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构建一种基于罗丹明B为母体的新型荧光探针,考查其作为荧光探针P的光学性能,发展适合于分析检测细胞内Fe3+的可视化成像分析的荧光探针法.方法:RAW细胞中加入20 μmol/LFe3+孵育30 min后,再在该培养液中加入20 μmol/L探针P,37℃下继续孵育30 min,559 nm激发,收集570~670 nm波段内的荧光信号.结果:探针能够实现对细胞内Fe3+的可视化成像分析.结论:本方法探针容易制备,分析速度快,可实现结果的可视化观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荧光探针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简易的方法来检测血液中的硫化氢(hydrogen sulfide, H2S)。方法:将荧光探针包被到96孔板上,冷藏待用。用饱和硫酸铵沉淀血浆或血清中的蛋白,离心后所得的上清液分别加到含包被探针和不含包被探针的微孔中, 37 ℃避光孵育2 h,然后使用分光光度计(波长λEx/λEm 340/445 nm)读取微孔的荧光值,计算包被有探针和相应无探针微孔的荧光差值,根据标准曲线浓度计算出血液中H2S的浓度。结果:灵敏度和特异性测试表明,此方法检测灵敏度下限可以达到0.3 μmol/L,血液中其他成分甚至其他含硫活性成分和含硫氨基酸等对此方法影响甚微。应用此方法检测188名健康成年志愿者的血清H2S浓度[(12.1±3.5) μmol/L,95%CI: 4.6~19.8 μmol/L],所得结果呈正态分布(单样本K-S检验, P>0.1)。对30名高血压患者和22名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血清H2S浓度检测表明,前者H2S浓度低于后者[(3.52±1.49) μmol/L vs. (10.23±2.76) 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配对样本t检验, t=9.937,P<0.001)。检测雄性Wistar大鼠血清[(19.66±2.32) μmol/L]和血浆[(18.67±2.07) μmol/L]以及动脉血[(19.34±0.51) μmol/L]和静脉血[(18.99±0.50) μmol/L]中的H2S浓度,结果表明雄性Wistar大鼠血清和血浆以及动脉血和静脉血两者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P=0.38)。样品的重复性检测稳定性较好(两因素方差分析,P>0.05)。结论:此方法对检测血液中的H2S具有简单、高灵敏度、特异性和可重复性等优点,出结果快,可适用于大样本的高通量检测,满足实验室基础研究及临床一次性大样本H2S浓度检测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GBE)对乙醇、鱼油诱导后的E47细胞内细胞色素P450 2E1(CYP2E1)表达的影响.方法:E47细胞随机分为5组接种培养.对照组:用含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乙醇组:接种24 h后换含100 mmol/L乙醇、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鱼油组:接种24 h后换含3 μmol/L鱼油、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GBE 乙醇组:接种24 h后用150 g/L GBE作用3 h,用PBS洗2次后换用100 mmol/L乙醇、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GBE 鱼油组:接种24 h后用150 g/L的GBE作用3 h,用PBS洗2次后换用含3 μmol/L鱼油、体积分数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培养.培养24 h后,Western blot法观察E47细胞CYP2E1蛋白的表达,用对硝基苯酚探针测定全细胞CYP2E1的活性,测定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乙醇组、鱼油组细胞CYP2E1蛋白表达量及活性、MDA含量升高,SOD含量降低(P均<0.05).与乙醇组、鱼油组比较,GBE 乙醇组、GBE 鱼油组细胞CYP2E1蛋白表达量及活性、MDA含量降低,SOD含量增高(P均<0.05).结论:GBE能抑制CYP2E1的表达和活性,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合成近红外荧光分子标记的ox-LDL分子探针,进行体外细胞与体内活体成像,探讨其对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方法:体外培养Raw 264.7细胞株,用不同剂量探针孵育后进行近红外荧光扫描,MTT法检测细胞活力。用8周龄Apo E-/-小鼠建立颈总动脉内膜拉伤模型,MR及近红外仪扫描小鼠颈部。结果:巨噬细胞可吞噬近红外荧光标记的ox-LDL探针,MTT法证实大、小剂量探针对细胞活力影响不同。Apo E-/-小鼠颈总动脉内膜拉伤后2周,MR扫描可见患侧内膜增厚、管腔狭窄;近红外荧光扫描可见1~2 h后信号在患侧颈部浓聚,24 h后信号明显衰减。结论:用近红外荧光分子标记ox-LDL探针可被巨噬细胞吞噬,内膜拉伤2周后可致Apo E-/-小鼠患侧颈总动脉内膜增生。  相似文献   

