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2型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增高,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1-2])。除了胰岛素抵抗之外,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亦是引起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中心环节。通常认为由胰岛β细胞凋亡引起的胰岛细胞数量减少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致病机制~([3]),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胰岛β细胞凋亡程度与胰岛素下降程度不平行,因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研究成为热点。引起β细胞分泌功能缺陷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是一种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复杂疾病。研究表明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与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有关的基因主要有 CDKAL 1、CDKN 2 A/2 B、TCF 7 L 2等,而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的基因主要有 PPAR-γ、HHEX、KCNQ 1等。众多大型临床试验研究结果显示,通过改变生活方式以及药物干预可以预防或延缓2型糖尿病的发生。本文综述了基因及其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总结了在世界范围内预防2型糖尿病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和细胞免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点的慢性常见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1型糖尿病是由T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导致了胰岛β细胞的进行性破坏,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更为复杂,主要体现在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缺陷.  相似文献   

4.
胰岛β细胞合成胰岛素原后分裂为胰岛素和C肽。两者以等分子数释放入循环中。测定任一者均可反映胰岛β细分泌功能。用葡萄糖等剌激物兴奋β细胞后观察其分泌动态称为胰岛素或C肽释放试验。为了解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生理功能,我们对56例糖尿病患者及30例正常人血清C肽和胰岛素水平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周观彦  王志远 《医学信息》2006,19(1):122-123
目的观察新诊断Ⅱ型糖尿病早期短程胰岛素强化治疗疗效。方法对新诊断Ⅱ型糖尿病患者予以短程胰岛素多次皮下注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Homa B胰岛素分泌指数以及对Ⅱ型糖尿病早期病程的逆转。结果短程强化治疗后控制高血糖并显著提高了Homa B胰岛紊分泌指数,使大部分患者回到Ⅱ型糖尿病自然病程的更早阶段。结论在Ⅱ型糖尿病早期及早控制血糖,减少高血糖对胰岛β细胞的毒性作用,可以使胰岛β细胞克分修整,有利于修复,从而改善了胰岛β细胞功能,使大部分患者获得长时间无需药物治疗的血糖稳定期。  相似文献   

6.
酮症倾向的2型糖尿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发性酮症起病的2型糖尿病具有1型和2型糖尿病的某些临床特征,其发生与重度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不足有关。在中止胰岛素治疗后,部分患者可获得正常血糖缓解。测定胰岛自身免疫抗体和胰岛β细胞功能对自发性酮症起病的2型糖尿病的临床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最新一期美国《细胞》杂志上的研究显示,激活维生素D受体有助于修复受损的胰岛β细胞,有望成为治疗糖尿病的新疗法。此前已有研究显示,如果人们体内维生素D含量较高,患糖尿病的风险就会较低。但医学界一直不清楚其中的机理。胰岛β细胞是一种胰岛细胞,能分泌胰岛素,有调节血糖含量的作用。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引发糖尿病。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2型糖尿病(DM2)年轻化趋势明显,儿童和青少年人数逐渐增多。目前糖尿病学界趋向于将诊断年龄≤40岁者定义为早发DM2,〉40岁为晚发DM2[1]。DM2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减退。影响DM2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的因素很多(包括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本文通过56例新诊断早发DM2患者及56例正常对照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影响早发DM2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9.
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测定方法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型糖尿病发病与胰岛素抵抗或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的降低,继而所致胰岛β细胞功能减损有着密切关系。2型糖尿病β细胞功能的评价、胰岛素抵抗的判断、血清胰岛素、血葡萄糖浓度测定、胰岛素释放试验(IRT)以及胰岛素释放指数(IRI)、敏感指数(ISI)的应用,在2型糖尿病诊断和指导治疗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有关  相似文献   

10.
PDX-1及其对胰岛β细胞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十二指肠同源盒(PDX-1)具有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以及抑制其凋亡的作用。PDX-1通过调控胰岛素及胰岛素相关基因如葡萄糖激酶(GK)、葡萄糖转运蛋白(GLUT2)等的表达,促进胰岛素分泌,维持胰岛β细胞的正常功能。提高胰岛β细胞PDX-1蛋白表达量,可对抗因“糖毒性”所致的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促进胰岛素基因表达。PDX-1还可以将非胰岛素分泌细胞如肝细胞等转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  相似文献   

11.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是胰岛β细胞选择性破坏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尚不清楚。近期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和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胰岛β细胞有IL-6基因表达,病毒和某些细胞因子可诱导或促进胰岛β细胞表达IL-6,IL-6对胰岛分泌胰岛素、胰岛DNA和胰岛素合成、胰岛糖代谢均有影响,认为IL-6可能与胰岛素分泌及糖尿病病因有关。  相似文献   

