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军花  梅艳  李柳 《重庆医学》2023,(4):518-522
目的 分析高度近视黄斑不同区域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特点,以及与屈光度(SE)、眼轴(AL)、血流密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21年6月60例(60眼)近视患者,按照SE分为高度组(38例)与超高度组(22例),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测量患者黄斑中心凹区、旁中心凹区(上方、下方、鼻侧和颞侧象限)及中心凹外区(上方、下方、鼻侧和颞侧象限)的RNFL厚度,获取视网毛细血管层(SCP)、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层(DCP)及脉络膜毛细血管层(CC)的血流密度。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RNFL厚度与SE、AL、血流密度的关系。结果 高度组与超高度组患者黄斑RNFL厚度与血流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黄斑中心凹区、旁中心凹区、中心凹外区的RNFL厚度分别为(13.96±2.80)μm、(88.47±10.25)μm、(151.36±28.75)μm,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旁中心凹区中,上方象限RNFL厚度最薄(P<0.05),下方象限RNFL厚度最厚(P<0.05)。中心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黄斑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对拟行双眼LASIK手术的屈光不正患者30例进行检查,随机选取一眼入组研究。于LASIK术前1天及术后4周进行检查,检影验光比较术前后屈光度、OCT3测量并比较角膜厚度、黄斑中心凹厚度及RNFL厚度钟点值。【结果】LASIK术后,患者的屈光度明显减低(P=0.000),角膜厚度亦较术前显著变薄(P=0.000)。LASIK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141&#177;7)μm及(141&#177;8)μ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1)。LASIK手术前后RNFL厚度均呈双峰状,于上、下方最厚,鼻、颞侧较薄。LASIK手术前上方、鼻侧、下方、颞侧RNFL厚度(象限值)分别为(136&#177;7)μm,(77&#177;15)μm,(123&#177;11)μm,(84&#177;16)μm;而术后4周分别为(135&#177;9)μm,(80&#177;12)μm,(123&#177;12)μm,(83&#177;8)μ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8~0.907)。而当按钟点值比较时,术后患者RNFL厚度测量除鼻侧3点方位(P=0.040)外,其余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114~0.974)。【结论】常规LASIK手术对中、低度近视患者的RNFL厚度及黄斑厚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干湿性型黄斑变性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特征。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5年12月在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诊治的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120例(124只眼)进行黄斑OCT检查,其中湿性型62只眼(湿性型组),干性型62只眼(干性型组),同时选取同期接受检测的60只眼正常眼作为对照组。比较所有研究对象黄斑中心凹及距中心凹1 500μm处上、下、鼻、颞下视网膜全层厚度;比较所有研究对象距黄斑区中心凹6 mm处神经纤维层的厚度。结果湿性型AMD组中心凹、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各厚度相较于正常组和干性型组显著增厚[(324±127)μm比(224±35)μm、(240±40)μm,(375±158)μm比(294±35)μm、(300±42)μm,(304±103)μm比(267±48)μm、(276±50)μm,(350±108)μm比(285±23)、(310±24)μm,(321±80)μm比(274±45)μm、(305±50)μm](P<0.05);干性型组中心凹、鼻侧及颞侧全层视网膜厚度相较于正常组增厚(P<0.05),上方和下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湿性型AMD组的神经纤维层(MNFL)及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RNE)相较于正常组及干性型组明显增厚[(77.8±10.1)μm比(27.5±7.4)μm、(33.7±9.1)μm,(309±28)μm比(240±13)μm、(237±15)μm](P<0.05);干性型组的MNFL较正常组增厚(P<0.05),干性型组RNE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CT可区别老年湿性型黄斑变性的全层视网膜、黄斑区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厚度,能为AMD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度近视眼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OCT测量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技术探讨高度近视眼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的变化.方法将高度近视眼47例(47眼)和正常对照者42例(42眼)分为高度近视组和对照组,OCT测量黄斑中心凹中心和边界的神经上皮层厚度以及视网膜地形图各地区域平均厚度,比较两组间有无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度近视组的中心凹中心和边界和神经上皮层变薄非常显著,旁中心凹鼻侧和下方区域以及周边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变薄非常显著;旁中心凹颞侧和上方区域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变薄显著;但中心凹神经上皮层平均厚度无明显变化.