5.
为了进行生物体内丙酮酸含量变化的可视化研究,筛选了若干螺酰肼结构的罗丹明基探针分子,在水相中与丙酮酸分子中的活性羰基发生席夫碱反应,螺环单元自发打开,特征荧光和紫外吸收增强。研究发现,罗丹明6G酰肼对丙酮酸响应灵敏度最高,565 nm处荧光强度变化与丙酮酸浓度0.2~120 μmol/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相关,检测限低至0.1 μmol/L,专属性高,体内常见生物分子和阴阳离子、活性氧化物等对丙酮酸的检测几乎无干扰,并在非小细胞肺肿瘤细胞A549、肾上皮细胞293T中成功实现了外源性丙酮酸的荧光成像,同时实现了经双酚A诱导的细胞内源性丙酮酸的荧光成像。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人血清中血红蛋白(hemoglobin,Hb)含量的分子荧光光谱测定方法.方法:在酸性条件下,利用铈(Cerium,Ce)(IV)的强氧化性町将Hb肽链上的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氧化生成新的强荧光产物的原理,来定量测定血清中Hb含量.结果:分子荧光光谱法的线性范围是1×10-7~8×10-7mol/L,检出限为1×10-9mol/L,加标网收率为96.80%~102.20%.工作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9 4.结论:该法快捷、灵敏、成本低,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氧化应激所致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方法: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并分为空白对照组、过氧化氢组和不同剂量Ang1-7组(1μmol/L、2μmol/L、4μmol/L Ang1-7)组。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细胞培养基中抗氧化酶的含量、细胞中内质网应激分子的含量。结果:处理6、12、18、24h后,过氧化氢组细胞的CCK-8增殖活力值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1μmol/L、2μmol/L、4μmol/L Ang1-7组细胞的CCK-8增殖活力值显著高于过氧化氢组且Ang1-7剂量越大,细胞的CCK-8增殖活力值越高;处理24h后,过氧化氢组细胞培养基中SOD、GSH-Px、HO-1、CAT的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细胞中GRP78、XBP1、CHOP的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1μmol/L、2μmol/L、4μmol/L Ang1-7组细胞培养基中SOD、GSH-Px、HO-1、CAT的含量显著高于过氧化氢组,细胞中GRP78、XBP1、CHOP的含量均显著低于过氧化氢组,且Ang1-7剂量越大,培养基及细胞中上述分子的变化越显著。结论:血管紧张素1-7对氧化应激所致内皮细胞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一种高效显色反应,考察以四核环金属化钯-偶氮配合物(MOP)为探针分子,定性跟踪识别青霉素在不同条件下的代谢产物。方法:探针分子MOP浓度为2.0×10-5mol/L,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溶液条件下,与初始浓度为4.0×10-4mol/L样品溶液在不同代谢条件下室温反应30min后进行检测。结果:探针分子能够实现对青霉素不同代谢条件下代谢产物的选择性识别,并给出识别机理。结论:本方法探针分子容易制备,样品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重现性好,可以实现青霉素降解产物的定性识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子信标探针在芯片表面的固定结合是限制其在芯片技术领域运用的难题。本研究拟寻找一种将分子信标探针固定在芯片表面的新方法,同时对其中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优化探讨。方法本实验设计一种带单侧延长臂分子信标探针,固定在芯片表面进行杂交、扫描等后续实验。提高杂交效率部分优化包括:分子信标探针浓度;杂交温度、杂交时间;杂交液配方;4种分子对分子信标荧光信号比较。结果较理想区分阴阳性信号强度理想的探针浓度:Cy3-BDH分子信标探针浓度约10μmol/L,FAM-DABCLYE约15μmol/L。讨论单侧延长臂分子信标特异性高、敏感性高、技术难度低,对中、高密度芯片杂交可做到“点对点杂交”。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二氯乙酸盐(Dichloroacetate,DCA)增强盐酸吡柔比星(Pirarubicin,THP)杀伤肝癌细胞的效果及可能机制.