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探讨妇产科围手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对策。方法对本院近几年收治的妇产科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其使用抗生素时期分为A、B、C三组,对比分析三组患者围手术期感染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 A组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B、C组,三组伤口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术前1-2d应用抗生素可明显降低术后感染率及并发症,加强对患者的有效个性化护理,可降低妇产科围手术期的感染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择期单纯胆囊切除术术后并发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单纯胆囊切除术患者814例按抗生素预防应用情况分为A组178例、B组596例、C组40例。A组术前0.5~1h静脉给药,术后静脉给药至24h停用;B组术前不给药,术后静脉给药3d;C组未使用抗生素。观察不同抗生素预防性应用方案与术后并发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A组感染并发率为2.2%,B组为1.5%,C组为2.5%,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抗生素与择期单纯胆囊切除术(操作时间<3h)术后并发感染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向云 《中国医药指南》2013,(14):598-599
目的探究分析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以期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提供有效依据。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自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二类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探究分析,统计其抗生素应用方法,分为A、B两组,其中A组采取常规用药方法,即术前1d至术后1周,B组采取预防性用药,即麻醉前2h应用,术后48h内应用,期间采取相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伤口感染情况、住院费用及时间等,做好相关资料的记录工作。结果根据两组患者的临床用药结果显示,A组感染率5.7%,B组感染率5.2%,两组患者感染情况无显著差异;但比较两组住院费用和时间,B组显著优于A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产科手术多为二类切口手术,因此存在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故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能够减少感染概率,但是应该合理应用,在提高预防效率的同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4.
史华平 《海峡药学》2013,25(5):264-265
目的对如何在妇科围手术期中如何使用抗生素以避免伤口感染做出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两组患者均在围手术期中使用静脉滴注头孢曲松2g与20mL浓度为25%的葡萄糖注射液。观察组患者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即在手术前30min静脉滴注头孢西丁,如手术持续时间超过4h,则在术中静推1次抗生素,术后6h再行1次静脉注射,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不超过2d,肿瘤切除手术则术后抗生素的使用时间不超过3d;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30min静脉滴注头孢西丁,如手术持续时间超过4h,则在术中静推1次抗生素,术后6h再行1次静脉注射,术后使用抗生素的时间不少于2~5d,或在患者体温恢复正常后再持续使用抗生素2~3d。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术后的平均体温以及体温恢复正常体温所需要的时间均没有明显差异,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患者节约了一部分医疗费用,观察组患者对手术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伤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控制术后伤口感染与抗生素的使用剂量无关;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对妇科围手术期的预防应用有重要作用,值得在妇科手术的预防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7,(21):221-223
目的在声带息肉切除术的围手术期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探讨抗生素在临床上使用的意义。方法从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行声带息肉切除术患者中随机选取432例,分为A、B、C三组。A组145例,围手术期不使用任何抗生素;B组144例,在术后3天以及术前30min静脉滴注头孢拉定;C组143例,在术后3d以及术前30min静脉滴注头孢孟多酯钠。观察记录三组患者的感染情况。结果 A组5例患者感染(3.45%),B组6例患者感染(4.17%),C组5例患者感染(3.5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C组VAS评分(视觉模拟评分)分别为(6.5±1.5)、(5.9±2.0)、(6.1±1.8)分,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声带息肉切除术围手术期,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无相应的临床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2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60例,A组术前、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B组术前、术后不应用抗生素,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情况及腹腔冲洗、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A组腹腔冲洗、术后感染发生率6.7%和5.0%低于B组的20.0%和21.7%(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具有一定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骨科手术后联合使用抗感染药物及不同给药时间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492例骨科手术后抗感染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联合使用两种抗感染药物情况分为A、B、C三组,A组163例联合应用β-内酰胺类和氨基糖苷类药物、B组162例联合应用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脂类药物、C组167例联合应用两种β-内酰胺类药物;按术前给药时间分为术前0.5 ~2 h、3~24h;按抗生素使用时间分为<24h、24h至3d、4~7d,比较各组抗感染治疗疗效.结果 术前0.5~2 h给药有效率为97.4%,术前3~24 h有效率为94.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97,P<0.05);用药持续时间<24h有效率达92.3%,用药持续时间24h至3d有效率为96.8%,用药持续时间4~7d有效率83.5%,术后用药持续时间<3d抗生素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4~7 d(x2=6.19,P<0.05).A、B、C三组联合用药方案抗感染总有效率分别为:95.3%、94.5%、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6,P>0.05).结论 手术前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效果较好,联合使用抗生素不能提高抗感染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抗生素合理应用。方法 :回顾调查了单纯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病例的抗生素应用情况。230例病例分为4组 :A组 :围手术期用药 ;B组 :术前3d~7d +围手术期用药 ;C组 :围手术期用药 +术后2d~7d ;D组 :术前2d~7d +围手术期用药 +术后2d~7d。比较其疗效、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结果 :A、B、C、D组在疗效比较上无显著性差异 ,而平均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除B、C组间无差异外 ,其他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以A组的两项指标最低 ,具有最佳的成本 -效果比。结论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具有临床意义 ;以单纯围手术期用药为最佳 ;抗生素的选用仍以头孢唑啉为宜。  相似文献   

9.
