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戴丽华  施健健 《全科护理》2011,9(28):2566-2567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对无痛人工流产术后病人腹痛的缓解效果。[方法]将96例门诊接受无痛人工流产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传统护理,观察组进行阴陵泉、地机、三阴交穴位按摩。观察两组病人腹痛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腹痛发生率和腹痛程度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阴陵泉、地机、三阴交穴位按摩可缓解无痛人工流产术后病人腹痛程度并能减少腹痛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减轻人工流产术后患者疼痛、焦虑、恐惧程度和减少阴道出血量的作用。方法:将120例无内外科合并症及并发症的人工流产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术后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术后即刻予以按压合谷、至阴、印堂及三阴交等穴位。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焦虑、恐惧程度及阴道出血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焦虑恐惧评分及阴道流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人工流产术后患者进行穴位按摩能够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患者术后焦虑、恐惧程度,减少阴道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穴位按压在缓解人工流产综合征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200例行人工流产的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00例。试验组术前30 min、术中、术后用拇指按压合谷穴和三阴交穴,每个穴位按压60 s,力度适中,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同时给予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不予穴位按压。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及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压配合健康教育能有效减少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4.
廖华 《华西医学》2010,(12):2276-2278
目的观察运用音乐疗法配合穴位按压的综合干预方法对减轻胃镜下行高频电凝电切术患者术中反应的作用。方法 2008年10月2009年12月,将行胃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胃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音乐疗法配合手法按压合谷、内关穴。结果观察组在术中反应程度及紧张恐惧程度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音乐疗法配合穴位按压的综合干预法能减轻胃镜下高频电凝电切术中患者反应程度及紧张恐惧程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腹部按摩与穴位按压对心脏手术患者术后排便功能的影响及护理特点.方法 将300例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C 3组各100例,A组采用常规护理,B组采用常规护理+腹部按摩,C组采用常规护理+穴位按压+腹部按摩.比较3组首次排便情况、缓泻剂的使用及排便困难的发生情况.结果 B组和C组的首次排便情况及缓泻剂使用情况均显著优于A组.结论 低温体外循环下的心脏手术可影响患者的排便功能,加强患者的卫生宣教和自我腹部按摩与穴位按压,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实行手法按摩对排便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干预组47例,对照组按照常规给予治疗和护理,干预组除常规治疗护理外,术后第1天开始实施手法按摩足三里等5个穴位及腹部,每日3次,连续3d。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腹胀、排便恢复时间、焦虑、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实行手法穴位按压及腹部按摩对防治腹胀、排便恢复非常有效,并且降低了患者出现焦虑,有助于减少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的护理新方法,减轻检查过程中患者不适.方法:对599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同时进行穴位按压,对照组按一般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适症状与心率、血压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配合检查,紧张恐惧、焦虑、恶心、咳嗽、窒息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等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检查耐受性提高(P<0.01).结论:对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实施穴位按压护理方式,可减少患者痛苦,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减轻恶心、咳嗽、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症状,同时减少操作者干扰,有效提高了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人工流产患者的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8年8月~2010年8月在本院妇产科门诊就诊的妊娠6~10周、要求终止妊娠而无禁忌症的200例接受人工流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结合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个体化心理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焦虑、恐惧、抑郁的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护理能有效减轻和缓解人工流产患者的焦虑、恐惧等程度,有必要对其进行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9.
穴位按摩联合腹部按摩对剖宫产术后肠蠕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汪苗琴 《护理与康复》2008,7(10):778-779
目的评价穴位按摩联合腹部按摩对剖宫产术后肠蠕动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产妇按剖宫产日奇偶数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剖宫产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穴位按摩、腹部按摩。观察两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腹部按摩有利于剖宫产术后肠蠕动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口服山蜡梅叶配合穴位按摩对妇科开腹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妇科开腹术后6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8例术后患者在妇科常规护理及指导基础上,于术后6 h开始口服山蜡梅叶配合手法按摩躯干两侧足三里穴位;对照组38例给予术后常规护理及指导.两组均术后定时记录肠蠕动开始时间及肛门排气的时间....  相似文献   

11.
