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胃癌根治术后切端癌残留的预后及化学治疗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胃癌根治术后切端癌残留对预后的影响及术后化疗是否能提高其生存率.方法对70例胃癌根治术后切端癌残留病例及1073例无癌残留病例回顾性分析及随访结果.结果远侧胃大部切除术后切端阳性与切端阴性者总5年生存率分别为12.5%、38.2%(P<0.05),近端胃大部切除术后切端阳性与切端阴性5年生存率分别为13.0%、25.5%(P<0.05).但按分期比较,则各期5年生存率切端阳性与切端阴性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化疗者5年生存率为20.0%,未化疗者为0,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胃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的原因,预后及预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报告胃癌切除术切端癌残留23例,残留率7.2%,食管切端癌残留16例占69.6%,十二指肠侧切端癌残留5例占21.7%,食管侧切端和十二指肠侧切端均有癌残留2例占8.7%。姑息性胃癌切除术的切端癌残留率0.0%,根治性胃癌切除术的切端癌残留率5.2%,二者经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远侧胃切除切端癌残留率6.4%,近侧胃切除和全胃切除术的切端癌残留率11.1%,统计学检验无显著差异。23例切端癌残  相似文献   

3.
作者报告1986年7月~1993年3月胃瘤切除术155例,无切端残留癌发生。作者体会避免切端残留癌应注意以下问题:(1暴综合判断胃癌的生物学行为作为切除范围的依据;(2)术者亲自做胃镜病灶定位观察,了解癌缘到贲门、幽门的距离和胃体受累情况;术中做胃内导光透照观察辅助确定癌缘;(3)注意十二指肠的合理切除范围;(4)注意食管的合理切除范围;(5)胃体或累及胃体的进展期癌做全胃切除术;(6)需切除4c  相似文献   

4.
吴建飞  金志文 《浙江肿瘤》2000,6(4):253-253
通过对24例胃癌根治术后切缘癌残留病例作回顾性分析。认为推广规范化的胃癌根治术和术中切缘冰冻活检查有助于减少胃癌根治术切缘癌残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胃癌切缘残留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手术切缘出现的癌残留发生率在3.8%~22%之间,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在临床上应正确认识和处理胃癌切缘的癌残留,现就其发生、危害、病理学特点以及预防、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24例胃癌根治术后切缘癌残留病例作回顾性分析。认为推广规范化的胃癌根治术和术中切缘冰冻活检有助于减少胃癌根治术切缘癌残留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胃癌切缘残留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手术切缘出现的癌残留发生率在3.8%~22%之间,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在临床上应正确认识和处理胃癌切缘的癌残留,现就其发生、危害、病理学特点以及预防、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食管癌术后切缘癌残留88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傅隽慧  连锦州 《癌症》1995,14(2):124-125
本文报道我科1977年至1987年手术切除食管癌873例,术后切缘癌残留88例,发生率为10.1%。术后1、5、10年生存率为72.7%、15.9%、9.2%。分析认为食管癌术后切缘癌残留的主要原因是食管切除长度不足,特别是胸中段食管癌。因此,应当切除足够长度的食管,行食管一胃颈部吻合和术前放疗,以减少切缘癌残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我院胸外科在1964年~1982年手术切除贲门癌共584例。病理检查可见切端癌残留者81例,切端癌发生率为13.9%,上、下双切端癌的发生比率是6:3.1:1。随诊结果:1年生存率63%,3年生存率29.6%,5年生存率19.8%。本文分析了此类病例与生存的有关因素。作者认为,此类病例的远期生存率主要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侵犯深度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自1972年1月至1991年12月切除食管癌和贲门癌635例,其中切缘残留癌75例,占11.8%。75例中男性59例,女性16例,年龄3D~68岁。上切缘残留癌62例(82.7%),下切缘残留癌6例(8.0%),上、下切缘均有癌7例(9.3%)。切缘残留癌的发生,主要与肿瘤上、下端切除长度不足有关。由于癌灶的多中心起源和癌细胞粘膜下扩散远而隐蔽,按常规于肿瘤边缘5cm以外切除肿瘤。常致术后切缘癌残留。扩大切除范围是防止切缘残留癌的关键。贲门癌的切除应包括部分食管下段,胃近端甚至全胃。食管下段癌应行主动脉弓上或胸腔顶部吻合术,中段癌行颈部吻合术,上段癌最好采用术前放疗加手术切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一种改进的胃癌扩大根治手术:选择性根治Ⅲ式手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超鸿 《肿瘤》2000,20(3):187-188
目的 对胃癌淋巴转移进行分析。探讨合理切除淋巴范围。方法 通过1498例胃癌洒巴转移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特别是胃癌Ⅰ、Ⅱ、Ⅲ站各组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发现进展期胃癌的Ⅰ、Ⅱ站淋巴结有较高的转移率,Ⅲ站仅部分组淋巴结有较高的移率。在此基础上,设计一种名叫选择性D3的进展期胃癌扩大淋巴结切除手术。结论 通过廿余年临床实践,选择性D3手术能明显提高Ⅲ期和部分Ⅳ期胃癌的生存期。手术创伤小,可以避免一部分不  相似文献   