方法 用40 μmol/L DCA与不同浓度(0、200、400、600、800 μmol/L)盐酸吡柔比星(THP)联合处理肝癌HepG2细胞24 h,采用CCK-8法检测对细胞增殖的影响.然后用40 μmol/L二氯乙酸盐与600 μmol/L盐酸吡柔比星联合处理肝癌HepG2细胞24 h,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PARP的表达变化及JNK的磷酸化水平;用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ROS的水平.结果 DCA可显著增强不同浓度THP对肝癌HepG2细胞的杀伤效果,与PBS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DCA联合THP处理24 h可显著升高细胞内的ROS水平,与PBS联合THP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DCA联合THP可使HepG2细胞中凋亡相关分子PARP的剪切明显增加,并增强JNK的磷酸化水平.抗氧化剂NAC可显著降低DCA与THP联合处理对HepG2细胞中JNK的激活作用.结论 DCA可显著增强THP杀伤肝癌细胞效应,其机制可能与ROS/JNK通路的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TO)对MRL/1pr狼疮小鼠脾脏CD4+T细胞分泌IFN-γ及其mRNA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分别分选18—20周MRL/1pr狼疮小鼠和C57BL/6J正常对照小鼠脾脏CD4+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细胞纯度。PHA-P(20μg/mL)和IL-2(1000IU/mL)常规刺激48h后进行如下实验:(1)不同浓度ATO(0.5、1.0和2.0μmol/L)作用24h;(2)1μmol/LATO作用不同时间(12、24和48h);(3)不同药物处理组:①PBS组:空白对照;②ATO组:lumol/LATO;③5-氮杂胞苷(5-AzaC)组:1μmol/L 5-AzaC;④ATO+5-AzaC组:1μmol/LATO+1μmol/L 5-AzaC。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培养上清液IFN-γ的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不同药物处理组中IFN-γ 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①1.0μmol/LATO作用24h对细胞存活率无明显影响。②1mmol/l AT0作用24h能抑制MRL/1pr小鼠脾脏CD4+T细胞IFN-γ的转录和翻译水平。③经5-AazC处理后MRL/1pr和C57BL/6J小鼠脾脏CD4+T细胞IFN-γ的转录和翻译水平升高,1mmol/L ATO作用24h能抑制其异常活化状态。④MRL/1pr小鼠脾脏CD4+T细胞IFN-γ的分泌和表达水平均较CS7BL/6J小鼠明显升高。结论:1mmol/L ATO作用24h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活化状态下MRL/1pr小鼠脾脏CD4+T细胞IFN-g的异常分泌,下调其mRNA表达水平而不影响其存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Celecoxib联合放射作用对SHG-44细胞周期时相分布的影响,探讨Celecoxib调控细胞周期可能的信号通路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胶质瘤SHG-44细胞,以不同浓度Celecoxib(0μmol/L、30μmol/L、50μmol/L、100μmol/L)设立药物组(D组),不同剂量(0Gy、2Gy、4Gy、6Gy、8Gy)6MV-X线照射设立放射组(R组),二者交互设立药物+放射组(D+R组),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周期时相分布,逆转录PCR及实时PCR检测Cy-clinB1mRNA表达及水平。结果 FCM周期分析显示,细胞周期各时相分布在D组、R组及D+R组中均有差异。其中D+R组50μmol/LCelecoxib时,各照射剂量下与R组比较,G2/M期阻滞均进一步增强(P〈0.05),但30μmol/L时各照射剂量下的G2/M期阻滞较R组均无明显增加(P〉0.05)。逆转录PCR显示各实验组Cyclin B1均表达;实时定量PCR进一步检测发现,D组30、50、100μmol/L时Cyclin B1表达均较空白对照(0μmol/L)明显降低(P〈0.05),其中50μmol/L较0和30μmol/L下降明显(P〈0.05),但50μmol/L和100μmol/L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R组仅在100μmol/L时Cyclin B1表达较D组明显下降,其余浓度(0、30、50μmol/L)D+R组较D组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 Celecoxib在一定浓度下使SHG-44细胞发生G2/M期阻滞,并可进一步增强放射作用后的G2/M期阻滞,其放射增敏效应可能与下调细胞周期信号传导通路中的下游靶基因Cyclin B1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氧化苦参碱(OMT))对脂多糖(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一氧化氮(NO)释放量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PS诱导RAW 264.7细胞建立细胞炎症反应模型。