结论高度近视眼黄斑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厚度明显低于正常眼.OCT测量神经上皮层厚度时,应综合分析某一点厚度和该点所在区域平均厚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黄斑及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 对拟行双眼LASIK手术的屈光不正患者30例进行检查,随机选取一眼入组研究。于LASIK术前1天及术后4周进行检查,检影验光比较术前后屈光度。OCT3测量并比较角膜厚度。黄斑中心凹厚度及RNFL厚度钟点值。【结果】 LASIK术后,患者的屈光度明显减低(P = 0.000),角膜厚度亦较术前显著变薄(P = 0.000)。LASIK手术前后黄斑中心凹厚度分别为(141 ± 7) μm及(141 ± 8) μ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261)。LASIK手术前后RNFL厚度均呈双峰状,于上。下方最厚,鼻。颞侧较薄。LASIK手术前上方。鼻侧。下方。颞侧RNFL厚度(象限值)分别为(136 ± 7) μm,(77 ± 15) μm,(123 ± 11) μm,(84 ± 16) μm;而术后4周分别为(135 ± 9) μm,(80 ± 12) μm,(123 ± 12) μm,(83 ± 8) μm,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98 ~ 0.907)。而当按钟点值比较时,术后患者RNFL厚度测量除鼻侧3点方位(P = 0.040)外,其余均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 = 0.114 ~ 0.974)。 【结论】 常规LASIK手术对中。低度近视患者的RNFL厚度及黄斑厚度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分析比较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两种手术方式术后黄斑区的厚度,并探讨两种手术方式对黄斑区的厚度所产生的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行白内障手术且术中无并发症的患者共83人84眼,将其中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38例患者39眼设为A组,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的45例45眼患者设为B组,记录术后视力、眼前段和眼底情况,术后1天行三维光学相干断层扫描(Topcon3D OCT-1000)检测.结果 A组患者成功施行超声乳化吸除术,B组患者成功施行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手术,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术后1天从三维OCT中均未发现明显黄斑区结构的改变,检测到A、B两组黄斑中心凹1mm视网膜平均厚度分别为(236.14±30.41)μm、(223.11±32.10),较正常同年龄人群组黄斑中心凹1mm视网膜平均厚度(229.0±20.46)μm略增厚,且无统计学意义:A组(P=0.224),B组(P=0.286).两组距黄斑中心凹3~6mm的外环区上、下、颞、鼻4个象限的视网膜厚度与正常同年龄人群组相比均增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黄斑外环上、颞、下、鼻侧视网膜平均厚度为(256.58±14.93)、(243.71±16.06)、(259.92±21.14)、(275.79±16.78);B组黄斑外环上、颞、下、鼻侧视网膜平均厚度为(256.93±19.43)、(243.29±20.54)、(259.43±23.52)、(275.43±21.47),正常同年龄人群组黄斑外环上、颞、下、鼻侧视网膜平均厚度为(247.00±13.68)、(232.50±16.51)、(243.2±13.85)、(268.5±15.59).两组黄斑中心凹1mm视网膜平均厚度、距黄斑2~3mm内环视网膜厚度、外环视网膜厚度、视网膜体积及视网膜平均厚度相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无全身及眼部其他疾病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或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术后短期内距黄斑中心凹3~6mm的外环区4个象限的视网膜厚度与正常同年龄人群组相比均增厚,但两种手术方式对比并未见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7):657-661
目的探讨硅油对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及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收治的未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45例,均为单眼发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硅油填充组25例和气体填充组20例,2组患者均施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组患者玻璃体腔内注入5 m L硅油,气体填充组玻璃体腔内注入5 m L无菌空气,均于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3、6个月检测2组患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并行光学相干断层成像检查,比较2组患者黄斑中央凹区及内环区鼻侧、颞侧、上方、下方视网膜厚度。结果 2组患者术后1周患眼BCVA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1、3个月,2组患者患眼BCVA均优于术前和术后1周(P <0. 05);术后6个月,硅油填充组患者患眼BCVA差于术后1、3个月(P <0. 05),与术前和术后1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气体填充组患者患眼BCVA优于术前和术后1周(P <0. 05),与术后1、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3个月,2组患者患眼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气体填充组患者患眼BCVA优于硅油填充组(P <0. 