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临床药物》1995,(1)
158例11型(IIa或IIb)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随机口服(1)安慰剂(40例);,(2)缓释型烟酸胶囊O.5~1.03每日2次(39例)2(3)普伐他丁40mg睡前服(40例人或(4)普代伦丁40mg睡前服十烟酸0.5g每日2次(39例人治疗8周后,烟酸使LDL一胆固醇下降21辩,优于安慰剂(9<0.05)Z普伐他丁使LDL一胆固醇下降33%,优于安慰剂(P<0.00D和或烟酸(P<0.005);联合治疗使LDL一胆固醇下降49挞,优于其他三种治疗方案(P<0.05人与安慰剂相比,治疗8周后,烟酸使HDL一胆固醇增加12%(P<0.05)Z普伐他丁则使HDL一胆固醇增加13… 相似文献
2.
普伐他丁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前瞻性、自身对照方法观察普伐他丁(Pravastatin)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Ⅱa或Ⅱb)的疗效和安全性,26例病人每晚一次服普伐他丁10-20mg,疗程8wk,治疗前后比较,用药4wk各项血脂指标已有改善,8wk末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平均降低17%,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平均降低22%,甘油三脂(TG)平均降低3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平均升高19%,均达治疗有效标准,出现荨麻疹2例,恶心呕吐1例,均停药。结论:普伐他丁为有效降脂药,对TC、LDL-C、HDL-C、TG都有效,服药耐受性和顺从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世界临床药物》1994,(3)
羟甲戊二酸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如洛伐他丁(lovastatin)、新伐他丁(simvastatin)和普伐他丁(pravastatin),对高胆固醇血症有效而且安全;纤维酸(fibricacid)衍生物如吉非贝齐(gemfibrozil),则为高甘油三酯血症特效药。预期二者联合治疗混合性高脂血症将十分有效。266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坚持低脂饮食(胆固醇每日<300mg、多价不饱和/饱和脂肪比0.7)。随机口服普伐他丁40mg每日1次(64例)、吉非贝齐60Omg每日2次(68例)、二者联合(65例)或安慰剂(69例),治疗12周。结果发现,普伐他丁降低总胆固醇、LDL…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研究血脂康的降血清胆固醇作用,并与辛伐它丁(舒降之)比较。28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进入血脂康组(n=15,1.2g/d晚顿服)和舒降之组(n=13,10mg/d)晚顿服。服药前及服药后4周、8周分别采血(禁食12小时)。结果表明:1.血脂康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作用与舒和之相同。服药后4周、8周TC分别各自降低了20.7%、22.3%(血脂康)和22.5%,22%(舒降之)(P〈0.0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10 mg·d~(-1)与阿托伐他汀20 mg·d~(-1)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病人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单盲随机对照的前瞻性研究。经4 wk调脂药物洗脱的老年病人67例,空腹血脂符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4.14 mmol·L~(-1)且≤6.50 mmol·L~(-1)、三酰甘油(TG)<4.52 mmol·L~(-1)入组标准,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n=33,瑞舒伐他汀10 mg·d~(-1))和阿托伐他汀组(n=34,阿托伐他汀20 mg·d~(-1)),疗程4 wk,观察2药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4 wk后,瑞舒伐他汀组病人血清LDL-C显著降低[(3.4±s0.9)mmol·L~(-1) vs(2.8±0.8)mmol·L~(-1),P<0.05],总胆固醇(TC)亦显著降低[(5.5±1.1)mmol·L~(-1)vs(4.8±0.9)mmol·L~(-1),P<0.051,HDL-C和TG无明显改变(P>0.05);阿托伐他汀组病人血清LDL-C水平也显著降低,[(3.3±1.2)mmol·L~(-1) vs(2.4±0.7)mmol·L~(-1),P<0.05],TC降低明显[(5.2±1.2)mmo]·L~(-1)vs(4.5±0.6)mmol·L~(-1),P<0.05],HDL-C和TG无显著改变(P>0.05)。2组间比较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期间未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瑞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均为安全快速降低老年人群LDL-C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8.
《世界临床药物》1996,(4)
本文目的旨在对比氟伐他汀与苯扎贝特(bezafibrat)降LDL-胆固醇(LDL-C)的疗效及安全性。1方法研究40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选择经8周标准饮食期(食入胆固醇<300mg)后总胆固醇在240mg/dl者进入12周治疗期,随机分为A(氟伐他汀每天40mg)、B(苯孔贝特缓释剂每天400mg)两组。在基础观察(0周)与研究期末(12周),空腹抽血查血液学、糖、BUN、Cr、转氨酶LDHCPK及血脂全套(总胆固醇、LDL-C、HDL-C及甘油三酯),在第8周还同时测定了TSH。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2结果40例中,A组13例女性,7例男性,平均年龄47.8…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西立伐他汀和普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共有450例随机给予西立伐他汀或普伐他汀,超始剂量分别为0.1mg或10mg/d,6周后剂量加倍,再过6周剂量再次加倍至0.4mg/d,普伐他汀40mg/d。结果:0.1mg西立伐他汀和10mg普伐他汀降低LDL-C分别为24.7%与23.2%;降低LDL-C分别为35.0%与32.0%,具有显著性差异(P=0.0206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分析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0例老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血脂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TC、TG、LDL-C水平降低程度及HDL-C水平升高程度均要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的安全性相当,但瑞舒伐他汀的临床疗效要优于阿托伐他汀,可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评价匹伐他汀钙片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研究。经4周安慰剂导入期后符合入选标准患者,随机接受匹伐他汀1 mg8226;d-1或阿托伐他汀10 mg8226;d-1治疗。服药治疗4周后剂量相应调整为匹伐他汀2 mg8226;d-1或阿托伐他汀10 mg8226;d-1治疗。治疗期共12周。结果:匹伐他汀组治疗12周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下降,下降幅度为40.1%,阿托伐他汀组下降幅度为33.8%,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匹伐他汀降低三酰甘油(-13.5%)以及升高HDL-C(+7.4%)的幅度与阿托伐他汀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匹伐他汀降低总胆固醇和LDL-C的作用与阿托伐他汀相当,不良反应较轻微,可用于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13.
