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2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观念认为脑出血急性期应严禁使用活血化瘀法,因为它有引起再出血之嫌.但是近年来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不仅在理论研究和动物实验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而且临床也显示了良好的疗效.笔者1999年5月-2009年2月应用活血化瘀法治疗2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景风霞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11):1872-1874
目的: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脑出血后缺血性脑损害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脑出血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于发病后一天采用中医活血化瘀法进行辨证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临床疗效,评价中医活血化瘀法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2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治疗总有效率上,观察组为92.86%,明显要比对照组的73.81%高,2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中,脑出血患者采取中医活血化瘀法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效果,并提出相关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脑出血患者42例,对照组16例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26例在常规治疗上加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观察NIHSS评分及血肿吸收情况.结果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及血肿吸收情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 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治疗脑出血有一定效果,提示临床护理人员在治疗期间,注意中药使用过程中的护理观察指导,并提高专科护理知识.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属中风范畴.它发病急骤,病情重笃,死亡率高.就活血化瘀法救治本病而言,不少临作工作者拘于“出血者止,缺血者活”的观点,而畏惧不用.近年大是量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表明,及时正确运用活血化瘀法,确能提高救治疗效,降低病死病残率.因此,笔者认为:应当把活血化瘀作为治疗急性脑出血的重要法则之一.现就有关问题探讨如下.一、出血成瘀 病位在脑1 病因病机:《血证论》云“既是离经之血.虽清血鲜血,亦是瘀血”,而脑出血正是由于某种原因造成脑部脉络破损,血液外溢停积局部形成血肿、血块,则动态变为静态的“离经之血”“恶血”“贼血”.此瘀之处《内经》称、血菀于上(头脑部位)”,何康臣明确指出“据解剖所见,凡以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43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脑出血患者86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为69.7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活血化瘀法能有效改善脑出血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疗效观察毕云刘兰芬作者单位:650011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毕云);650223昆明云南电子计算中心医务室(刘兰芬)毕云女37岁副主任医师近期临床及实验研究表明,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急性期能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病残率。为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5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50例,均用西医综合治疗(吸氧、排痰、抗感染、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等)和20%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5~30mg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口服(或鼻饲)。2组疗程均为10~14日。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3.3%,总有效率为9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2.0%,84.0%),P均<0.05。治疗组脑出血血肿的吸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可改善脑组织缺血、缺氧,缓解脑水肿,促进血肿吸收,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8.
"活血化瘀"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治疗法则,其学说源远流长.张仲景承于经旨,创立许多活血化瘀方剂,对后世影响颇深.随着对"活血化瘀"研究的不断深入,近人在仲景"当下之"的原则启发下也创新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活血化瘀方剂.本人运用仲景活血化瘀法治疗疑难杂证,收益非浅,现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伴脑梗塞20例临床观察朴永日吴相善崔贤康玉华1990年以来,以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伴有脑梗塞(中风病)患者20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本组20例患者均有高血压病史,其中男15例,女5例;年龄48~7...  相似文献   

10.
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102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15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2例和对照组50例,均和西医综合治疗(吸氧、排痰、抗感染、未及电解质平衡等)和20%甘露醇250ml,地塞米松5-30mg静滴,每日1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口服。2组疗程均为10-14日。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3.3%,总有效率为91.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组脑出血血  相似文献   

11.
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翟国锁 《临床医学》2004,24(2):49-50
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患者常见并发症,血肿是否能及时有效清除对患者预后有密切关系。近年来活血化瘀法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已有报道。笔者2000年1月-2002年12月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基底节区HICH获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对中少量高血压性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病灶周围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方法:中少量高血压基底核区脑出血患者1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8例)和治疗组(90例),2组均给予脑出血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黄芪、葛根素或丹参注射液(各30例)静脉滴注,同时配合给予活血化瘀方口服;于治疗前及治疗后7、14、21、28 d行头颅CT检查测定血肿周围水肿的体积;于治疗后14 d和28 d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FD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同时观察2组的病死率及再出血率。结果:对照组治疗14 d后病灶周围水肿体积开始明显小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治疗7 d后病灶周围水肿体积即开始明显小于治疗前(P<0.01);治疗14 d后,治疗组病灶周围水肿体积即开始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NFDS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且治疗组NF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再出血率和病死率无差异。结论:活血化瘀法能有效减轻脑出血的病灶周围水肿,并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且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活血化瘀汤联合针刺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1月至2019年6月某院收治的94例脑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输注,2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活血化瘀汤联合针刺治疗,两组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后NIHSS评分(10.91±2.89)分低于对照组的(15.34±2.53)分,中医证候积分(3.04±1.38)分低于对照组的(8.77±2.0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针刺治疗脑出血患者,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促进临床症状恢复。  相似文献   

14.
研究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对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选取2015年4月~2017年2月在本院接受诊治的10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2例;其中对照组治疗中给予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给予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治疗预后情况。入选患者均接受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评价分析显示,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组间的预后相关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研究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脑出血患者在其临床治疗中应用自拟活血化瘀方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5.
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脑出血急性期适宜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血化瘀法治疗原发性脑出血急性期适宜性的探讨李泓李先浩血液从破裂的血管直接进入脑组织,称为原发性脑出血(ICH)。15%~40%的ICH患者死于脑出血急性期。这里所谈的ICH不包括血液病和肝脏病引起的脑出血,主要指最常见的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出血。IC...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早期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4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观察中西医结合早期使用活血化瘀中药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均为急性脑出血患者,2组基础疗法相同,治疗组早期加口服或鼻饲活血化瘀中药。2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疗效。  相似文献   

17.
活血化瘀在脑出血急性期的应用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刘力昌  李妍怡 《临床荟萃》2006,21(3):223-224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活血化瘀方药开始应用于脑出血的治疗,显示出良好的效果。动物实验证实,活血化瘀方药在防治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促进血肿吸收、改善神经机能等方面具有确切疗效。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争议,现就其理论依据、作用机制、药物选择、用药时间窗、病例选择、安全性及前景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争鸣,统一认识,进一步提高脑出血急性期的救治水平和效果。  相似文献   

18.
早期应用疏血通对急性脑出血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嘉锋  郭峰  杨华  赤保民 《临床荟萃》2006,21(23):1736-1737
临床对脑出血的内科治疗主要为脱水降颅压、维持生命体征的平稳及防治各种并发症。近年来,活血化瘀药物对脑出血的治疗作用亦为人们所重视,但对其应用时机尚有不同意见。我们观察了早期应用疏血通注射液对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姚益峰 《浙江临床医学》2010,12(10):1073-1074
高血压脑出血是指高血压引起的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又称脑溢血,具有急性期死亡率高、恢复期致残率高的特点。近年来,作者运用活血化瘀中药并结合现代医学综合治疗急性期高血压脑出血,在缓解病情、血肿吸收、神经功能康复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一组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脑出血早期治疗中的活血化瘀疗法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脑出血是现代社会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致残率均很高,目前治疗方法不尽如人意,缺点之一在于治疗时间长,功能康复慢,尤其表现在血肿及周边水肿带消失速度慢,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沉重负担。很早就有临床医师主张在脑出血的治疗中使用活血化瘀类药,以促进血肿及水肿的消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