05)。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1、3个月,2组患者之间患眼黄斑中央凹区及内环区各区域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6个月,气体填充组患者患眼黄斑中央凹区及内环区鼻侧、颞侧、下方视网膜厚度显著大于硅油填充组(P <0. 05)。2组患者术后1周患眼黄斑中央凹区及内环区各区域视网膜厚度均显著大于术前(P <0. 05)。2组患者术后1、3个月患眼黄斑中央凹区及内环区各区域视网膜厚度均显著小于术后1周(P <0. 05),而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术后6个月患眼黄斑中央凹区及内环区各区域视网膜厚度均显著小于术后1周(P <0. 05);硅油填充组患者术后6个月患眼黄斑中央凹区及内环区鼻侧、颞侧、下方视网膜厚度显著小于术前及术后1、3个月(P <0. 05),气体填充组患者术后6个月患眼黄斑中央凹区及内环区各区域视网膜厚度与术前及术后1、3个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硅油可导致视网膜厚度降低,进而影响患者视力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对照组黄斑区厚度(144.5±15.3)μm,白内障患者术前黄斑区厚度(143.9±16.8)μm,术后1周厚度(156.8±35.6)μm,术后1个月厚度(150.5±34.1)μm,超声高能量组术后1周厚度(171.6±31.5)μm,术后1个月厚度(169.8±30.5)μm,低能量组术后1周厚度(155.5±19.2)μm,术后1个月厚度(153.6±18.8)μm。13只眼出现房水中度闪光,术前厚度(142.8±10.5)μm,术后1周(196.4±35.7)μm。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导致术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增加及黄斑水肿;术中高超声能量可明显影响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的厚度;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是预测术后视功能恢复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正常对照组黄斑区厚度(144.5±15.3)μm,白内障患者术前黄斑区厚度(143.9±16.8)μm,术后1周厚度(156.8±35.6)μm,术后1个月厚度(150.5±34.1)μm,超声高能量组术后1周厚度(171.6±31.5)μm,术后1个月厚度(169.8±30.5)μm,低能量组术后1周厚度(155.5±19.2)μm,术后1个月厚度(153.6±18.8)μm.13只眼出现房水中度闪光,术前厚度(142.8±10.5)μm,术后1周(196.4±35.7)μm.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可导致术眼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增加及黄斑水肿; 术中高超声能量可明显影响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的厚度; 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是预测术后视功能恢复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的变化。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7年9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患者60例,其中2型糖尿病合并白内障患者30例(30眼)为糖尿病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30例(30眼)为对照组。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及3个月分别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分析手术前后2组间及组内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的变化。 结果 糖尿病组: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分别为(216.24±19.44)μm、(216.20±18.94)μm、(216.94±19.00)μm、(235.17±24.42)μm、(227.52±25.36)μm;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均较术前(216.24±19.44)μm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1个月达到最高值(235.17±24.42)μm,至术后3个月稍有下降,仍高于术前。本组中有5例(16.67%)发生黄斑水肿。对照组:术后1 d、1周、1个月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较术前增加,术后3个月FRT较术前略下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无黄斑水肿发生。术后1个月、3个月,糖尿病组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较对照组增加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 结论 糖尿病患者行超声乳化术后,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增加显著,黄斑水肿的发生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诸力伟  许琦彬  盛文燕  徐俊丽  张雨 《浙江医学》2011,33(8):1140-1141,1144
