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本文对《金匮要略》一书中有代表性的方剂进行了剖析,探讨了张仲景组方中的阴阳兼顾、表里同治、攻补兼施等对立统一规律的运用,对进一步阐明张仲景的用药组方规律,指导临床组方用药,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探讨张仲景《伤寒论》《金匮》的组方特点、用药规律。较详细地阐明了张仲景组方特点是因病立方,先立法后组方,用药精练,针对性强,同一个方,只因药量有别,作用不同,主治不同等。  相似文献   

3.
探讨张仲景《伤寒论》《金匿》的组方特点、用药规律。较详细地阐明了张仲景组方特点是因病立方,先立法后组方,用药精练,针对性强,同一个方,只固药量有别.作用不同,主治不同等。  相似文献   

4.
《金匮要略》组方思想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金匮要略》所载262首方剂的分析,探讨张仲景的组方思想。认为法寓证之中,据证以组方是其组方的根本宗旨,方证相对,随法而分配而化裁是其配伍和用药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服五苓散后,“多饮暖水”机理的详细分析和研究探讨,向读者展示了张仲景在组方用药方面独特而精彩的惊人成就和杰出的科学价值,从而对提高我们临床遣药组方水平,开阔思路,将有很大的裨益和借鉴作用,同时对深入研究《伤寒论》的学术价值,挖掘祖国医学宝库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张仲景组方用药基本思路与方法进行基础的理论认识与临床应用.方法:通过对经方的解读,研究探寻张仲景运用半夏的规律.结果:半夏有止呕、化痰饮、散痞结益脾胃、止痛之功用,且量不同效各异,用量上贵在酌量权度,配伍衡定.结论:临床中只有针对病变证选方用药,不拘泥于单一的配伍关系,活学活用,才能真正最大限度地发挥经典方药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虚劳证治,重在拯阴——张仲景虚劳方证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剖析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虚劳方证,认为仲景特别重视阴精亏损在虚劳病机中的主导地位,其组方用药侧重于养阴以涵阳,佐以温阳以运阴。  相似文献   

8.
缓中是中医方剂组方配伍及用药的一种独特方法。自汉·张仲景伊始,历代医家均创有缓中特点的有效方剂,其中以仲景最为丰富。学习和掌握缓中之配伍运用规律,对于正确理解和分析前人的方剂配伍及指导临床组方用药均有意义。本文试从缓中之涵义、作用及配伍应用原则等方面作初步的探讨。 1 缓中之涵义  相似文献   

9.
《伤寒杂病论》被后世誉为"众方之祖",所载方剂被尊为"经方"。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创制的方剂,皆用药精当,配伍严谨,疗效可靠。其中,很多方剂名称相同而仅有大小之分,文章试从病机、主证、治法、方药、用量等方面阐述《伤寒杂病论》中方剂的"大、小"之别,并阐明张仲景此为的深意,深入体会张仲景辨证论治和组方用药思想,旨在提高临床思辨能力,开拓治疗思路,以期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0.
中医临床遣药组方形式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中医遣药组方的7种基本形式,切证组方、释因组方、审察病机组方、经验遣药组方、辨病辨证组方、兼容药理组方及对症组方。切证组方、释因组方、审察病机组方的代表分别为张仲景、陈元择、刘完素;经验遣药组方多在学验俱丰的老中医身 上体现,现代临床则较多采用辨证结合辨病和根据中药药理组方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分析《金匮要略》中含有防风、防己的方剂,发现张仲景对于这两味中药的使用具有鲜明的特色:防风擅长祛风,经方中常与解表药桂枝、补气药人参、养血活血药当归(生地)、温里药附子(干姜)相配伍;防己擅长利水,经方中常与温阳化气药桂枝、补气药黄芪、利水药茯苓相配伍;同时防风、防己合用可治风邪夹杂之证。本研究旨在探究防风、防己在《金匮要略》中的用药特点,总结医圣张仲景对这两味中药配伍组方规律,以期能为中医临床用药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金匮要略》气血水理论探析张仲景辨治中风的思路。明确气血水理论可应用于中风整个发展阶段,指出中风的发生与阳气失根、瘀血塞道、痰浊截源关系紧密,确定调和气血水为中风的治疗大法,将张仲景治疗中风的方药——防己地黄汤、风引汤、侯氏黑散进行归类,指出辨治过程中要有侧重,既丰富了治疗手段,又可指导临床组方用药。  相似文献   

13.
孙莹莹 《健康之路》2016,(4):221-222
从仲景对大黄的临床应用、主要配伍、用药剂量、炮制煎煮等环节初步探讨了张仲景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从中看出张仲景治病用药的严谨态度。  相似文献   

14.
药对在张仲景组方中比比皆是,除七情所总结的用药规律外,两药合用,能产生与原有药物均不相同的功效,本文针对《伤寒论》中四气五味药对及特殊药对的组成方式,综合文献分析归纳后举例论述,目的在于提高对伤寒论中药对配伍的认识与加强理解。  相似文献   

15.
中医“治未病”思想源于《内经》,张仲景将这一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相结合,并加以丰富和发展。仲景提出“四季脾旺,不受邪”(《金匮要略》)即肯定了脾胃在预防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其组方用药、服药禁忌、药后护理、病后调养等各方面都体现了治未病重在脾胃这一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6.
总结王瑞麟教授"主、辅、保、抗"组方用药方法。其配伍方法非常注重用药组方,强调"用药如用兵,兵不在多,贵在精。用药要少而精,少者不少,多者不多。"主、辅、保、抗"组方用药方法,不仅保留了传统君(主)臣(辅)佐使组方用药方法的优点,而且又结合当今科研成果增有新义,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用药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伤寒论》方独特的用药和组方,至今被临床广泛应用,不仅用于治疗外感疾病,而且广泛地用于内伤杂病。本文从组方遣药、配伍、用量、煎服法、药后调护等方面探讨了《伤寒论》方用药组方特点,旨在加深对经方的配伍规律的认识,进一步提高临床遣方用药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论张仲景与张元素学术思想的内在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张仲景与张元素学术思想的内在联系董泽宏(首都国际机场医院北京100621)关键词:张仲景;张元素;学术思想;《内经》;六经辨证;脏腑辨证;遣药组方张仲景继承了《内经》、《难经》等的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提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其所著的《...  相似文献   

19.
仲景祛水治本的思路与方法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张仲景祛水诸法 ,认为其在具体运用发汗、利小便、攻下逐水三法时 ,是与调理脏腑气血阴阳相结合的 ,体现出治脏腑调气机是祛水之基 ,理阴阳助气化是祛水之根 ,调气血消瘀积是祛水之用的学术内涵 ,标本兼治 ,始终以调整人体内在的自我恢复能力为目的 ,其组方用药具有鲜明的规律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组方,不仅是中医提高学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需要,而且是促进中西医结合与丰富现代医学内容的关键。为了继承前人经验,进一步提高中医组方法度,现就张仲景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组方规律作以初步探讨,以作引玉之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