实验分组:空白对照组、LPS组(1μg/mL)、OMT组(100μmol/L)、LPS+OMT小剂量组(20μmol/L)、LPS+OMT中剂量组(50μmol/L)、LPS+OMT大剂量组(100μmol/L)。采用Griess试剂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NO释放量。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方法测定RAW 264.7细胞iNOS mRNA的表达。结果:OMT显著减少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NO的释放(P〈0.05,P〈0.01);同时减少LPS诱导的RAW 264.7细胞iNOS mRNA的表达(P〈0.05,P〈0.01)。结论:OMT可能通过抑制LPS诱导的巨噬细胞iNOS mRNA表达,减少NO的释放量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植物雌激素白藜三醇(RV)对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调控及可能机制.方法 用植块贴壁法体外培养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雌激素受体α(ERα)、雌激素受体β(ERβ)、P38、P-P38、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实验分为6组(每组n=6):正常对照组(NC组),含10% 胎牛血清(FBS)的DMEM; RV干预组(RV组),50 μmol/L RV干预24 h; 血管紧张素Ⅱ组(AngⅡ组),1 μmol/L AngⅡ干预12 h;RV+ AngⅡ组,1 μmol/L AngⅡ干预12 h,然后加入50 μmol/L RV干预24 h;RV+ICI182780组,1 μmol/L ICI182780干预2 h,然后加入50 μmol/L RV干预24 h;RV+ICI182780+AngⅡ组,1 μmol/L ICI182780干预2 h,然后加入1 μmol/L AngⅡ干预12 h,最后加入50 μmol/L RV干预24 h.结果 各组P38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α、ERβ蛋白的表达:RV组ERα、ERβ蛋白的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增高(P<0.01),而RV+ICI182780组与RV组比较表达降低(P<0.01);C-myc蛋白的表达:RV组与NC组比较表达降低(P<0.01),AngⅡ组与NC组比较表达增高(P<0.01),AngⅡ组与RV组比较表达增高(P<0.01),RV+AngⅡ组与RV组比较表达增高(P<0.01),RV+ICI182780+AngⅡ组与RV+AngⅡ组比较表达降低(P<0.05);P-P38蛋白的表达:RV组与NC组比较表达降低(P<0.01),AngⅡ组与NC组比较表达增高(P<0.01),AngⅡ组与RV组比较表达增高(P<0.01),RV+AngⅡ组与RV组比较表达增高(P<0.01),RV+ICI182780+AngⅡ组与RV+AngⅡ组比较表达降低(P<0.01).结论 白藜三醇可以抑制C-myc的表达,抑制P38的磷酸化,此作用可被ICI182780阻断,说明白藜三醇可能是通过ER进而抑制C-myc的表达和P38的磷酸化发挥抗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三氧化二砷(ATO)对MRL/lpr狼疮小鼠脾脏CD4+T细胞IFN-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的影响。方法:免疫磁珠法分选16~18周MRL/lpr狼疮小鼠和C57BL/6J正常对照小鼠脾脏CD4+T细胞,PHA-p(20μg/mL)和IL-2(1 000 IU/mL)刺激48 h后分为以下不同药物处理组:①PBS组:空白对照;②ATO组:1μmol/L ATO作用24 h;③ATO+5-氮杂胞苷(5-AzaC)组:1μmol/L 5-AzaC作用72 h后1μmol/L ATO作用24 h。CD4+T细胞经过以上处理后抽提基因组DNA,亚硫酸氢盐修饰,PCR扩增IFN-γ基因启动子,产物凝胶回收,克隆入pMD-19T载体,转化入E.coli DH5α,筛选阳性克隆测序,测序结果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分析。结果:①MRL/lpr小鼠脾脏CD4+T细胞IFN-γ基因启动子呈低甲基化水平。