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经额外侧入路的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经额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结果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视力改善12例,无明显变化3例,视力障碍加重1例。15例患者随访3~4个月,12例恢复正常和生活,3例不能独立生活;1例失访。结论经额外侧入路能为鞍结节脑膜瘤患者手术提供较好的视野和空间,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是提高肿瘤全切除率、改善视力和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额外侧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3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额底外侧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方法 .方法 对采用经额底外侧入路手术的32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impson分级来评估肿瘤的切除程度.结果 肿瘤Simpson I级切除25例,Ⅱ级切除5例,Ⅲ级切除2例.术后发热4例,脑脊液鼻漏1例,电解质紊乱及血糖升高5例,视力减退2例.无手术死亡.术后随访1-28个月,平均18个月,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额底外侧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皮肤切口小,颞肌损伤轻,额窦完整性好,术后嗅神经保留率高,视力改善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扩大经额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入路,探讨其手术切除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4年6月至2002年8月采用扩大经额入路手术切除的15例大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5例中,肿瘤全切12例(SimpsonⅠ、Ⅱ级),次全切3例(SimpsonⅢ级);视力改善10例(66.7%),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无手术死亡病例。结论采用扩大经额入路切除大型鞍结节脑膜瘤,可提供良好的手术空间和视野;熟练掌握显微外科技术,仔细操作,能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翼点入路显微外科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技巧和术中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4月至2006年10月我院采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43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并对手术技巧加以总结。结果SimpsonⅠ级切除5例,Ⅱ级切除31例,Ⅲ级切除7例。术后视力改善者24例,视力无变化者6例,视力恶化者2例;术后视野缺损恢复者21例;出现一过性尿崩者6例;出现高热、电解质紊乱者2例;死亡1例。结论应用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疗效满意。熟悉鞍区的局部解剖和术中对肿瘤周围重要结构的保护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随着显微外科及内窥镜锁孔手术技术的日趋成熟,锁孔手术越来越多地被神经外科医师接受和采纳。2007年8月至2010年4月我科经额外侧锁孔入路成功手术切除鞍区病变2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24~72岁,平均41.3岁。2.临床表现:头痛11例,视力下降及视野缺损7例,癫痫  相似文献   

6.
目的 总结经额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区病变的可行性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粤北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经额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28例鞍区病变患者资料,其中鞍结节和前床突脑膜瘤8例,垂体腺瘤5例,颅咽管瘤3例,胆脂瘤1例,前交通动脉瘤6例,后交通动脉瘤5例. 结果 17例鞍区肿瘤全切12例,次全切5例;6例前交通动脉瘤和5例后交通动脉瘤均成功夹闭;无手术死亡或重度残疾患者. 结论 经额外侧入路显微手术可充分显露并治疗大部分鞍区病变,创伤小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前纵裂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巨大鞍结节脑膜瘤的方法、适应证及疗效.方法 采用前纵裂入路切除直径>4 cm鞍结节脑膜瘤30例,并对其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切除结果按Simpson分级:Ⅰ级24例,Ⅱ级5例,共29例,占96.7%.术后视力改善20例,无改变6例,下降4例.尿崩或电解质紊乱8例,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无死亡病例.结论 前纵裂入路是切除巨大鞍结节脑膜瘤良好的手术入路,暴露充分,可提高伞切除率和改善视力,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experience with modified transpterygoid craniotomy for microsurgical resection of tuberculum sellae meningiomas. Methods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in 26 patients with tuberculum sellae meningiomas admitted between January, 2001 and April, 2007 in our hospital to receive microsurgical meningioma removal using a modified transpterional approach. The basal part of the tumor was firstly coagulated and dissected to control the blood supply of the lesion. Through the cerebral cisterns in the sellar region and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tumor and the adjacent structures, the tumor was removed to the greatest possible extent with minimal invasiveness to the neighboring structures. Results Simpson grade Ⅰ resection was achieved in 11 patients, grade Ⅱ resection in 14 patients, and grade Ⅲ resection in 1 patient. The visual acuity and the optic field were improved in 23 patients, and remained unchanged in 1 patient after the operation. Two patients had postoperative visual acuity deterioration, which was improved after appropriate treatment. Seven patients developed diabetes insipidus after the operation, and gradually recovered after symptomatic treatments for about 10 days without fatal consequences. Follow-up for 6 months to 5 years found no recurrence of meningiomas in these patients. Conclusions The modified transpterional approach provides excellent exposure of the middle fossa, anterior cranial fossa, saddle and parasellar areas, and is effective for different types of tuberculum seilae meningiomas with increased total resection rate and reduced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  相似文献   

9.
