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豚鼠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分布、超微结构特点并探讨其功能。方法:选择健康豚鼠10只,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观察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在肌层的分布和结构特点。结果:豚鼠膀胱肌层Cajal样间质细胞形成网状和平行状两种不同的分布。超微结构核大、具有丰富的细胞器。结论:膀胱Cajal样间质细胞分布和超微结构与胃肠道的ICCs相似,具有起搏细胞特征。  相似文献   

2.
胃肠道起搏细胞ICCs在豚鼠泌尿道分布研究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目的研究胃肠道起搏细胞-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在豚鼠泌尿道的分布情况.方法取8只豚鼠肾盂、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组织,经铺片处理后,行ICCs特异性标志物KIT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KIT染色阳性,形态与胃肠道起搏细胞ICCs相似的细胞(ICCs样细胞)存在于豚鼠全泌尿道的黏膜下层和肌层.结论在豚鼠全泌尿道存在有ICCs样细胞分布,豚鼠可作为研究人泌尿道ICCs样细胞功能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胃动素对Cajal间质细胞引起的大鼠胃平滑肌收缩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Zhou L  Wang LJ  Yuan B  Wang L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16):1422-1427
目的 观察Cajal间质细胞(ICC)在胃平滑肌收缩的关键作用,以及胃动素及ICC引起胃平滑肌细胞收缩的影响。方法:(1)采用大鼠胃体上1/3起博区及胃窦环行肌条在恒温灌流Kreb液中,通过张力换能器输入生理记录仪记录胃肌条的机械运动。(2)用美蓝 光照选择性损伤ICC对胃平滑肌收缩的影响 。(3)损伤ICC后胃动素对胃肌收缩的影响。结果:(1)带有ICC的胃体起搏区和胃窦肌条记录到稳定的收缩活动,胃窦收缩频率和振幅较胃体起搏区高。(2)损伤胃环肌层ICC后,导致胃体起搏区和胃窦平滑肌收缩频率与振幅下降80%-90%,运动几乎消失。(3)胃动素0.03-0.25μg/ml明显增加胃体起搏区和胃窦的收缩频率和振幅,呈剂量依赖性增加。损伤ICC后几乎完全取消胃动素对胃肌的收缩作用。抗胃动素血清和阿托品可阻断胃动素的作用。结论 ICC是胃平滑肌运动的起搏细胞。胃动素通过ICC对胃肌收缩进行调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胆固醇(cholesterol)对豚鼠离体胆囊肌条收缩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张力换能器记录豚鼠离体胆囊肌条的收缩活动;观察胆固醇对胆囊肌条收缩的影响;观察胆固醇对胆固醇孵育胆囊肌条作用;并初步研究胆固醇对胆囊肌条的作用机制。结果:胆固醇对豚鼠离体胆囊肌条收缩有抑制作用;胆固醇孵育后,1×10-9mol/L,1×10-8mol/L,1×10-7mol/L各浓度胆囊收缩素(CCK)作用于胆囊肌条其张力效应值分别为(1.304±0.231)g、(1.748±0.287)g、(2.127±0.326)g,与正常胆囊肌条相比,效应值有显著性差异(P<0.05);CCK对胆囊离体肌条的作用可以部分被胆固醇抑制(变化为69.2%,P<0.05),胆固醇的影响可以部分被阿托品、尼莫地平抑制(变化分别为64.2%、62.1%,P<0.05);破坏胆囊Cajal间质细胞(ICC),收缩幅度与正常胆囊收缩幅度和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加入胆固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胆固醇孵育后,胆囊肌条对CCK的敏感性下降;胆固醇对离体胆囊平滑肌的收缩活动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效应是通过胆碱能受体、CCK受体及Ca2+介导。ICC是胆固醇对胆囊平滑肌作用途径中可能的中间环节。  相似文献   

5.