②1μmol/LATO作用24 h后MRL/lpr小鼠脾脏CD4+T细胞IFN-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明显增高。③1μmol/L ATO作用24 h能使经过5-AzaC干预后的MRL/lpr小鼠脾脏CD4+T细胞IFN-γ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明显增高。结论:1μmol/L ATO作用24 h能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逆转活化状态下MRL/lpr小鼠脾脏CD4+T细胞IFN-γ基因启动子低甲基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药小檗碱是否通过ERK,JNK信号转导途径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COX-2mRNA及蛋白表达.方法:取人外周静脉血分离及培养单核细胞,分为对照组、LPS组、LPS+小檗碱25μmol/L组、LPS+小檗碱50μmol/L组、LPS+小檗碱100μmol/L组.分别在培养后30min,6,12,24h提取细胞,行RT-PCR法测定COX-2mRNA水平,行Western Blot法测定ERK,p-ERK,JNK,p-JNK及COX-2蛋白水平.同时加入选择性ERK,JNK抑制剂,分别测定COX-2mRNA及蛋白水平.结果:与LPS组相比,小檗碱组COX-2mRNA及蛋白表达明显抑制(P〈0.05).与LPS组相比,小檗碱组ERK活性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是与LPS组相比,低、中浓度小檗碱组(25,50μmol/L)JNK活性水平无统计学差异,高浓度小檗碱组(100μmol/L)JNK活性水平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加入ERK,JNK抑制剂之后,COX-2mRNA及蛋白水平降低明显(P〈0.05).结论:小檗碱能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COX-2mRNA及蛋白水平,其作用程度呈浓度依赖性.小檗碱可能通过ERK信号转导途径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COX-2mRNA及蛋白表达.高浓度小檗碱可能通过JNK信号转导途径抑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COX-2mRNA及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热量限制培养条件下,氧化损伤的SH-SY5Y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方法体外培养SH-SY5Y细胞,分为对照组(3.0 g/L L-glucose)、H2O2损伤组(250μmol/L H2O2)、低糖组(2.0 g/L L-glucose)、低糖+损伤组、白藜芦醇(1.25μmol/L)组、白藜芦醇(1.25μmol/L)+损伤组,测定各组细胞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结果用低糖和白藜芦醇1.25μmol预处理细胞24 h,给予250μmol/L H2O2损伤细胞1 h,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测定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SOD减少,低糖组明显增多,白藜芦醇1.25μmol/L组无明显改变;与损伤组比较,低糖+损伤组明显增加,白藜芦醇+损伤组稍有增加。给予250μmol/L H2O2损伤细胞7 h,与对照组比较,损伤组SOD减少,低糖组明显增多,白藜芦醇1.25μmol/L组无明显改变;与损伤组比较,低糖+损伤组明显增加,白藜芦醇+损伤组稍有增加。低糖+损伤组的SOD活性明显高于白藜芦醇+损伤组。结论低糖培养可提高细胞培养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提示热量限制可能通过增加SH-SY5Y细胞的抗氧化系统酶的活性,减少氧化产物的含量,降低氧化应激的水平,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的攻击,延缓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白藜芦醇不通过提高细胞培养基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发挥抗氧化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氯化锌(ZnCl:)和N-乙酰半胱氨酸(N—acetylcysteine,NAC)对镉所致人正常肝细胞HL-7702凋亡的拮抗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的人正常肝细胞HL-7702分别以0、10、20、40、80、160Ixmol/L的氯化镉(CdCl2)处理24h,ZnCl,和NAC顸处理组分别在各浓度的CdCl2处理前以25.0、50.0、100.0、200.0μmol/L的氯化锌和2.5、5.0、10.0、20.0mmol/LNAC预处理24h,MTT法测定各组HL-7702细胞的相对存活率;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百分率。