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质疏松是一种骨量减少,骨结构改变的疾病。骨量减少,骨强度下降很容易造成骨折发生。本文总结了目前常用的骨质疏松诊断方法,介绍了近年出现的可较全面分析骨折风险的新方法。并着重对治疗方法及治疗药物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金雀异黄酮对骨质疏松后骨折大鼠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金雀异黄酮对实验性骨质疏松后骨折大鼠的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血清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采用SD雌性大鼠去双侧卵巢8周后建立骨质疏松后骨折模型,给予金雀异黄酮及雌二醇灌胃.分别于骨折后7天、14天、28天监测大鼠骨折段骨密度及其形态学改变,检测血清骨碱性磷酸酶(ALP)、血清钙(Ca)、血清磷(P)等骨代谢生化指标。结果 骨质疏松后骨折大鼠采用金雀异黄酮治疗后骨密度明显升高,且形成骨痂较多.与阴性对照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雌二醇组无显著性差异。雌二醇组和金雀异黄酮组血清ALP活性低于阴性对照组。结论 金雀异黄酮能促进骨质疏松后骨折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索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及与女性的区别。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在晋江市第二医院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查的年龄≥50岁的男性患者340例,同时收集400例女性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进行年龄配对。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骨质疏松的影响因素,对比男性不同骨量及脆性骨折之间的特点,比较男女各年龄段不同骨量与脆性骨折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BMI和吸烟与骨质疏松的患病率可能存在关联(P<0.1),饮酒与是否骨质疏松患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1);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抽烟是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BMI是保护因素(P<0.05)。男性不同年龄组间脆性骨折风险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高(P<0.05)。男性随着骨量减少,骨折风险增高(P<0.05)。男女性低骨量组对比,男性骨折率高于女性(P<0.05)。结论 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风险高,年龄、抽烟是中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BMI是保护因素。男性随着增龄骨折风险增高,低骨量组骨折风险男性高于女性,提示关注男性骨质疏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Colles骨折)是腕部最常见的骨折,多见于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跌倒时腕部呈背伸位,手掌着地,骨折部位多在骨松质与骨密质的交界处。  相似文献   

5.
不同部位骨量变化与骨质疏松骨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包丽华  林华 《江苏医药》1998,24(7):480-482
为探讨不同年龄、性别的骨密度(BMD)与不同类型骨折之间的关系,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量仪(DEXA)对132例骨质疏松骨折患者的腰椎及髋部的骨密度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骨质疏松骨折时均有明显的骨量降低,椎体骨折和髋部骨折时相应部位BMD下降最明显。女性骨质疏松骨折发病年龄较男性早约10年,以椎体和Coiles’骨折为主,男性以髋部骨折为主。说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BMD与性别、年龄密切相关,BMD的减少是骨质疏松骨折的根本因素,髋部BMD的测量对骨质疏松骨折的早期预测最具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由于绝经、年龄增加或运动损伤、炎症、代谢内分泌等疾病,使骨组织中的钙丢失、骨中孔隙增多、机械性能下降,容易骨折,这就是老年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老年骨质疏松的严重并发症,轻微的动作或损伤即可引起骨折,给老年人带来莫大痛苦,甚至致残、致死。所以骨质疏松的诊断、防治有着重要意义。骨质疏松的主要临床症状是腰背痛或比较广泛的骨关节痛、  相似文献   

7.
孙杰  卜国云  张金利 《天津医药》2018,46(8):894-899
随着我国老龄人口的不断增加, 骨质疏松性骨折越来越多。胫骨平台骨折为关节内骨折, 大部分胫骨平台骨折需要手术治疗。由于骨密度的下降, 骨质疏松性胫骨骨折的手术治疗更具有挑战性。传统钢板治疗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手术失败率非常高, 锁定钢板及骨增强技术可明显降低手术失败率。随着治疗理念的更新, 髓内钉技术、 胫骨平台成形术及全膝关节置换术也逐渐用于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初始治疗。  相似文献   

8.
陶军  许永武 《江西医药》2003,38(2):151-154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多因素性疾病。主要特征是单位体积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危害是并发骨折即骨质疏松性骨折:主要包括桡骨远端骨折、脊柱骨折及髋部骨折;其中髋部骨质疏松患者由于骨转换出现特异性改变,骨形成与骨吸收失耦合,导致股骨近端骨显微结构发生明显退变,骨组织力学性能下降,因此更易诱发骨折,髋部  相似文献   

