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对^99Tc^m-HL91 SPECT价脑转移瘤放疗疗效的价值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对19例接受放射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研究放疗前、放疗后KPS评分、肿瘤区与对侧正常脑组织区放射性计数比值(T/N)、^99Tc^m-HL91 SPECT和MRI显示肿瘤大小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在放疗前、放疗后,KPS评分、T/N、SPECT显示肿瘤大小等指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MRI显示肿瘤大小无显著差异(P〉0.05);以^99Tc^m-HL91 SPECT、MRI测定肿瘤大小、T/N值等3种方法诊断的影像缓解率与临床症状缓解的符合率分别为100%、16.7%、94.4%。[结论]^99Tc^m-HL91 SPECT是评价脑转移瘤放疗疗效的有价值方法。  相似文献   

2.
Li L  Yu JM  Sun XD  Zhu H  Yue JB  Sun CJ  Yang GR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2):127-130
目的利用99mTc-HL91 SPECT乏氧显像,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放疗中乏氧程度及乏氧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32例NSCLC患者,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前1~2 d行99mTc-HL91 SPECT检查,其中18例分别于放疗过程中接受30~40 Gy照射,放疗后1~2 d行99mTc-HL91 SPECT检查。利用感兴趣区(ROI)技术,计算靶与非靶的比值。治疗结束后,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放疗前及放疗中T与N比值的变化与放疗疗效及生存率的相关性。结果放疗中,T与N的比值逐渐下降(P=0.000)。放疗前,T与N比值较低组的有效率(P=0.002)和生存率均高于T与N比值较高组(P=0.043)。放疗前后,T与N比值变化较大组的放疗有效率与生存率高于变化较小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L91 SPECT显像对NSCLC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99Tcm-4,9-二氮-3,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HL91)乏氧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近期疗效的评价。 方法 31例拟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放疗前2天、后2天分别静脉注射99Tcm-HL91 740-925MBq后进行4h及24h SPECT断层显像,根据显像进行目测和半定量分析(T/N值,靶与非靶比值),根据放疗前24h显像T/N值将患者分为低摄取组(T/N<2.76,n=6)及高摄取组(T/N≥2.76,n=25),对两组放疗近期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 低摄取组放疗近期有效率为83.3%(1/6)高于高摄取组为44.0%(1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h断层显像T/N比值下降率分别为30.3%和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KG1] 99Tcm-HL91非小细胞肺癌乏氧显像在预测放疗近期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讨^99mTc-HL91乏氧显像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效能。对25例拟诊断原发性肺癌患者,术前进行放射性核素^99mTc-HL91肿瘤乏氧细胞显像,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99mTc-HL91显像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价值。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原发性肺癌19例,转移性肺癌1例,良性病变5例(肺结核球3例,炎性假瘤和错构瘤各1例)。19例原发性肺癌中有17例显像阳性,5例良性病灶中2例显像阳性。1例转移性肺癌呈阳性显像^99mTc-HL91显像对原发性肺癌诊断的灵敏度为89.5%(17/19),特异性为60%(3/5),准确性83.3%(20/24)。初步研究结果提示,^99mTc-HL91显像对原发性肺癌的诊断有较好的应用价值,^99mTc-HL91显像能直观地显示肺癌的乏氧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99)Tc~m-4,9-二氮-3,3,10,10-四甲基十二烷-2,11-二酮肟(HL91)乏氧显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放疗近期疗效的评价. 