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 了解盐城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和丙肝(HCV)感染状况以及有关艾滋病(AIDS)防治知识、态度、行为(KAP)特征,为今后对此类人群有效开展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对盐城市一城区和一县城MSM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同时采样作HIV、梅毒和HCV检测.结果 118名MSM平均年龄29岁,文化程度较高.HIV感染率11.0%,梅毒感染率22.9%,HCV感染率7.6%,存在共感染.AIDS预防知识知晓率为89.8%,AIDS传播知识知晓率为75.4%,安全套预防AIDS知识知晓率为91.5%,同性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35.8%.结论 盐城市MSM人群HIV、梅毒和HCV感染率较高,高危行为较为普遍,必须加强监测和干预,控制性病艾滋病通过此类人群传播和扩散.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青岛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暗娼人群(CSW)、吸毒人群(DU)艾滋病性病知识知晓率、高危行为特点及艾滋病病毒、梅毒及丙肝感染状况,进一步探索高危人群的有效干预措施,降低艾滋病感染率,我们于2008年对居住在青岛的部分男男性行为人群、暗娼人群、吸毒人群进行了知识知晓率调查、行为干预和感染状况研究,并对干预效果进行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3.
《中国性科学》2015,(10):52-55
目的:分析西安市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水平,为制定梅毒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控制中心提供的方案和问卷,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通过面对面的调查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暗娼(FSM)、男男性行为人群(MSM)、流动人群、在校学生6类人群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情况。结果:共计调查2200人,人群整体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是65.9%。在各类人群中,FSM的知晓率最高,达到86.8%,MSM的梅毒知晓率最低,只有42.8%;不同年龄组中,20~29岁年龄组的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最高,达到74.0%,60岁以上最低,为20.0%;文化程度以初中学历者知晓率最高,为69.3%,大专以上组的知晓率为67.5%,文盲组的知晓率最低,为52.0%;大部分人获取梅毒预防知识的途径是电视、宣传活动和网络。结论:西安市不同人群的梅毒知识知晓率普遍偏低,而且不同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率之间差异较大,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宣传,以提高人群梅毒知识知晓率,实现《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广州市花都区吸毒人群HIV感染情况及危险因素,从而有目的地开展干预工作。方法:对2005年1-11月在花都区强制戒毒所戒毒443名吸毒人员进行血清HIV抗体检测,同时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每名监测对象的人口学和行为学资料,采用SPSS1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花都区吸毒人群的HIV感染率为4.51%,本地吸毒人群的感染率显著低于外来人口吸毒人群(P<0.05),有共用针具吸毒者的感染率显著高于无针具共用史者(P<0.05)。结论:花都区吸毒人员的HIV感染率上升较大;吸毒人群中存在共用针具的危险因素;建议在吸毒人群中加强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尽快推广美沙酮替代疗法等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国居民安全知识与急救技能现状,为制定卫生政策和健康教育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抽样)方法,对我国6省65个区县22508名15-69岁居民开展安全知识与急救技能问卷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21494份,有效率为95.5%。其中,城市居民占45.2%,农村居民占54.8%;男性占51.0%,女性占49.0%。调查对象对安全知识的平均知晓率为68.9%,对急救技能的平均知晓率为67.0%。各项安全知识中,“食品标签的内容”知晓率最高,为95.2%,“蔬菜残留农药的处理”知晓率最低,为36.5%;各项急救技能中,“火灾逃生”知晓率最高,为76.0%,“抢救呼吸心跳骤停者”知晓率最低,为48.7%。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平均知晓率,城市居民分别为74.5%和73.2%,均高于农村居民的64.3%和61.9%,P(0.05;男性分别为69.6%和67.6%,均高于女性的68.1%和和66.3%,P〈0.05;文化程度高者均高于文化程度低者,P〈0.05,其中大专/本科及以上者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平均知晓率分别为81.4%和78.9%,而不识字/少识字者仅为54.3%和52.3%。