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功能性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其临床表现各异,多被误诊或漏诊。本文将我科收治的32例功能性胰岛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胰岛素瘤是胰腺β细胞来源的肿瘤,约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60%~80%,年发病率在(1~4)/100万.胰岛素瘤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导致多数患者在初次就诊时不能正确诊断,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平均为33个月,相当一部分患者被误诊为癫痫或者脑血管病接受长期治疗[1].  相似文献   

3.
胰岛素瘤又称胰腺B细胞肿瘤,既往多称为胰岛细胞瘤,属老年人的少见疾病。如果对该病认识不足,常会延误诊断和治疗。特别是一些老年病人,容易被误诊为神经系统疾病,我院近期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78年1月至2004年12月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38例胰腺内分泌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胰腺内分泌肿瘤以胰岛素瘤和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最常见,分别占57.9%和36.8%,恶性胰岛素瘤和多发性胰岛素瘤各占胰岛素瘤的13.6%,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中恶性占64.3%;21例(95%)胰岛素瘤成功术前定位和手术切除,1例多发性胰岛素瘤摘除术后 4年后复发,再次手术治愈;86%无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患者以无痛性肿块入院,肿瘤平均大小为8.5cm,6例行胰体尾部切除,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行肿瘤摘除,1例行囊肿内引流术,1例行活检术;全组术后并发胰瘘7例(18%)。结论 B超、CT是胰腺内分泌肿瘤有效的诊断方法,肿瘤局部剜出与规范切除是治疗胰腺内分泌肿瘤的有效方法,其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5.
�����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提高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23例胰腺内分泌肿瘤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胰腺内分泌肿瘤以胰岛素瘤,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及胃泌素瘤最为常见。肿瘤大小与症状轻重无关。该组胰岛素瘤为良性,其它60%为恶性,血管造影,门殂脉血激素水平测定及术中B超对胰岛素瘤的诊断阳性率分别为67%,83%及100%。胰岛素瘤均行肿瘤摘除术;胃泌素瘤及MEN-I因合并症急诊行全胃切除术;胰高血糖瘤行姑息切除术;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恶性者因局部浸润及转移未予解除。结论 除非功能性胰岛细胞瘤外,胰腺内分泌肿瘤多有完整被膜,可行摘除手术。姑息切除亦可明显级解症状,即使为恶性,预后亦好于胰外分泌肿瘤。  相似文献   

6.
秦净  张轶斌 《外科》1997,2(2):94-96
目的:提高对胰腺囊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认识、减少这种少见肿瘤的误诊误治。方法:对1958年4月 ̄1995年7月经病理证实的15例胰腺囊性肿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胰腺囊性肿瘤中,浆液性囊腺瘤6例,粘液性囊性肿瘤9例。肿瘤位于胰头部4例,体尾部10例,全胰1例。15例病人全部进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获手术切除,切除率为80%,术前明确诊断为胰腺囊性肿瘤者仅6例,其余9例术前被误诊为胰腺假性囊  相似文献   

7.
胰岛素瘤诊断的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胰岛素瘤诊断的进展北京协和医院外科(100730)赵玉沛张太平胰岛素瘤是胰岛B细胞组成的肿瘤,约占胰岛细胞瘤的70%~80%,为最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90%以上的胰岛素瘤为良性,男女发病之比为2∶1。根据我院200例的统计,2/3病人的年龄为31~...  相似文献   

8.
提高对胰腺囊性肿瘤诊断和治疗的认识,减少这种少见肿瘤的误诊误治。方法:对1958年4月~1995年7月经病理证实的15例胰腺囊性肿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胰腺囊性肿瘤中,浆液性囊腺瘤6例,粘液性囊性肿瘤9例。肿瘤位于胰头部4例,体尾部10例,全胰1例。15例病人全部进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获手术切除,切除率为80%。术前明确诊断为胰腺囊性肿瘤者仅6例,其余9例术前被误诊为胰腺假性囊肿或中、上腹肿块而行手术,其中7例术中被诊为囊性肿瘤而获相应的根治性切除,另2例被错误地进行了内引流术。结论:胰腺囊性肿瘤临床上常被误诊,只要综合运用病史分析、影像学特点、囊液分析、术中活检等方法,就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胰腺囊性肿瘤手术切除率高,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正确评价胰岛素瘤的各种定位诊断方法和各种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与吉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1985年6月至2005年6月期间诊治的38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系统评价术前超声、术中超声、术前CT及术前增强CT定位诊断方法。结果术前超声、术前CT、术前增强CT及术中超声检查其确诊率分别为47.4%、51.5%、85.7%及100%。行肿瘤局部摘除术21例,单纯远端胰腺切除术14例,远端胰腺切除术联合脾摘除3例。结论胰岛素瘤的术前定位诊断较困难,术前超声与术前CT在术前定位诊断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增强CT能够明显提高胰岛素瘤的术前诊断率,术中超声是胰岛素瘤最有效的定位诊断方法。行肿瘤摘除术是治疗良性胰岛素瘤的最佳方式,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多发性胰岛素瘤或恶性胰岛素瘤应行胰腺次全切除术以避免复发,必要时可联合脾脏摘除。  相似文献   

