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头颈部结内型及结外型淋巴瘤的计算机体层摄影(CT)与磁共振成像(MRI)影像特点及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活检证实的头颈部淋巴瘤患者临床病理及CT、MRI资料,结合文献复习,评价头颈部淋巴瘤的影像特点及临床、病理特点。结果 46例中38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8例为霍奇金淋巴瘤(HL)。结外型21例(45.65 %),包括原发鼻腔10例、咽环(Waldeyer环)7例、喉部2例、甲状腺及腮腺各1例,其中13例伴发颈部淋巴结转移;结内型25例(54.35 %),主要累及颈部Ⅱ~Ⅳ区淋巴结。Ann Arbor分期:Ⅰ期14例,Ⅱ期19例,Ⅲ期0例,Ⅳ期13例。根据病变形态分为4型:多发结节型25例,肿块型11例,弥漫肿胀型8例,溃疡坏死型2例。结论 头颈部淋巴瘤的CT、MRI影像表现有一定特点,影像检查对淋巴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及观察侵犯范围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
局灶性Castleman病17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hen XF  Han H  Li YH  Zhang Y  Qin ZK  Liu ZW  Yu SL  Hou GL  Zhou FJ 《癌症》2008,27(3):315-318
背景与目的:Castleman病(Castleman;sdisease,CD)又称血管滤泡性淋巴组织增生或巨大淋巴结增生,是一种少见的原因未明的反应性淋巴结病。本研究报告17例局灶性Castleman病(local Castleman;s disease,LCD)的临床特点和疗效,结合复习相关文献,以提高对LCD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从1995年8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17例LCD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无临床症状患者14例,有临床症状者3例,淋巴结呈单个或多个聚集,淋巴结最大径1.2~10.4cm,其中11例位于颈部,3例位于纵隔,位于肺部、肠系膜、肾上腺区各1例。其中透明血管型15例,浆细胞型1例,混合型1例,均经术后病理确诊。1例透明血管型CD出现脾大、白蛋白降低(25.6g/L)、球蛋白升高(80.0g/L)、大便潜血( );1例浆细胞型CD出现中度贫血(95.0g/L)、尿蛋白( )、大便潜血( );余15例患者实验室检查结果均在正常范围内。17例患者均行肿物切除术,术后失访2例,余15例随访1~12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现均生存,无肿瘤复发。结论:LCD主要表现为单一部位的淋巴结肿大,以透明血管型为主,多无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异常结果。CT检查对诊断有一定帮助,但确诊仍靠病理。手术切除疗效好,术后可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我国肝癌发病率高,原发性肝癌常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生,早期诊断较为困难。本研究应用实时超声造影对肝癌高危患者进行定期跟踪监测,探讨其早期发现和诊断微小肝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1年2月-2013年11月针对320例肝癌高危患者进行定期的肝常规超声检查和追踪定位的肝超声造影检查,根据肝内病灶在超声造影不同时相的增强表现特点鉴别诊断其良恶性。结果:320例肝癌高危患者定期随访中,经肝超声造影发现和诊断微小肝细胞癌20例,并经手术病理证实,包括直径≤1.0 cm肝癌7例、1.1~2.0 cm肝癌13例。其中6例(30.0%)呈不典型的“快进同出”型表现;病灶小,灰阶超声上呈等回声是超声造影表现不典型的主要因素。结论:常规超声和超声造影对肝癌高危患者的定期跟踪监测,可早期发现微小肝癌,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的病理形态学特点、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回顾7例FNH患者临床病理资料,采用HE染色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其形态特点.结果 男性4例,女性3例,年龄19~52岁,中位年龄34岁.组织学上有特征性中央纤维星状瘢痕、异常结节状结构、畸形血管和毛细胆管增生.7例FNH中5例为经典型,1例为毛细血管扩张型,1例为混合型.结论 FNH为肝脏良性增生性病变,组织学上应与肝细胞腺瘤、肝腺瘤样结节增生、分化好的肝细胞肝癌和肝纤维板层癌进行鉴别.