结果: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增加,氯化镉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增强,40、80、160ixmol/L的镉处理组细胞相对存活率明显降低,50ixmol/L锌预处理组在CdCl:剂量为40、80μmol/L时,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高于相应剂量的单纯镉处理组(P〈0.01),10mmol/LNAC预处理组只在40mmol/LCdCl2组细胞相对存活率显著高于相应剂量的单纯镉处理组(P〈0.05);与0μmol/L镉处理组比较,40、80、160μmol/L镉处理组HL-7702细胞的凋亡百分率显著升高(P〈0.01);与40μmol/L镉处理组比较,100μmol/L锌预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5.0、10.0、20.0mmol/LNAC预处理可有效拮抗镉诱导的HL-7702细胞凋亡(P〈0.05)。结论:锌和NAC对镉致HL-7702细胞损伤和凋亡有明显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从分子水平上探讨红霉素(EM)的抗炎作用机制,为临床防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体外培养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将细胞随机分为8组,先加入EM干预,后加入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刺激。分组:①空白对照组;②TNF-α(20μg/L,16h);③EM(0.3mg/L,24h)+TNF-α(20μg/L,16h);④EM(3mg/L,24h)+TNF-α(20μg/L,16h);⑤EM(30mg/L,24h)+TNF-α(20μg/L,16h);⑥EM(0.3mg/L,48h)+TNF-α(20μg/L,16h)。然后收集各组细胞分别提取核蛋白,应用电泳迁移率改变分析法(EMSA)检测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结果:EMSA结果显示,TNF-α刺激人支气管上皮细胞(16HBE)后,细胞内NF-κB表达增高。先加入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的EM,后加入前炎因子TNF-α刺激16HBE,EMSA结果显示各组细胞NF—κB表达均降低,且提示有随着EM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NF-κB表达受抑制愈明显的趋势,但随着EM浓度增加及作用时间延长到一定的范围,NF-κB表达受抑制差别不明显。结论:TNF-α能激活16HBENF-κB,促进炎症的发生发展,在炎症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EM能抑制人16HBENF-κB的激活水平,这可能是EM的抗炎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FFA)作用下胰岛βTC-3细胞G蛋白受体40(GPR40)mRNA表达的改变以及毗格列酮(Piog)对此改变的干预作用。方法以βTC-3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FFA组(0.25.0.5及1mmol/L)。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GPR40的表达。用不同浓度的Piog(0,0.1,1.10μmol/L)预孵育βTC-3细胞6h,加入1mmol/LFFA继续孵育24h,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GPR40的表达。结果(1)FFA孵育12h后。各组间GPR40的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FFA孵育24h后,与对照组比较.0.25mmol/LFFA组GPR40的表达无差异,但0.5mmol/L和1mmol/LFFA组GPR40表达下调(P〈0.05);0.5mmol/L与1mmol/LFFA组比较GPR40表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3)与1mmol/LFFA组比较,0.1μmol/L Piog+1mmol/LFFA组GPR40mRNA表达无差异,而1μmol/LPiog+1mmol/LFFA组和10μmol/L+1mmol/LFFA组GPR40表达升高(P〈0.01)。结论长期高浓度FFA作用能够下调CTC-3细胞GPR40的表达,而Piog有助于保护或减轻FFA水平异常导致的BTC-3细胞GPR40表达的损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