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肢指体残损术后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方法 笔者收治急诊肢指体残损和术后残端痛、皮渍残肢动力差病例338例,行神经高位切断封闭、骨髓腔封堵、肌腱止点重建包裹骨残端、修整肢指体残端手术.结果 术后随访1-3年,未发生严重感染及组织坏死,术后外形功能及安装假肢顺利.结论 残肢神经高位封闭切断或残腱肌肉内植入,骨髓腔封堵,肌肉止点重建固定,能有效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张延龙 《黑龙江医学》2002,26(10):788-788
本文对采用 3种不同肌肉处理方法进行截肢的 35例患者术后残肢功能及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 ,认为不造肌肉止点进行截肢的 ,术后残肢功能差 ,并发症多 ;而重造肌肉止点截肢的 ,残肢功能好 ,并发症少。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 35例中 ,男 33例 ,女 2例。年龄在 12~ 5 5岁之间。上肢 9例 ,下肢 2 6例。致伤原因 :火车压伤 14例 ,电击伤 3例 ,冻伤 3例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2例 ,齿轮绞伤 11例 ,骨筋膜室综合征 2例。2 治疗接诊时 ,首先诊治威胁生命的多发伤和复合伤 ,纠正休克 ,同时积极行截肢术。截肢方法 :①不缝合断端肌肉 ;②拮抗肌互相缝合 ;③…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治疗神经瘤性残端痛的新方法及疗效;方法:1990年起,在切除残端神经瘤后,采用残端直接缝合法(15例)、神经原位移植法(21例)两种重建神经连续性的方式治疗残指(趾)肢神经瘤性残端痛36例;结果:术后32例随访6个月~2年,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明显,治愈好转率90%以上;结论:使残端神经的再生恢复其生理过程,无论从预防还是治疗的观点出发,都是治疗神经瘤性残端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正> 因火车碾压伤使肢体离断或严重毁形而行截肢术在我院较为常见。术后残肢常并发感染、疼痛、肿胀、关节挛缩等。近年来,我们对截肢术中的技术处理及治疗方法进行了一些改进,采用肌肉固定术、神经断端吻合订,残肢弹力绷带包扎及高渗溶液泡加TDP照射,加强残肢护理及关节功能训练等,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介绍治疗神经瘤性端痛的新方法及疗效;方法:1990年起,在切除残端神经瘤后,采用残端直接缝合法(15例)、神经原位移植法(21例)两种重建神经连续性的方式治疗残指(趾)肢神经瘤性残端痛36例;结果:术后32例随访6个月-2年,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明显,治愈好转率90%以上;结论:使残端神经的再生恢复其生理过程,无论从预防还是治疗的观点出发,都是治疗神经瘤性残端痛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利用截肢后废弃肢体的游离骨组织修复残端创面的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们利用残肢游离骨塞技术急诊修复截肢后残端6例。确定截骨平面后,在其内及外侧保留骨膜瓣,用摆动锯截骨至骨面渗血,常规打磨处理残骨边缘。在清创后的离断肢的正常骨质上设计骨塞大小。剔除骨膜后制备成类圆锥型骨塞,其底面为骨皮质,4周为松质骨。其基底部则按截骨的横截面修整成一略带弧形的骨垫,塞入残端髓腔,修整骨塞基底部后,用骨膜瓣闭合残端骨髓腔。将事先设计好的软组织瓣依次包埋残端,皮下放置胶片引流,大量棉垫包扎,并石膏固定(硬包扎)处理。结果:4例患者创面甲级愈合,拆线出院。2例患者术后出现创缘下积液,予扩创换药后伤后20~25天创面愈合。患肢随访3~6个月,残端无窦道形成,伤后1年装配假肢残端皮肤无溃疡压疮,外形良好。