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余建清 《当代医学》2011,17(28):71-72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诊断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37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所有患者于术前、术后及随访时均行X线片、CT等检查,且其影像学资料均完整。结果患者伤椎前缘压缩率、后缘压缩率、椎管狭窄程度、脊柱后凸Cobb角、椎体成角、上下终板成角均比术前各指标小,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可以看出术后随访1年后37例患者恢复状态佳,各观察指标与术后指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植骨结合短节段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效果佳,稳定性好,可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胸腰椎爆裂骨折,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阶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以期恢复伤椎前柱高度和后凸Cobb角的矫正,达到局部的应力平衡。所有患者外伤至手术时间为1-5d。结果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8个月。后凸Cobb角由术前平均25.4°恢复至术后平均2.3°。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平均57.8%,矫正至术后椎体平均高度的93.2%。伤椎脱位复位基本复位,无椎间隙过度在撑开,内固定物无松动、断裂现象。19例合并圆锥、马尾神经损伤病例,术后按Frankel分级比较,16例有1-3级的改善。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阶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重建了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在保持Cobb角矫正度、减少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方面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黄玉华 《中外医疗》2012,31(29):62-63
目的确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手术固定加中药治疗方法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3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均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手术固定治疗,并于术后3周开始给予患者协定处方伤科壮骨片方进行中药治疗。结果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手术固定并加中药治疗的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与正常椎前缘高度比值、脊柱后凸Cobb角度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且经手术加中药治疗12个月后椎体高度、脊柱后凸Cobb角度并无出现明显丢失情况,且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脊髓损伤、继发性神经根以及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等情况。结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手术固定并加中药治疗是较为理想的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能够达到满意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15例患者均采用经后路短节段内固定联合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的方法,其中2例同时行椎板开窗减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术前及术后的影像学检查显示,术后椎体高度、取出内固定术后伤椎椎体高度及骨折愈合情况良好。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可有效填充椎体内的骨缺损,恢复椎体高度,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促进骨折愈合防止内固定取后椎体高度的再次丢失。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经椎弓根对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方法:对该院2008年10月至2017年4月之间收治的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进行回顾式的研究,抽取其中的4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的临床诊断书以及就诊记录调出,对其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详细的分析.结果:患者接受治疗后,伤椎前后缘压缩率、椎管狭窄程度以及脊柱后凸Cobb角都有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腰椎爆裂性骨折,利用经椎弓根进行治疗能够得到显著的治疗效果,并且稳定性较高,在临床治疗上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腰椎爆裂性骨折(TLBF)应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28例TLBF患者,均行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详细记录所有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等围术期情况;比较28例患者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腰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Frankel分级;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28例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时的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及VAS评分,均更优(P<0.01);经Ridit分析知,28例患者术后6个月时Frankel分级显著优于术前(P<0.01);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内,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等情况,且并未发生因椎弓根植骨而引起的神经症状。结论 TLBF应用经伤椎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能有效复原与保持脊柱生物力学稳定性,矫正后凸畸形,减少患者术后痛苦与并发症,改善神经功能,安全可靠,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钟斌  邵高海 《海南医学》2010,21(7):75-77
目的 探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我院对3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固定联合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术;术前、术后即刻及随访时测量椎体高度、Cobb角,了解神经功能改变及并发症。结果随访10—27个月,平均16.5个月,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再丢失,无一例出现神经症状加重,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后路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重建椎体高度,防止后期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加速骨折的愈合,减少内固定并发症,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3例.术前、术后及不同随访时间行X线和CT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3.5月,未出现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伤椎椎体高度恢复并维持良好,未出现明显后凸畸形.结论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后路内固定同时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植骨,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预防术后椎体塌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析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等距随机抽样法将我院2012年1月—2017年1月收入的78例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分为采取短节段内固定加后外侧植骨治疗的对照组及采取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的观察组,各39例,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相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无明显差异,术后均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加椎弓根螺钉治疗脊柱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于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王琦  张西金 《当代医学》2008,(11):86-87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结合短节段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3例.术前、术后及不同随访时间行X线和CT检查,测量伤椎椎体前缘高度和Cobb角.结果 全部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3.5月,未出现植骨操作引起的神经血管并发症,伤椎椎体高度恢复并维持良好,未出现明显后凸畸形.结论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在后路内固定同时经伤椎椎弓根进行椎体内植骨,可恢复伤椎椎体高度,重建前、中柱的稳定性,预防术后椎体塌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及经伤椎椎弓根羟基磷灰石植骨治疗胸腰段爆散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3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因胸腰段爆散骨折接受手术治疗患者3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20例采用单纯内固定,B组16例在单纯内固定基础上联用经椎弓根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椎体内植骨。术后12个月取出内固定。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12、24个月的伤椎楔变角、局部后凸角、椎体前缘压缩比、Denis疼痛与功能状态评分。结果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内固定断裂。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伤椎楔变角、后凸角、椎体前缘压缩比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取内固定前A组伤椎楔变角[(11.2±1.7)°]、后凸角[(11.2±2.0)°]、椎体前缘压缩比[(0.79±0.15)]与B组[(9.5±2.2)°、(9.7±2.1)°、(0.87±0.1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个月A组伤椎楔变角[(12.2±2.6)°]、后凸角[(12.3±2.6)°]、椎体前缘压缩比[(0.78±0.13)]与B组[(10.1±2.7)°、(10.3±2.7)°、(0.85±0.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Danis疼痛评分和功能状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可以有效的协助术后矫形度数的维持,维持脊柱的矢状序列,防止内固定失效,但是其对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状态的影像有待长期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2.