胃肠道Cajal细胞的发育及SCF对其发育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龙庆林  房殿春 《重庆医学》2003,32(9):1181-1184
18 93年 ,西班牙神经解剖学家Cajal采用甲基蓝及嗜银染色法在胃肠道观察到一类特殊的间质细胞 ,被称为原始的“间质神经元”或Cajal间质细胞 (interstitialcellsofCajal,ICC)。此后的一个世纪里ICC的本质及形态特征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兴趣。近年来随着新的研究方法的应用 ,对ICC的起源、生长、发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并已初步明确干细胞生长因子 (SCF)在ICC的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收集国内外近期文献 ,对此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一综合复习。1 ICC的形态和分类ICC主要分布在消化道自主神经末梢与平滑肌细胞之间 ,呈纺锤…  相似文献   

6.
目的 确定成年豚鼠膀胱卡哈尔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细胞是否具有起搏电流.方法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得到原代培养的成年豚鼠膀胱ICCs细胞.采用膜片钳技术,在全细胞记录模式下,记录其超级化激活的内向电流(hyperrepolarization-activated inward current,Ih).结果 原代培养的ICCs细胞和逼尿肌细胞的静息膜电位、膜电容存在明显差异;ICCs细胞可记录到起搏细胞特征电流Ih,而在逼尿肌细胞则记录不到.结论 记录到成年豚鼠膀胱ICCs细胞具有起搏细胞的特征电流Ih,提示ICCs细胞在膀胱具有起搏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牵张负荷对豚鼠膀胱起搏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兴奋性的影响.方法 胶原酶消化豚鼠膀胱,于特制的牵张培养皿中体外培养膀胱起搏细胞,激光共聚焦技术检测Fluo-4负载的起搏细胞在牵张负荷下Ca2 信号的变化.结果 以豚鼠膀胱组织铺片及体外培养细胞中观察到c-kit染色阳性及长梭形有突起的细胞鉴定为膀胱起搏细胞,即ICCs细胞.细胞于牵张膜上培养4~5 d后,予Fluo-4钙负载染色,激光共聚焦下检测,无应力状态时,ICCs细胞可观察到周期性的"钙波",且其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强于平滑肌细胞(P<0.05).当牵张膜被动拉伸延长20%时,ICCs细胞先于平滑肌细胞发生钙波增强现象.结论 静息状态下ICCs细胞可出现周期性钙波,牵张负荷可兴奋ICCs细胞.  相似文献   

8.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rcinoma, UTUC)是一种起源于上尿路上皮的多源性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过程复杂,恶性程度高,复发率高,预后差.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和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生物分子标记物在提高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以及患者风险分层方面显示出潜在的价值.本文就...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上尿路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 of the upper urinary tract,UUT-TCC)患者行静脉尿路造影(intravenous urography,IVU)时,显影欠佳(poor or nonvisualization of renal collecting system,PNV)的阳性率及其与肿瘤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1990年1月~2005年1月因U-UT-TCC行根治性手术患者172例的临床病理资料.统计并比较术前尿脱落细胞学、行IVU时充盈缺损和PNV的阳性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探讨PNV是否和UUT-TCC临床病理参数之间存在相关性.结果 172例患者中,144例(83.7%)有肉眼血尿,12例(7.0%)有镜下血尿;46例(26.7%)尿脱落细胞学阳性,36例(20.9%)显示充盈缺损,105例(61.0%)显影欠佳.PNV和尿脱落细胞学阳性率比较及PNV和充盈缺损阳性率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31,0.001).