吴小芳 《护理学报》2009,16(10):62-63
目的探讨按压合谷、内关穴减轻胃镜下行高频电摘除胃息肉术中反应的作用。方法将2007年5月—2008年9月共86例接受电子胃镜下行高频电摘除胃息肉术的患者,按申请单递交先后顺序编号,单数为穴位按压组,双数为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胃息肉电凝电切术常规护理,穴位按压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按压内关、合谷穴。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胃镜下摘除息肉过程中的反应程度及紧张恐惧程度。结果两组患者在胃镜下摘除息肉过程中的反应程度(U=4.01,P〈0.05)及紧张恐惧程度(U=14.73,P〈0.0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穴位按压组的反应程度及紧张恐惧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结论电子胃镜下行高频电摘除胃息肉术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压合谷、内关穴,能减轻患者术中的反应程度及紧张恐惧程度。  相似文献   

12.
郭敏慧  金宇玲  林丽英 《全科护理》2016,(24):2533-2535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配合腹部按摩对缓解老年病人纤维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腹胀的效果。[方法]将结肠镜息肉切除术后腹胀病人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部按摩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摩配合腹部按摩的护理方法来缓解腹胀,比较两组病人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0.5 h、1 h、2 h每分钟肠鸣音次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术后0.5 h腹胀程度较对照组有所缓解(P<0.05),术后1 h、2 h腹胀程度较对照组明显缓解(P<0.01);观察组病人首次排气时间和腹胀完全缓解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有效率为80.9%,对照组为30.9%,腹胀缓解程度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穴位按摩配合腹部按摩可有效缓解老年病人纤维结肠镜下息肉切除术后腹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进行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术患者的护理新方法,减轻检查过程中患者不适。方法:对599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同时进行穴位按压,对照组按一般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不适症状与心率、血压变化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配合检查,紧张恐惧、焦虑、恶心、咳嗽、窒息感、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等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检查耐受性提高(P〈0.01)。结论:对电子支气管镜检查患者实施穴位按压护理方式,可减少患者痛苦,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减轻恶心、咳嗽、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症状,同时减少操作者干扰,有效提高了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4.
周丽  黄秀 《全科护理》2021,19(15):2067-2070
目的:探讨择时中药贴敷配合穴位按摩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病人便秘的防治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PC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实施择时中药贴敷配合穴位按摩疗法,比较两组病人便秘评分、首次排便时间及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便秘评分低于对照组,首次排便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病人躯体不适、心理社会不适应、担心焦虑、满意度4个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在中药贴敷和穴位按摩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择时中药贴敷配合穴位按摩可有效防治PCI术后病人便秘症状,缩短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腹部按揉预防疝气术后患者便秘的效果。方法将90例疝气术后患者按人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穴位按摩联合腹部按揉,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排便性状和排便感觉。。结果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平均(36.7±12.8)h,对照组为(54.3±15.7)h,观察组排软便例数和排便畅快感例数多于对照组。结论穴位按摩联合腹部按揉能促进疝气术后患者排便,减少便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陈静薇  李锐  彭静  梁小玲   《护理与康复》2017,16(7):759-761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结合辨证施膳护理对心脏外科术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8例心脏外科术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者各94例,两组患者均予以术后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穴位按摩及辨证施膳护理。观察两组临床症状评分、中医疗效。结果治疗6d后,观察组各项临床症状评分、中医症状积分、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结合辨证施膳护理能一定程度改善心脏外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青光眼术后眼球按摩配合眼周穴位按摩护理效果。方法将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各25例,均予以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眼球按摩配合眼周穴位按摩。结果术后6个月观察组较对照组功能性滤泡形成率明显增高,术后3个月、6个月观察组眼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球按摩配合眼周穴位按摩可明显增高功能性滤泡形成率,明显降低眼压,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八子散配合颈部按摩在腰椎融合术后颈痛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腰椎术后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包括禁食、平卧、吸氧、心理护理和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八子散热奄包外敷颈部及颈部穴位按摩。比较2组术后第1、3、5天患者颈部疼痛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第1、3、5天颈部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结论八子散热奄包外敷及颈部穴位按摩能温经通络、行气消胀、散寒止痛,可缓解患者术后颈部疼痛症状,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9.
朱萍  陈坚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3):1160-1161
目的 探讨消肠胀Ⅰ号对腹部手术后肠蠕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磁珠穴位按压加常规护理;观察组在采用磁珠穴位按压加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消肠胀Ⅰ号方治疗.结果 观察组100例中术后48 h内总体有效率(显效加有效)为77%.对照组100例中术后48 h内总有效率(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四肢穴位按压联合收腹提肛锻炼对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的腹部手术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给予常规护理外,术后6 h开始行四肢取穴按压,并指导收腹提肛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首次肛门排气和排便时间均小于对照组,手术后胃肠道不良反应情况少于对照组。结论四肢穴位按压联合收腹提肛锻炼能促进患者腹部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