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原发性肺黏液腺癌的CT表现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31例原发性肺黏液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肺黏液腺癌,且术前影像资料和相关病理资料均完整。结果 31例病例中,周围型26例(83.9%),中央型5例(16.1%),不规则、磨玻璃结节14例(45.2%)、伴毛刺征11例(35.5%)、分叶征14例(45.2%)。结论原发性肺黏液性腺癌,以周围型居多,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其CT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特异性,可呈现为软组织密度不规则团块影或磨玻璃结节,伴分叶征、毛刺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肺炎型黏液腺癌的影像表现及对应病理基础,探讨其形成及播散的机制。方法 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北京世纪坛医院2015年1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肺癌患者。影像初筛表现为磨玻璃渗出、片状不规则实变等影像学符合肺 炎,通过病理最终确诊为肺黏液腺癌的 19例患者,并整理出对应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资料。结果 17例患者出现咳嗽、咳痰症 状,1例无明显症状,1例表现为咳嗽。影像学表现为片状分布实变(100%)、磨玻璃渗出(78.9%)、空洞(15.8%)、支气管充气征 (26.3%),52.6%双侧肺部受累,15.8%左肺下叶受累,15.8%右肺下叶受累。73.7%的患者经过评估后给予药物化疗,3例行肺 叶切除,1例靶向治疗。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肺炎型黏液腺癌可累及多叶多段肺叶,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磨玻璃渗出、实变 从病理上判断为肺泡腔内黏液填充及部分肿瘤细胞的播散。同时对患者排出的黏液痰涂片行迪夫染色,可见肿瘤细胞。结 论 影像表现为磨玻璃影、实变,同时有结节、空洞、枯树枝征等表现,需要考虑肺炎型黏液癌的可能。影像上磨玻璃改变警惕 肺黏液腺癌通过黏液中腺癌细胞播散进而导致的支气管‐肺内转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膨胀型肝癌的超声表现、病理形态及其临床意义间的关系。方法:对700例肝细胞癌患者术前超声检查与术后切除标本的病理及术后生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按照Nakashima分型,膨胀型420例,浸润型280例。与浸润型肝癌不同,膨胀型肝癌有4种独特超声表现,分别称之为弱回声型、声晕型、外生型和小结节型,它们分别有不同的病理基础。膨胀型肝癌的发生率虽不高,但其手术切除率却非常显著高于发生率较高的浸润型肝癌(P<0.01)。结论:膨胀型肝癌是一类有明显临床意义的肝细胞癌,术前超声诊断有助于临床重点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BAC)的临床特点,提高对其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对30例BAC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X线表现、肺功能、纤支镜检查、病理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AC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咳嗽、咯白色泡沫痰、呼吸困难、胸痛、消瘦等。X线表现:弥漫型表现为肺炎型4例、粟粒结节型6例、纤维网状型2例、混合型3例。局限型表现为孤立的团块状阴影。弥漫型患者肺功能表现为混合型和限制型通气功能下降,弥散功能下降,有不同程度缺氧,局限型患者肺功能大多正常。弥漫型患者纤支镜肺活检阳性率高,而局限型阳性率低。结论:BAC患者临床症状无特征性,X线表现多种多样,误诊率高。对弥漫型患者纤支镜肺活检阳性率更高。弥漫型患者临床症状明显,而对局限型患者则应手术切除或经皮肺活检等方法进行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9.
纤维板层型肝癌(fibrolamellar carci-noma of liver,FLC)是近年新发现的一种肝细胞癌(HCC)的特殊病理组织学亚型。由于其具有多发于青年、肿瘤单发、生长慢、无伴肝硬化、手术切除率高且预后好的特点,引起病理医师和肝外科医师的极大重视,现就其病理和临床特征综述如下。历史和术语1956年Edmondson首次报告一例“嗜酸性肝细胞癌伴板层状纤维基质(eosinophiri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lamellarfibrosis)”的14岁女孩,经局部切除后  相似文献   

10.
