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肖瑞卿  蔡磊  林武存  赵树铭  杨占宇 《重庆医学》2007,36(24):2475-2476
目的通过分析肝移植手术各种成分血液的用量,更好地为临床保障供应所需各种成分血。方法对本院226例肝移植患者术中用成分血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血型分布:A型患者占36.28%,B型占25.22%,O型占30.53%,AB型占7.96%;用红细胞与血浆分别所占比例:A型用2000ml以上的占29.27%、21.95%,B型占33.33%、22.80%,0型占40.03%、42.03%,AB型占50%、38.89%。结论O型与AB型总体用血量比A型与B型多;应适当准备一定量的O型红细胞及AB型血浆,术前详细了解患者病情,适当合理准备各种成分血,凝血因子Ⅷ、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复合物等。既可防止由于紧急情况造成的血液供给不足,又可避免术前血液储备过剩造成血液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7):124-126
目的分析静脉采血法、末梢采血法在血常规检验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来本院进行血常规检验的10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采血方法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500例。对照组用末梢采血法,试验组用静脉采血法,对比两组血常规检验指标、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WBC、RBC、HB、HCT、PLT数据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MCH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采血法、末梢采血法在血常规检验中均具有一定效果,但前者血常规检验结果优于后者,且受检者护理满意度较高,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输血监测记录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输血监测记录在临床应用的意义.方法 将2003年10月至2008年11月接受输血治疗者根据是否采用输血监测记录各项要求进行监测记录分为监测组及对照组,监测组9 689例,对照组9 710例,进行输血反应统计和对比分析.结果 监测组输血反应的发生率及表现类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纠纷监测组发生1例,对照组发生22例,均集中在同科室与同型血误输的差错、发热反应难以判断、输血不良反应处理不及时和质疑输血量等问题上,监测组1例为质疑配血检验费用.结论 采用输血监测记录对输血全过程进行监测记录可明显减少输血纠纷.  相似文献   

4.
降钙素原与血培养诊断血流感染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血培养与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对血流感染的诊断作用。方法对我院2008年5月-2009年7月同时进行血培养与降钙素原检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全自动连续性检测系统BacT/Alert3D进行血培养,VETEKII微生物全自动鉴定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半定量免疫色谱法检测降钙素原。结果PCT和血培养的阳性率分别为23.8%和22.9%;PCT诊断的敏感性为78.3%、特异性为77.3%,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52%、91.9%。结论半定量PCT检测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操作简单,容易判读,可用于常规实验检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与血脂及血液黏度的关系.方法 检测100例高血压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组的血脂及血液黏度各项指标;并对有血脂、血液黏度异常的高血压患者66例,在常规降压药CCB治疗的同时加用血脂康调脂治疗12周后行自身对照.结果 高血压组的TC、TG、LDL-C、全血黏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纤维蛋白原等指标明显高于健康组;而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经使用血脂康后,TC、TG、LDL-C、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压积等指标均下降,而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P<0.05),血压平稳.结论 定期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脂、血液黏度监测,评估血压及相关危险因素后采用降压、调脂及改善血液流变性等综合性治疗,对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用静脉和末梢两种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测的差异,为血常规实验的标准化操作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方法:对山西中医学院100名大学生同时采集静脉血和末梢血,用法国ABXpentra DF12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比较静脉血和末梢血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数值的差异。结果:血液分析仪测定结果显示,静脉血和末梢血中WBC、RBC、HGB、PLT均存在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复试验中末梢血各参数的变化值大于静脉血。结论:血常规检验过程中静脉血检测结果比末梢血结果更准确、稳定,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人群结构与血液质量的关系,为制定招募安全血源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年4月~2006年6月的献血者资料,同时检测其血液ALT、HBsAg、抗-HCV、抗-HIV、抗-TP等,并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31 625份献血者资料,血液检测结果显示其阳检率随着年龄的增长、文化程度的降低而增高。结论学生、青年人和文化程度较高者是较安全的献血者,对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献血者和农民应多进行无偿献血知识的宣传和传染病防治知识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伴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与人口老龄化,医疗机构对血液的需求也逐年变大。而供血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关注。血站血液检验实验室作为检验血液是否合格的关键部门,加强对血液检验实验室的质量控制与管理,对保障用血安全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1.
张英  徐万玲 《吉林医学》2012,33(4):828-829
目的:提高早产儿股静脉穿刺采血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156例股静脉采血早产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76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定位斜角穿刺法,观察组采用垂直定位斜角穿刺法。结果:观察组一次采血成功率、标本合格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采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血肿、淤斑发生率、误穿动脉发生率、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P<0.01)。结论:垂直定位斜角穿刺法定位准确、省时、成功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经济、可靠的血液细胞分析室内质控方法.方法 将Sysmex SE-900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系统确定为规范操作检测系统,每日用新鲜血液执行其他血液细胞分析仪与规范操作检测系统的对比试验,将偏差作为评估室内质控的参数.结果 对比样本5个参数的测定值涵盖了低、中、高3个水平.12个月WBC、RBC、Hb、HCT、PLT的平均偏差(%)±s分别为:3.97±3.00、2.13±1.58、1.89±1.55、2.19±1.49、4.64±3.72.常规血细胞分析仪KX-21A与规范操作检测系统间测定新鲜血液的结果 符合性良好(r>0.950,P=0.00).以CLIA′88分析质量要求为允许误差(Ea),WBC、RBC、Hb、HCT、PLT偏差小于1/2Ea的结果 百分比分别为:86.6%(310/358)、73.7%(264/358)、84.4%(302/358)、67.9%(243/358)、95.0%(340/358).结论 每日执行新鲜血液的对比试验,即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发现偶然误差,定期对偏差结果 的分析也可以发现系统性偏离或系统误差.新鲜血液对比试验是一种简便、经济而可靠的血细胞分析室内质控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采血方法在血常规检验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135例正常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研究对象分别用末梢采血和静脉采血两种方法采得血样,称为末梢血组(末梢组)和静脉血组(静脉组),对比两种采血方法的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以及血小板(PLT)等的检验结果。结果:静脉组研究对象在RBC、PLT、HCT、Hb指标上明显高于末梢组(P<0.05),在WBC、MCV指标上明显低于末梢组(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的采血方式对于血常规检查的结果有一定的影响,静脉采血的检验结果稳定性要好于末梢血检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输血是抢救急、危重患者重要治疗手段,也是感染性疾病医源性传播的主要途径。依据国家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规定,临床输血前必须检查患者血液感染性病原体相关指标。为规范医疗操作和保护医护患各方利益,防范  相似文献   