9.
骨强度指标在指导骨质疏松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密度作为骨质疏松诊断及随诊指标的限制,使骨质疏松的治疗方法一直局限在通过药物治疗提高骨密度上,而忽略了骨生长依赖于适应的骨变应这一骨生长机制。最近,骨质疏松的诊断指标从以前的骨密度发展到目前的骨强度(抗骨折能力),其病因分析也在遗传、内分泌和营养等之外引入了骨应力生物力学机制,因此,单纯增加骨密度不再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报导绝经后骨析489例,占同期女性骨析病人的63%。资料提示,“无外伤”与轻微外伤造成骨析占67.5%,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骨折多发生在以松质骨为主的股骨颈,股骨粗隆部,桡骨远端和脊柱。章对骨质疏松症与绝经后骨析的关系等展开了讨论,提出骨质疏松是绝经后骨析的主要原因,临床、X线及生化测定三结合仍是诊断骨质疏松的常用方法。由于“恶性循环”的建立,骨质疏松影响了绝经后骨析的治疗,必须抓住骨质疏松这个本质方面,选择方法,加上手术无误,精细操作,配合及时,恰当功练,可获满意效果。对绝经后骨质疏松及由此而引起的骨折,提出了“活动为本,素食为上,防病为贵”的预防方案。  相似文献   

11.
<正>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疾病。其严重后果是骨折。而骨折后的并发症常常导致疾病和死亡,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骨质疏松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绝经后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绝经后骨质疏松一般发生在妇女绝经后5~10年内;老年性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人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继发性骨质疏松指由于一些疾病或  相似文献   

12.
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表现为腰酸背疼、腿抽筋、驼背、变矮,严重的容易骨折且不易愈合。  相似文献   

13.
老年骨折与其骨矿含量减少密切相关的观点在世界范围内已为大家所接受,而骨矿含量的下降即造成患者的骨质疏松。骨质疏松的诊断是指以男30岁、女28岁左右的骨矿含量为最高峰值,以后随年龄增加而下降低于2个标准差者[1]。为了证实髋部骨折与骨质疏松的关系,许多学者进行大量研究来证实此观点。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以往的研究不能精确地测定股骨颈的骨矿密度值,对骨折的风险预测只能定性,未能提出定量的估计。因此我们应用双能X线吸收比色法(DEXA)随机测定了老年髋部骨折12例患者的股骨颈骨密度,分析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一)…  相似文献   

14.
《临床医药实践》2015,(7):500-504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折后骨代谢标志物,研究骨代谢标志物与老年骨折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78例老年骨质疏松合并骨折患者和69例骨质疏松未合并骨折患者进行血清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骨钙素(BG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及尿液中吡啶啉(PYD),Ⅰ型胶原C端肽(CTX)的活性测定。结果:骨折组与对照组B-ALP,BGP,PINP,TRACP5b,PYD,CTX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与B-ALP,BGP,PINP,TRACP5b,PYD,CTX得分均呈负相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性患者发生骨折与骨代谢标志物具有负相关性,可为临床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以及减少骨折复发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骨粗隆间骨折,又称转子间骨折,是指股骨颈基底部至转子下5cm的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与骨质疏松、骨强度降低、脆性增加有密切关系。老年患者的大转子部骨质疏松,又在应力的转折点上,采用非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髋内翻的发生率高达40%~50%。  相似文献   

16.
骨质疏松( OP)是一类以骨量减少、骨组织显微结构发生退行性改变为特征,导致骨脆性增加及骨折发生率增高的全身性骨代谢障碍疾病。  相似文献   

17.
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代谢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群。动物药作为天然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来源广泛、化学成分复杂、药理作用广等特点,在抗骨质疏松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对几种主要动物药抗骨质疏松的药理作用及其应用进行概述,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动物药抗骨质疏松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因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老年性脊柱骨折的患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其中有一部分患者在轻微外伤后,逐渐出现腰背部疼痛、椎体塌陷和进行性加重的后凸畸形,临床上这类患者我们称之为:椎体骨折骨不连。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骨不连,与急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相比,一般不  相似文献   

19.
李佳 《首都医药》2000,7(9):58-58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长.骨质疏松不仅威胁老年人特别是经绝后妇女的健康,而且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每年在全国各地因骨质疏松造成的腰背痛而就诊的病人数目庞大.而多数老年人骨折,如髋部骨股颈和转子间骨折、(脊椎)胸椎椎体压缩性骨折、桡骨远端(手腕部)骨折及肱骨上端骨折、踝关节(脚脖子)骨折等在很大程度上都与骨质疏松有关.过去对骨质疏松缺乏足够的认识,未从骨质疏松的基础上改善骨质的结构和力学性能,未从骨代谢的变化去了解.目前,国际上对骨质疏松已有了较深刻研究.  相似文献   

20.
况尚如 《河北医药》2012,34(23):3636-3637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而骨质疏松性骨折就是由于骨质疏松症在应力作用下引起的骨折[1]。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骨质疏松症以及其引发的骨折等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重要的卫生保健问题。而骨质疏松性骨折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