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孕产妇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孕产妇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364例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院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院内感染发生率为3.3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阴道助产及剖宫产、侵入性操作、抗生素使用≥3种、住院时间与院内感染有关,而院内感染与经产妇、妊娠并发症二因素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表明,抗生素使用≥3种、阴道助产及剖宫产是孕产妇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抗生素使用≥3种、阴道助产及剖宫产是孕产妇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对这二个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控制孕产妇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孕产妇死亡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分析我院20年间孕产妇死亡原因,提出进一步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措施。方法 将我院1983年1月~2002年12月共20年2l例孕产妇死亡资料以产科直接原因和产科间接原因按先后两个10年作为两个阶段对比。结果 经加强孕期保健和孕期并发症、合并症的防治,死亡病种和死亡人群发生了变化,第二阶段产褥感染、妊娠合并先心病无死亡,但又出现了异位妊娠、肺栓塞等新病种。本地人口死亡减少,外地人口死亡上升。结论 拓宽防治工作范围,加强外地人口管理,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保健的系统性和服务质量,加强临床医生专业知识和急救技能培训是降低孕产妇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孕产妇死亡研究现状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1987年在内罗毕召开的国际母亲安全研讨会上,首次在全世界范围内提出了母亲安全的倡议,以此动员国际社会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和患病率的重视。这一倡议得到WHO等国际组织及190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我国政府也在《90年代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向国际社会承诺:将孕产妇死亡率在1990年基础上下降1/2;在《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中,又明确了“孕产妇死亡率以2000年为基数下降1/4”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今后预防决策提供依据.方法:以“孕产妇死亡”、“危险因素”、“影响因素”和“病例对照”为检索词,计算机检索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收集1991 ~2011年关于孕产妇死亡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按照纳入与剔除标准选择文献、评价质量,提取数据,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文献,病例4033例,对照14789例.孕产妇死亡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的OR及95% CI分别为:孕产妇文化程度1.400(1.367 ~1.424)、丈夫文化程度3.009(2.023 ~4.474)、家庭经济收入0.200(0.157 ~0.254)、分娩地点4.953 (3.776 ~6.496)、分娩方式5.731(3.795 ~8.654)、胎盘非自然娩出5.070(2.499 ~ 10.287)、妊娠合并症1.812( 1.478~2.221)、人工流产次数1.199(0.376 ~3.825).结论:目前影响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孕产妇和丈夫文化水平低、在家分娩、剖宫产、胎盘滞留和妊娠合并症,保护因素为高经济收入家庭.  相似文献   

5.
早产儿死亡的产科危险因素:249例回顾性分析方芳王世阆陈莉刘淑芸(华西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早产儿死亡率占新生儿死亡率的45.9%~75%〔1,2〕。降低早产儿、低体重儿发生率,可以显著降低围产儿的死亡率。为探讨早产儿死亡的产科危险因素,预防早产儿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绿脓杆菌败血症病死率的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1991~2003年间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例14岁以下绿脓杆菌败血症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发热和腹泻为最常见的初始症状。病死率与性别、年龄、感染途径、是否化疗和使用激素、白细胞数无关(P>005),而与基础疾病的严重程度、有无严重并发症、有无低钠血症、高血糖症、血小板减少及有无敏感抗生素联合用药有关(P<005)。 结论绿脓杆菌败血症是免疫功能低下患儿的常见危重并发症之一,病死率极高,早期经验性联合应用抗绿脓杆菌抗生素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7.
        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数据,截至2017年,全球孕产妇死亡率仍然高达211/10万,每年死亡人数达到29.5万人[1]。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9.6/10万,2018年为18.3/10万。虽然我国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上已经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但与高收入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尤其是我国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仍具有一定的下降空间。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8.
根据世界银行的估计数据,截至2017年,全球孕产妇死亡率仍然高达211/10万,每年死亡人数达到29.5万人[1]。全国妇幼卫生监测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为19.6/10万,2018年为18.3/10万。虽然我国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上已经提前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但与高收入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存在巨大差距,尤其是我国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仍具有一定的下降空间。 浏览更多请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及当期杂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011—2015年重庆市孕产妇的死亡原因,为全面二胎政策下采取有效的降低孕产妇死亡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重庆市2011—2015年死亡孕产妇病历资料和市级孕产妇死亡评审结果,回顾性分析孕产妇死亡原因。结果 2011—2015年重庆市孕产妇死亡237例,死亡率从2011年21.61/105下降至2015年的15.30/105,孕产妇死亡原因前3位分别是产科出血、妊娠合并心脏病和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影响可避免死亡的主要因素为医疗保健机构和个人家庭的知识技能不足。结论重庆市孕产妇死亡率已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进一步控制和降低孕产妇死亡率需在加强高危预警和分级管理、提高基层人员技术水平、重视多学科合作和加大健康教育宣传力度等方面实施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HELLP综合征并发围生儿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1月至2010年12月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收治的76例HELLP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按是否发生围生儿死亡分为死亡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各项实验室指标。结果:围生儿死亡率为22.4%(17/76)。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生产次数、早产情况、胎儿窘迫、收缩压、舒张压、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清胆红素、24h尿蛋白定量为影响HELLP综合征并发围生儿死亡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舒张压、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清胆红素、24h尿蛋白定量是影响HELLP综合征中围生儿死亡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结论:血红蛋白和血小板计数降低及血清胆红素、舒张压和24h蛋白尿升高是影响HELLP综合征围生儿死亡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地区孕产妇的死亡原因及变化趋势,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2001年10月至2011年9月107例广东省中山市死亡孕产妇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中山市10年孕产妇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常住人口死亡率低于流动人口;其中前后5年对比死亡顺位发生较大改变,产科出血由第1位(构成比35.82%)降至第3位(20.00%),妊娠高血压疾病由第2位(25.37%)降至第5位(2.50%),栓塞类疾病由第4位(13.42%)升至第2位(22.50%);内科疾病(包括妊娠合并内科疾病)由第3位(16.40%)升至第1位(45.00%),产后出血、妊娠高血压疾病病死率呈下降趋势,羊水栓塞病死率下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10年来中山市孕产妇死亡直接产科原因下降,间接产科原因上升,产科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但栓塞类排名有提前,需加强羊水栓塞及肺栓塞的预防诊疗措施,提高孕产妇综合救治能力,加强多学科合作,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13.