15.
邓文英  李漆平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5):3270-3271
目的了解内江市无偿献血者健康状况,分析血液不合格原因。方法对2007年—2011年我站接受的无偿献血者血液丙氨酸转氨酶(arT)、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V)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年中无偿献血者人数以最高达11%的速度上升,AIT、抗-HCV和抗-HIV三项指标的阳性率基本保持平稳状态,HBsAg呈先降后升,抗-TP有升有降,但是无明显规律。5年无偿献血者共88010例次,总不合格率为5.96%,ALT不合格是血液报废的首要原因。占3.88%。结论内江地区无偿献血者血液总不合格率整体保持稳定,没有明显的上升趋势,需要加强献血宣传并采取相关措施降低√岍阳性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衡阳市临床用血ABO、Rh血型分布情况,以便更好的解决临床用血的供需平衡,提高无偿献血的组织效率。方法对用于临床的16050例无偿献血者的悬浮少白红细胞进行检测,汇总分析血型结果。结果血型分布中A型占34.70%,B型占21.74%,O型占35.58%,AB型占7.98%;Rh阴性占总数0.15%。结论通过了解本市用7:11~床的无偿献血血液ABO、Rh血型分布的特征,为制定血液的采集和供应方案以及稀有血型的调配方案提供理论参考,从而提高血液的临床利用率,减少血液浪费。  相似文献   

17.
血浆置换就是将患者的异常血浆非选择性分离后弃去 ,然后将血浆的有形成分以及所补充的平衡液和白蛋白输入体内 ,以清除血浆的致病物质 ,达到治疗的目的。我院自 1995年开始在中心ICU行单血泵血浆置换疗法 ,并取得一定疗效。现将单血泵血浆置换的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19例患者 ,男 9例 ,女 10例 ,年龄 10~ 5 7岁 ,其中红斑狼疮 2例 ,溶血—尿毒综合征 1例 ,重症肝炎 4例 ,重症肌无力 3例 ,多发性硬化症 2例 ,脱髓鞘性脑病 1例 ,胰腺癌术后多脏器衰竭 1例 ,产后DIC2例 ,外伤 1例 ;治疗次数为 1~ 5…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分析受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的原因.方法 应用ABO血型正反定型试验、意外抗体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红细胞吸收-放散试验及唾液血型物质检测等方法,确定受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的原因.结果 12例受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的原因包括实验者操作误差1例;血型抗体减弱或缺失4例:血浆蛋白异常3例;亚型和红细胞抗原减少2例;意外抗体干扰1例;血型不合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嵌合状态1例.结论 当受血者的ABO血型正反定型不相符时,必须进行复检和一系列确认试验,明确原因,从而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19.
The goal of modern transfusion therapy is to provide appropriate replacement therapy with blood components as opposed to whole blood for patients with specific hematologic deficiencies. A prerequisite of component therapy is, therefore, correct identification of the deficiency. Appropriate use of components avoids many of the hazard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whole blood, and at the same time makes maximal use of this valuable resource. Blood components separated from whole blood soon after collection and appropriately stored can, in combination, provide all the factors present in fresh whole blood. Red cell concentrates prepared from multiple packs have a hematocrit of approximately 70%. They may be stored for up to 3 weeks at 4 degrees C and are recommended for most situations requiring red cell transfusions. Platelet concentrates, which can be stored for up to 72 hours at 22 degrees C, may be used for thrombocytopenic patients. Fresh frozen plasma, stored plasma, cryoprecipitated factor VIII, factor VIII concentrate and factor IX complex concentrate are available for the proper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disorders due to coagulation factor deficiencies. Similarly, albumin and immune serum globulin are available for their oncotic and antibody properties respectively. Thus, the availability and appropriate use of the various blood products allows not only optimal transfusion therapy for each patient, but also fuller utilization of national blood resources.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对受血者与献血者Rh表型分布的多态性调查,探讨Rh表型检测在临床输血中的意义.方法 取4210例受血者和3 499例献血者血液样本,以微柱凝胶法检测每例样本的ABO血型和Rh表型,对各Rh表型进行统计分析,观察CcEe抗原间的不配合概率.结果 在受血者与献血者人群中Rh表型分布规律为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CCDEE,不同Rh表型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cEe抗原间随机输注的不配合概率为0.5370.结论 了解受血者与献血者Rh表型的多态性,对保障输血安全尤其是对依赖长期输血治疗的受血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