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13例术后监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术后的监护方法。方法:对13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儿恢复良好。结论:耐心、细致、周到、科学的护理是保证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顺利康复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婴儿先心病合并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监护经验。方法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持续心电监护,定期监测动脉血气分析,给予有效的镇静,维持良好的心功能,合理的应用降低肺动脉压的药物,保持气道通畅,加强营养支持。结果3例死亡,病死率5.9%。结论做好术后的监护可以降低病死率,减少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有利于患儿心功能的恢复,促进患儿顺利康复。  相似文献   

3.
心脏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病并发肺动脉高压患者由于肺血管的病变 ,易发生肺功能衰竭和右心排出受限 ,如不及时处理 ,可直接危及生命。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肺血管阻力和肺血容量 ,即P =RV(P =肺动脉压 ,R =阻力 ,V =肺血容量 )。一般认为 ,健康人静息时 ,肺动脉收缩压 (2 2± 4 )mmHg ,舒张压(12± 3)mmHg ,平均压 10~ 8mmHg ,如收缩压 >30mmHg或平均压 >2 0mmHg者为肺动脉高压。正常肺血管总阻力为 0 0 2~ 0 .0 3N ,如 >0 .0 3N即说明阻力增加。重度肺动脉高压时收缩压 >70mmHg ,阻力 >0 .0 8N[1] 。轻中度肺动脉高压心脏病患者在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复杂型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复杂型先心病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监护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5例,年龄5月龄~2岁,体重5~10kg。其中3例为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高压;1例为动脉导管未闭、主动脉弓部狭窄、肺动脉瓣轻度返流、肺动脉高压;1例为先天性心脏病镜面右位心、室间隔缺损、肺动脉高压。本组病例均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实施手术,术后均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5.
吸入NO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合并肺动脉高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吸入一氧化氮(NO)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效果。方法 50例先心病术后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给予吸入NO,测定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监测高铁血红蛋白、NO/NO2浓度,预防NO毒副反应。结果吸入NO后氧分压由102.29mmHg上升为140.61mmHg;肺动脉收缩压由84.47mmHg下降为72.86mmHg,舒张压由 45.39mmHg下降为37.11 mmHg,P<0.05;而桡动脉压力无显著性变化。48例治愈,2例死亡,死亡率4%。无1例出现毒性反应。结论吸入NO能显著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氧分压。  相似文献   

6.
张丽芬 《全科护理》2012,10(27):2538-2539
肺动脉高压[1](PAH)发生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演变过程的各个阶段,是决定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甚至是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先天性心脏病合并PAH的患儿由于肺功能下降,其手术耐受差、抗感染能力差,循环和呼吸易受麻醉和手术的干扰,术后并发症多,病死率高。因此加强术后护理,调整和提高心功能,降低肺动脉压力,减轻心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监护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探讨婴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监护措施,对42例患有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并肺动脉高压的婴幼儿进行矫治术,术后主要采用持续肺动脉压力监测,严密的呼吸系统管理,正确及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等监护措施预防和处理术后肺高压危象的发生.42例中有9例术后发生肺高压危象,针对原因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后均治愈.婴幼儿先天性室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术后监护中持续监测肺动脉压力和严密的呼吸系统管理对预防术后肺高压危象的发生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8.
凌香莲 《家庭护士》2007,5(6):44-45
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是先天性心脏病中较常见的疾病,在儿童中尤为多见。近年来,国外已用气囊漂浮导管测定VSD肺、体循环血量比值和肺血管阻力,国内尚未见报道。但国内已开展在体外循环下行VSD修补术根治不能自愈的VSD。现就其术后的重症监护(ICU)总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室间隔缺损(VS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是先天性心脏病中较常见的疾病,在儿童中尤为多见。近年来,国外已用气囊漂浮导管测定VSD肺、体循环血量比值和肺血管阻力,国内尚未见报道[1]。但国内已开展在体外循环下行VSD修补术根治不能自愈的VSD。现就其术后的重症监护(ICU)总结如下。1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对2003年5月-2005年5月期间收治的16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的术后护理,分析其临床护理的效果及体会。方法 对16例生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病人术后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减少并发症、促进术后恢复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和总结。结果 15例病人顺利恢复,1例病人因术后严重左心功能不全、低心排合并脑部并发症死亡。