12.
对63例胃癌癌旁粘膜神经内分泌细胞进行定量研究,结果发现,癌旁胃窦粘膜可分为二个类型,一类是胃窦无萎缩、G细胞增生型;另一类为胃窦萎缩,G细胞减少、而GLU阳性细胞增生型。提示:正常状况下,胃粘膜各类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多种激素相互协调、相互拮抗发挥生理功能;在病理状况下,这一平衡失调,某些激素如胃泌素、胰高血糖素的增加可能起到了促癌因子作用。不同类型的激素可能对不同类型胃癌的生长分化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E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21例近期疗效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天惠  刘驯炎 《癌症》1994,13(6):518-519
用ELF(CF/5-Fu及Vp-16)方案治疗均经病理证实的晚期胃癌21例,其中术后辅助性化疗4例,可评价17例,结果CR3例,PR6例,总有效率52.9%,同在存活最活最长30个月,最短3个月,中位生存期9个月,化疗主要毒副作用为轻度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对肝、肾、心功能无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报道1980年1月~1991年12月,因各种上消化道症状而进行胃镜检查的22439例患者,经活检诊断胃恶性肿瘤3484例,除9例胃恶性淋巴瘤未列入统计外,计胃癌检出率15.5%,其中经直视+活检诊断及术后病理证实的早期胃癌47例,早期癌检出率为1.35%。以50~59岁组最高(37.5%),其次为60~69岁组(36.0%),发病部位以胃远心侧为最多(75.97%),近心侧胃癌仅占20.02%。首次活检阳性率为94.4%,活检阴性的196例中,第二次重检阳性和术后获病理证实的为124例,最终活检阳性率为97.9%,对胃癌病理发病相关原因及如何提高活检诊断率等问题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应用双抗加心法对78例胃癌患者血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进行临床研究。结果发现:胃癌患者sIL-2R水平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患者和正常人(P<0.01);Ⅲ、Ⅳ期高于Ⅰ、Ⅱ期(P<0.05);手术切除后(根治或姑息)sIL-2R显著下降(P<0.01);手术后复发和转移患者血清sIL-2R升高(P<0.01);如果患者血清sIL-2R高于1000U/ml,生存期短。提示胃癌患者sIL-2R水平高低与肿瘤分期、手术方式、复发转移和预后有关,监测胃癌患者血清sIL-2R水平对临床病情和预后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
熊树民  颜纪贤 《肿瘤》1994,14(3):155-157
本文测定21例胃癌患者血浆中止凝血和抗凝,纤溶的有关指标,并对术前术后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发现胃癌患者血浆中TXB2,6-Keto-PGF1α含量增高,TXB2/6-Keto-PGF1α比值失调,vWF:Ag升高;Ⅷ:C/VWF:Ag比值减低,AT-Ⅲ:A,PC:A明显下降;FⅡ:A增高,胃癌术前FDP明显升高,术后正常,提示这些变化可能与胃癌的生长和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7.
朱耿慧  徐荣臻 《肿瘤》1994,14(3):134-137
用复钙时间测定17例胃癌组织,癌旁粘膜和正常胃粘膜的促凝活性,结果显示,胃癌组织的促凝活性明显高于癌旁粘膜;癌旁粘膜高于正常胃粘膜;低分化腺癌高于高分化腺癌;癌旁粘膜伴有肠化生和或异型增生高于没有这些改变的癌旁粘膜。胃癌的促凝活性主要是CP所致,是不依赖于FⅦ,直接活活FX,是一种半胱氨酸蛋白酶,CP的测定有助于鉴别胃癌的良恶性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采用高能电子束照射治疗外阴癌的疗效。 方法 20 例外阴癌中初治组8 例,局部病灶照射总量为60 ~65 Gy/5~6 周,腹股沟区照射40 Gy/4 ~5 周。术后复发组7 例,局部病灶照射总量60 ~65 Gy/5 ~6周。术后肿瘤残留补充放疗组5 例,局部照射30 ~40 Gy/3 ~4 周。 结果 照射后肿瘤全部消退占7333 % ( 不包括术后补充放疗组在内),皮肤反应较60Co 为轻,三年生存率为615% 。 结论 有手术禁忌证者,较表浅的肿瘤,术后切缘有癌,术后复发者均可采用放疗,如并用以顺铂为主的化疗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肠线吻合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食管胃肠线吻合术后内镜观察,证明肠线是食管胃内层缝合的理想材料。方法 随机采用“000”羊肠线(A组)和丝线(B组)施行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食管胃吻合各200例。结果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无差异。A组进普食顺利者较B组明显增多,而食管胃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却比B组低。术后食管造影示:逆蠕动、吻合口残留钡剂,残良管扩张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A组较B组明显降低,而且肠线缝合Ⅰ组愈合率较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