结论我国居民安全知识和急救技能知晓率较低,应以农村为重点地区,以文化程度较低者为重点人群,以急救技能为重点内容,开展公众安全与急救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贵州省黔西南州不同人群麻风知晓率及获得防治知识的途径。方法:在8个县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使用统一的《麻风病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15145人,其中农村居民7996人、学生6044人,麻风病患者的密切接触者1105人。答对5题以上9993人,总知晓率为65.98%,其中密切接触者、学生及农村居民知晓率分别为75.93%,67.64%和63.36%。获得核心知识的途径主要为通过麻风防治宣传活动(47.08%),宣传资料(45.46%),电视宣传(30.66%)等。结论:密切接触者知晓率较高。本地区获得防治知识途径主要为麻风防治宣传活动和宣传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云南玉溪流行地区村民对麻风知识知晓情况,对麻风的行为及态度.方法 从麻风流行较重的县(区)以抽签法随机抽取麻风疫村及非疫村各3个,对抽取的调查点以随机入户法抽取18岁以上的大众人群各100人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包括调查对象对麻风的认知、行为及态度.结果 村民对麻风的病因、传染性、症状和治疗等知晓率偏低,相当比例的村民对麻风病人存在恐惧与歧视.结论 麻风流行地区村民对麻风防治知识普遍欠缺,对麻风患者仍存在偏见,今后需加强对大众的麻风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云南省楚雄州静脉吸毒人群艾滋病(HIV/AIDS)流行特点和变化趋势,为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和防治对策提依据。方法分析楚雄州(2011~2016)年吸毒人群艾滋病哨点连续监测资料。结果共调查2 428人,其中HIV抗体阳性252人,HIV阳性率为10.38%。男性HIV抗体阳性率为11.32%(151/2 217),女性为0.47%(1/211)。艾滋病哨点监测的静脉吸毒人群中HIV抗体阳性率保持较高水平,少数民族检出率较高,该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达95.22%。结论楚雄州静脉注射吸毒人群HIV感染率仍高,少数民族检出率较高。艾滋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需要加强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广东省中山市吸毒人群HIV感染的相关行为、态度、知识,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访谈、问卷调查和血清流行病学对吸毒者进行横断面调查。结果:HIV感染率为5.37%。静脉注射吸毒占吸毒人员的49.9%;静脉注射吸毒共用针具率为64.19%;96.60%的人对艾滋病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不全面。结论:针对该人群特点,采取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预防HIV在该人群中流行。  相似文献   

10.
762名暗娼行为综合监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和危险行为水平,为制定行之有效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二阶段比例概率抽样方法,对楚雄州辖区内的楚雄和大姚2个县(市)不同娱乐场所暗娼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762名暗娼,平均年龄26.84岁,汉族占85.0%,彝族占9.8%。未婚占35.3%;在婚占50.8%;83.8%为初中及以下学历。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5.2%;首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19.48岁,首次商业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为21.19岁。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率为93.2%,最近1个月69.4%的每次都使用;暗娼人群吸毒率为0.1%;患性病后到私人诊所就诊或自己买药吃的占65.05%:82.0%的调查对象接受过有关艾滋病预防服务。结论暗娼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低,安全套使用率偏低,暗娼中存在吸毒人群和HIV感染者,艾滋病性途径传播控制难度较大,需要加强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都江堰地区吸毒人员的社会学特征及其丙肝、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对都江堰市精神卫生中心美沙酮门诊的120位吸毒人员发放调查问卷,并抽取静脉血检测丙肝抗体、梅毒抗体。结果本调查发现都江堰地区的吸毒人群存在几个显著特点:①吸食的毒品以海洛因为主;②低龄化吸毒现象较为突出:初次吸食毒品在18岁以下的占17.50%(21/120);③无业人员占74.17%(89/12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75.00%(90/120);④情感、婚姻问题成为吸毒主要诱因,未婚、离异及丧偶共占62.50%(75/120);⑤调查的吸毒人员女性梅毒阳性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丙肝阳性率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都江堰地区吸毒人员特点,重点应做好以下工作:①关注高危人群,进一步提高其对毒品及相关疾病的认识,以减少其对药物的依赖,并保持有效的控制体系;②倡导社会和家人帮助吸毒人员回归社会,重新树立对生活的希望;③从小加强对毒品的宣传教育,增强全民禁毒意识。  相似文献   

12.