大多数的妊娠和分娩是一种生理过程,但有一部分妇女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逐渐发生病理性变化,少数妊娠则一开始就为病理性,其中的部分妇女在妊娠分娩或产褥期中不幸死亡,目前国际上孕产妇死亡用孕产妇死亡率(MMR)来计算。我县近3年来孕产妇死亡率逐年上升,现对2002~2004年的25例孕产妇死亡原因与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辽宁省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的一项重要指标。辽宁省孕产妇死亡率 1990年为 6 4 .8/ 10万 ,2 0 0 0年为 2 7.8/ 10万。孕产妇死亡率下降的同时 ,主要死亡原因 (简称死因 )也发生了变化 ,现将辽宁省 1990~ 2 0 0 0年孕产妇主要死因分析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与结果1.资料 :本资料来源于辽宁省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2 .孕产妇主要死因 :辽宁省 1990~ 2 0 0 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地区活产总计 86 9348例、孕产妇死亡 4 14例。直接产科死因占 75 .6 % (313/ 4 14 ) ,间接产科死因占 2 4 .4 % (10 1/4 14 )。主要死因依次为产科…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11年间产科出血孕产妇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产科出血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第 1位原因。减少产科出血造成的孕产妇死亡 ,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将辽宁省 1990 2 0 0 0年产科出血孕产妇死亡资料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本研究资料来源于辽宁省 14个市 2 5个监测点 1990 2 0 0 0年的孕产妇死亡监测网。1.2 方法在全省 2 5个以县、区为监测单位的监测点内 ,建立以各级妇幼保健机构为中心的活产统计和孕产妇死亡报告系统 ,对所有死亡病例按统一内容进行死亡调查 ,县区、市、省逐级每年一次对死亡病案开展技术评审。通过逐例评审 ,明确死因和分析影响死亡…  相似文献   

16.
妊娠合并恶性肿瘤是指在妊娠期间或产后1年内确诊的恶性肿瘤.妊娠期间的恶性肿瘤并不常见,其发病率约为1/1500 ~1/1000,但自2016年来,由于妊娠年龄的推迟以及“二孩”政策的开放和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孕产妇平均年龄增大,妊娠合并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日趋上升.2010 ~2019年北京市孕产妇死亡非直接产科因素中恶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孕产妇死亡资料分析,建立有效干预措施,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对塔城地区2005~2010年孕产妇死亡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塔城地区2005~2010年孕产妇死亡50例,前三位死亡分别是产科出血35例,占70%,合并心脏病4例,占8%,合并肝病3例,占6%。可避免死亡19例,占38%,创造条件可避免25例,占50%,不可避免死亡5例,占10%。结论:加强业务人员培训,做好孕产期保健服务,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意识,建立有效干预措施,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分析羊水栓塞(amnionic fluid embolism,AFE)致孕产妇死亡病例特点,找出诱发因素,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北京市1996年至2010年67例AFE致孕产妇死亡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996年至2010年AFE孕产妇死亡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19.20%,居死因顺位第1位,羊水栓塞死亡专率为3.99/10万,2006年至2010年段与前两个年段相比AFE死亡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缩宫素使用、胎膜早破、经产妇、高龄产妇和剖宫产是AFE前5位诱因。结论北京市AFE死亡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仍居孕产妇死因顺位第1位。严格使用缩宫素、减少分娩干预、规范产检是降低AFE孕产妇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了降低内蒙古自治区孕产妇死亡率,提高产科质量及孕产妇系统管理水平,我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孕产妇死亡监测工作,2002年实行全区孕产妇死亡报告制度。每年对孕产妇死亡报告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和孕产妇死亡评审,比较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区孕产妇的死亡状况。通过近几年监测工作的实施和医疗保健工作的改善,孕产妇死亡率有下降趋势。现将1999年至2005年我区孕产妇死亡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1990~200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及死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多年来,我国孕产妇死亡率较高,这与多种因素有关。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医疗保健的改善,孕产妇死亡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较高,本文调查并分析了11年来辽宁省孕产妇死亡情况的变化及死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