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入选的184例患者随机分配到低、高剂量瑞舒伐他汀钙(5,10 mg/d,n=63,61)试验组和阿托伐他汀钙(20 mg/d,n=60)对照组;治疗8周后,观察3组患者的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3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较基线均明显下降,高剂量试验组优于低剂量试验组及对照组(P<0.05)。高剂量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试验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瑞舒伐他汀钙(10 mg/d)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效果优于阿托伐他汀钙(20 mg/d),且安全性及耐受性类似。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匹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单盲(对研究者设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46例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匹伐他汀(2和4 mg)组和阿托伐他汀(10 mg)组,研究为期8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血脂[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AST)及磷酸肌酸激酶(CPK)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4和8周各组TC、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 且4周与8周无显著差异;治疗8周各组LDL-C达标率分别为62.5%、66.7%和86.7%;但3组HDL-C和TG水平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匹伐他汀(2 mg)组1例出现CPK水平异常升高,停药2周后恢复正常.结论 匹伐他汀能有效降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TC和LDL-C水平,疗效与阿托伐他汀相似,且基本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西立伐他汀及普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5 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西立伐他汀组 75例和普伐他汀组 75例 ,治疗 8周后观察血脂变化和安全性 ,并加以比较。结果 :两种药物均可显著降低总胆固醇 (TC) ,血甘油三酯 (TG) ,低密度脂蛋白 胆固醇 (LDL C) ,并可升高高密度胆蛋白 胆固醇 (HDL C) ,而两药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 :西立伐他汀具有显著的降脂作用 ,在调脂的同时并可抑制血小板活性 ,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6.
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42例)和阿托伐他汀组(40例),辛伐他汀剂量为20mg/d,阿托伐他汀剂量为10mg/d,均口服治疗,疗程为2月,治疗前后分别检查血脂及肝、肾功能。结果治疗2月后两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明显升高(P〉0.05),治疗2月后两组间调脂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辛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疗效好且安全,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7.
国产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疗效比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国产瑞舒伐他汀5、10mg与辛伐他汀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疗效。方法对入选患者进行4周筛选,将筛选合格的受试者随机分配为瑞舒伐他汀5mg,瑞舒伐他汀10mg,辛伐他汀20mg,3组均每日服药1次,治疗期共8周,观察调脂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8周末,瑞舒伐他汀5mg,瑞舒伐他汀10mg,辛伐他汀20mg3组TC、LDL-C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G降低和HDL-C升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瑞舒伐他汀5mg,瑞舒伐他汀10mg,辛伐他汀20mg 3组间TC、LDL-C降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我(P〈0.05),TG降低、HDL-C升高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5mg组、瑞舒伐他汀10mg组均能明显降低TC、TG、LDL-C,升高HDL—C,调脂疗效确切。瑞舒伐他汀安全性好。瑞舒伐他汀5mg、10mg可用于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西立伐他汀及普伐他汀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50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西立伐他汀组75例和普伐他汀组75例,治疗8周后观察血脂变化和安全性,并加以比较。结果:两种药物均可显著降低总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并可升高高密度胆蛋白-胆固醇(HDL-C),而两药的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西立伐他汀具有显著的降脂作用,在调脂的同时并可抑制血小板活性,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9.
《中国医药指南》2017,(4)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和常规治疗重度脓毒血症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同时将二者治疗的安全性进行对比。方法随机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3月这一时间段来我院就诊的重度脓毒血症患者,一共10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一共有52例、对照组一共有52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的治疗,观察组应用常规治疗联合乌司他丁进行治疗。治疗1个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康复率和病死率、细胞因子的改变以及PCT、CRP的改变等相关情况。结果 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分析上述104例患者的恢复情况,两组在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发生率、细胞因子表达及炎性因子(PCT及CRP的表达)方面比较均有差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是常规治疗还是常规治疗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重度脓毒血症都有治疗效果,但联合乌司他丁用药效果较好,患者用药治疗结束后,患者的临床满意度较高,病死率降低,感染监测指标的改善比较明显,值得提倡临床医师针对该病采用此项药物进行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