单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NV和肿瘤分期、分级及肿瘤大小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28,0.031,0.006);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PNV和肿瘤分期及肿瘤大小显著相关,(P值分别为0.042,0.014).结论 在排除泌尿系结石、感粢及畸形等病因后,IVU中如果出现PNV,应当高度怀疑UUT-TCC可能性;而且UUT-TCC患者出现PNV常常预示着肿瘤分期较高和体积较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证实豚鼠胆囊Cajal间质细胞(ICC)是胆囊平滑肌动力的起搏细胞。方法采用在体记录和组织钳细胞内记录的方式,研究胆囊自发电活动。亚甲蓝+光照的方法破坏胆囊ICC。胶原酶分离方法分离胆囊平滑肌细胞,并对分离的单个细胞进行形态学分析,联合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c-kit蛋白表达的方法鉴定ICC。膜片钳用于证明胆囊ICC能产生具有起搏活性的自发去极化电流。结果豚鼠胆囊在体记录的慢波每分钟(58±3.2)次,细胞内记录时可记录到慢波和动作电位。采用亚甲蓝+光照的方法后,慢波和动作电位明显减弱或消失。豚鼠胆囊新鲜分离的细胞经过贴壁之后,可见少量具有典型ICC光镜特征的细胞,占细胞总数的(5±1.2)%(n=12),(21±4)%细胞的c-kit蛋白表达阳性。全细胞膜片钳记录胆囊ICC的自发去极化电流,发现豚鼠胆囊ICC自发去极化电流频率每分钟(58.4±3.5)次(n=21),幅度约-(72±3.5)pA。结论豚鼠胆囊平滑肌中存在ICC起搏细胞,参与起搏胆囊自发节律性电活动和自动节律性收缩活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正常SD大鼠膀胱不同部位ICCs细胞(interstitial ceils of Cajal,ICCs)的分布及其对局部逼尿肌收缩的影响.方法 分别于正常SD大鼠膀胱顶部、体部、底部及三角区取3 into×4 mm逼尿肌组织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法检测c-kit阳性细胞的表达情况;再于上述部位取2 mm×7 mm肌条进行张力测定实验,比较各部位肌条频率及幅度的变化,分析其与ICCs密度变化的相关性.结果 正常膀胱中存在ICCs,三角区及顶部的ICCs密度较体部和基底部明显增加,差异显著(P<0.05);三角区和顶部以及体部和基底部的ICCs密度均没有显著区别(P>0.05);各部位肌条收缩频率和幅度不同,但顶部和三角区的肌条收缩频率和幅度较体部和基底部明显增大,差异显著(P<0.05),顶部和三角区以及体部和基底部的肌条之间则没有显著区别(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逼尿肌肌条收缩频率和幅度与局部ICCs密度呈显著正相关性(P<0.05).结论 大鼠膀胱中存在ICCs,膀胱各部位ICCs的分布有显著差异,其与膀胱局部肌条收缩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Glivec特异性地阻断Cajal间质细胞后观察豚鼠输尿管平滑肌肌条自发性收缩活动的变化,从功能学上探讨caial间质细胞在输尿管平滑肌自发性收缩巾的作用.方法 采用c-kit免疫荧光化学染色,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豚鼠输尿管组织内的ICCs;通过离体肌条实验观察特异性地阻断ICCs后豚鼠输尿管平滑肌肌条自发性收缩的变化.结果 c-kit免疫荧光染色显示,在豚鼠输尿管组织中存在c-kit阳性的ICCs.在2.0 g的前负荷下,终浓度为2×10~(-2)mol/L的KCI可诱发对照组肌条出现稳定的自发性收缩,自发性收缩的波幅为(0.104 5±0.021 6)g,频率为(6.8±1.6)次/min;实验组经终浓度为10~(-4)moL/L Glivec孵育30 min后,再给予终浓度为2×10~(-2) mol/L的KCI不能诱发肌条出现明显自发性收缩,更换Kreb's液洗脱Glivec 30 min后,肌条又恢复了自发性收缩,但收缩幅度略有降低.结论 输尿管的ICCs在输尿管平滑肌的自发性收缩中起着重要作用,极有可能是输尿管的起搏细胞.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未成年Balb/c小鼠小肠Cajal间质细胞(ICC)的形态及分布,并测定其慢波活动情况,以进一步认识ICC的发育.方法 首先,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10天大小Balb/c小鼠小肠ICC的分布及形态特征,采用电镜观察ICC的超微结构;再分别测定10d大小Balb/c小鼠及成年Balb/c小鼠小肠在体慢波活动情况.结果 ICC主要分布于小肠环肌层与纵肌层间区(称之为ICC-MY),以及环形肌的内薄层与外厚层间(称之为ICC-DMP).ICC-MY呈现为连续性分布特点.