方法 31例拟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在放疗前2天、后2天分别静脉注射~(99)Tc~m-HL91 740-925MBq后进行4 h及24 h SPECT断层显像,根据显像进行目测和半定量分析(T/N值,靶与非靶比值),根据放疗前24h显像T/N值将患者分为低摄取组(T/N<2.76,n=6)及高摄取组(T/N≥2.76,n=25),对两组放疗近期疗效进行比较. 结果 低摄取组放疗近期有效率为83.3%(1/6)高于高摄取组为44.0%(1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24 h断层显像T/N比值下降率分别为30.3%和1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99)Tc~m-HL91非小细胞肺癌乏氧显像在预测放疗近期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99mTc-HL91在鼻咽癌乏氧显像检测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Zheng YJ  Fan W  Zhao C  Yang XC  Cui NJ  Chen FJ 《癌症》2006,25(3):378-381
背景与目的:肿瘤组织乏氧是恶性肿瘤的一个重要生物学特征,直接影响临床放化疗效果。对于鼻咽癌乏氧检测目前还未有成熟可靠、简便易行的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乏氧显像剂99mTc-HL91在鼻咽癌乏氧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8例鼻咽癌患者静脉注射99mTc-HL91925MBq(25mCi)后3.5h进行头颈部SPE/CT断层显像,先对图像进行目测定性分析,以肉眼可辨别的鼻咽病灶区放射性浓聚高于正常鼻咽本底为乏氧显像阳性;再对阳性病例进行半定量分析,通过核医学感兴趣区(regionofinteresting,ROI)技术分别计算鼻咽病灶内乏氧显像部位(T )及病灶内非乏氧显像部位(T-)与正常鼻咽组织(N)的放射性计数比(T /N和T-/N);并将T /N与肿瘤体积进行相关分析。结果:38例鼻咽癌中乏氧显像阳性32例(84.21%);阳性病例中T /N为1.54±0.44,T-/N为1.08±0.19,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肿瘤体积与T /N呈正相关(r=0.788,P<0.001)。结论:99mTc-HL91在鼻咽癌乏氧显像检测中对鼻咽癌的放疗影响及确定生物靶区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现代功能影像技术的发展为肺癌放疗提供了更多信息.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肺灌注显像更好地反映了肿瘤周围肺组织功能变化.在放疗计划的优化、评价局部肺组织功能和预测放疗后放射性肺损伤方面显示了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肺癌切除术前准确的肿瘤分期是手术成功的前提,因此有必要无创性诊断肺部肿瘤及其侵犯的真实范围。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99mTc-tetrofosmin SPECT(99mTc-TF SPECT)这种功能显像在诊断肺部肿瘤及纵隔淋巴结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3例肺部肿块患者于术前或穿刺前一周内行胸部99mTc-TF SPECT显像,以病理结果为参照,计算99mTc-TF SPECT和CT诊断肺癌及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并加以比较。结果99mTc-TF SPECT诊断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7%、80.0%、90.9%、91.7%和88.9%,CT分别为73.9%、70.0%、72.7%、85.0%和53.8%;99mTc-TF SPECT诊断纵隔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75.0%、87.0%、87.5%和85.7%,CT则分别为60.0%、75.0%、65.2%、81.8%和50.0%。99mTc-TF SPECT诊断肺癌的灵敏度明显高于CT(P〈0.05)。结论99mTc-TF能在术前无创地探测肺癌的原发灶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灶,在肺癌的诊断和分期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非小细胞肺癌术中放疗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前瞻性分析手术+术后放疗(A组)和手术+术中放疗+术后放疗(B组)非小细胞肺癌的远期疗效。方法 15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7例。其中鳞癌134例,腺癌17例,混合癌3例。临床分期Ⅰ、Ⅱ、Ⅲ期分别为17、76、61例。B组术中照射剂量15~25Gy,电子线能量9~20MeV。术后照射采用X线照射,剂量均为40~60Gv。