吴越  庄昊  王艺 《肿瘤学杂志》2021,27(10):881-885
摘 要:[目的] 探讨混合型肝癌(combin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cholangiocarcinoma,cHCC-CC)的MRI表现特点,进一步提高对该恶性肿瘤的术前认知。[方法] 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2012年11月至2020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4例混合型肝癌的临床和MRI资料,所有患者均在术前接受上腹部MRI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由2名阅片者独立观察肿瘤的影像学特征,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肿瘤和肝实质的ADC值。结合术后病理结果分析混合型肝癌的MRI特征性征象。[结果] ①平扫表现:22例(34.4%)表现为均匀T1WI稍低、T2WI稍高信号,42例(65.6%)表现为信号不均匀,17例合并中心囊变坏死区,DWI上肿瘤均呈均匀或不均匀的中等高信号,ADC值显著低于肝实质(t=10.33,P<0.001)。②动态增强表现:40例(62.5%)表现为动脉期边缘环形强化,门脉期和延迟期强化逐渐减退,伴或不伴中心延迟强化(Ⅰ型强化),时间—信号曲线为流出或平台型;15例(23.4%)表现为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静脉期及延迟期迅速撤退(Ⅱ型强化),时间—信号曲线为流出型;9例(14.1%)表现为轻度不均匀强化,类似转移瘤,时间—信号曲线为流入型。MRI图像中发现有28例假包膜,与术后病理结果一致。[结论] 混合型肝癌的主要MRI表现为平扫信号不均匀,动脉期边缘环形强化,延迟期强化减退,结合假包膜的特殊征象及子灶、血管癌栓等伴随征象,有助于实现混合型肝癌的早期确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原发性肺淋巴瘤(PPL)的临床特点、确诊手段、病理及治疗、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6 月至2008年1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7例原发性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病理类型、治疗,应用Kaplan-Meier 法行生存分析和Log-rank 检验法行差异显著性检验。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0.0 软件完成。结果:17例患者中7 例女性,10例男性;年龄29~73岁,中位发病年龄56岁;按照WHO2001淋巴瘤病理分类系统,全组患者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其中9 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L);PPL 占同期收治恶性淋巴瘤病例数的0.81% ,占同期收治原发于结外淋巴瘤病例数的4.74% ;随访5.2~93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2.5 个月。全组患者5 年总生存率为62.5%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L)和非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non-MALTL)的5 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5% 和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7)。 结论:PPL 临床上非常少见,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不特异,容易误诊,获取足够具有代表性的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是确诊的关键。PPL 的治疗原则尚无统一标准,由于其病理类型大多为低度恶性的MALT,因此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2.
Fibrolamellar hepatoma has a clinical course distinct from that of typical histologic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The clinical behavior and prognostic features of nonresectable metastatic fibrolamellar hepatoma have not previously been fully addressed and are the focus of this report.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 of all patients (n = 17) with nonresectable metastatic fibrolamellar hepatoma referred to the Johns Hopkins Oncology Center from 1985 through 1990 was carried out. All patients had hepatic parenchymal involvement and regional node metastases at the time of referral. Metastases were limited to regional nodes in four patients. The remaining patients had lung metastases (n = 4), peritoneal metastases (n = 5), or both (n = 4). To assess the impact of the fibrolamellar variant, characteristic-matched control patients with typical histologic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ere obtained from the Radiation Therapy Oncology Group database. Actuarial median survival from treatment was 14 months in the patients with fibrolamellar hepatoma and 7.7 months in the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 < 0.001). 