正鞍结节脑膜瘤(tuberculum sellae meningiomas,TSMs)通常起源于视交叉沟和鞍结节,因其解剖位置较近,临床上把起源于鞍膈、前床突、蝶骨平台的脑膜瘤统称为TSMs,其发病率约占颅内脑膜瘤的5%~10%~([1])。TSMs毗邻视神经、垂体柄、下丘脑、颈内动脉、海绵窦等结构,手术切除难度较大,手术入路的选择及显微手术切除技巧与手术效果密切相关~([2])。眶上外侧(lateral supraorbital,LSO)入路由HERNESNIEMI等~([3])在2005年首次报道,此入路简单、快速、安全、损伤小。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眶上外侧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经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经验. 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1年1月至2007年4月应用改良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的26例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26例患者获Simpson Ⅰ级切除11例,Ⅱ级切除14例,Ⅲ级切除1例.术后视力损害和视野缺损均有不同程度恢复23例,1例视力无改变,术后视力下降2例经治疗后改善.7例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尿崩,经对症治疗约10 d后好转.无1例死亡.随访6个月~5年,肿瘤无复发. 结论改良翼点入路可对中颅窝、前颅窝、鞍区及鞍旁病变进行良好暴露,能处理各种类型的鞍结节脑膜瘤,提高全切除率,减少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经眶上外侧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7例经眶上外侧入路治疗的鞍结节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讨论手术技巧。结果 47例鞍结节脑膜瘤病人中,根据Simpson切除分级,Ⅰ级5例,Ⅱ级37例,Ⅲ级3例,Ⅳ级2例。肿瘤全切除42例(89%),次全切除5例(11%)。39例术前视觉障碍病人中,术后症状改善25例,保持不变10例,恶化4例。出院后3个月Karnofsky评分,恢复良好41例(87%),有轻微症状6例(13%),无重度残疾及死亡。随访3~93个月,1例病人术后4年肿瘤复发再次手术。结论经眶上外侧入路可以安全有效地切除各种大小的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2.
翼点入路显微手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鞍结节脑膜瘤源于蝶鞍结节或视交叉部位的蛛网膜,与视路、下丘脑、颈内动脉及其分支的关系密切,手术难度较大.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明显地提高了手术效果,但手术入路较多,尚未统一,随着显微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作者选用翼点入路处理鞍结节脑膜瘤.现将我院1996年至2003年应用翼点入路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治疗13例鞍结节脑膜瘤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额外侧入路手术切除嗅沟脑膜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额外侧入路手术治疗的2例嗅沟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均Simpson分级Ⅱ级切除,无并发症及后遗症。结论 经额外侧入路切除嗅沟脑膜瘤,切口小、骨瓣小,可充分显露肿瘤基底,对额叶脑组织及额底静脉血管、嗅神经等骚扰小,手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4.