结论:应用截肢肢体游离骨塞技术修复残端骨创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在以往有过损伤的部位或神经经途中易受摩擦、挤压的部位或截肢(指)残端出现一个或几个疼痛性结节,触痛很明显,即可诊断为创伤性神经瘤。发生于截肢(指)残端的称为残端神经瘤,是手指短缩术后常见并发症,其中10%的患者发生顽固性疼痛,疼痛的解除较为困难。我科于2001年至2007年共收治残端神经瘤患者27例,采用神经瘤切除后植入骨内显微线固定神经外膜与骨膜治疗,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三叉神经痛神经高位切断切除术(附539支/415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解除患三叉神经痛,提高神经切断术的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复发。方法:患全身麻醉,口腔或健侧鼻腔插管,患侧口腔前庭切口,切断近颅端神经,切除远颅端部分神经。结果:术后控痛率100%,上颌神经痛术后复发3例,下颌神经痛术后复发11例,术后复发支率2.85%(14/492),复发例率3.69%(14/379),分别再行鼻腭神经,腭大神经,颏神经/颊神经及舌神经襻切除术,术后疼痛消失。结论:神经切断术“高位”比“低位”好,多支比单支好,切断+部分切除比单纯切断好,高位切断与神经周围支部分切除可能减少术后复发。  相似文献   

9.
35例电烧伤截肢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总结分析电烧伤截肢病例,从而减少截肢后并发症,提高疗效,维护残肢功能,减轻伤残程度。方法:对我院近10年收治的电烧伤截肢进行临床分析,比较术式改进前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窦道形成、继发性动脉出血、神经瘤和骨断端突出是电烧伤截肢后残肢(端)的常见并发症,改进术式可明显降低其发生率、改善残肢的预后。结论:截肢是一种严重致残又不得已而为之的医疗手段。认真消除坏死组织,防感染,选择适宜的去除平面及残端处理方法,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充分利用皮瓣技术有时可降低截肢平面,保存有用长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保留残端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股薄肌、半腱肌肌腱治疗ACL损伤50例,术中保留ACL下止点残端.结果: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增强,Lysholm功能评分,术前平均69.5分,术后平均91.6分,提高22.1分.Lachman试验阴性47例...  相似文献   

11.
王瑛  张为明 《农垦医学》2001,23(1):37-38
在手外伤的早期处理中 ,除有条件的医院进行断指再植外 ,截指与残端缝合术仍为常见的处理方法 ,如能妥善处理 ,可获得一个满意的残端 ,否则可并发残端疼痛 ,增加病人痛苦 ,严重妨碍工作。现就残端修整术中所见到的几种情况 ,结合术中处理和早期预防此症发生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供同道参考。1 指甲处理不当造成残余甲刺或畸形手外伤中 ,指甲脱落、甲床毁坏、指甲与末节指骨同时切断 ,但指腹相连或指甲和末节指骨完全离断等时常遇到 ,为了减少遗有甲刺或畸形等残端疼痛。我们对指甲外伤作如下处理 :( 1 )常规消毒 ,指总神经阻滞麻醉 ;( 2 )…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作者将截肢法进行改良,在截肢时先封闭骨髓腔,同时把肌肉固定到骨上。该手术可迅速恢复残肢的功能并具有良好的远期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为使不能行手术切除的晚期贲门癌和食管癌病人进食,设计了剔除肿瘤近侧食管粘膜癌灶旷置后重建食管术。本术式避免了不剔除粘膜而单纯切断食管封闭近肿瘤断端后形成潴留性“囊肿”的可能。本组10例术后效果优于行单纯剖胸探查术、胃或空肠造瘘术、食管腔内置管术及食管胃底转流术者。  相似文献   

14.
