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目的 :探讨无保护左主干病变PTCA和支架术治疗的经验及疗效。方法 :选择 5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左主干病变及或合并其它三支冠脉病变的患者 ,其中 3例有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 ,3例有恶化劳累性心绞痛 ,2例有心肌梗死史 ,2例合并有高血压病。入院常规心脏彩超检查评价左室射血分数 (LVEF)。术中常规造影 ,正确快速完成PTCA和支架植入术 ,其中 2例行直接支架植入术 ,3例行球囊扩张后 ,再植入支架。术后观察分析临床疗效 ,手术成功率 ,并发症及随访结果。结果 :5例左主干病变的PTCA和支架植入均获得成功 ,手术成功率 10 0 %。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 ,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随访 3.5± 0 .5个月 ,无 1例复发或死亡 ,心功能明显改善 ,劳动耐受力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 :择期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支架术治疗在经验丰富、技术熟练介入医生操作下是安全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力月西在机械通气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远普 《华西医学》2008,23(2):306-307
目的:观察力月西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中镇静效果及作用。方法:收集住ICU机械通气需采用力月西镇静治疗42例患者,观察镇静效果及动态监测给药前、后呼吸、循环参数的变化,并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力月西镇静治疗后,少数患者刚开始血压有所下降但很快恢复正常,所有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氧分压、氧合指数明显改善(P<0.05)。结论:力月西在机械通气患者中根据患者情况调整给药速度和量及时间,是机械通气患者较理想的镇静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无保护左主干(ULMCA)介入治疗(PCI)的近期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总结57例合并多支血管病变的ULMCA患者的支架植入术,分析其病变特征、手术成功率及随访结果。结果即刻手术成功率达100%。分别于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 a随访,无主要心脏事件发生。结论对于心功能正常、左主干开口病变患者,PCI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持续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中实施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相关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其在心功能改善中的作用.方法 将选取的36例缺血性伴持续性心房纤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分别给予传统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观察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经心电图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后手术组的各项指标改善效果更为显著;手术组未出现亚急性血栓和急性血栓,也未出现支架断裂和脱载的情况.两组用药后均无任何不良反应.常规组7例患者二次住院,手术组3例患者二次住院.结论 在缺血性心肌病合并持续性心房纤颤的临床治疗中,经皮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有效改善心功能的重要方法,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本院收治的416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根据其是否行PCI治疗将其分为观察组(n=264)和对照组(n=152),收集其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功能指标、病变血管情况等资料,并进行2年随访,比较PCI治疗与普通药物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心病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PCI治疗后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术后经2年随访共有134例(32.2%)患者死亡,其中观察组63例,对照组71例,观察组患者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猝死及急性心力衰竭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年龄、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心绞痛、LVEF、病变血管支数均与冠心痛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预后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行PCI治疗可显著减少患者病死率。年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有心绞痛症状,LVEF、病变血管支数是决定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1年3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325例患者临床资料,排除部分资料不完整的患者.根据术后7d内符合急性肾损伤诊断的标准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n =274)和AKI组(n=51).观察指标:(1)术前指标,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左心功能不全、周围血管病变)、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eGFR)、高尿酸血症,蛋白尿、急诊手术、水化、用药(ACEI/ARB、他汀类);(2)术中指标,包括造影剂剂量、手术时间、低血压;(3)术后指标,包括低血压.采用单因素分析及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最终筛选出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AKI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统计术后AKI的发生率以及分析预后.结果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有51例患者出现AKI,发生率为15.7%;AKI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延长(P<0.01)、病死率明显升高(P<0.05).单因素分析提示:(1)术前指标:年龄、基础疾病(左心功能不全、周围血管病变)、肌酐、尿素氮、eGFR、高尿酸血症,蛋白尿、急诊手术、术前水化等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中指标:手术时间、低血压发生率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指标:低血压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0.253)、术前蛋白尿(OR=5.351)、术前左心功能不全(OR=8.704)、术前eGFR≤60 md/( min·1.73 m2)(OR=6.677)、手术时间延长(OR=1.017)、术中低血压(OR=25.245)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AKI是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常见的并发症,预后不佳.患者高龄、术前蛋白尿,术前左心功能不全、术前eGFR水平低、手术时间延长、术中低血压是术后并发AK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现察BiPAP呼吸机面/鼻罩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32例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患者,在常规药物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联用BiPAP呼吸机面/鼻罩正压通气治疗,测定动脉血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观察血压、心率、呼吸及临床症状,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治疗后所有患者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100%;心率、呼吸频率、血压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动脉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与治疗前比较显著增加(P<0.01).结论:BiPAP呼吸机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4例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5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经皮冠脉介入治疗,观察两组的心功能指标与心功能等级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LVDs、FS、LVDd、LVE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都得到了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功能等级分为,1~2级46例(83.64%),3~4级9例(16.36%);对照组1~2级31例(63.27%),3~4级18例(36.73%),观察组心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病情状况,采取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方法,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比服用常规药物治疗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丙泊酚对精神病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时治疗效果.方法:将精神病合并急性左心衰行机械通气的38例随机分成两组:丙泊酚组(n=18):持续静滴丙泊酚0.5~1.0 mg/(kg·h):对照组(n=20):间断用度冷丁50~100 mg静脉注射;观察镇静效果达Ramsay分级Ⅲ~Ⅳ级时间、动态监测给药前、后的生命体征、循环参数的变化.结果:丙泊酚的镇静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 h,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与对照组比较,丙泊酚组心脏指数显著升高,肺动脉压、肺毛细血管楔压轻度下降、外周血管阻力有所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丙泊酚组平均动脉压较对照组有所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病患者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时使用丙泊酚镇静效果好,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有益.  相似文献   

10.