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 and hepatic tumor volume at time of referral were important prognostic features. Multimodality treatment included radiation therapy and radiolabelled antibody, cisplatin-based chemotherapy, or both; results are discussed. Thirteen patients died, nine of liver failure, three of metastatic disease, and one of sepsis. Fibrolamellar histologic type, liver function tests, tumor volume, and patient performance status were significant predictors of survival. The cause of death in fibrolamellar hepatoma differs considerably from that observed in typical histologic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techniques of treatment of this uncommon disease were modeled after advances in the multimodality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and are discussed. Median survival was 14 months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nonresectable fibrolamellar hepatoma.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点、生存率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的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化指标和各种治疗方式对生存率的影响。结果:全组30例患者均为女性,占同期收治乳腺癌患者的5.7%,中位年龄50岁(39-76岁)。其中,浸润性导管癌21例(70.0%),单纯癌4例(13.3%),髓样癌2例(6.7%),管状腺癌2例(6.7%),导管内癌1例(3.3%)。Ⅰ期患者5例(16.7%),Ⅱ期15例(50.0%),Ⅲ期8例(26.7%),Ⅳ期2例(6.7%)。核分级1级4例(13.3%),2级11例(36.7%),3级15例(50.0%)。伴有脉管瘤栓10例(33.3%),伴有神经浸润5例(16.7%)。中位生存时间3.8年(1.6-7.5年)。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总生存的因素为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脉管瘤栓和神经浸润。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状态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3年总生存率65.7%。结论:三阴性乳腺癌发病率较低,组织学分级较高,多为浸润性导管癌,易较早出现复发和转移。影响生存率的因素为肿瘤大小、淋巴结状态、临床分期、脉管瘤栓和神经浸润,其中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是肿瘤大小和淋巴结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乳腺癌不同的临床、病理特点以及对其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146位乳腺癌患者的不同临床及病理情况下的生存率。结果:淋巴结分期、临床分期及放疗可显著影响总生存期,临床分期、T分期及内分泌治疗对5年无病生存率有显著影响,临床分期对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有显著影响。结论:临床分期对乳腺癌无病生存期及总生存期有重要影响,故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是解决问题、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氩氦刀冷冻消融联合多西紫杉醇化疗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临床价值。方法:2007-06-01-2011-12-30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采用冷冻消融联合多西紫杉醇+泼尼松3周标准方案化疗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17例。以PSA缓解,前列腺MR及ECT骨扫描作为评定指标,疗效评价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病情稳定(SD)和病情恶化(PD)。不良反应选择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及呕吐作为评估。结果:17例患者经过18~66个月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1个月。冷冻手术时间(102±43)min,均未输血及术中并发症。其中29.4%(5/17)CR,47.1%(8/17)PR,17.6%(3/17)SD,5.9%(1/17)PD。CR+PR患者的PSA进展时间为18~112周,中位进展时间为54.2周。中位生存期〉14个月。PSA无进展生存率为94.1%。合并骨痛患者11例,经治疗后72.7%(8/11)骨痛缓解,27.3%(3/11)骨痛稳定。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和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可耐受。结论:冷冻消融联合标准多西紫杉醇+泼尼松标准方案化疗治疗CRPC安全可行,近期疗效明显,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P)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04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P的表达,并探讨与临床病理因素、术后辅助化疗和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TP表达阳性率为47.1%。TP阳性表达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30.94个月,TP阴性表达患者为34.43个月,两者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2)。