电镜结果显示ICC有2个以上长突起,胞浆内含有大量的线粒体,而中间丝很少见.成年小鼠小肠慢波活动表现为近似正弦波样曲线,频率为(17.78±1.52)次/min,振幅为(0.16±0.02)mV,10 d大小Balb/c小鼠小肠慢波活动类似于成年小鼠,但其频率为(14.00±0.98)次/分,振幅为(0.09±0.02)mV,均明显低于成年小鼠(P<0.01).结论 Balb/c小鼠小肠主要分布着ICC-MY及ICC-DMP两类ICC,为双极或多极细胞,ICC-MY相互连接成网络状;未完全发育好的ICC表现出不成熟的慢波活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重型颅脑损伤(severe head injury,SHI)后小鼠离体小肠平滑肌自主节律运动和小肠肠肌丛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数量及功能的变化,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肠动力障碍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36只6~8周龄清洁级健康雄性昆明小鼠,体质量(35±5)g。重型颅脑损伤组(n=18)参照Feeney自由落体法制作小鼠SHI模型,假伤对照组(n=18)只开颅骨不致颅脑伤。于伤后1、3、7 d取材检测离体末端回肠平滑肌肌条运动的模式、幅度、频率及末端回肠ICC数量变化。结果①SHI后平滑肌自主节律运动的幅度1 d[(0.16±0.04)gvs(0.31±0.05)g]、3 d[(0.16±0.04)gvs(0.23±0.06)g]、7 d[(0.22±0.07)gvs(0.27±0.05)g]均显著低于假伤对照组(P<0.05);平滑肌自主节律运动的频率1 d[(30.23±3.71)min-1vs(34.55±1.99)min-1]、7 d[(30.34±4.56)min-1vs(33.10±0.81)min-1]显著低于假伤对照组(P<0.05),2组3 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46±4.64)min-1vs(33.39±2.17)min-1,P>0.05];肌条运动模式紊乱、不规律。②SHI后各时相点ICC细胞数量较假伤对照组显著减少[1 d:(189±41)/mm2vs(303±10)/mm2;3 d:(156±39)/mm2vs(305±9)/mm2;7 d:(215±28)/mm2vs(325±42)/mm2;P<0.05],网络明显受损变稀薄。结论小鼠SHI后存在严重的小肠ICC受损,平滑肌自主节律运动紊乱,从而导致胃肠动力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牵张负荷条件对膀胱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数量及c-kit蛋白表达变化的影响,阐明牵张负荷对膀胱ICCs细胞兴奋性的调控作用.方法 构建大鼠不稳定逼尿肌模型,以光镜计数及免疫组化法检测牵张负荷下逼尿肌稳定组和逼尿肌不稳定组与正常对照组膀胱ICCs细胞数量及酪氨酸激酶受体(c-kjt)在蛋白水平表达的差异.结果 逼尿肌稳定组和逼尿肌不稳定组ICCs细胞数量与c-kit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均有增高(P<0.01),逼尿肌不稳定组较稳定组升高显著(P<0.01).结论 牵张负荷对ICCs细胞有调控作用;ICCs细胞数量及c-kit表达增多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豚鼠膀胱组织ICCs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 43表达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体外培养豚鼠膀胱组织ICCs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s)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 43的表达.方法 胶原酶消化法进行豚鼠膀胱组织ICCs细胞的原代培养, 对照为原代培养膀胱平滑肌细胞,免疫荧光法进行两种细胞的特征性蛋白c-kit及平滑肌肌动蛋白(smooth muscle actin,SMA)染色观察,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 blot法进行培养细胞Connexin43的检测.结果 豚鼠膀胱ICCs细胞特征性蛋白c-kit染色阳性,SMA染色阴性.豚鼠膀胱ICCs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 43表达水平较高,显著高于膀胱平滑肌细胞.结论 豚鼠离体膀胱ICCs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高表达可能是其信号传递的重要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