结果 A和B组肿瘤局部控制率为49%和62%(P〈0.05);3、5、7年生存率分别为40%和44%、27%和29%、5%和7%(P〉0.05)。16例死于放射并发症,其中A组2例,B组14例。结论 术中放疗+术后放疗能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降低复发率,但不能提高远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99mTc-HL91 SPECT/CT对鼻咽癌原发灶乏氧检测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99m Tc-HL91SPECT/CT用于鼻咽癌原发灶乏氧临床研究的可行性.方法:选择初治鼻咽癌患者22例,静脉注射99m TC-HL91 25 mCi(925MBq),对前5例患者分别于0.5、2、4、6 h进行断层显像,观察99m Tc-HI91在鼻咽的生物分布,分析各时间点的图像,确定最佳显像时间;再于所确定的最佳显像时段对另17例患者进行断层扫描,分析显像图像.目测分析以内眼可辨别的鼻咽病灶区放射性浓聚高于正常鼻咽本底为乏氧显像阳性;再对阳性病例进行半定量分析,通过核医学感兴趣区技术分别计算鼻咽病灶内放射性浓聚部位(T+)、病灶内非放射性浓è聚部位(T)及正常鼻咽组织(N)的放射性计数比(T+/N和T-/N).结果:5例鼻咽癌患者鼻咽病灶浓聚部位(T+)和正常鼻咽组织(N)对99mTc-HL91的摄取均在0.5h最高,然后逐渐下降,且随时间延迟,T+/N比值逐渐升高,至4 h时T+/N比值最高;22例惠者中,目测分析阳性20例(90.91%),阳性病例中T+/N为1.64±0.38,T-/N为1.09±0.1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99m Tc-HL91SPECT/CT显像图像能够较好地辨别鼻咽病灶内浓聚和非浓聚区域,是临床上用于评价鼻咽癌乏氧状况的可行手段.  相似文献   

11.
放疗加热疗肺病灶≥5 cm非小细胞肺癌临床Ⅰ~Ⅱ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观察放疗+热疗肺肿瘤≥5cm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 NSCLC满足肿瘤最小径〉15cm或体积≥125cm^3及其他人组条件后,接受放疗+热疗。共30例进入研究组,其中男23例,女7例;中位年龄61岁(32~81岁);鳞癌22例,腺癌8例;Ⅰb期6例,Ⅱb期1例.Ⅲa期10例,Ⅲb期8例,Ⅳ期5例。肿瘤中心温度43.0~43.5℃,为智能控温方式。热疗结束后1h内行放疗,总剂量60~66Gv,分30~33次。结果平均肿瘤体积275.45cm^3(125~900cm^3),平均加热次数7.2次(2~14次),平均放射剂量59.10Gy(23.96~69.67Gy)。5例未完成放疗计划,治疗中断原因与治疗方案的副反应无关。在加热过程中,无患者主诉胸闷气急或气急加重,呼吸、血压、脉搏在加热前后无明显变化。无一发生皮肤水泡及皮下脂肪硬化。无3级以上急性放射性反应。CR率为23%,PR率为50%,NC率为27%,PD率为0%。局部控制率为83%,中位局部控制时间19.2个月。死亡11例,2例死于局部肿瘤复发咯血,其中1例未完成治疗计划。中位生存期19.7个月,1年生存率为75%。结论 放疗+热疗用于肿瘤≥5cm的NSCLC,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和局部控制率,无严重副反应,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放弃选择性区域淋巴结照射的低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毒性和近期疗效.方法 45例经病理组织学和(或)细胞学确诊的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分割剂量2.5~3 Gy/次,5次/周,放疗总量DT 63~72.5 Gy.靶区仅包括肿瘤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放疗前MVP或CAP方案化疗不超过两个周期.结果总有效率为84.5%.1,2年的局部控制率分别为48.9%和37.8%;1,2年生存率分别为65.4%和42.8%.中位生存期13.1个月.未出现Ⅲ级以上的放射性肺炎和放射性食管炎.7例(15.6%)患者在随访期间出现选择性淋巴结失败.结论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提高了局部控制率和近期疗效,减轻了放疗的毒副反应.放弃选择性区域淋巴结照射并没有明显增加区域淋巴结的复发率,是实现剂量提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14.
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48例中晚期肺癌实施立体定向放疗,5~8 Gy/次,隔日1次,肿瘤灶总剂量48~58 Gy,42例有肿大淋巴结者给予常规放疗。结果 治疗3个月后复查CT,肿块完全消失18例,缩小1/2以上者27例,不足1/2者3例,42例肿大淋巴结完全恢复正常,完全缓解18例,占37.5%,部分缓解30例,占62.5%,有效率100%。结论 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晚期肺癌有较好的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及晚期并发症有待进一步随访证实。  相似文献   

15.