TP阳性表达与患者年龄、发病部位、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病理因素以及与以氟尿嘧啶为主的辅助化疗的疗效无明显相关性。结论:TP表达与胃癌患者长期生存有一定的相关性,有可能成为预测胃癌预后的一个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淋巴瘤细胞白血病7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淋巴瘤细胞白血病(LMCL)的发生率、实验室检查特点、疗效及预后等,以期对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LMC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12例非霍奇金淋巴瘤中,合并LMCL者72例,发生率10.1%。诱导化疗患者中57例可评价疗效,其中24例完全缓解(42.1%),10例部分缓解(17.5%),23例未缓解(40.4%)。完全缓解(CR)患者中,达CR至复发的时间平均为3.7个月。所有患者的总生存期3天~48个月,中位生存期5.5个月。3例行自体骨髓或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除1例死于肝静脉闭塞综合征(VOD)外,另外2例均长期生存(分别为10年和8.5年)。结论淋巴瘤患者应常规行骨髓血象检查,以尽早诊断,治疗应选择新方案(如造血干细胞移植)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PET/CT显像对于肾细胞癌恶性程度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临床诊断为肾细胞癌患者的PET/CT显像结果,与其他影像资料结果相比较,探讨其与肾细胞癌分级、临床分期及预后的关系。结果:46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确诊为肾细胞癌者37例,其余9例因PET/CT显像发现有转移病灶放弃手术。PET/CT检查结果真阳性41例,假阴性5例,敏感度为89.1%,其他影像资料敏感度为84.8%。37例手术患者中,3级肾细胞癌病理分组间SU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34、0.012和0.021。17例死亡病例,平均生存期为9个月,最大SUV越高,患者的生存期相对就越短。结论:PET/CT显像结果与肾细胞癌分级有关,分级越高,阳性率越高;PET/CT显像对于肾细胞癌临床分期及预后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将国际抗癌协会一美国肿瘤联合委员会(UnionforInternationalCancerControl-AmericanJointCommitteeonCancer,UICC-AJCC)第7版阴茎癌病理N2(pN2)期分为pN2a期(单侧多发腹股沟淋巴结结内转移)和pN2b期(双侧腹股沟淋巴结结内转移),探讨阴茎癌改良pN2分期的预后意义。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2-12-01-2012-06-30收治的153例阴茎癌患者资料。将pN2期患者,按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侧数分为pNza和pN2b两组,分析pN2a和pN2b期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与预后关系。Kaplan-Meier法进行疾病特异性生存率(diseasespecificsurrival,DSS)分析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第7版pN分期和改良pN分期系统比较。采用x2值、AIc标准和c-index一致性系数比较预测预后准确度。结果:71例患者病理确诊腹股沟淋巴结转移并纳入研究。清除淋巴结中位数为22(5~53)个,其中阳性淋巴结中位数3(1~16)个。pNl患者21例(29.6%),3年DSS为94.4%;pN2患者33例(46.5%),3年DSS为69.6%;pN3患者17例(23.9%),3年DSS为27.2%。按照改良的病理N2分期标准,pN2。期的3年DSS为84.7%(19例);pN2b期的3年DSS为50.1%(14例),两组之间的DS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计入淋巴结转移侧数的阴茎癌改良病理N2分期系统在预测预后方面的准确性显著增加。结论:阴茎癌改良pN2分期较第7版阴茎癌pN2分期能更好地预测疾病特异生存率,但尚需外部资料验证以进一步明确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原发性胃肠道非霍奇金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non-Hodgkin’s lymphoma,PGINHL)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72例PGINHL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72例病例中,男女比例1.32:1;初诊平均年龄55.96岁,中位年龄58.85岁(4.85~92.87岁);发病部位:胃180例(66.2%),小肠31例(11.4%),回盲部19例(7.0%),结肠19例(7.0%),直肠4例(1.5%),盲肠和肛门各1例(各0.4%),多发部位病变17例(6.25%);B细胞淋巴瘤259例(95.2%),T/NK细胞淋巴瘤13例(4.8%);PGINHL患者3年和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7.5%和82.2%;单纯手术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预后有不良影响。手术联合化疗、化疗联合放疗和手术联合放化疗的治疗方案对DLBCL预后的影响无差异;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0岁、T细胞表型、进展期、高aaIPI危险等级评分、B症状、乳酸脱氢酶(actate dehydrogenase, LDH)、β2微球蛋白(beta 2 microspheres, β2-MG)升高,Ki67>40%和肿瘤最大直径≥10 cm是PGINHL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Cox风险模型显示T/NK细胞表型、aaIPI评分危险分级增加、高水平的β2-MG和高Ki67指数是PGINHL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结论 病理类型、aaIPI评分、β2-MG和Ki67是影响PGINHL预后的因素,患者可以选择化疗或者化疗联合放疗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