10.
重视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胰腺内分泌肿瘤来源于胰腺多能神经内分泌干细胞,有内分泌功能的肿瘤根据其分泌的主要激素进行命名,常见的有胰岛素瘤和胃泌素瘤.血清激素正常且不伴有明确临床症状的肿瘤,称为无功能内分泌肿瘤.总体来讲,胰腺内分泌肿瘤是一种少见病,容易误诊;另一方面,多数手术治疗效果好,即使是恶性胰腺内分泌肿瘤,由于生长缓慢,积极治疗也可获得长期存活.因此,在诊断和治疗上与胰腺外分泌肿瘤有较大区别,必须加以重视,从而达到减少误诊、及时处理、获得满意治疗效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胰腺恶性内分泌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总结胰腺恶性内分泌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69年1月至200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8例胰腺恶性内分泌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胰岛素瘤6例,胰多肽瘤23例,胰高血糖素瘤4例和胰腺类癌5例.结果除1例胰岛素瘤外,所有患者经术前影像学检查发现胰腺占位;手术切除率87%(33/38),病理学检查提示肝转移7例,淋巴结转移5例,血管、淋巴管发现瘤栓1例,局部浸润28例.术后随访24例,1例胰岛素瘤局部复发再次手术切除,1例胰腺类癌肝转移再次射频治疗,其余无转移、复发表现.结论 影像学检查是胰腺内分泌肿瘤的主要诊断依据.其恶性程度应根据术前影像学表现、术中探查、术后病理检查并结合随访综合判定.恶性胰腺内分泌肿瘤恶性程度低,手术切除率高,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2.
胰岛素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胰岛素瘤钟守先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以β细胞为主的胰腺内分泌肿瘤,特点是分泌大量的胰岛素及其前体进入血液而引起低血糖的一系列症状。北京协和医院自1935年至1996年经手术证实的胰岛素瘤患者共201例,其中男性125例,女性76例,年龄分布10~20岁9...  相似文献   

13.
异位胰腺1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异位胰腺10例。5例位于胃,2例位于十二指肠,1例在空肠,另2例为异位胰岛素瘤.本症临床表现取决于异位胰腺的部位、大小、性质及其成份的生理功能状态等相关。因为症状很不典型术前诊断较为困难.多由手术及病理切片证实。钡餐及胃镜检查加粘膜活检对诊断有意义。治疗以局部切除为宜,本组5例行胃大部切除,1例行十二指肠楔形切除,另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为术中未行冰冻切片误诊所致。1例行空肠段切除,另2例作异位胰岛素瘤局部切除.术后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4.
胰岛素瘤误诊探讨和诊治--附17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避免胰岛素瘤误诊 ,总结诊疗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84~ 2 0 0 3年 12月收治的 17例胰岛素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从发病到确诊 1~ 10年 ,平均 2 .5 4年 ,一年内确诊着 3例。占 17.6 4 % ,均有被误诊病史 ,最常见的误诊原因分别是反应性低血糖 (占 4 7.0 5 % )、癫痫、颅内病变。 5 2 .94 % (9/ 17)在确诊时有智力减退或反应迟钝 ,Whipple三联征 [胰岛素与血糖比值(I/G) >0 .3]。CT、MRI、术前B超、术中B超 (IOUS)诊断 ,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肿瘤剜除术 9例 ,胰体尾切除 5例 ,楔形切除 3例 ,全组无手术死亡 ,术后无低血糖发作。术后胰瘘 2例。结论 Whipple三联征I/G >0 .3是胰岛素瘤定性诊断的主要依据。术前MRI、B超 ,术中详尽扪诊联合IOUS可取得较为满意的定位诊断 ,据胰岛素瘤大小、部位、数目采取适宜的手术方式是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和解决胰腺囊性肿瘤诊治中的常见问题。方法:回顾分析了1984-2002年中25例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治资料。结果:既往曾被误诊为假性囊肿而作囊肠或胃吻合11例,误诊率44.0%;手术切除率68.0%;除3例浆液性囊腺瘤外,其余22例中恶性占68.2%;随访22例,半数以上病人生存3年多,其中8例仍健在。结论:提高对胰腺囊性肿瘤的认识,减少误诊和积极的手术切除是改善其预后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胰岛素瘤并非罕见。1974年Stephanini曾收集了1067例,国内报告已超过500例。有报告术前误诊为癫痫、癔病、脑瘤者达50%以上。1966~1983年我们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胰岛素瘤共46例,本文报告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体会。  相似文献   