目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眼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探讨弱视眼是否存在黄斑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组织结构的异常。方法选择远视性屈光参差性弱视的患者60例,以弱视眼为实验组。以其自身另一非弱视眼为对照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测量并比较双眼的黄斑区域内视网膜平均厚度(MRT)、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MFT)、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T)。结果两组眼MRT并无明显差异(P〉0.05),而实验组MFT及RNFL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弱视眼MFT、RNFLT较非弱视眼增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从组织结构的发育解释弱视的成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比较飞秒激光和微型角膜刀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制作角膜瓣的特点,评价飞秒激光制作角膜瓣技术的可预测性、均匀性、精准性.方法 前瞻性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将2013年6~9月间行LASIK手术的近视眼患者分成两组,A组为飞秒激光制瓣组,共56例110只眼;B组为微型角膜刀制瓣组共55例108只眼,所有手术均由同一术者完成.取随访资料完整者,飞秒激光制瓣组50例(98眼),微型角膜刀制瓣组49例(98眼)进行分析.比较两组术前及术后1周、1月、3月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角膜瓣多点厚度.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软件.结果 (1)两组病例术前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术后UCVA: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3)术后BCVA: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4)角膜瓣厚度测量:术后1个月使用光学相干断层分析仪(Topcon,Japan)测量两组病例角膜瓣厚度.A组飞秒激光组结果显示在水平子午线角膜瓣中央平均厚度为(108.65±8.23)μm,鼻侧旁中央(2.0 mm处)平均厚度为(108.34±7.26)μm,鼻侧周边(4.0 mm处)平均厚度为(113.28±6.38)μm,颞侧旁中央(2.0 mm处)平均厚度为(109.47±6.27)μm,颞侧周边(4.0 mm处)平均厚度为(113.86±9.63)μm.经统计学分析,角膜瓣平均厚度与预设厚度相符合(P>0.05),角膜瓣水平子午线平均角膜厚度无差异(P>0.05).B组角膜刀组结果显示在水平子午线角膜瓣中央平均厚度为(134.29±7.45)μm,鼻侧旁中央(2.0 mm处)平均厚度为(144.38±6.29) μm,鼻侧周边(4.0 mm处)平均厚度为(140.60±11.37)μm,颞侧旁中央(2.0 mm处)平均厚度为(134.18±4.25)μm,颞侧周边(4.0 mm处)平均厚度为(141.26±11.68) μm;经统计学分析,角膜瓣平均厚度厚于预设厚度(P<0.05),并且角膜瓣水平经线平均角膜厚度有差异(P?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传统LASIK矫正高度近视术后3个月时波前像差的变化与对比敏感度、眩光敏感度的关系,探讨像差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的高度近视患者9例(17眼)作为试验组,行传统LASIK的近视患者8例(14眼)作为对照组。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视力、波前像差、对比敏感度和眩光敏感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试验组、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视力无统计学意义(P〉0.05),波前像差Zernike函数c4(离焦)、C7(垂直彗差)、C8(水平彗差)、三叶草差(C6、C9)、C12(球差)、RMSg(总体像差均方根值)、RMSh(高阶像差均方根值)无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3个月比较对比敏感度,白天在低频区3.0c/d、中频区6.0c/d空间频率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上在低频区3.0c/d空间频率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天+眩光在低频区3.0c/d空间频率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虹膜定位波前像差引导的LASIK较传统LASIK矫正高度近视无更好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由于角膜偏薄不适合准分子手术近视患者的屈光度、角膜中央厚度(CCT)与角膜曲率、眼压的相互关系。方法测量我中心行准分子术前检查角膜偏薄(CCT〈500μm)患者138例(276眼)。按屈光度分为两组,观察不同屈光度角膜中心厚度、角膜曲率、眼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低、中度近视组:角膜中央厚度平均462±14μm,角膜曲率平均43.93±0.09D,眼压值平均11.1±1.6mmHg。高度近视组:角膜中央厚度为平均469±17μm,角膜曲率平均44.21±1.19D,眼压平均12.4±2.4mmHg。两组间比较角膜中央厚度及眼压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角膜曲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角膜中央厚度与眼压呈正相关(P〈0.01),角膜中央厚度、眼压与角膜曲率无关(P〉0.05)。结论不适合准分子手术薄角膜的近视患者角膜中央厚度、眼压随近视度数增加而增大,角膜曲率不随屈光度变化。角膜越厚,测出的眼压值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高度近视患者实施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I。ASIK)手术后角膜后曲率的改变,并探讨影响角膜后表面曲率改变的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于武警总医院眼科实施I。