①目的 评价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②方法 对43例患者行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手术.骨折节段:T11 6例,T12 15例,L1 12例,L2 7例,L3 3例.椎体楔形压缩骨折28例,爆裂型骨折15例.术后对其影像学、神经功能和临床症状进行评价.③结果 住院期间未见切口感染及神经损伤症状加重.随访6~30个月,所有患者未出现断钉、断棒及椎弓根钉松动现象.术后摄X线片观察椎体高度较术前平均增高36.7%,后凸畸形角(Cobb角)平均恢复19.3°,术后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1.7级.脊柱椎体排列及椎体内植骨融合良好.④结论 椎弓根钉固定结合经椎弓根植骨术能让骨折获得满意复位,重建椎体高度,增强脊柱的抗压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断钉、矫正丢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3.
经椎弓根植骨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18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植骨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18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患者行经椎弓根植骨AF内固定术,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测量椎体高度、后凸角,了解神经功能改变及腰背疼痛变化。结果随访6~36个月,无断钉及内固定物松动,椎体高度和后凸角无明显再丢失,神经功能及腰背疼痛明显改善。结论经椎弓根植骨AF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重建脊柱前中柱的稳定性,防止后期矫正角度及椎体高度的再丢失。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并行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2008年1月~2011年12月对87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的患者采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并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手术前后随访观测VAS评分、后凸角度、并发症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随访12-48个月,平均(25.3±12.5)个月.无内固定失败的病例及严重并发症发生。大部分患者的神经功能较术前均有1-2级的改善。术后与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分别为(5.3±0.7)分与(2.8±0.5)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与末次随访时的后凸角度分别为(-3.1±6.2)。与(0.7±0.4)°,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并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伤椎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经伤椎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全部给予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体内植骨治疗,观察术后椎体前缘高度、脊柱Cobb's角、腰背痛、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14个月(12~18个月)。22例患者术后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明显改善),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到95%,脊柱Cobb's角平均为3°,手术前后差异显著(P<0.0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C级3例,D级4例,E级15例。术后骨折均获得理想复位,未发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断钉、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伤椎椎体内植骨术能让骨折获得理想复位,重建伤椎前中柱高度,增强脊柱的抗压稳定性,减少内固定因应力过大造成的内固定失效、矫正丢失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6例,术前、术后及随访期间拍摄胸腰椎正侧位X线片,测量伤椎高度与正常高度的比值、脊柱后凸Cobb角、矢状位指数。结果术后随访12~26个月,平均14.8个月,骨折均达到满意复位并愈合,伤椎高度、Cobb角、矢状位指数均得到明显恢复,未发生内置物断裂和螺钉松动现象,也无明显矫正度丢失现象。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加伤椎经椎弓根植骨重建了椎体高度,增加了脊柱前柱的抗压稳定性,可有效地防止内固定失败和矫正度丢失,是一种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欢欢  邢进峰  丁伟航  汤小康 《浙江医学》2015,37(6):451-453,521
目的 分析胸腰椎骨折后路复位短节段内固定经椎弓根Wright 液态人工骨植骨的疗效。方法 38 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结合患者的经济能力分为两组,A(未植骨)组24 例单纯行后路切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B(植骨)组14 例一期行后路切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并经椎弓根行椎体内Wright 液态人工骨植骨术,分别随访10~27 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拆钉时伤椎前缘高度的再压缩率、Cobb角变化及伤椎影像学的变化。结果 B 组患者拆钉时伤椎前缘高度再压缩率为(5.43±2.71)%,术后Cobb 角增大为(2.03±0.51)°,与A 组(6.29±2.24)°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 组患者术后不同程度的出现蛋壳样改变,其中2例出现断钉,1例患者出现上位椎弓根钉切割出椎体,而B 组患者未出现明显蛋壳样改变及断钉现象。结论 胸腰椎骨折后路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经椎弓根Wright 液态人工骨植骨能明显改善伤椎骨折的愈合,维持椎体的高度,减少蛋壳样改变及断钉等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管国义 《吉林医学》2013,(30):6219-6220
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胸腰段骨折住院患者临床资料,均采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后外侧植骨融合治疗。随访13年,比较手术前后伤椎前后缘高度、Cobb角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均获成功,均达到解剖复位。按照JOA评分标准,患者术后治疗优良率90.28%显著优于术前的12.50%(P<0.01);手术前后所摄X线片显示,患者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角以及脊髓神经功能恢复的恢复均显著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结合外侧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椎骨折能有效的使伤椎复位,重建椎体的稳定性,具有固定节段少、创伤小、固定可靠、手术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王修卓  彭完全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4):1072-107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青壮年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0例50岁以下成人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施行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同时后路椎板间植骨。结果随访4个月~12个月,功能恢复良好,影像学显示脊柱无后凸畸形,恢复的椎体高度无下降,亦无腰背痛发生。结论手术治疗青壮年无神经损伤胸腰椎爆裂骨折,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脊柱三维空间结构和生物力学状态,能有效地防止脊柱骨折后遗症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本文的主要目的 在于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查阅近20年内关于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国内外文献,将其进行比较分析,对该治疗方法 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总结,术后X线片显示,绝大多数患者的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无内固定物松动、无断钉断棒等并发症。因此,经伤椎椎弓根内固定结合伤椎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段脊柱骨折较传统跨伤椎内固定术式具有明显的临床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