不同抗生素应用方法与骨科Ⅰ类切口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抗生素应用方法对骨科Ⅰ类切口手术感染率的影响.方法 870例患者,随即分为A组抗生素应用改良组和B组抗生素常规应用组.A组术前半小时应用抗生素,抗生素种类为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手术时间超过4h或术中出血量超过700ml,追加应用一次抗生素;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2 d;若患者血常规超过13.0×109、C-反应蛋白增高时,可根据情况延长抗生素的应用时间.B组术前常规应用抗生素1~3 d,抗生素种类为头孢类或喹诺酮类;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7~10 d.结果 A组450例围手术期出现切口感染5例,全部为浅表感染,切口感染率为1.11%;B组420例出现切口感染16例,其中浅表感染11例、深部感染5例,切口感染率为3.81%(A组与B组比较P<0.05).A组出现迟发感染4例,迟发感染率0.89%;B组出现迟发感染8例,迟发感染率为1.90%(A组与B组比较P<0.05).结论 全程应用抗生素并不能降低骨科Ⅰ类切口手术的感染率,合理应用抗生素才能够有效的预防感染,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0.
托烷司琼预防急诊剖宫产术中恶心呕吐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勤  姚飞 《中国实用医药》2008,3(35):116-117
目的探讨托烷司琼(tropisetron)用于预防急诊剖宫产术中恶心呕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急诊饱胃非禁食的剖宫产手术患者120例,按照进食时间和用药情况随机分成4组,A组术前3~6h内进食32例,B组术前3h内进食28例,C组术前3~6h内进食31例,D组术前3h内进食29例,A、B组术前常规使用托烷司琼5mg静脉滴注,而C、D组术前未使用托烷司琼,分别观察并记录术中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6.25%;B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10.7%;C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38.7%,D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8.2%,A组与B组间无显著差异,而A、C组间与B、D组间呈显著差异。结论托烷司琼用于预防急诊剖宫产术中恶心呕吐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罗海兰 《现代医药卫生》2014,(22):3458-3459
目的:研究妇产科围术期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诊断为妇科疾病且需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156例,以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于术前1-2 d使用抗生素,并在术前对患者进行护理;对照组则在术后使用抗生素,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围术期感染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为优的患者占61.54%(48/78),优良率为92.31%(72/78)。对照组分别为38.46%(30/78),56.41%(44/78);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7.95%(53/78),不满意度为3.85%(3/78),对照组分别为3.85%(3/78),35.90%(28/7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1~2 d使用抗生素和术中无菌环境都能减少围术期的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求多模式超前镇痛在骨关节手术镇痛中的临床疗效,为关节手术镇痛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112例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C组术后实施常规的镇痛。A、B两组采用多模式超前镇痛方案,B组患者在C组的基础上术前1~2 h口服塞来昔布400 mg,A组在B组的基础上术前24 h口服塞来昔布400 mg。采用VAS视觉评分法对比术后的效果。结果术后48 h内各个时间点A、B两组镇痛效果均优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42%(7/38),B组21.62%(8/37),C组43.24%(16/37),A、B两组不良反应率均少于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超前镇痛能明显减轻关节置换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且不良反应发生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妇产科手术围术期生殖道感染抗生素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32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6例,研究组仅术前应用抗生素进行预防感染,对照组则在手术前后均应用抗生素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妇产科手术围术期经术前单次应用抗生素,可以有效避免术后感染产生,减少医疗费用,防止大量应用抗生素对产妇及新生儿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回顾性对照分析本院小儿I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生素预防性使用情况。方法收集本院围术期未使用抗生素的小儿清洁手术病例93例为观察组,另随机抽取同期围术期使用抗生素的小儿清洁手术病例93例作为对照组,统计两组术后切口、呼吸道感染等发生率。结果非抗生素使用组术后伤口感染2例(2.15%),呼吸道感染2例(2.15%);抗生素使用组术后伤口感染1例(1.08%),呼吸道感染3例(3.23%)。统计学结果显示两组术后伤口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呼吸道感染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小儿类切口手术非抗生素使用组与抗生素使用组术后伤口和呼吸道感染率无明显差异,小儿清洁手术一般情况下无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患者手术后不使用抗生素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是否可以不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术后感染。方法 将224例甲状腺手术患者随机分成A, B两组,A组作为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观察术后体温及伤口情况;B组作为实验组,采用术前30min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1g,术后不使用抗生素,观察体温及伤口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体温及伤口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甲状腺手术患者只要术前合理使用预防性抗生素及做好围手术期各环节护理,术后可以不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16.