付波 《黑龙江医学》2003,27(3):170-171
目的 报告神经近端吻合术在外伤性截指后顽固性残端神经痛的防治。方法 采用神经近端吻合术 ,预防及治疗外伤性截指术后顽固性残端神经痛 6 4例。术后随访 5 2例。其中 ,急诊手术 35例 ,1指 2 1例 ,2指 8例 ,3指 6例。晚期手术 17例 ,1指 9例 ,2指 4例 ,3指 2例 ,4指 2例。结果 术后得到随访者无 1例发生顽固性残端神经痛。结论 神经近端吻合术是防治外伤性截指术后顽固性残端神经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肌肉移植中不同神经再支配方式的效果,本实验室复制了兔股直肌再植的动物模型。将该肌的止端、供应血管和支配神经均切断,然后在手术显微镜下分别缝合动脉、静脉和止端。神经的再支配采用断端缝合(S组)、神经近端植入肌肉(Ⅰ组)以及断端缝合后将股内侧肌的神经同时植入股直肌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臂丛根性撕脱伤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有效手术方法。方法:将实验动物按手术方式分组如下,A组:母鼠提供的的神经移植体一端与子鼠健侧臂丛上干行端侧吻合,另一端与患侧已切断的锁骨下肌皮神经远端行端端吻合。B组:母鼠提供的神经移植体一端与子鼠健侧臂丛上干行端侧吻合,另一端与患侧已切断的锁骨上颈6远端行端端吻合。C组:母鼠提供的神经移植体桥接于子鼠患侧膈神经与锁骨下肌皮神经之间。D组:子鼠患侧膈神经直接与锁骨上颈6远端行端端吻合。术后采用电生理学、组织学及肌肉功能检测等指标定期进行各组疗效评价。结果:A组和D组术后肱二头肌的恢复无明显差异,但明显优于B组和C组。结论:A组,即该实验设计的手术方法与D组,即目前被公认为最好的膈神经移位的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7.
本实验通过组织学及电生理学观察神经近断端埋入邻近肌肉来预防治疗残端神经瘤。实验选用SD大白鼠16只,采用双侧坐骨神经自身对照。结果表明:未处理的神经断端在术后1个月即有典型残端神经瘤形成,神经瘤内可见成肌纤维细胞;而神经近断端经肌肉埋入后,神经断端纤维分散长入肌纤维间,其组织学变化及电生理学变化与典型神经瘤相异,无成肌纤维细胞。因此,肌内埋置神经近断端可预防和治疗残端神经瘤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通过组织学及电生理学观察神经近断端埋入邻近肌肉来预防治疗残端神经瘤。实验选用SD大鼠16只,采用双侧坐骨神经自身对照。结果表明:未处理的神经断端在术后1个月即有典型残端神经瘤形成,神经瘤内可见肌纤维细胞;而神经近断端经肌肉埋入后,神经断端纤维分散长入肌纤维间,其组织学变化及电生理学变化与典型神经瘤相异,无成肌纤维细胞。因此,肌内埋置神经近断端可预防和治疗残端神经瘤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19.
应用外膜包埋法处理神经残端的疗效观察哈尔滨市体工三队卫生所郭毅哈尔滨铁路局中心医院骨科孙闯邵良宏塔河铁路医院蒋典峰我院自1991年至1995年6月共做截肢手术82例,但在术中神经处理方法有所不同。一部分采用外膜剥离、高位切断神经后,外膜缝扎包埋神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利用大网膜有较强的吸收粘连、抗感染能力和增加局部肝组织的免疫及修复能力,填充肝包虫残腔,治疗胆汁瘘合并感染,消灭残腔。方法:以胃网膜右动脉为蒂,切断结扎大网膜中动脉,再斜向上到达大网膜左动脉附近切断,裁剪呈L型约15cm×30cm网膜片,填入肝包虫残腔同时置橡皮引流管。结果:本组手术38例,平均带管12天,体温正常,肝功能改善,术后3个月残腔全部消失,没有出现并发症,平均住院时间2周。结论:该术式操作简便,损伤小无并发症。大网膜填入包虫残腔内具有填充止血、吸收粘连的功效,术后恢复快,住院天数缩短,降低了费用,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