌出高度和角度未见显著差异(P均〉0.05)。PP长度与上下颌第二恒磨牙的发育阶段(Nolla)及萌出高度呈正相关(r1=0.284,P〈0.01;r2=0.288,P〈0.01;r3=0.233,P〈0.05),而与上颌第二恒磨牙的萌出角度呈负相关(r=-0.236,P〈0.05)。GM长度和上下颌第二恒磨牙的发育阶段呈正相关(r1=0.309,P〈0.01;r2=0.328,P〈0.01)。11岁牙龄ANB角和上颌第二恒磨牙萌出高度呈正相关(r=0.205,P〈0.05)。结论 11岁牙龄不同矢状骨面型的儿童,第二恒磨牙发育早晚、萌出高度和角度未见差异。11岁牙龄儿童PP长度越大,第二恒磨牙发育的越早,萌出高度越高、角度越小。GM长度越大,第二恒磨牙发育的越早。11岁牙龄的儿童ANB角越大,上颌第二恒磨牙萌出高度越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