结论 根据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病人的特点,预防、护理和治疗相结合,有利于减少和控制并发症,降低肺动脉压力,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总结62例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并重度肺动脉高压行二尖瓣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监护经验。方法本组均为在全麻低温体外循环下施行二尖瓣置换术的术后患者,术后入住ICU监护,带呼吸机时间最短10 h,最长72h,平均38h。常规持续动态监测肺动脉压的变化,呼吸机支持呼吸及加强呼吸道管理,心功能的维护及减少肺渗出。结果术后并发肺动脉高压危象5例,心律失常3例,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2例;经采取积极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全部治愈出院。结论对术后患者持续动态监测肺动脉压的变化,控制肺动脉高压和预防肺动脉高压危象对提高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的手术成功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疾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nse,CTD)患者心脏损害与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并发的相关性。方法 193例CTD患者中合并PAH者44例(PAH组),149例无PAH(非PAH组),首先对相关因素采用单因素(性别、心包积液、心律失常、劳力性呼吸困难)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变量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PAH组性别、心包积液、心律失常、劳力性呼吸困难与非PAH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显示心包积液(P=0.019)、心律失常(P=0.037)、劳力性呼吸困难(P=0.043)与PAH独立相关。结论 CTD患者心包积液、心律失常、劳力性呼吸困难与PAH发生、发展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白介素-6(IL-6)和内皮素-1 (ET-1)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和COPD无PH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方法:66例COPD合并PH患者和64例COPD无PH患者,检测IL-6和ET-1水平,心脏多普勒检测肺动脉收缩压力(PASP),PASP≥36 mmHg为PH,检查肺功能、动脉血气、6 min步行距离.结果:COPD合并PH患者IL-6和ET-1水平高于COPD无PH患者,分别是中位数3.6 pg/L(四分位间距2.3 ~ 4.9 pg/L)与中位数2.3 pg/L(四分位间距1.2 ~ 3.7 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56,P<0.01);中位数4.7 pg/L(四分位间距,1.8 ~ 7.9 pg/L)与中位数1.5 pg/L(四分位间距,0.9~3.7 p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945,P<0.01).所有患者IL-6和ET-1水平呈正相关(r=0.782,P=0.001);肺动脉压力水平与IL-6(r=0.381,P=0.001)和ET-1(r=0.529,P=0.001)水平有关;6 min步行距离分别和氧分压负相关(r=-0.728,P=0.032),和ET-1正相关(r=0.625,P=0.001),和IL-6正相关(r=0.461,P=0.001).结论:IL-6和ET-1可能与COPD并PH形成有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PH)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9例伴有PH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在超声全程临测下实施封堵治疗,其中房间隔缺损(ASD)86例,室间隔缺损(VSD)17例,动脉导管未闭(PDA)106例,超声心动图观察肺动脉收缩压(PASP)有无降低及降低的程度.结果 试封堵30~60 min后,合并轻度PH的136例患者PASP均降至正常;中度PH的46例中30例PASP降至正常,16例降至轻度;重度PH的17例中9例PASP降至中度,6例PASP下降≥30 mm Hg.以上患者均行永久性封堵治疗.2例重度PH患者PASP无明显变化,为阻力性PH,未行封堵治疗.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可在伴有PH的先天性心脏病封堵术前、术中及术后评估PASP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任燕  程良平  龚仁蓉 《护理研究》2011,25(32):2986-2987
肺动脉高压(PAH)是以肺小动脉的血管痉挛、内膜增生和重构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疾病。WHO对PAH的定义为: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mPAP)>25mmHg(1mmHg=0.133kPa)或运动时mPAP>30mmHg[1]。mPAP>75mmHg为重度肺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针对肺动脉高压的研究及诊疗有所进步,但对于合并肺动脉高压行心脏手术的患者而言,其围术期的管理仍是极具挑战的临床难题.本文结合肺动脉高压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就术前准备、术中管理、治疗药物及特殊问题处理等方面对肺动脉高压患者行心脏手术的围术期管理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外科治疗和手术效果.方法: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26例,围术期给予综合降肺动脉压治疗,保护心肺功能,术后合理使用呼吸机及综合降肺动脉压治疗.结果:早期死亡8例(病死率6.35%),出现肺动脉高压危象12例.痊愈出院118例,术后随访3~24个月,所有肺动脉压力均下降至中度以下.结论: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动脉高压经围术期综合治疗后再行手术根治可获良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探讨新生儿期先天性心脏术后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护理策略。方法:2005年1月~2010年10月我科共收治155例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并发重度肺动脉高压的患儿,通过严密监护加强护理,改变患儿肺顺应性,降低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高压,提高肺血流量,改善肺通气-血流比例,提高肺动脉血氧压力,改善患儿缺氧状态,改善心功能,加强呼吸道护理,降低了肺部并发症的发生,避免了肺高压危象的发生。结果:治愈127例,死亡3例,25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出院。平均住院时间22 d,平均使用呼吸机时间4 d。结论:新生儿期先天性心脏术后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患儿,术后护理难度大、危险高,全面、规范的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至关重要,大大降低了手术死亡率和提高了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