李爱莲 《皮肤病与性病》2012,34(2):100-101,103
目的 了解昆明市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及态度的状况,为进一步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级整群抽样方法 在昆明市三所高校抽取部分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按调查对象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组,比较其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同时根据不同知晓情况比较调查对象之间对艾滋病的态度.结果 1 039份有效问卷总知晓率为84.9%(95% CI:82.7%~87.1%),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在不同民族、文理科、个人月消费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同时对艾滋病的态度也产生影响.结论 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力度应进一步加强,并有所侧重,以不断提高他们艾滋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镇江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的梅毒、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方法随机抽取132名吸毒人员填写基线调查表,并抽取静脉血,检测梅毒及艾滋病抗体。结果检测中发现梅毒感染者37例,梅毒感染率28.03%(37/132),其中男22例,占男性总数的23.91%,女15例,占女性总数的37.50%,女性感染率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IV感染者2例,感染率1.51%(2/132),男、女各1例。结论镇江市美沙酮门诊吸毒人群梅毒的感染率较高,艾滋病的感染率处于低水平,有关部门应加强管控和监测。  相似文献   

14.
992063 四川省吸毒劳教人员中HIV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王绍志(四川新华劳教所医院)…//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8,4(6).-244~246 采用ELISA法初筛和WB法确认检测1649例吸毒劳教人员血清,HIV阳性者31例,检出率为1.9%。其中男性占2.15%,女性占0.6%;20岁以下年龄组感染率高达10%;文盲人群中HIV阳性率偏高为8.5%;职业分布依次为农民(7.1%)、工人(1.2%)、个体户(0.5%)、待业青年(0.4%)。吸毒方式为单纯静脉注射者5.3%,静脉加口吸者3.15%,仅承认口吸者0.63%。提示吸毒劳教人员是HIV感染重点监测和教育的对象。表3参2 (杨亚琴)992064 人免疫缺陷病毒1(HIV-1)膜蛋白基因片段在酵母中的克隆表达/刘巍峰(山东大学微生物系)…//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1999,19(1).-13992065 静脉吸毒HIV感染者中庚型肝炎病毒感染调查/马义才(四川卫防站艾滋病监测中心)…//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1998,4(6).-251~252 随机抽取四川省静脉吸毒者HIV感染者库存血清42份,进行ELISA法检测,结果抗-HGV抗体阳性8例,阳性率为19.05%。提示为了提高HIV感染者的生存防护,应加强对HIV感染者HGV监测。表1参7(杨亚琴)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看守所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情况,为制定HIV感染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看守所及收教所的妇女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和态度的调查。结果:看守所及收教所妇女艾滋病相关知识部分问题回答正确率较低,卖淫组和吸毒组问题知晓率普遍高于其他组。艾滋病知识获得途径以电视及互联网两种途径最高,分别为67.38%和41.40%。最近6个月性行为安全套坚持使用率平均为65.59%。结论:看守所及收教所羁押妇女对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仍然偏低,须针对不同人群进行艾滋病的知识宣传和妇女保健干预工作,控制艾滋病传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并分析广州地区吸毒戒毒人群梅毒感染现况及其危险因素,以便加强对该人群梅毒防治工作。方法:通过方便抽样,组织广州地区吸毒和强制戒毒人员、社区美沙酮门诊戒毒人员,进行面对面健康教育,知情同意后填写结构式问卷收集其人口学特征及性行为学信息,采集血液,用TRUST和(或)TPPA检测梅毒抗体,SPSS 17.0分析资料。结果:共调查吸毒戒毒人员473例,发现梅毒感染者41例,梅毒感染率8.7%,梅毒知识知晓率为38.1%。单因素分析显示,女性[OR=2.49、95%CI(1.03~6.05)]、职业分布[OR=3.41,95%CI(1.32~8.89)]、偶尔使用安全套[OR=23.24,95%CI(8.90~60.81)]以及共用针具[OR=6.20,95%CI(3.37~11.49)]等4个因素与感染梅毒有关。