汪品高  尹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607-608
目的观察对于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治疗分析,探讨合理的应用方式,寻求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方法选取我院普外科2010年3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手术患者31例,根据不同的休克程度进行不同的手术前麻醉过程。治疗组于术前1h使用抗生素静脉滴注1次,手术时间超过3h者术中加用1次,于术后12h加用1次,之后不再使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持续使用5d。观察治疗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伤口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正常水平。结论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手术前的麻醉过程效果良好,无1例失败,为该手术治疗效果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陈来凤  孔卫玲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1):1670-1671
目的 探讨抗生素在剖宫产围手术期中的预防应用效果.方法 将180例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随机抽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于围手术期使用抗生素,对照组患者于术后常规使用抗生素.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成本、伤口感染率、术后退热时间、术后血象变化、术后最高体温等临床指标.结果 观察组成本与对照组比较,降低150~200元;两组术后退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13,P<0.05);两组术后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1.325,0.951,均P<0.05);两组术后最高体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 =0.876,P>0.05).结论 剖宫产围手术期患者预防应用抗生素可降低术后感染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妇产科手术围手术期生殖道感染抗生素的应用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方法将110例妇产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与参考组(55例),观察组患者术前预防性给予抗生素,参考组患者手术前后均给予抗生素,对两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4.5%,参考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为12.7%,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感染部位主要为切口感染、发热、呼吸道感染、生殖道感染等。结论术前给予患者抗生素能够起到预防术后感染的作用,能够有效减少患者医疗费用,同时减少抗生素过量使用导致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我院妇产科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行妇产科手术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前后均使用头孢呋辛钠治疗组(A组)与仅术后使用头孢呋辛钠治疗组(B组),每组各100例。每组均有剖宫产术、异位妊娠输卵管切除术以及子宫切除术3个亚组。术后测量患者体温,观察与记录最高体温、退热时间、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以及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A组各亚组在最高体温、术后退热时间、术后感染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于手术前后均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配合治疗,更有利于控制患者体温,有效降低不必要的术后感染以及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研究与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合理使用抗生素在预防普外手术后切口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行普外手术的患者360例.按照用药时间的不同分为三组,甲组、乙组、丙组,每组120例.甲组在术前和术后使用,乙组在术中使用,丙组在整个围术期使用;比较不同时期用药患者切口感染的情况.根据单用、二联、三联用药方法将360例患者分别分为A、B、C三组,每组120例.比较不同用药方式患者切口感染的情况.结果 360例患者共24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发生率为6.67%,其中术前和术后使用抗生素患者切口感染率(12.5%)高于术中使用的患者(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与A组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普外手术的抗生素使用中应严格把握抗生素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量,以减少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