鼻咽癌颅底骨侵犯SPECT及MRI检测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SPECT及MRI对鼻咽癌颅底骨侵犯的检测能力及诊断价值.方法 对61例异咽癌初治患者于放疗前同期进行SPECT伞身前后位、左右头侧位平而显像和颅底断层骨显像及MRI鼻咽、颅底横断和冠状检杏,采用双盲法对两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SPECT和MRI对颅底骨侵犯的阳性检出率在全部患者中分别为51%、46%(P=0.508),在头痛、颅神经损害及两者并存患者中分别为83%、80%、88%和86%、80%、94%(P值均为1.000),在T1+T2和T3+T4期患者中分别为22%、74%和0、82%(P=0.031、0.250),在N0+N1和N2+N3期患者中分别为50%、53%和48%、40%(P=1.000、0.500).SPECT与MRI检测符合率为85%.Binary Logistic同门分析显示T分期是SPECT对颅底骨侵犯阳性检出的关联因素(χ2=4.23,P=0.040;OR值=3.04),头痛有成为SPECT和MRI对颅底骨侵犯阳性检出关联因素的趋势(χ2=3.13,P:0=077,OR=4.54;χ2=3.64,P=0.056.DR=12.00).结论 SPECT对鼻咽痛颅底骨侵犯的检测敏感性与MRI相当,检测结果与MRI有较高符合率,且与T分期有良好相关性,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对头痛明显、T分期晚、CT检测颅底阴性、无条件接受MRI检查的鼻咽癌患者行SPECT颅底断层骨显像阳性应考虑早期颅底骨侵犯,并以此指导放疗靶区(GTV)的确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肺癌术后放射治疗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1994年5月~1997年9月收治的肺癌术后患者128例,采用60Co或X线放疗,肿瘤照射剂量为40~60 Gy。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法分析影响术后放疗疗效的因素。结果 鳞癌生存率高于小细胞癌,小细胞癌高于腺癌;复发率鳞癌生存率低于腺癌,腺癌低于小细胞癌。N0-1比N2-3生存率高。肿瘤有残留者生存率小于切缘阳性者和(或)局部淋巴结阳性者,且复发率高(P<0.01)。照射剂量≥50 Gy者生存率高于<50 Gy者,且复发率低(0.05>P>0.01)。性别、年龄、术后放疗时间不影响预后。结论 肺癌术后放疗影响生存率、复发率的主要因素为病理类型、术后残留情况、淋巴结转移范围和照射剂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疗前FDG PET-CT获得的NSCLC原发灶代谢参数及其临床因素对NSCLC放疗患者预后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3年间在本院首程放疗前行PET-CT的170例NSCLC患者资料,分析其临床因素、原发灶SUVmax、SUVmean、MTV及TLG等参数与患者预后关系。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分析,应用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用千伏级锥形束CT (KVCBCT)离线分析非手术肺癌大体肿瘤体积(GTV)随放疗变化规律。
方法 18例患者分为2个组,A组[13例, 依据GTV变化分为A1(10例)、A2(3例)组] 常规放疗(1.8~ 2.2 Gy/次),每周治疗前采集1组KVCBCT;B组(5例)加速放疗(5~ 8 Gy/次),每次治疗前采集1组KVCBCT。在治疗计划系统上融合KVCBCT和CT图像后分析GTV变化。
结果 A组GTV缩减>20%者占77%;A1组在治疗第4周(第20次治疗) GTV递减变化达最大,GTV缩减(0.94±9.94)%,最大缩减-56.76%;A2组GTV变化与治疗时间无关。B组GTV缩减(-7.41±1.76)%,最大缩减-15.91%,缩减≤10%占71%,GTV随治疗进行变化较小。
结论 GTV变化随治疗进行无统一变化趋势,在第20次治疗时若GTV缩减>20%建议用自适应放疗。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