我们自1986年元月~1992年9月用硝苯吡啶治疗妊高征并发急性左心衰竭36例,获得满意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治疗对象 本组36例妊高征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既往无高血压、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病史、以硝苯吡啶合用吸氧、利尿、镇静等基础治疗作为治疗组,以同期41例妊高征合并急性左心衰用地戈辛,西地兰或毒K加用硫酸镁及吸氧、利尿、镇静等基础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条件基本相似,经统计学处理,有可比性。 1.2 治疗及观察方法 治疗组硝苯吡啶lomg咬碎舌下含服tid,以后根据病情及血压变化增减,配合吸氧、利尿、镇静等基础治疗,每次用药前及用药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诊疗中左主干夹层的原因、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急性左冠状动脉主干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过程、器械选择及预后.结果:6例左主干夹层患者5例及时植入支架后即刻均获得良好效果,1例亚急性血栓形成导致死亡;4例中远期预后良好,无严重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急性左主干夹层预后凶险,支架置入术可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左卡尼汀对尿毒症患者心功能不全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临床上使用左卡尼汀对尿毒症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08年2月~2009年2月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尿毒症心功能不全患者45例,随机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常规血液透析、服用降压药、强心、扩血管及纠正贫血治疗,治疗组在每次透析结束时左卡尼汀1.0g缓慢静脉注射,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后显效13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8%;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6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后LVEF、LVEDD、LVESD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左卡尼汀对尿毒症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有较好的心肌保护作用,具有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研究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合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合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参照组实施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同时应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原(NT-proBNP)值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LVEF及NT-proBNP值显著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吸衰竭合并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患者所进行的治疗中,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有效应用,可以改善患者的LVEF及NT-proBNP值,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0):2251-2252
选取收治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1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1年后LVEF、LVMVI、NT-pro BNP及心功能NYHA分级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选取我科2017年1月~9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伴左心功能不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各项心功能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可获得理想效果,能显著改善左心功能,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介入治疗对于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其心脏各项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确诊收治入院的实施介入治疗的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200例,以随机方式分为二组,分别对其实施介入治疗及药物治疗。观察比较二组患者治疗前后心脏各项功能指标及心功能等级变化状况。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其心功能指标LVDD、LVDs、LVEF及FS均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患者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对比差异明显(P0.05);治疗组患者心功能Ⅰ~Ⅱ级患者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对于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可明显改善各项心功能指标,降低心功能等级,显著提高预后治疗,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青年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49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中青年患者,急诊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立即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并按制定的护理措施精心护理患者。结果:经积极治疗及护理,患者心功能得到满意改善(P〈0.05),治疗成功率为93.88%,发生出血、局部感染分别为6.12%、4.09%,未发生下肢缺血及气囊破裂。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中青年患者,急诊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疗效确切,有效的护理措施对提高治疗成功率、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序贯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衰并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序贯血液透析对慢性肾衰并急性左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慢性肾衰并急性左心衰患者采用先单纯性超滤0.5 h,脱水1 000 mL,再行血液透析4~4.5 h,观察患者透析前后心率、血压及动脉血氧饱和度(PaO2)及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心功能改善Ⅱ级以上45例,占80.36%;心功能改善Ⅰ级以上11例,占19.64%。治疗后患者心率及血压分别为(79±11)次/min、(117±17)mm Hg(1 mm Hg=0.133 kPa),较治疗前[(151±21)次/min(、158±38)mm Hg]明显下降(P<0.01);PaO2治疗后[(88±11)mm Hg]较治疗前[(71±16)mm Hg]明显升高(P<0.01)。结论:序贯血液透析能迅速缓解慢性肾衰合并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状况,是抢救慢性肾衰合并急性左心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张宙新  徐峰  张跃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394-8395
目的研究复合力月西在妇科全子宫切除手术中镇静效果。方法 ASAⅠ~Ⅱ级71例随机分四组,记录各组患者MAP、HR、SpO2及镇静效果、呼吸抑制情况、手术时间。结果硬膜外麻醉联合使用力月西、芬太尼可以达到比单独用力月西较好镇静效果,腰麻时使用力月西与联合用力月西、芬太尼达到同样镇静效果。结论硬膜外麻醉时使用力月西联合芬太尼,腰麻时单独使用力月西或联合用药都可使患者达到完善镇静效果。  相似文献   

20.
郭慧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17):3881-3882
我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选取160例,其中对照组80例给予吸氧、镇静、止痛、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80例给予常规药物+四逆汤加减联合治疗,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25%,对照组总有效率7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单独应用西医药物疗效更为显著,心功能改善非常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