17.
220例胰岛素瘤诊治分析(英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断和治疗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95 3年~ 1999年 7月收治的 2 2 0例胰岛素瘤病例资料。 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年龄为 39岁 ,平均确诊时间为 35个月 ,来院前误诊率为 5 4% ;手术治疗 2 14例 ,其中良性 2 0 1例 (93.9% ) ,恶性 12例 (5 .6 % ) ;肿瘤直径<2cm的占 78% ;90 .7%肿瘤为单发 ,多发占 9.3% ;位于胰头钩部者 37.1% ,胰体部者 2 6 .1% ,胰尾部 36 .1% ,胰腺外0 .7% ;95 .5 %患者具有Whipple三联症 ,89%的患者IRI/G >0 .3;术前B超、CT、MRI定位诊断阳性率不高 ,血管造影和PTPC阳性率分别为 6 2 .8%和 88% ,对术中切除肿瘤帮助较大。胰岛素瘤大部分均可行肿瘤单纯摘除 ,患者血糖可恢复正常 ;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胰瘘和胰腺炎。 结论 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 ,加强对本病的认识 ,减少误诊 ,对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胰腺内分泌肿瘤的诊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胰腺内分泌肿瘤如胰岛素瘤和胰多肽瘤是少见的胰内分泌肿瘤,促胃液素瘤、肠肽瘤等多种均为罕见的肿瘤(表1)。  相似文献   

19.
74例胰岛素瘤诊断和手术治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总结胰岛素瘤诊断和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 :对 1 966年 7月~ 2 0 0 1年 7月我院手术治疗、并有病理诊断的 74例胰岛素瘤病人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本组病人均符合Whipple三联征 ,至少有一次IRI G >0 .3。52 .70 %病人曾被误诊 ,仅 2 0 .2 7%病人在发病一年内得到正确诊断 ,平均病程 3 .36年。B超和EUS定位阳性率不高 ,CT和MRI正确检出率分别为 63.41 %和 63.64% ,ASVS正确检出率达 90 %。单发胰岛素瘤为 66例 (89.1 9% ) ,多发胰岛素瘤 2例 (2 .70 % ) ,增生 4例 (5 .41 % ) ,恶性胰岛素瘤 2例 (2 .70 % )。良性胰岛素瘤中 85 .2 7%直径≤ 2cm。单纯摘除是主要手术方法 ,88.52 %肿瘤切除后 30min血糖上升至正常水平以上 ,余于术后 2h内恢复至正常水平以上。 97.2 6 %的病人术后发生高血糖 ,一般在术后一周血糖恢复正常。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为胰瘘 (2 7.2 7% )和胰腺炎 (5 .1 9% )。结论 :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CT可作为首选的定位方法 ,对其他方法难以发现的肿瘤可行ASVS。手术是治愈胰岛素瘤的主要方法 ,但需注意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胰岛素瘤的诊治要点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胰岛素瘤是最常见的以β细胞为主的胰腺内分泌肿瘤,特点是分泌大量的胰岛素及其前体进入血液而引起低血糖的一系列症状。我院自1953~1992年底经手术治疗的胰岛素瘤患者共172例,其中男性110例,女性62例。单发肿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