鞍结节脑膜瘤手术入路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比较单侧额底入路与双额纵裂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7例鞍结节脑膜瘤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单侧额底入路和双额纵裂入路进行手术切除。结果二组的肿瘤全切除率、视力改善率、术后死亡率等均相似,但单侧额底入路组的双侧嗅神经损伤率、双侧额叶损伤率均较双额纵裂入路组显著减少。结论采用单侧额底入路可对各种大小的鞍结节脑膜瘤进行手术切除,并可减少手术创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鞍结节脑膜瘤的临床资料,均在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肿瘤Simpson Ⅰ级切除6例,Ⅱ级切除3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前视力下降9例中,术后视力好转7例,无变化1例,加重1例;术前视野缺损8例中,术后视野改善4例,无变化4例。术后出现尿崩1例、嗅觉减退3例、脑脊液漏3例。术后随访3个月~1年,均无迟发性脑脊液漏;复查MRI示肿瘤均无复发;6例临床症状消失,3例明显好转。结论 只要病例选择适当,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入路手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前纵裂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技术以及安全性、有效性,特别关注术后视力的变化.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连续收治的21例前纵裂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MRI评价肿瘤是否全切,眼科评价术后视力变化.结果 随访3 -58个月,肿瘤全切19例(SimpsonⅡ级),l例复发;2例大部切除.21例患者中,视力好转15例,无变化5例,1例恶化.2例患者出现额叶静脉性梗死.结论 尽管病例数较少,随访时间也较短,本研究结果基本可以说明前纵裂入路切除鞍结节脑膜瘤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额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鞍区中线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1999年10月~2003年4月经额外侧入路施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区中线部位病变患128例,其中垂体腺瘤57例、颅咽管瘤34例、鞍结节和蝶骨平台脑膜瘤15例、前床突脑膜瘤6例、拉克囊肿4例以及其它病变12例。结果 128例患手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颅内感染,尤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无一例死亡。肿瘤全切除中垂体腺瘤52例(91.2%)、颅咽管瘤30例(88.2%)、鞍结节和蝶骨平台脑膜瘤15例(100%)、前床突脑膜瘤6例(100%)、拉克囊肿4例(100%),前交通动脉动脉瘤3例夹闭顺利。手术所用时间比常规翼点人路缩短20~30min。结论 额外侧入路显露鞍区中线部位病变的效果与翼点入路并无差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额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鞍区中线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1999年10月~2003年4月经额外侧入路施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鞍区中线部位病变患者128例,其中垂体腺瘤57例、颅咽管瘤34例、鞍结节和蝶骨平台脑膜瘤15例、前床突脑膜瘤6例、拉克囊肿4例以及其它病变12例。结果128例患者手术后恢复良好,未发生颅内感染,无严重神经功能障碍,无一例死亡。肿瘤全切除者中垂体腺瘤52例(91.2%)、颅咽管瘤30例(88.2%)、鞍结节和蝶骨平台脑膜瘤15例(100%)、前床突脑膜瘤6例(100%)、拉克囊肿4例(100%),前交通动脉动脉瘤3例夹闭顺利。手术所用时间比常规翼点入路缩短20~30min。结论额外侧入路显露鞍区中线部位病变的效果与翼点入路并无差别。  相似文献   

19.
正鞍结节脑膜瘤,又称鞍区脑膜瘤、鞍上脑膜瘤,是指起源于鞍结节、鞍隔、前床突或蝶骨平台等区域的脑膜瘤,因上述颅底解剖结构集中在3 cm范围内,所以临床上常将上述部位脑膜瘤统称为鞍结节脑膜瘤。外科手术切除目前仍是治疗鞍结节脑膜瘤主要治疗方法。手术的目的一是尽量全切除肿瘤,二是改善临床视功能障碍症状。因此,对于  相似文献   

20.
鞍结节脑膜瘤的手术入路各有优缺点及适应范围,手术入路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肿瘤的大小、部位、与血管神经的关系以及肿瘤的血供情况.对于直径小于4 cm且窄基底的肿瘤,可采用经鼻蝶入路,而颅底修补是目前需处理的难题,各种经颅手术对于该类肿瘤亦可取得良好效果,但经颅手术中经眶上锁孔入路创伤更小.对于直径大于4 em的肿瘤,经鼻蝶入路目前尚未成熟,各种经颅手术除外眶上锁孔入路均可达到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