12.
IL—6与胰岛功能及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是胰岛β细胞选择性破坏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尚不清楚。近期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和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胰岛β有IL-6基因表达,病毒和某些细胞因子可诱导或促进胰岛β细胞表达IL-6、IL-6对胰岛分泌胰岛素、胰岛DNA和胰岛素合成、胰胰岛糖代谢均有影响,认为IL-6可能与胰岛素分泌及糖尿病病因有关。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DM)是由于胰岛素缺乏所造成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症.I型是由于胰岛β细胞被破坏或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引起,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多数儿童期属于该类型糖尿病.Ⅱ型是胰岛素分泌不足或靶细胞对胰岛素不敏感所引起,儿童期发病甚少.青年成熟发病型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β细胞功能缺陷症,极罕见.发病高峰在学龄前期和青春期,婴儿发病甚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R6/2型亨廷顿病(HD) 转基因小鼠胰岛β细胞的功能,揭示HD转基因小鼠继发糖尿病的机制。方法:利用R6/2 型HD转基因小鼠模型,检测正常和HD小鼠空腹血糖以及血清胰岛素水平;并应用HE染色和免疫荧光技术分析正常和HD小鼠胰岛形态学差异。结果:与正常小鼠相比,R6/2 型HD小鼠空腹血糖显著增高,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降低,胰岛萎缩,β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功能指数降低,而胰岛素抵抗指数正常。结论: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是引起R6/2 HD转基因小鼠继发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血糖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真胰岛素(TI)、胰岛素原(PI)、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免疫反应性C肽(IRC)间的相关性,初步分析胰岛素抵抗(Homa-IR)和β-细胞功能(Homa-β)与血糖水平的关系。方法:检测73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和餐后TI、PI、IRI和IRC,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A组(空腹血糖,FBG≥8. 80mmol/L)和B组(FBG<8. 80mmol/L),用稳态模型(Homa-model)计算胰岛素抵抗(Homa-IR)和β细胞功能(Homa-β),分析A、B组TI、PI、IRI和IRC水平的相关性和Homa-IR、Homa-β在A、B组中的作用。结果:A、B两组以TI、IRI计算的Homa-β有显著性差异,以TI计算的Homa-IR无差异,而以IRI计算的Homa-IR有差异;A组C肽与免疫反应性胰岛素、真胰岛素和胰岛素原间的相关性不及B组;B组的TI、TI120显著高于A组,而IRI、IRI120、PI、PI120、CP、CP120无显著性差异。结论:β细胞功能的衰竭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中可能是主要因素,胰岛素抵抗在高、低血糖的变动中可能维持在平衡状态。检测真胰岛素和胰岛素原在正确评价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有重要意义。糖尿病的防治可能应关注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ANXA1拮抗IL-1β引起的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ANXA1基因插入pCMV-HA载体中,构建ANXA1过表达质粒,将其转染入小鼠胰岛β细胞系βtc-6细胞后,用IL-1β处理上述细胞,借助于MTT、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实验(GSIS)等方法研究ANXA1对胰岛β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IL-1β导致胰岛β细胞ANXA1表达降低,同时出现胰岛β细胞存活率下降以及胰岛素合成和分泌量减少;而过表达ANXA1可拮抗上述现象的发生.结论ANXA1保护胰岛β细胞免受IL-1β造成的细胞凋亡增加与功能下降.  相似文献   

17.
氧化应激与2型糖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岛素抵抗、胰岛 细胞功能受损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病因。高血糖、高血脂导致在代谢过程中,线粒体产生大量活性氧,其可损坏线粒体功能,引起氧化应激反应。氧化应激可以产生以下结果:(1)阻断胰岛素作用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2)降低胰岛素基因表达水平;(3)抑制胰岛素分泌;(4)促进 细胞凋亡等。本文主要针对活性氧的产生、氧化应激诱导胰岛素抵抗和胰岛 细胞功能受损等机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蔡明江  张南雁 《医学信息》2003,16(4):196-198
狭义的胰岛β细胞功能是指β细胞对外界刺激作出适当反应,维持葡萄糖自稳态(glucose homeostasis)平衡的能力,广义上还包括自身因素的居中调节如自分泌、自身对损伤的修复能力等。2型糖尿病致病因素的复杂性已有大量实例证实是由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敏感性缺陷引起[1],同时伴有肝、肾清除及再流通能力下降所导致的葡萄糖的增加  相似文献   

19.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和C肽兴奋水平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妊娠期糖尿病 (GDM)患者胰岛 β细胞的功能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动态观察了 41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和 30名正常妊娠对照者的血清胰岛素和C肽兴奋试验。结果表明 :孕期在 32 - 40周时 ,正常妊娠对照者与GDM患者的胰岛素和C肽兴奋水平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正常妊娠者的胰岛素分泌峰式高峰出现在6 0min ,而GDM患者的出现在 12 0min ,且恢复较正常妊娠者延长 ;C肽分泌峰式高峰时间基本上同胰岛素 ,但正常妊娠者与GDM患者的C肽峰值差比胰岛素分泌峰值差要大 ,恢复更慢。这说明GDM患者大部分胰岛 β细胞功能是良好的 ,对胰岛抵抗因素和孕期强大的应力有一定的反应 ,并提示妊娠与胰岛 β细胞功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短期胰岛素治疗新发Ⅱ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短期胰岛素治疗对新发Ⅱ型糖尿病病人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观察18例新诊断Ⅱ型糖尿病人接受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前后血糖及C肽释放试验的变化,了解胰岛素治疗前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结果经短期胰岛素治疗后,患者血糖明显下降,各点C肽水平明显升高,且有高峰出现,胰岛β细胞功能有恢复。结论对明显高血糖的新发Ⅱ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治疗,能显著改善其胰岛β细胞功能,有利于以后长远控制好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