多因素分析则发现性别、职业分布、安全套使用频率、吸毒方式以及吸毒年限5个因素与梅毒感染相关。结论:广州地区吸毒戒毒人群感染梅毒普遍,感染梅毒的危险因素与性别、吸毒方式等有关,需要结合实际开展梅毒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昆明市暗娼人群的规模及分布情况,掌握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及性病艾滋病行为危险因素。方法采用普查法对暗娼人群规模进行估计,用国家暗娼人群综合监测调查问卷进行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估计昆明市暗娼人数为10196人(9488—10903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0.7%,最近一个月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71.7%,最近一年干预措施覆盖率为96.2%。结论应进一步加大对暗娼人群的干预力度,扩大有效干预措施的覆盖面。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遵义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STD)艾滋病、梅毒、丙肝感染状况,为进一步做好哨点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艾滋病哨点监测实施方案》,调查分析2010-2013年遵义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人口学特征、行为特征和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结果调查的1 600人中,确认HIV抗体阳性31例(1.94%),梅毒抗体阳性167例(10.44%),丙肝抗体阳性5例(0.31%),三种性病不同年份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1.38%,呈逐年升高趋势(P0.05);干预覆盖率为15.06%,不同年份干预覆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TD人群非婚性行为频繁,近3个月与暗娼或临时性伴发生性关系占调查人数的31.62%。结论遵义市STD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发生非婚性行为比例高,增加了性病传播的危险;应加强对STD人群的干预工作力度,努力减少性传播疾病在STD人群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19.
农村居民性病艾滋病知识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性病艾滋病已成为世界及我国严重的社会与公共卫生问题,我国许多省市H I V感染者集中在农村,对农村居民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为切实搞好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增强性病艾滋病防治意识,了解重庆万州区农村居民对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为今后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2004年11~12月对万州区李河镇平安村开展了性病艾滋病传播途径和防治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现将其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调查方法1.1制定统一的“性病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调查表”。调查表内容包括编号、被调查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梅毒控制规划实施以来广州市普及大众梅毒防治知识的成效。方法:2012年用全国梅毒知晓率调查问卷对梅毒防治干预试点区之一荔湾区岭南街、非试点区之一白云区黄石街分别进行居民梅毒防治知识专题调查,在此基础上,2013年对全市(不管试点区与否)大众就梅毒防治知识知晓水平进行分层整群抽样横断面调查,并与2011年基线比较。对问卷中的8个问题准确应答6个定义为知晓。结果:共调查5824人(其中2012年专题调查523人),梅毒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83.9%,较2011年上升了26%。其中,纳入梅毒控制试点的干预社区,居民梅毒知识知晓率为80.9%,高于非试点区的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礸2=6.54,OR=1.46,95%CI 1.09~1.97)。8种人群间对梅毒防治知识8个知识点应答准确率均分别存在明显差异,FSWs总体知晓率高于其他人群。年龄及文化水平越低、获取梅毒防治知识的途径越少,则知晓率则越低。本市不同行政区县域受访者、年龄等均影响梅毒知识知晓水平。结论:我市大众梅毒防治知识知晓率逐步提高。基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教育平台,结合外展干预可提高大众梅毒防治知识水平,以社区为平台的干预模式值得在梅毒防治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