ASIK手术治疗的高度近视患者60例,对120例眼使用orloscan1I裂隙扫描角膜地形图系统分别在术后30、60、90、180d测量角膜后表面曲率,对比后表面曲率变化,并分析其与术前眼压、承载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术前及术后30、60、90、180d的角膜后表面曲率半径分别为(6.53±0.24)、(6.40±0.25)、(6.44±0.23)、(6.41±0.22)、(6.38±0.21)肚m,析因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术前眼压以及承载因子都会造成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曲率不同,且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曲率变化与术前眼压以及承载因子呈正相关的关系。结论:LAsIK术后60d内患者角膜后表面存在向前膨隆,向前膨隆在术后60d后逐渐恒定,向前膨隆与术前眼压、承载因子成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周艳峰  廖荣丰  聂海燕 《安徽医学》2012,33(10):1279-1281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Epi-LASIK)对近视患者术后黄斑部视网膜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行准分子激光手术的中低度近视患者31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LASIK组和Epi-LASIK组,采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d、2周黄斑部视网膜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结果无论是LASIK组还是Epi-LASIK组,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视盘周围RNFL平均厚度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手术方式术后之间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SIK与Epi-LASIK虽然负压吸引时间不同,但是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短期内对视网膜组织的结构和正常生理功能均没有明显影响,对于中低度近视都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并比较6-13岁远视眼和近视眼黄斑部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方法阿托品眼药散瞳后,应用美国OPTOVUE公司生产的RTVue100-2 OCT检测黄斑部视网膜全层、视网膜内三层和视网膜外七层厚度值。结果远视眼和近视眼黄斑部视网膜全层、内三层及外七层9个区域厚度值分别比较,各中心凹区(Fovea)厚度值无差异、近凹区(Parafovea)厚度值与中心窝周厚度值近视眼均小于远视眼,中心凹区厚度值最薄,近凹区(Parafovea)厚度值均大于中心窝周厚度值。结论 6-13岁远视眼和近视眼黄斑部视网膜厚度有差异。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对2型糖尿病患者黄斑区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分析84例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手术眼与对侧未手术眼进行对照观察,以手术眼为观察组,对侧眼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 d、7 d 及30 d 时,记录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及黄斑区容积(PMV)的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资料。结果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RT):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前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1 d,观察组(258.06±23.34)μm,对照组(259.88±21.01)μm,P >0.05;术后7 d,观察组(270.94±20.26)μm,对照组(260.54±20.88)μm,P <0.05;术后30 d,观察组(275.46±25.38)μm,对照组(260.68±22.95μm),P <0.05。黄斑区容积(PMV):手术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后1 d,观察组(8.29±0.55)mm3,对照组(8.28±0.54)mm3,P >0.05;术后7 d,观察组(8.68±0.68)mm3,对照组(8.32±0.62)mm3,P <0.05;术后30 d,观察组(9.46±0.73)mm3,对照组(8.34±0.58)mm3,P <0.05。判定术后1个月内黄斑水肿新增/加重者观察组有15只眼,对照组有2只眼。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黄斑水肿的发生率增加,水肿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视网膜激光联合玻璃体腔注入曲安奈德(TA)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 对30只眼行视网膜光凝联合玻璃体腔曲安奈德(2 mg)注入,观察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和黄斑中央厚度的变化.结果 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最佳矫正视力分别为(0.18±0.11)、(0.34±0.17)、(0.48±0.21)、(0.59±0.19)、(0.63±0.25);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为(4.57、8.57、11.72、12.86),P均<0.01;OCT测量黄斑中央厚度(335.92±50.23)μm、(264.63±46.52) μm、(215.56±38.29) μm、(176.84±34.08) μm、(157.84±25.33) μm,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分别为(9.79、16.53、21.84、24.45),P均<0.01.结论 视网膜激光联合曲安奈德玻璃体腔注射可有效控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提高患者视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